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拍、P图上瘾 会成为心理疾病吗?


  《互联网心理学》  寻找另一个自己  (英)艾莉森·艾特瑞尔 编著  于丹妮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年6月出版

  ——评《互联网心理学:寻找另一个自己》

  ⊙杰 夫

  被称为技术界“弗洛伊德”的雪梨·特克尔,在《群体性孤独》中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社交网络时代,为什么我们与那么多人保持联系却仍旧感觉孤单?也有人想弄清楚,为什么在网上蠢萌比高冷更容易火?那些平日沉默寡言者,何以在网上会表现活跃,难道真的是“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

  如今,无处不“互联”,时刻都“在线”,发达的网络技术让人们生活在了一个联系愈发紧密的世界里,时空距离被大大缩短。然而,问题也接踵而来。当人际沟通、认知世界和参与这个时代的方式被改变时,人们的心理、性格、行为特征等是否也会跟着变?

  在究竟何时有“互联网心理学”的时间点上,虽然学界标准不一,大有分歧,但对于什么是“互联网心理学”,为什么要研究,尚能达成共识。如英国互联网心理学家格雷汉姆·琼斯就认为,这是试图了解人们在网络上会有怎样的行为,以及当时他们的头脑中有什么样变化的一门学科。当然,也有像琼斯的同行、来自英国伍尔弗汉普顿大学心理学系的艾莉森·艾特瑞尔这样的观点:互联网心理学研究的是与任何形式的网络技术有关的心理活动、动机、意图、行为结果,以及对人们线上和线下世界的影响等。艾特瑞尔还进一步提出,这个范围涵盖了从互联网的使用到移动电话和游戏机的使用,从如何使用文字处理器和统计软件,到如何操作网上银行。按照亚历山德拉·奥索拉在《互联网心理学到底在研究什么?》一文中的看法:“这些年以来,研究结果发生了很大变化,然而远程通信将会对人与人之间的印象与关系产生怎样的影响,这个问题仍旧是该领域的核心。”

  由艾莉森·艾特瑞尔主编的《互联网心理学:寻找另一个自己》整合了近些年一批领先的互联网心理学权威人士的研究成果。“自我呈现与在线人际关系”和“网络行为的心理活动和后果”两个主题将出自不同学者之手的若干章节巧妙串联在一起。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我们看到这些互联网心理学的理论成果,在推导、论证过程中调动了大量心理学的“思想资源”,如个体认知、自我呈现、印象管理、社会认同、归属需求、从众行为等。除此之外,还延展到了包括社会科学、临床医学、生理学、生物学、工程学、数学等学科。在很大程度上,为了更好地阐释网络行为(发生机理),互联网心理学通常需要综合利用前述不同学科的方法。

  比如,网络的匿名性会影响人们与他人沟通和展现的方式,自主编辑选择又让人们能有效地实行印象管理,让“设计后理想中的我”出现在大家面前,以此影响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当然,在被问到年龄和目标,是什么决定了互联网的使用时,研究表明,无论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喜欢使用互联网来满足当前的目标、需求和动机。很明显,答案是“目的论”。其他类似研究也持相同结论,即视互联网为一种工具,人们利用它来交友、联络、恋爱,并积极塑造、呈现与线下“现实自我”不一样的自己。

  这些理论成果固然有针对性和适用性,但不可否认,在快速、迭代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其中有些研究已略显过时了。就拿自我呈现来说,以Instagram、Snapcha、美图等代表的软件应用,能让用户充分地使用滤镜美肌、变白、提亮,还可修图来拉长、收窄脸颊或削尖下巴。但这种被创造出来的“美”真的是人们需要的吗?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种一再“修改”的“理想型自我”行列,反而拉大了真实与照片中形象的差距。这样好吗?对此,《纽约时报》的提问发人深省:“这个世界想要这样的审美观吗?”

  不仅如此,那些修图软件还推动了以青少年族群为主的“自拍文化”,并促发了“网红直播”的兴起。这种新的网络现象该如何解读?这对青少年自我认同和人际关系交往又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自拍成瘾、P图上瘾,会成为一种心理疾病吗?当发出一张自拍图,人们开始焦急地等待获得朋友们“点赞”或关注者的“like”时,这种量化下的满足感有利身心健康吗?

  事实上,心理学相关理论对上述现象都有解释。有种被称为“自我客体化”的概念,说是由于内在自信匮乏,只能把别人眼中的自己,作为“自我价值”及“自我形象”的依归。凡有这种特质的人,做每件事总是先考虑别人的看法,过分在意别人的评价,而把自身真正的喜好埋没到内心深处。就像香港流行歌手、演艺明星陈奕迅在那首《浮夸》歌中所唱的那样:“有人来拍照要记住插袋,你当我是浮夸吧,夸张只因我很怕。”这多少说明了为什么有些人热衷乃至沉迷自拍,并且试图通过不断美图使自己看起来光鲜亮丽,甚至为此不惜哗众取宠以博得关注,这恰恰构成了虚荣、自尊的动力。而每当离线、夜深人静,技术却无法真正一劳永逸地解决人的孤独感。

  对这些新现象,《互联网心理学》并没有涉及。对此,艾特瑞尔如此解释:“鉴于过去的大约25年里,这一领域的出现及相关技术和应用的快速发展,请在阅读过程中时刻谨记,互联网心理学是一个不断演变和发展的领域……本书收录这些研究是因为该研究适合于某些特定的话题,或是尚没有更好的或更新的研究成果。除此之外,研究和出版需要时间。这是互联网心理学领域特殊的困难。”笔者以为,虽然未能追踪时下的热点,某些议题看起来也显得陈旧,但作为一本启蒙读物,这倒不失为初入“互联网心理学”之门的风貌概览。

  至于书中提到的网络治疗和在线咨询,那是对近些年来都市人群的无形压力、网游成瘾、电子设备上瘾等问题所作的积极回应。有研究结果显示,网络心理干预对心理健康十分有效,且有效性能持续至少一年。社会心理学家亚当·阿尔塔在新近出版的《不可抗拒:成瘾科技的兴起和让我们欲罢不能的生意》中就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找更多时间待在自然环境里,在没有任何技术设备的房间里与人面对面坐下来长谈。每天总该有一些看起来像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间,或说你坐在房间里不知道自己身处什么年代的时间。总之,千万不能整天盯着屏幕。

  有多少人愿意去这么试一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