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第三大规模MLF“撤席”,超额续作能否“上桌”?

2019-11-04 21:29:30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李丹丹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根据Wind统计,11月5日将有4035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到期,这是年内第三大规模的MLF到期量。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为了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明天央行进行MLF操作的概率很大。

  那么,就有两个操作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

  其一,操作利率是否会变化?

  其二,操作量有多大?

  前两次大规模到期均续作

  回顾今年以来,前两大规模MLF到期时央行的操作:

  一、7月23日MLF到期量5020亿元

  彼时,央行开展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操作2977亿元,并开展MLF操作2000亿元,两项操作合计4977亿元,与当日MLF到期量基本相当。

  二、6月6日MLF到期量4630亿元

  彼时,为对冲MLF和逆回购到期、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因素的影响,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央行在对当日到期的MLF等量续作的基础上,对中小银行开展增量操作,总操作量5000亿元,同时开展逆回购操作100亿元。

  “MLF+TMLF”组合操作或会重现

  11月5日将有4035亿元MLF到期,这是年内第三大规模的MLF到期,仅次于上面提及的7月23日和6月6日。

  今天也有外媒作出“中国央行周二将进行MLF操作”的预判。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研究员明明认为,央行应该会去续作,毕竟到期量比较大,央行有必要保持流动性平稳运行。

  从上文的回顾可以看出,6月6日MLF到期时,央行在等量续作的基础上,对中小银行还开展增量操作。7月23日MLF到期时,则采取了“TMLF+MLF”的方式,操作金额与当日到期量基本相当。

  此次在数量上,有没有可能重现6月时的增量操作?手法上,有没有可能重现7月时的“组合拳”?

  明明认为,总体来看,11月流动性供需比较均衡,央行没有必要超量或者缩量供给。因此,他预计央行基本上会保持等量续作,不排除零头上略多几十亿或者略少几十亿元。

  光大证券首席银行业分析师王一峰认为,11月5日央行有三种操作模式的可能:

  模式一:“MLF+TMLF”组合操作。央行可采取“MLF+TMLF”组合工具对冲当日4035亿元MLF到期,其中TMLF占比高于MLF,MLF价格保持不变。

  模式二:“MLF续作+利率下调”。在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上,央行完全采用MLF工具对冲4035亿元MLF到期,暂停四季度TMLF操作,同时下调MLF利率5-10BP。

  模式三:“MLF续作,利率不变”。央行同样只采用MLF工具对冲4035亿元MLF到期,暂停四季度TMLF操作,但保持MLF利率不变。

  在上述三种模式中,王一峰更倾向于央行会采取模式一,也存在使用模式二的可能。

  这是因为,一方面,“MLF+TMLF”组合操作有章可循,在三季度TMLF操作时点(7月23日)时正是如此操作。

  另一方面,在当前“类滞涨”经济环境下,我国货币政策面临多重目标,如稳定通胀预期、稳增长、优化信贷结构、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以及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等。在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MLF+TMLF”组合操作的兼容性更强。

  利率下调可能性不大

  那么,具体的操作利率将如何,会维持3.3%不变吗?

  此前,因为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形成机制改革,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MLF利率)加点形成,故市场对于MLF利率的变化情况颇为关注。

  但是8月26日、9月17日、10月16日的三次投放,MLF利率均维持不变。

  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此前指出,MLF利率本身取决于央行通过招标方式投放流动性形成的市场化招标结果,受到流动性的影响。

  王一峰指出,在当前猪肉价格持续上涨情况下,通胀压力较大,若直接下调MLF利率可能进一步加剧通胀预期,进而加剧央行货币政策调控成本。

  从这个角度观察,他认为,由于TMLF价格较MLF价格优惠15个基点,在MLF到期之际采用“MLF+TMLF”的组合工具,既可以对冲MLF到期对银行间市场资金面的影响,也可以起到“隐性降息”的效果,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负债成本,引导11月份LPR下行。

  明明也认为,年内受通胀上行压力的制约,货币政策有可能会保持观望,价格政策应该会保留到明年。所以明天MLF的操作利率可能不会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