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大佬齐聚顶级金融智库论坛,关于对外开放、人民币汇率、互联网金融整顿,他们有话要说!

2019-08-10 19:02:0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张琼斯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8月10日,在第三届“中国金融四十人伊春论坛”上,金融业权威人士集聚于此,视线聚焦金融开放与金融科技。

  他们如何研判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又如何看待金融科技带来的机遇与风险?小编为大家摘录了会上的精彩发言,一睹为快。

  周小川:金融开放与整体对外开放总体是一致的

  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周小川表示,金融开放是整体对外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有其特殊性,但总体的逻辑推理、适用性等与整体经济的对外开放一致。

  周小川表示,有人说对外开放是风险较大的环节,似乎和工业、农业、其他服务业不一样。但金融对外开放是总体对外开放的一个组成部分。对外开放有经济思维不断演变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主流说法。

  他回顾道,早期对外开放比较注重吸引外资,这一点在金融业也有体现。比如,引进外资银行时看资产规模,对引资考虑多;在资本市场也有类似现象。

  他指出,一种思路一度占据较重要位置,也就是对外开放要适当掌握节奏,让国内的新兴产业得到足够成长后再进行开放。但这种做法往往争议较大,同时也很难确定对外开放的时间和节奏。

  尚福林:当前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

  CF40特邀嘉宾、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主任尚福林表示,要充分估计我国金融市场在应对全球政治经济不确定性方面的强大韧性。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政治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欧洲一度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巨大冲击,世界经济贸易总体放缓,一些国家经历了漫长的缩表过程,波及效应仍有显现。而当前,全球经济和金融的不确定性还在增加。

  他指出,在当前形势下,我国金融市场表现出较强韧性。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一些外资金融机构曾经选择出售一些海外资产,包括主动减持中资银行的股份,但这种情况并非由于其在中国的经营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问题,而主要是为了修复母行因金融危机受到重创的资本负债表。

  他表示,我国金融对外开放还有巨大的潜力。金融开放制度规则正在加速完善。我国金融市场必然迎来制度性、系统性的开放新局面。一定会向世界释放出更加巨大的吸引力。

  金融业是竞争性行业,需要通过竞争来不断提高效率和活力。历史经验显示,金融开放要坚持“以我为主”,将金融开放放到国家全局当中谋划,把握好力度和节奏,将外资进入带来的竞争力转化为改革发展动力。

  要通过引入风险管理、信用评级、财富管理、专业保理、消费金融、养老保险等方面具有特长的专业外资机构,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他认为,引进这些外资机构,对国内相关机构是会有冲击的。对此,国内机构要提高自身应对能力;通过引进这类外资机构、引进相应业务,促进国内金融机构由数量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

  蔡鄂生:扩大金融开放同时 要对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大势是什么、如何把握?CF40常务理事会副主席、北方新金融研究院院长蔡鄂生表示,至少有三点需要明确。

  一是坚定不移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加大对外开放,加紧落实一系列重大开放举措,是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金融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是顺势而为推进金融科技发展。近年来,科技因素在金融业持续深入渗透。以科技手段为依托的信息获取方式和管理服务模式,正从根本上改变着全球金融业格局。

  三是以创新和协作助力监管升级。在扩大金融开放和发展金融科技的同时,还要对金融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切实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

  黄益平:人民币的灵活度已大幅提高

  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表示,央行对于外汇政策的操作,有三方面比较重要的目标:第一,扩大人民币汇率的弹性;第二,逐步走向由市场机制决定汇率水平;第三,保持汇率在均衡、合理水平上的相对稳定,在短期内尽量减少过度波动。

  他表示,从管理手段上看,一是决定中间价的决定机制;二是确定汇率的日波动区间;三是买卖外汇;四是管理跨境资本流动。他指出,管理浮动的“管理”主要是通过“逆周期因子”,外汇管理体系和过去相比已经发生很大变化。

  在汇率灵活性方面,黄益平说,从12个月平均汇率波动率来看,自2010年年底开始,汇率波动率不断上升,到2019年年初,人民币波动率几乎与全球主要储备货币的波动率非常接近,如美元、日元和欧元。人民币的灵活度现在已经大幅提高。

  他表示,更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过去一直有一个观念,货币贬值对一个国家经济增长是有好处的,这考虑的是贸易渠道,认为比较疲软的货币有助于扩大出口的竞争力,因此对经济增长有利。

  他指出,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资本项目变得越来越开放,资本流动增长后,除了贸易渠道还有金融渠道。金融渠道的作用机制正好相反,如果货币贬值会导致更强贬值的预期,推动更多的资本外流,其实不利于经济增长。

  黄奇帆:网络数字平台发展不能简单靠“烧钱”

  CF40学术顾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黄奇帆表示,网上安全认证技术,比如生物、二维码、虹膜、指纹、刷脸、声音等辨别认证技术必须“特许经营”,凡此类技术公司设立必须“先证后照”,必须有较高的进入门槛。

  认证识别系统属于重大国家安全范畴,但在未经长时间的安全检验的情况下就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上大量运用,这明显违背了金融行业安全必须无限趋近于100%的要求。

  科技金融、金融科技并未改变任何金融传统的宗旨以及安全原则。当下的科技金融有两个基因,一是互联网的信息基因,数字平台的基因;二是金融基因,在一切金融业务中把控好信息、杠杆、风险的基因。

  这些年,P2P的问题就在于打着互联网金融的旗帜,搞着传统社会的老鼠会、民间乱集资乱放高利贷的业务,P2P公司向网民高息揽储、向网民无场景的放高利贷,通过资金池借新债还旧债,形成互联网体系下的庞氏骗局。

  互联网金融系统务必吸取这几年P2P发展深重教训,绝不能违背金融的基本特征,必须持牌经营,必须有监管单位的日常监管,必须有运营模式要求和风险处置方式,不能“无照驾驶”,不能利率高达“30%、50%”的高息揽储、乱集资,不能无约束、无场景的放款融资、不能对借款人和单位钱用到哪里都不清楚,不能搞暴力催收等。

  总之,一定不要违背这些金融常识,违背金融常识的人都认为自己很聪明,能够守住某个空间,最后误了卿卿性命的就是自作聪明。

  否定和整顿P2P,并不等于拒绝网络贷款。实践表明,网络贷款只要不向网民高息揽储,资本金是自有的,贷款资金是在银行、ABS、ABN市场中规范筹集的,总杠杆率控制在1:10左右,贷款对象是产业链上有场景的客户,还是可以有效发挥普惠金融功能的。

  全国目前有几十家这类规范运作的公司,8000多亿元贷款,不良率在3%以内,比信用卡不良率还低。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一些网络平台公司的盈利模式往往依靠烧钱取得规模优势,或者靠广告收费取得一定垄断效益。但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结构不同、模式不同,任何网络数字平台的发展,不能靠简单的烧钱来扩大市场占有率,也不能让客户中看不中用、有成本无效果、长期赔钱,这是不可持续的自杀行为。

  合理的网络数字平台,应通过五种渠道取得效益、红利:

  一是通过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应用,提高了金融业务的工作效率;

  二是实现了数字网络平台公司和金融业务的资源优化配置,产生了优化红利;

  三是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运筹、统计、调度,降低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物流成本;

  四是由于全产业链、全流程、全场景的信息传递功能,降低了金融运行成本和风险;

  五是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红利,合理的返还于产业链、供应链的上游、下游、金融方和数据平台经营方,从而产生万宗归流的洼地效益和商家趋利集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