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迎接海上丝绸之路全面复兴
“百货隋朝传入世,万家沽酒互垂怜”。
福州人喜欢用这句诗来形容福州当年盛极一时的海外贸易。这座伴海而生、因海而兴、拓海而荣的港口城市,曾经是古代丝绸之路的重要发祥地,曾开启了郑和舟师七下西洋的伟大壮举,曾被誉为驰名中外的世界茶港……
如今在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方案中,福建被确定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作为福建省会,福州的定位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被赋予了新使命,迎来了新机遇。
在5月的一个午后,上海证券报“一带一路”调研团走进了福州,开启了“一带一路”福州站的采访报道。从位于福州中心城区的三坊七巷,到立于闽江畔的福州规划馆,再到福州博物馆,福州自贸区,福州厚重的“海丝”历史印记和文化积淀深深吸引着记者,而从福州新区到自贸区福州片区,又处处体现着福州开放开发、时不我待的“加速度”。
历史:福船下的那抹海丝遗韵
“满城绿荫、暑不张盖”是福州独特的城市印记。走在福州的大街小巷,一颗颗郁郁葱葱的榕树映入眼帘。
寻找福州海丝印记,第一站便是三坊七巷。
人们都说,一片福州三坊七巷,半部中国近代史。这里走出了林则徐、沈葆桢、严复和林觉民等大量对中国近现代进程有着重要影响的人物。如今的三坊七巷,还保存有200多座古建筑,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筑博物馆”。
很巧,采访团下榻的酒店就位于三坊七巷的宫巷中。5月是福州的雨季,撑着阳伞,流连于粉墙黛瓦古屋间的石板路上,一股清新之气夹杂着海风扑面而来。
位于三坊七巷文儒坊尤氏民居内的福建省首座福船文化馆,用详实的资料和80多艘船模型,记录了中国古代风帆船——福船的魅力。据福州三坊七巷文史研究部副主任徐炎介绍,福船尖底、小方头、阔尾等特点,使其结构坚固、抗风力强、吃水深、善于装载,特别适合远洋。明代郑和七下西洋用的“郑和宝船”就属于福船类型,而“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贸运输船也是以福船为主。
跨越重洋,历经风雨,福船将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从福州港送至全球各地,同时也将舶来品载回福州,溯闽江而上,将货物贩卖至全国各地。
在福船穿梭往复中,福州的造船、港口以及对外贸易都也日益繁荣。根据历史资料记载,福州从汉代起即有海外贸易,三国吴开始建立造船基地。唐朝,这里与泉州并成为国际贸易港,宋代为全国造船中心,明朝对外贸易进入鼎盛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数次在这里侯风、补给,增员,然后扬帆远航。近代,福州被辟为“五口通商”的口岸之一,成为中国东南的重要港口。
这一段荣光在福州市博物馆再现。有幸的是,当采访团走入博物馆时,福州“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专题展正在举行。
从记载闽王王审知重视海外贸易发展的恩赐琅琊郡王德政牌,到负责来往福州对外贸易船只进行课税业务的司旧址及迥龙桥,从橱窗中的瓷器、丝织品、瓷器、青铜器,到现场的声光场景,无不见证了福州海上丝绸之路的漫漫征程。
如果说三坊七巷、博物馆刻录了那一段历史,那么福州规划馆则是一座奇妙的城市“时光机”,将福州城的前世、今生与未来浓缩其中。
福州规划馆位于闽江南岸会展岛上,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东侧,南依浦下河,北望闽江水。从正门挂着的“热烈祝贺福州规划馆开馆”的横幅,我们可以看到,这里才刚刚开业。“规划馆上下两层穿越几千年。”前台讲解员的语气中充满自豪。
最让人惊艳的是规划馆2楼占地1500平方米的福州城市总规沙盘模型。蓝色海水、绿色植被、五区七县及平潭,福州全景尽收眼底。
根据新的城市规划,未来福州将发挥省会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全力支持和融入平潭开放开发,推动与莆田,宁德同城化连片繁荣发展,加快构建福州大都市区,打造东南沿海重要开放门户与综合交通枢纽,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增长极,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枢纽城市,将福州建设成为滨江滨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
“沿江向海,东进南下”的空间发展战略,拉开了城市发展框架。未来,福州将重点发展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纺织服装、轻工食品、冶金建材、新材料及能源、生物医药、石油化工等8个主导产业。
现实:丝路建设全面铺开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州被赋予了新使命,迎来了新机遇。
“中国政府提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绝不是一条线,我们是一个圈,这个线从中国的福州起航,通过这个线,首先把东盟纳入,第二把欧盟纳入,第三把阿富汗联盟纳入,最好走向非盟,它可以从这出发,但是可以绕在所有的场合,然后再回来,形成一条线,把沿海97个城市和港口,犹如珍珠一样串起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福州一次公开论坛中的表述,形象地勾勒出福建尤其是福州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这种重要性已在国家战略和国家规划中定格。根据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计划,福建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而福州市是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海上合作战略支点”,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发挥排头兵和主力军。
福州市发改委副主任林开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2014年11月底,福州市委、市政府已经制定《福州市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战略的实施方案》,同时还积极向发改委、商务部和外交部申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并建立规模100亿人民币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金。
目前,福州新区开放开发正加速推进,福建自贸试验区福州片区建设有条不紊,21世纪海丝战略枢纽城市建设全面铺开……
