新三板企业 “结盟”逐浪大健康热潮

  ⊙记者 杨晶 ○编辑 全泽源

  大健康产业炙手可热,中小企业能否在巨大的商机面前另辟蹊径分享大健康产业蛋糕?近日,多家新三板企业的掌舵人在第12届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的大健康分论坛上解析分享经营实践。从充分认识大健康产业的丰富内涵,到从中聚焦企业转型切入点,再将自身已有资源和优势按需重新整合形成平台,俨然成为当下中小企业逐浪大健康发展热潮之有效路径之一。

  据赛迪顾问研究中心的统计,截至今年2月底,新三板涉及大健康产业概念的企业近800家,已占挂牌公司总量近7.4%,预计今年将突破千家。大健康产业在新三板市场的版图正在快速扩大。

  大健康产业结构调整孕生机

  近年来,在传统医药医疗行业的基础上,大健康产业的内涵正变得越来越丰富和立体。尤其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渗透与融合,智慧医疗、移动医疗、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康复护理、养老服务等一系列新型分支不断涌现,开始勾绘出大健康产业体系图景。

  正是在大健康产业发展的新阶段,结构调整将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正成为业界共识。中关村杰出新三板企业发展促进会会长尹科在会上介绍,2016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超过3万亿元,在“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下,按照2020年全国健康服务业规模超过8万亿元、2030年突破16万亿元的目标,我国大健康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具体来看,他将大健康产业的内涵概括为“医”“养”“健”“管”,即医疗医药、养生养老、健身康体、智慧健康管理与服务等四个板块。

  尹科认为,“由于国内大健康产业仍处于初创期,结构单一,在产业细分以及结构合理化方面还需要更大的提升和完善。”有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大健康产业中来自医院医疗服务及医疗商品的比重高达95%,而在部分国外发达国家这一比例在20%左右。

  相比大型企业在大健康领域大手笔投资、多板块联运,中小企业如何能切到大健康产业的蛋糕?主动融入产业结构调整或成为关键。

  体育产业也属于大健康范畴。曾以系统集成服务为主业的凯英信业,在多次转型后确立了智慧足球产业发展新方向。公司总裁助理秦军告诉记者,在美国已十分成熟的体育产业在国内才开始兴起,预计到2025年体育产业规模将达到5万亿元,其中足球2万亿元。公司利用此前多年在系统集成领域的优势,正在打造智慧足球产业多元化服务平台,通过围绕球队、赛事、场地等实现赛事服务、赞助收入、版权收益、足球旅行、足球商店、智慧场馆建设、运动康复服务等盈利业务。据介绍,目前公司已实现新媒体自媒体、对接直播平台、金融支付、运动数据采集、基因检测等,下一步将计划发展定制足球装备、VR/AR制作、虚拟俱乐部/球队等。

  找准切入口是首要环节

  “大健康这个概念很大,企业经营者一定是先找准自己的切入口和聚焦点,并踏实做好。”一位参会的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专营超高压技术生产健康食品设备的速原中天,也正在尝试从设备提供商到服务提供商的转变。公司董事长时庆告诉记者,在国内消费升级的背景下,从国际健康食品发展经验看,运用非热加工技术对食品进行深度开发,能让其在灭菌、干燥等生产环节更大程度地保留蛋白质等提取物的健康活性,从而提升产品品质、附加值。按他的设想,是通过技术优势向下游延伸,形成连通生产企业、消费者的平台,从而重构健康食品生态圈。

  拥有很强中药材采购能力的云南中药目前主营中药饮片,董事长熊术容告诉记者,她非常关注通过大数据等技术解决百姓不容易买到中药、不方便服用中药的痛点,并正在为实现未来定制式中药饮品供应等作准备。

  主营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英富森在今年成立了专注健康信息的控股子公司福道时代,亦是围绕信息主业强化在健康领域的落地。据介绍,公司开发的自我健康管理及指导的APP软件近期有望上线。

  汉唐自远总经理戚扬则更为看好统一整合医疗服务、分级诊疗、健康干预管理、智慧医养等带来的机遇。目前,公司智慧医疗的主要产品是数字一体化手术室,主要通过为患者建立可视化手术档案,改变手术过程中信息不对称现状。目前该类手术室在国内已完成几十家,此外,公司还在进行地市级分级诊疗系统建设。

  小企业“结盟”共谋商机

  会后,一位从北京前来云南参会的中小企业代表告诉记者,此次他还与其他企业相约,一起联系了几个当地大健康项目要去实地考察。

  记者在会场还了解到,不仅是国内投资对大健康热度不减,前来参与中国-南亚商务论坛的来自南亚、东南亚的政府、企业界人士也非常关注中国大健康产业发展中相互合作的机会。

  备受投资人士关注的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具有独特地理优势和丰富生态资源的云南省也将大健康发展提上新的高度。据介绍,“云南作为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和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建设的主体合作的省份,正积极推进与南亚国家的政策沟通、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同时,云南省近年来不断推出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相关的战略和计划,目标将云南建成服务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中心。

  据悉,昆明市今年出台了大健康发展专项实施方案,目标是将该市打造成“中国健康之城”,力争到2020年,实现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健康产业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以上,百亿级龙头企业5到8家。此外,今年昆明还将建设国家植物博物馆和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

  除了好的资源与政府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还需要资金、人才等更多资源的助力。记者采访了解到,多家已初步拟定各自掘金大健康产业路径的企业,都几乎与创投有过主动接触并希望达成投融资方面的合作。而且,为更好参与和融入大健康产业链,不少中小企业选择与圈内企业合作结盟、资源互换、取长补短。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虽然对大健康产业的投资热情在不断攀升,但新型分支行业的整体发展尚还处于初期。不少企业是摸着石头过河,有的在不断投入后仍未有立竿见影的收获,甚至背着亏损的包袱继续艰难前行。

  如何将好创意落于实践转化成真金白银?又如何培育新市场让已经面临很多选择的消费者们愿意尝新并趋之若鹜?在拥有更多资源优势并加速扩张的大企业一旁,是主动融入别人的“大圈”还是在自己的“小圈”里相互结盟与借力补充?中小企业们需要自己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