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螺水泥: 32年专注诠释“工匠精神”

  (上接1版)

  比起业绩,吴斌更为看重的是海螺水泥的标杆作用。“水泥行业是中国在世界工业领域最具发言权的行业,也是我国为数不多的能够向外输出成套装备、设计、操作实践、标准的行业,海螺很多项目已成为当地的行业标准。在缅甸,5000吨线建了以后就是当地的标杆,缅甸工业部表示以后所有的水泥厂就按照海螺的标准去做。”吴斌说。

  试点智能化工厂

  海螺水泥骄人的业绩让同行竖起大拇指,而即将问世的智能化工厂也让竞争对手刮目相看。

  “不断创新,做出更大成绩回报投资者,一直是管理层思考的问题。现在正在建设的智能化工厂,是公司着力下功夫的地方。”吴斌告诉记者,集团公司正在全椒海螺开展试点,今年底或明年初工厂即可投入运营。从矿山的无人开采,到水泥磨的无人值守操作系统,再到水泥包装机的自动装车,原先传统的作业方式将发生巨变。

  据介绍,这种智能化工厂分为6个模块,包括数字化开采、中央控制室无人值守系统、现场无人巡查系统、无人发运系统、无人包装系统以及正在实验中的质量自动检验系统。其中,数字化开采是对矿山品质前期进行勘测,然后自动生成一套开采方案,比如要用多少车辆,哪里可以开采。通过在矿车上安装GPS后可以实现无人驾驶,调度运行系统可以指挥车辆达到指定作业矿点,极大降低了车辆的无效劳动时间。而现场无人巡查系统是对计算控制系统引入编程,实现自动加煤。利用蓝牙、二维码手段则可以实现无人发运。

  “智能化工厂肯定要有大投入,而海螺有强大的现金流,完全可以承担。”吴斌说,无人值守操作系统就像飞机无人值守、汽车无人驾驶一样,把压力、温度、振动这些最佳的参数设置在一定的区间范围之内,根据喂料量自动调节,调节后的精准度比人为调节后更高,煤电耗会进一步下降。

  目前,全椒海螺正借助科技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技术力量开展“智能化工厂”国家级课题,上述各方合作的另一国家级课题“机器人装车系统”也在芜湖海螺试点。

  32年专注主业

  从1985年到2017年,32年里海螺水泥做大了自己的水泥产能,做强了装备质量,现在正深挖骨料、探索混凝土,甚至装备用环保催化剂等各类产品,用始终如一的品质诠释着大国“工匠精神”。

  “海螺能从皖南山区的水泥厂发展到现在的规模,一个重要因素是我们的发展战略得当,专注于自己精通的行业。”吴斌说。

  1992年海螺水泥一号窑首次实现达标达产,这是新型干法线,而创业团队用了7年时间才掌握了它的脾气。

  1993年海螺开始酝酿用国产设备建设一条日产2000吨的新型干法线。吴斌至今还记得当时的场景:“最早我国的水泥装备全部是从国外进口的高价货,一台设备要一个亿的投资,我们就想着联合国内其他装备企业搞合作开发,做敢于吃螃蟹的人。现在回过头想想,没有这重要的一步,根本就不可能有中国水泥装备的国产化。”

  1994年,海螺2000t/d熟料预分解窑新型干法生产线一次投料成功,当月达到设计指标,公司开始实施“T型发展战略”,成功实现沿江城市市场扩张。

  “2000年以后,公司无论业绩、现金流、资产规模都得到改善。说实话,那个时候有诱惑,比如房地产。”吴斌直言不讳,“不过,公司高层并未动摇,始终认为要做自己熟悉的行业。”

  除传统产品外,海螺水泥自“十三五”开始进入骨料产品领域。

  骨料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部分粉料,需要对其进行尾矿处理,一般企业都觉得头疼。但对于水泥企业来说这些粉料不是尾矿,可以将其作为生产水泥熟料的原料。更重要的是,骨料的下游用户基本上和水泥用户一致,海螺水泥渠道优势明显。

  “今年下半年骨料的毛利率居然有70%多,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目前我们骨料的年产量大概在2500万吨,三到五年我们努力做到1亿吨。”吴斌笑着说。

  漫步在芜湖海螺,红色屋顶、米色房墙是厂区建筑的标配颜色。“不仅在芜湖,海螺所有的工厂都是按照一样的标准来建设的,就是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海螺人拥有同样的家。”吴斌对记者说。

  在他心中,有着对“工匠精神”最接地气的理解:技术创新才是真正的创新,但水泥这种同质化非常高的工业品,怎么创新呢?那就是专有技术。专有技术是没有办法申请知识产权和专利的,但它存在于每个组织体系中,每个操作工人日常的行为实践中,需要一批人长年累月按照最佳的操作模式去做,才能达到最优竞争力,这个过程中必须要不断优化,不断改进。“海螺100多条生产线都是按照同一个标准做的,在建第100条线的时候,我们在它身上的技术优化、花费的心血和第一条线比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这就是工匠精神。”

  的确,让4.6万名员工在全球任何一个地区按照同一个理念去做同一个事情,这是海螺的文化。而精致的工业品、标准化的工厂、统一的管理……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DNA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