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FD金融指数”首次发布 健全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机制

  ⊙记者 李丹丹 见习记者 张琼斯 ○编辑 陈羽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11月30日发布中国金融运行季度报告(2017年第三季度)暨“NIFD金融指数”,这也是该系列金融指数首次面向公众发布(报告详见7版)。

  该系列金融指数旨在刻画中国经济金融运行动态、测度金融安全状况,以便识别风险,促进经济平稳运行。目前指数包含全球经济金融运行指数、中国金融外部压力指数、中国经济运行指数、中国经济金融杠杆率、中国信用总量、房地产市场指数,以及债券市场和银行运行分析,未来将逐步纳入支付清算、消费升级、社会投资等领域的分析。

  杠杆率内部结构改善

  作为这一指数编制的牵头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指出,中国的金融运行进入重大转折期,中国经济金融经过上一轮扩张期后,进入了下行清算期。因此,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活动的全流程、全链条、动态监测预警,及时有效识别重大风险隐患,健全风险监测预警和早期干预机制,显得十分必要。

  在“NIFD金融指数”中,杠杆率指标备受关注。“如果把去杠杆过程分为增速趋缓、水平稳定和水平下降三个阶段,中国的去杠杆正处于由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转换过程中,任重而道远。”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张晓晶说,讨论中国杠杆风险,不仅应关注杠杆的总水平,更应分析部门结构及其变化。

  据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统计,宏观上,2017年前三季度实体经济总杠杆率趋稳,前三个季度的杠杆率分别为237.5%、238.2%和239.0%,累计微升1.5个百分点;结构上,由于杠杆自企业向政府和居民转移,杠杆率的内部结构有所改善,杠杆率风险有所降低。

  张晓晶提醒,居民部门加杠杆较快,风险微升。数据显示,居民杠杆率在前三个季度的数值分别为46.1%、47.4%和48.6%,累计上升了2.5个百分点。其中,需要警惕短期消费信贷蜕变为变相房贷所产生的风险。

  而政府部门的杠杆率也在过去的三个季度微升0.4个百分点。其中,PPP取代传统的融资平台模式,成为地方融资“新宠”,其蕴含的风险值得关注。

  针对以上发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出,我国经济结构中客观存在杠杆率上升的潜在动力,要予以根除就必须改变传统的信贷驱动增长模式。一方面,在实体经济层面彻底转变发展方式,由投资主导转向消费主导;另一方面,在金融层面须彻底转变间接融资为主的格局。

  中国金融外部压力缓解

  “中国金融外部压力指数”则有效地衡量了我国金融业面对的外部环境,包括我国与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状况的相对变化、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等情况。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测算,今年第三季度该指数为1.05,低于二季度的1.14,中国经济金融运行的外部压力有所缓解,但总体仍处于压力区间。回顾历史数据,外部压力指数的峰值出现在2016年一季度,当前的外部压力指数仅为峰值的52.9%。

  外部压力缓解得益于哪些因素?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提出,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断减弱、资本流动和外汇储备状况的逐步反转,对今年以来我国外部金融压力的缓解有很大贡献。

  与此同时,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构造了“信用总量”这一概念,对金融部门为包括政府、企业、居民在内的非金融部门提供的债务融资进行了统计。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秘书长范丽君介绍,与M2立足于“负债侧”不同,信用总量立足于“资产侧”来反映宏观金融运行的规模及结构;相比于社会融资总量,信用总量则包含了被概括在“影子银行”范畴内的信用创造。因此,信用总量能更贴切地反映非金融实体经济部门实际获得的信用供给。

  截至2017年第三季度末,我国非金融部门信用总量达2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6%;同期,M2和经调整的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在社会融资规模存量的基础上加上政府债券存量规模再扣除股权融资规模)分别为165.57万亿元和191.63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9.2%和14.4%。

  “信用总量同比增速低于调整后的社会融资规模增速,主要原因是在金融去杠杆的情况下,券商资管计划和基金子公司专户的非标债权投资同比增速大幅下降,甚至出现同比负增长,这两部分的存量规模统计在信用总量中,但并未统计在社会融资存量规模中。”范丽君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