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五问还说不清,有人两问就过关,科创板审核问询藏着啥诀窍?

2019-08-04 21:25:4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张雪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问询”这块试金石,正在科创板上发挥着极大的效能。

  一些“优等生”在这方面优势明显,且深受其利。新光光电、西部超导、方邦股份、容百科技、睿创微纳、福光股份、天准科技、安集科技等多家公司,都仅仅经历了两轮问询,就顺利上会。

  其实,除了实力过硬的“科创成分”,充分、一致、可理解、高效的信息披露是科创公司快速通关的公开“秘诀”。一些“后来居上”的科创公司迅速上会,也透露出,高质量的信披是最省时省事的上会“插队”手法。

  相比有人两问就过关,有人可是五问还难缠。

  7月31日,美迪西回复了上交所的第五轮审核问询函。此次问询仅有三个问题,但公司回答了整整70多页。

  美迪西第五轮问询函回复截图

  美迪西主要从事生物医药临床前综合研发服务CRO,为医药企业和其他新药研发机构提供全方位的新药研发服务。

  此次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到管理层薪酬和核心技术人员认定。此外,还注意到美迪西共同实际控制人陈建煌曾被法院出具限制消费令,其要求美迪西补充说明涉及的债务纠纷是否已经彻底解决,是否存在未决事项,是否对当事人构成潜在影响。

  回顾以往问询,记者发现,在对美迪西的第四轮问询中,上交所就曾提到过关于对研发机制和核心技术人员认定、高管和商业开发人员薪酬等问题。

  显然,公司此前给出的答复并未让监管部门满意,因此被再次就类似问题追问。

  美迪西第四轮问询函回复截图

  在对美迪西的第四轮问询中,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第三轮问询未回答问题”。不论是由于“粗心”还是刻意回避,未回答的问题都没能躲过上交所的“法眼”。

  毋庸置疑的是,从目前上会企业以及过会企业的情况来看,并不是问询轮次越多越好。从一轮问询到多轮问询,是一个从一般性提问精进到针对性提问的层层推进的过程,其目的是提升科创板的信披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对于众科创板“候考生”而言,除了公司具备的有质地、极具未来性的事实外,及时、认真、全面、高质地回复上交所问询,更是助其“抢先通关”的制胜法宝。

  那么,被多次问询的企业,是不是意味着公司的质地存在问题吗?

  答案是否定的。

  此前,世纪空间、申联生物都曾经历过五轮问询,最终均成功过会;海尔生物甚至被“轰炸式”问询过整整六轮。

  世纪空间是首家回复五轮问询的公司,其上市申请早在3月27日就获上交所受理,但直到6月28日才过会。

  在上交所对其的第五轮问询中,问题主要包括公司产品和服务的细分类型、相关业务合规性、风险提示、表述准确性等方面。记者注意到,五轮问询中,上交所均关注到了世纪空间与英国萨里公司的合作模式,以及相关卫星资产的会计处理问题,并对此不断进一步追问。

  主营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申联生物,同样也曾经历过五轮问询,终于在7月31日过会。

  这家曾经折戟主板IPO的科创公司,在问询过程中,两次被上交所质疑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及是否具有科创属性,而其与股东技术纠纷问题也受到了监管部门的关注。

  从4月2日向上交所递交在科创板上市的申请后,海尔生物更是前所未有地经历了六轮“轰炸式”问询,交易所分别对公司的独立性、同业竞争、行业领先性、境外客户等方面进行了反复询问。7月30日,公司终于获得了科创板上市“入门券”。

  对比于首轮问询的全面、细致、专业,二轮至多轮问询则更关注底线,更聚焦重点,更加注重风险揭示。

  在这个抽丝剥茧的过程中,任何细节都有可能被放大、被追问,从而使申报企业的重点、焦点问题被揭示,真实状况被呈现,科创含量被公开打分。为投资者决策提供最有价值的信息,这正是“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审核问询的初衷。

  科创板试点注册制,要求上交所会“问”,资本市场参与者会“看”。而对于众科创板“候考生”来说,会“答”,才能更快更好地“过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