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熟市场先例看“万科事件”

2016-07-07 07:16:2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姜韧

  “万科事件”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广泛关注,舆论焦点集中在大股东与管理团队之间的利益冲突上,殊不知,万科这类事件恰是资本市场迈向成熟的标志性事件,我们回顾一下美股市场迈向成熟的过程,就可以发现这一轨迹。

  现在道指30家成分股的股东持股比例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普遍只有1%左右,类似通用电气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达到6%已是凤毛麟角。这些蓝筹股大股东持股比例从集中到分散有一个漫长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恰好就是美股市场公司治理结构逐步迈向成熟的过程。

  2005年A股市场股权分置改革之前,大股东一股独大是普遍现象,但是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股权增发稀释和大股东减持等多种因素,上市公司特别是部分蓝筹股股权逐步趋于分散。而道指蓝筹股大股东持股比例逐步趋于分散的原因也是因为全流通,因此A股市场股权购并事件以后会越来越多,由于万科是蓝筹股所以更引人注目罢了。

  正因为股权购并事件在未来A股市场会常态化,因此研究“万科事件”,我们就可以借鉴美股市场已有的成熟案例,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不仅是站在某一方角度看待问题。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资本市场“野蛮人”?这源自于美股市场,一些私募基金利用杠杆融资手段,当看好某家现金流和利润丰厚的公司的时候,就开始通过各种手段持有该公司股份,达到一定比例,成为控股股东后,就接管这家公司,使原来的股东和管理层边缘化。“野蛮人”为何要控制公司并边缘化原股东和管理层呢?原因是杠杆收购最终是拿公司现金流和利润直接或间接偿还“野蛮人”的债务资金,并且由于杠杆放大了“野蛮人”的利润。

  但假设投资者并没有控制公司的欲望,那么即便是杠杆投资者也不被视作“野蛮人”。以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的通用电气为例,前十大股东都是基金,其中既有国资成分的海外主权基金,也有杠杆成分的私募基金,还有巴菲特的保险资金,但这其中并没有哪家投资者有单独控制公司的欲望,所以同样有购并投资者出现,但没有“野蛮人”。

  而通用电气前董事长韦尔奇,在短短20年间使通用电气的市值增长30多倍,达到了4500亿美元,排名从世界第10提升到第1。他所推行的“六西格玛”标准、全球化和电子商务,几乎重新定义了现代企业。2001年当韦尔奇到了65岁这一美国法定退休年龄后,选择了功成身退。韦尔奇之后的通用电气仍然是蓝筹股,真正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会因为某个人退休而消失。

  最后,美股市场在股权分散状态下,投资者要求经营者除了具备经营能力之外,还需要有稳健扎实的市值管理能力,其中股票回购和现金分红是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