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完美的社会中设计好的蓝图—— 读《蓝图》


  《蓝图》  (希腊)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 著  贾拥民 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湛庐文化  2020年5月出版

  ⊙林 颐

  假如你对人性的话题感兴趣,《蓝图》就是一部引人深思的作品。作者提出了一个有点激进的观点:基因不仅影响着我们身体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我们心智的结构与功能,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更影响着我们社会的结构与功能。这些影响,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那么,我们是否有能力克服不利的影响,保障人类社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呢?

  作者尼古拉斯·克里斯塔基斯是希腊人,医学博士、哲学博士,位居耶鲁大学社会与自然科学斯特林教席(耶鲁大学特有的教授席位),先后任教社会学系、医学系、生态学系、进化生物学系、生物工程系,长期探索社会交往对人类的影响,是享誉全球的社会网络研究学者,2009年被《时代周刊》评选为“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人”之一。

  克里斯塔基斯的叙述从自身开始。当母亲带着8岁的他和6岁的弟弟,想要穿越反美集会的人群回家时,她突然陷入了狂热,这位通情达理、有爱心的母亲,竟然指着自己有美国血统的儿子们,兴奋地向集会人群嚷嚷道,“这里有美国人。”

  这起事件让克里斯塔基斯意识到了群体的力量,为了与群体保持一致,人们可能会放弃自己的个性,甚至会做出一些违背情理的事情。但同时,这种行为却能给自己带来认同感,让自己觉得与周围人属于同一群体,或者用极端的表达方式来说,只有这样,人们才可以把自己视为人类。

  究竟是什么裹挟了母亲,居然让她在集会上置孩子的安危于不顾?克里斯塔基斯的母亲一生致力于科学和人道主义事业,除了亲生的孩子之外,还收养了多个有着不同种族背景的孩子。他很清楚母亲的价值观,也清楚她恪守所有人都拥有的共同人性。所以,他对母亲当时的举动作出的解释是,“她那样做是请求大家对孩子宽容相待”,然后引申为并非所有异族人都是坏人,比方孩子就不可能是坏人。我们无从判断作者的母亲是否真的经历这样的心路历程,或者这仅是作者身为儿子为母亲所作的辩护。

  这种内在的矛盾性,事实上也是《蓝图》想揭示和解决的问题。作为耶鲁大学人性实验室的掌门人,克里斯塔基斯一直抱持着“进化使我们天生良善”的基本观点。他的学术研究是力求解决美国严重分裂的意识形态和社会现实的一种尝试。

  身处不完美的社会,是否就听之任之、随波逐流呢?克里斯塔基斯所努力的,就是设计好的蓝图,并且相信它可以实现并极力履践。他坚定地认为,“团结起来建设社会的能力确实是人类这个物种的生物特征之一”。在本书中,他想证明,在所有社会的最内核,都存在着美好的共性,也就是好社会的八大特征:拥有和识别个人身份的能力;爱伴侣和子孙后代;友谊;社会网络;合作;对自己所属群体的偏好;温和的等级制(相对平等主义);社会学习和教育。

  克里斯塔基斯以事实为根据分析了各种状态下的社会建构,包括自然实验下的小型社会、有意设计下的小型社会、人工社会实验下的小型社会。作者的研究样本包括3组南极科学家、20个沉船事件和60个公社乌托邦。作者领导的人性实验室在建模和多次模拟处理后得出的结论是:这些事件的过程和结果绝非偶然,在极端孤立的环境里,能否重新取得群体联系,建立新的人类共同体,是他们能否获救以及那些公社乌托邦之所以失败的根本原因。比如,为什么皮特凯恩岛没能建立一个正常运转的社会?“邦蒂号”的哗变者找到了世外桃源,就算存在着种族和性别上的不平等现象,这个小社群仍然有着发展的可能性,毁掉他们的是彻头彻尾的无政府状态、分离的个体无法维系脆弱的社会契约、牟取私利导致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与此相反,无论“南极社会”还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社群的形成,都要归功于温和的等级制,在合作、友谊、忠诚和对群体认可的理性和情感的基础上,可以形成一个良好连接的小型社会。

  《蓝图》的主旨是“基因与人性”,这是近年来西方文化的一个广泛议题。譬如史蒂芬·平克及其著作《人性中的善良天使》就备受瞩目。平克对克里斯塔基斯也是相当赞赏的。平克说:“他在书中向我们有力地阐明了,根植于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人性中的善良天使,是如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光明而又富有同情心的文明的。”

  《蓝图》是对史蒂芬·平克研究的进一步阐释,同时,这部作品也是生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及其经典学说《自私的基因》的延续和解释。“自私的基因”的说法曾一度造成了很多人的误解。实际上,道金斯本人也强调个体的基因可以为族群的基因传承做“无私”的牺牲。克里斯塔基斯在《蓝图》中研究了许多社会性动物的生存模式,详细分析了人类抚养、教育后代的方式。他认为,自私的基因并不必然会生成自私的有机体,人们可以广义地看待自私。因为个人利益和他人利益之间存在着某种和谐,好的社会的个体必须包容别人,要把他人的感觉和利益考虑进去。

  在多样性、创新性的生物形态进化过程中,基因工具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不管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克里斯塔基斯直面人类的自私,承认它,接纳它,同时想方设法为完善“社会人”的物种特征寻找科学依据。这部作品运用大量的经验分析,涉及多学科的研究。

  生物遗传学表明,人在性情、个性,还有政治、经济和社会偏好方面的差异,有很多都来自于遗传;进化论探讨的互惠利他原则可以促使人们将共同的利益加以扩展;进化心理学的“道德惩罚”原理表明,只索取不给予的人在共同体里是会遭到排斥的;行为博弈论说明了内群体偏好的自然天性;行为经济学体现人们普遍有交易的愿望,信任是基础。以上这些都证明了,生物进化和文化进化之间的关键联系是,在社会背景中人产生了自我认同。

  人类有特别强的自我感,这种自我感是在社会中形成的。克里斯塔基斯认为,好社会的八大特征会在人类群体的生存与繁衍中带来群体进化的优势。人是社会性的,我们感到幸福和快乐的多数时候,并不是来自于对事物的占有,而是来自亲密关系的联结,来自更多自由个体的关联和友爱,即“我”的人性的加强和延伸。一个“我”延伸为一个“你”,很多的“我”和“你”延伸为一个“社会”,为了让“你”待我如“我”,我也必须使“我”成为“你”。努力站在他人的位置上,从他的内心去理解他,去看待我们共同置身的世界。这张蓝图,需要同理心、爱、友谊与合作来共同编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