“互联互通方面,福州正在加快海上通道建设,积极拓展空中通道,推进陆路通道建设,拟将福州打造成为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转口地。”林开华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据其介绍,未来福州还将整合港口资源,提升核心港区公用航道等级,同时加强福州与东盟国家港口方面的合作,支持境外港航企业与福州合作建设港口物流园区、专业物流基地和配送物流中心,鼓励福州企业到东南亚国家投资港口项目,加强与境外航运公司合作,拓展海上丝绸之路重要通道,着力将福州打造成连接东盟、台湾和内陆的区域性国际航运枢纽。
“海洋经济”是福州的重要名片。林开华表示,未来福州还将以“海洋经济”为突破口来加强国际合作。据介绍,目前福州与东南亚一些国家建立合作的海洋养殖基地试点比较成功,如福州企业在印尼的瑟兰岛对虾养殖基地,金马安和巴淡岛海水网箱养殖基地已投产对虾养殖面积4500亩,产值7亿元,建成大规格海水网箱1720个,已投产712个。未来,这类试点将可能大范围推开。
此外, 福州还将积极打造经贸合作枢纽,包括积极融入福建自贸区建设,加强现代海洋产业合作,促进对外渔业合作和贸易投资,积极开展对外招商引资,精心办好海丝博览会暨“一带一路”工商大会等。
其中,今年5月在福州举行的海交会,首次加挂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参展国家和地区基本实现“海丝”沿线全覆盖。数据显示,博览会现场上台签约重点“三维”项目59项,总投资814.01亿元,比去年增加143.56亿元,项目以涉及面广、产业带动力强等为特色,凸显了福州建设“一带一路”的影响力。
数据还显示,目前福州企业对海丝沿线国家对外投资协议总额52576.65万美元,其中,中方投资45920.71万美元,投资主要国分别为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其中,印尼是福州企业较为集中的投资者国,其协议投资总额达到32808万美元,中方投资额为28490.6万美元。
福州市市长杨益民表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福州具备5大优势,分别是区位优势、侨台优势、产业优势、交通优势和合作优势,福州将以中国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以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和筹划中的“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等为载体,坚定不移地实施大开放战略,发展开放型经济,努力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城市,在对接台湾、联通东盟、辐射内陆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自贸区肩负重要使命
目前,福州市有20余个国家级、省级、市级开发区,在引领福州“一带一路”建设中,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被寄予重望,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对台工作的前沿阵地。
采访团走入福建自贸区福州片区管委会大厅时,正是上午10 点半。宽敞明亮的大厅内,围绕企业注册一条龙服务的办事窗口就有27个,工作人员全部就位。在“一口受理”窗口前,不少来自各地的企业人士正在咨询或办理业务。
大厅中堂,“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平台”的标语格外显眼。“福州自贸片区与国内其他自贸区最大的区别,总体方案要求我们建成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这是我们的优势,也是我们的使命。”一自贸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围绕这一定位,福州自贸区提出了如下重点工作:依托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15万吨冷库和会员单位,推动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建设成为东亚最大的海产品交易所;建立基金规模100亿人民币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基金,全力服务和推动国内企业“走出去”;积极申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博览会”,拓展与“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新途径,探索促进互联互通、大宗产品交易和海洋经济发展的新经验。
如今,自贸区人“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下,一批重点项目正先行先验。以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为例。今年3月,该交易所就已正式上线运行,目前拥有70余家会员,已实现11大品类海产品的线上交易,同时顺利实现与境外国家开展海产品跨境交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未来年交易量预计达1000亿元,有望居全国首位。交易所采取的“线上交易、线下交收、人民币结算”的交易模式,将有力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的海洋产业合作。
“福州还在筹建中国—东盟海产品交易所印尼、泰国分中心,争取把交易所做大做强。” 林开华说。
另一个亮点项目是21世纪海上丝路文化金融交易中心。据悉,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将联合有关机构,在福州片区仓山南台岛区块设立21世纪海上丝路文化金融交易中心。项目建设预计投资过亿元,建成后预期交易规模3年内将达到年交易额1000亿,5年内达到年交易额3000亿。
在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方面,福州自贸片区也颇有斩获。近日,福州片区与巴塞罗那自贸区联盟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以自贸区为支点,共同鼓励两区企业互相到对方投资创业及贸易往来,共同加强福州港江阴港区与巴塞罗那港口保税区对接合作,实现港口互为中转;鼓励国际船务公司开辟航线,挂靠江阴港和巴塞罗那港;加强两港海事往来,促进两港船务公司及货运公司开展国际航运合作。
除了打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重要平台,福州自贸区还将紧紧围绕立足两岸、面向世界、服务全国的战略要求,发挥侨台和海洋优势,依托海西金融中心,携手两岸参与国际高端竞争,把福州自贸区建设成先进制造业基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
新的梦想正在开启,一个更加开放的时代正在到来。正如福州市长杨岳所言,再造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福州承载着厚重历史,涌动着勃勃生机,面临着难得机遇。
显然,福州已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