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经济发展核心:稳市场稳信心


  □周子勋

  金融业“脱虚向实”不是要压缩金融业,而是要把实体经济发展起来,使金融资源更有效地向实体经济配置。把“脱虚向实”简化为降低金融业的增速和规模,是完全错误的。金融业不能保守,不能故步自封,还要是靠改革、靠开放来谋求发展。对此,有分析人士的概括很到位:现在的清理、整顿、监管,是为下一步金融业更好的发展而蓄势。

  由习总书记主持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与中央政治局会议近日相继在北京举行。高层多次强调把握经济发展“稳”与“进”的内在联系:确保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确保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取得实质性进展;确保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这给下半年的中国经济政策脉络定了调,其中最关键的一环就是稳金融。

  近年来,我国金融机构扩张势头惊人。数据显示,若以近三年的年化增速计,私募基金高达130%,基金子公司专户123%,基金公司专户74%,券商资管51%,均在50%以上。公募基金公司规模增速45%,信托业23%,保险20%,增速都远远高于GDP增速和M2增速。此外,银行业近三年的年化资产增速达15%,非银行机构资管规模高增长主要还是承接了银行业相关业务。

  高速扩张的背后是金融风险的积聚。伴着金融业的过度发展、过度创新,以银行业为主的金融体系累积了不少问题,这是各类显性、隐性金融风险的主要源头。更值得警惕的是,庞大的债务规模已成不良资产的温床。自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我国非金融部门负债占GDP的比重已攀升了130个百分点,截至去年底,非金融部门负债规模达205万亿,占GDP的比重为277%。从结构来看,政府债务占GDP的比重约为68%,居民部门债务约为45%,而非金融企业债务则高达164%。近些年,随着金融混业经营深化,跨市场、跨行业的业务形式逐渐复杂化,金融诈骗案件也与日增多,尤其还出现了利用信贷供需矛盾,为企业骗取贷款资金,从中抽成的“资金掮客”。因宏观经济增速放缓,部分不良企业有着越来越大的资金需求,但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更收紧了贷款的口子。借贷双方的供需矛盾,迫使企业愿意付出更多的融资成本,这为这类“资金掮客”提供了滋生的空间,并带来一系列流动性风险,扰乱了市场的资金配置。

  因此,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防范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深入扎实整治金融乱象,有效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决策层将控制融资需求主体的扩张冲动放在首位,这更类似于“中性货币政策目标+紧缩信用扩张现实”的政策组合,对利率的平稳回落具有重要意义。

  事实上,从央行最新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7)》对资产管理业务风险的系统分析,到中国社科院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国家资产负债表研究中心首次发布的季度杠杆率报告显示金融领域去杠杆初见成效,再到财政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去杠杆背景下上半年地方债发行显著萎缩都足以说明,只要今明两年经济不出大问题,地方政府整体上还会处在去杠杆的环境中。

  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之一就是扭转金融资源“脱实向虚”,要推动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回到服务经济这一根本。只是,在鼓励金融“脱虚向实”过程中,也渐渐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看法:金融业占比越低越好,甚至一些金融业指标下滑都被视为结构调整到位。国家统计局7月18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二季度金融业增加值相比去年同期增长3.2%,增速创2004年以来同期新低,金融业增加值占二季度GDP比重为8.13%,较一季度下降1.39个百分点,也低于去年8.34%的水平。二季度,三个行业相关指标同比增速都在放缓,进而带动金融业增加值增速下降。央行数据显示,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114.57万亿,同比增长12.9%,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4个百分点;人民币存款余额159.66万亿,同比增长9.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1.7个百分点。证监会、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股票成交金额43.8万亿,比去年同期下降9.7万亿,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合计2.03万亿,同比增长26%,较去年同期50%以上的增速明显放缓。

  笔者认为,现在要强调的是,金融业“脱虚向实”不是要压缩金融业,而是要把实体经济发展起来,使金融资源更有效地向实体经济配置。把“脱虚向实”简化为降低金融业的增速和规模,是完全错误的。须知,我国金融业整体发展依然不足,金融深化、金融市场拓展都还大有余地。对此如果认识不清,就可能演化成错误的政策,错误的导向。

  无论如何,加强金融监管是为了控制经济金融体系中的系统性风险,而断不能成为一个潜在的风险事件。金融监管的执行力度和方向还要受到宏观经济环境、微观激励结构和市场预期的制约。正如同有效的货币政策,需要形成一个市场可理解、可产生稳定预期的政策规则(比如泰勒规则),金融监管也应形成一个市场可信的规则。这样,不仅能增加其有效性,也可降低一些不必要的监管成本。

  十八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推动市场化改革、让市场来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改革主基调,其中,市场配置资源最显著的领域毫无疑问就该是金融。而让人不无遗憾的是,近两年的金融资源配置,在相当程度上并未实现预定目标。这一方面有整体“资本过剩”的大背景,另一方面也有改革不深入、政策不到位的原因。此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透露的信号非常明确,那就是市场化的发展和改革开放仍然是中国金融业中长期发展的主基调、主方向。

  对未来金融行业发展,央行行长周小川在“2017年陆家嘴论坛”上的系统阐述很值得深思。他表示,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是要通过参与竞争,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经济社会的进步和繁荣。而且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对外开放经验中可以看出,对外开放战略是引致其后一系列政策和市场改革的重要推手。这释放了非常清晰的政策信号——金融业不能保守,不能故步自封,还是要靠改革、靠开放来谋求发展。正如银监会副主席王兆星所言:“我们国家的金融改革和创新不是过快,而是相对滞后。要实现金融稳、金融活,就必须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中国金融改革必须要有全球视野,中国金融稳定与世界金融稳定高度相关。”再清楚不过,在稳定的大前提下,我们仍要全力推进对外开放和金融改革。

  对此,有分析人士的概括很到位:现在的清理、整顿、监管,是为下一步金融业更好的发展而蓄势。

  (作者系资深宏观经济评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