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营收净利背离: 营改增效应与计提齐扰动

  ⊙记者 金嘉捷 魏倩 ○编辑 陈羽

  通过梳理半年报发现,25家A股上市银行中,有11家银行营收下滑、净利逆势增长。即便是营收与净利同向增长的银行中,也有6家银行的净利增速超过营收增速。

  上证报记者从业内了解到,营改增是导致今年银行营收与净利增速背离现象的最直观原因。与此同时,银行根据资产质量相应调整计提拨备,一定程度上开始“释放”利润。

  不过,随着这一特殊时段过去,营改增导致的调整效应会消除,而计提资产腾挪空间也有限,营收与净利背离的现象或将修复。

  “营改增”效应驱动营收与净利背离

  “上半年因为营改增价税分离,银行业整体营业收入要保持正增长是比较难的。”在此前业绩发布会上,浦发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总经理陈海宁向记者解释,该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为1.44%,而净利润同比增长5.21%。

  自去年5月1日起,银行业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带来了会计核算上的重要变动。一方面,营业收入需要扣除增值税后再入表,直接压低了营收数字,导致收入增速下滑;另一方面,原本作为营业支出的营业税被挪出利润表,变成增值税计入资产负债表,导致税金成本大幅缩水,有助于净利润的提升。由此促成了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增速两者背离的现象。

  反映在半年报中,所有上市银行的税金都在今年上半年大幅减少了七八成以上。其中,税金降幅最大的兴业银行高达87%,较去年同期减少42亿元,降幅最小的中国银行也有68%。

  “这其实是对冲效应的体现,整体营改增对综合税负成本影响不大。”某大行计财部人士向记者表示,一般营改增影响主营业务,按今年口径,会有4至5个百分点下降。如果将营改增影响还原,部分银行营收与净利增长表现还是比较平衡的。

  记者注意到,工商银行在半年报中解释,还原营改增影响后,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8%,超过2%的净利润增速。

  不过,今年上半年也是唯一体现这一扰动因素的特殊时间段,基本上从三季度开始将恢复均衡。

  除了税费上的会计变动,另一项用来调整净利润的直接工具就是资产减值损失。记者梳理发现,营收和净利背离现象较为显著的银行,往往大幅减少了资产减值损失计提。营收降幅最多的南京银行和兴业银行,两者上半年资产减值损失计提分别下降50.5%和43.3%。

  兴业银行对此解释,减少计提是因为新增不良贷款减少,上半年不良贷款增量仅为去年同期的37%。由此可见,资产质量改善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拨备压力,对利润形成有效支撑。

  “资产质量较好的银行,如果主营收入受到影响,又要去杠杆,则会少提拨备。”上述人士向记者指出,业务相对稳定的银行在今年就会加大拨备,以满足监管红线。

  当然,银行也在通过其他手段,比如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其他费用支出等手段优化成本收入比,提高经营效率。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人士表示,未来部分股份行靠拨备腾挪调整的空间会越来越小,释放利润的空间有限。

  中间业务推高利润增速

  抛开会计处理带来的数字变动,回归业务经营本源,银行在上半年开源之势明显。银行正主动调整经营策略,转向“轻资本”业务,降低资本消耗,中间业务等非利息收入显著提升,为净利润及时“输血”。

  “经济转型期,银行盈利能力和环境都发生了变化。”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巴曙松日前表示,投行和资管业务成为带动银行转型的活跃领域。

  半年报显示,有19家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较年初有提升,手续费及佣金收入上涨。其中来自信用卡等零售业务以及理财、托管、投行等中间业务的收入开始向业绩“输血”。

  在经营灵活的股份制银行及城商行中,这一特征尤为明显。比如,北京银行在报告期内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幅达20.38%,占比较去年同期提升3个百分点至27%。

  从半年报还可管窥,在“大零售”背景下,部分银行还继续加大了以信用卡等为代表的零售业务转型力度。上半年,民生银行零售业务对公司经营贡献显著提升,其中零售业务非利息净收入在非利息净收入中占比42.67%,比上年上升2.93个百分点。其信用卡非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29.30%。

  利息收入稳占大头的国有银行也在调整结构。上半年,工农建交四大行的非息收入占比均同比提升。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上半年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增长6.0%,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至24.84%,对盈利增长起到关键性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