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是“易碎品” 任何时候不能掉以轻心

  ◎记者 林淙 ○编辑 全泽源

  年关将至,本该喜气洋洋,不料几声爆炸轰鸣,拉响了个别上市公司安全生产的警钟。

  1月7日,宁德时代间接控股子公司湖南邦普宁乡仓库发生燃爆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重伤,14人轻微伤。

  1月10日,山东栖霞笏山金矿发生爆炸事故。截至目前,22名被困矿工中11名生还,10名遇难,1名仍在搜寻。

  1月20日,宁德时代与德方纳米合资子公司曲靖麟铁一室外尾气吸收塔发生爆炸,造成12人受伤。

  1月26日,开山股份印尼SMGP项目地热井排出的硫化氢造成安全事故,致使附近5名村民死亡,近20名村民入院治疗。

  爆炸现场的黄烟弥漫、被困井下的不见天日,如此场景何其惊心?等待救援的无声祈祷、失去亲人的哀恸嚎哭,这样的悲鸣不忍卒听。

  当事故报告上的冰冷数字染上生命的血红色,它以最无情,也最冷峻的面孔向世人呐喊:“人命关天”的普世价值,绝不能让位于“唯速度论”和“唯发展论”!

  祸患常积于忽微。在安全生产领域,有个海恩法则,即每一起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事故”二字虽带突发、偶然之义,但并非防不胜防,往往萌发于疏忽大意、麻痹侥幸与责任空转。

  从生产经营主体看,部分企业发展“粗线条”,对生产线上的隐患浑然不觉;有些企业对安全“缺根弦”,意识淡薄、警惕不够,日常管理得过且过;还有些企业扎着“松紧带”,产品火爆就赶工赶产量,眼里只有订单与货款,最基本的安全底线被抛诸脑后。

  从监管体制机制看,“篱笆墙”还谈不上牢靠。把“安全无小事”挂在嘴上,把“高度重视”贴在墙上,把“安全生产重于泰山”写进工作报告,可一到落实就大打折扣。实地调研“调而不研”,全面排查“有排无查”,管理到不了岗、责任到不了人,最终让安全生产流于形式主义。

  如何从根本上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的势头,将安全生产真正落到实处?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从8·12天津港火灾爆炸、8·2昆山工厂爆炸事故、3·21响水爆炸事故,到今年初发生的几起安全生产事故,可以说,惨痛的教训从来不缺,缺的只是吸取教训的“记性”。宁德时代旗下湖南邦普发生燃爆事故后,表示“已要求各单位严格落实安全责任,进行隐患排查,保障后续安全生产”,不料话音刚落,月内再度发生子公司安全事故。显然,行动落在了口号后面。

  追责是最好的警示灯。究竟哪个环节出了错?又该由谁来负责?涉事上市公司在第一时间强调“事故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重大不利影响”的同时,是否也该及时披露后续的调查进展与责任认定?

  技术是最好的泄压阀。有能力的公司尤其要大力推进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的进程,通过技术进步把人从高风险的生产环节解放出来。同时,要优化作业场所布局,采用空间物理隔离、技术监控等措施,从源头掐灭事故发生的“捻子”。

  安全生产是“易碎品”,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

  岁末年初,既是事故多发时段,也常蕴含着发展起承转合之机。把安全生产落到实处,别等“爆炸声中一岁除”,还须以“安全”的新桃换下“形式”的旧符。

  敲响安全生产警钟的“钟棰”,不能再以生命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