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永定:资本账户开放不宜给出时间表

2015-03-11 17:15:46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上证报两会报道组

  中国证券网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余永定11日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账户开放应“稳步”实现,更强调渐进和谨慎,在当前的国际国内经济环境下不宜加速开放,不冒没有必要的风险。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稳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国际使用。”

  余永定称:“关于稳步实现,我认为更应该强调‘稳步’,更强调渐进和谨慎,而不是片面地突出‘实现’。我认为,在当前环境下,哪怕放缓一些,也要以安全为主。中国经济还有下行压力,美联储逐渐退出宽松,在这个背景下,资本的大规模外流是有可能的。一旦资本大规模外流,必然对中国的经济造成冲击。”

  根据国家外汇局的数据,2014年第四季度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含净误差和遗漏)逆差5595亿元人民币,这至少是1998年以来最大规模的赤字。

  对此,余永定认为:“实际情况没法准确判断,因为资本流动的统计有时不是很准确。有一些资本外流隐藏在贸易项下,比如东南亚金融危机时是隐藏在经常项目下的资本外逃,2013年时有通过经常项目的资本流入。但就外汇局公布的数据来说,外部形势比较严峻。我认为在现阶段,不宜‘加速’资本账户开放,应该采取比较谨慎的方针。”

  余永定解释说:“我认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并没有加快资本账户开放的迫切需要。不开放资本项目,中国的结构调整就没法完成了吗?保底的目标就实现不了吗?我认为还不至于。相反,如果加速开放,谁也不能保证不出问题,就是小概率事件也是概率,风险太大,我们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

  有评论认为,不加速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就会受阻。对此,余永定表示:“这个逻辑是完全错误的。人民币国际化并不是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不能以这个目标来统领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如物价稳定、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相反,人民币国际化应服从其他目标,即货币政策的四个最终目标的顺利实现。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可以加快,但这种加速不能影响四个最终目标的实现,而且不能把人民币国际化本身作为最终目标,让别的目标来服从它。很多人在谈论是否将金融稳定纳入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中。我认为,在实际操作中金融稳定几乎已成为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之一。如果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步伐会影响金融稳定,那到底如何取舍呢?我认为,我们应该以保证金融稳定为前提。所以,不能把人民币国际化作为决定我们是否要加速资本账户开放的一个根据。”

  余永定此前曾撰文指出:“中国政府与其给出资本账户开放的时间表,不如给出推动国内结构性改革的时间表。对资本账户开放而言,中国政府最好不要给出特别具体的时间表,而是阐明资本账户开放的大致方向,根据国内外形势变动以及国内结构性改革节奏,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灵活地把握资本账户开放的节奏,而不受事先承诺的资本账户开放时点的掣肘。”

  他在11日上午接受采访时重申:“逐渐开放是对的,但没有必要加速开放,也没有必要制定一个时间表。我们现在已经有一系列渠道了,沪港通、QFII、QDII、RQFII、RQDII等等。应该沿着现存的渠道,采取逐渐扩大的方针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下的完全可兑换,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最后一步,需要满足一系列条件,才能彻底放开。条件是什么?就是中国金融改革的基本完成。比如说,汇率制度的灵活性是资本账户开放的一个重要条件。中国内地不同于香港,香港的资本账户是开放的,但实行的是货币局制度,盯住美元。如果在汇率制度不灵活的情况下贸然开放资本账户,我们就丧失了货币政策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