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余少华:尽快布局量子科技等未来新兴产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覃秘)“未来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内循环’的内生动能,也是‘双循环’的重要引擎。”日前,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余少华在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6G、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一批涉及国家安全、国家战略和国家目标的未来新兴产业,将成为改变我国新经济发展、满足国计民生新需求的重要推手。
余少华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内通信领域最顶级专家之一,目前担任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他建议,我国应抓紧时间抢占未来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制高点,加强顶层设计,尽快颁布并实施《“十四五”国家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
(1)全面布局未来新兴产业迫在眉睫
“为摆脱科学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我国的关键核心技术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国之重器必须立足于自身。”余少华说, 因此,我国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全面布局未来新兴产业,构建我国产业高质量新发展格局就显得尤为必要,也将为我国未来新兴产业发展指明前进的方向。
一方面,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国家“十三五”规划中设定的7个新兴产业领域远远不够,需要更多更新的未来产业方向出现在“十四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当中。
另一方面,“十三五”以来,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无到有、从弱到优,总体实现持续快速增长、质量齐升,经济增长新动能作用不断增强。如今,未来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在第五代移动通信(5G)、人工智能、量子技术等领域,我国已经具备一定全球竞争实力。预计至“十四五”末期,未来新兴产业GDP增加值比重将有可能达到20%左右,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产业之一。
余少华认为,在面向未来新兴产业的国家“十四五”规划中,需强调集中资源推进相关领域关键、核心、共性技术的突破,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攥紧拳头、集中发力,最大限度利用好“内循环”和“双循环”市场空间,着力构建未来新兴产业基础设施,高质量完成国家发展重大战略,实现国家目标。
(2)统筹规划建设未来新兴产业集群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第四次工业革命,就是人类智能化的革命。在智能化革命时代,中国不仅是跟进者,更是引领者之一,与美、欧等国家和地区一起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余少华说,这将是我国在百年未遇之大变局的一个历史性机遇,我们将在本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中走上一条全新的发展道路。
余少华建议,应尽快颁布并实施《“十四五”国家未来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使之成为指导我国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能够精准推动我国产业布局调整,加强产业创新能力建设,持续释放国内强大的内需、提升“内循环”的动力。
余少华同时建议,“十四五”规划中需明确未来新兴产业的领域、方向和边界。他认为,《“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提出的一些领域和方向只有目前新兴产业领域的一半左右,尚有较多的发展空间。“十四五”规划应该重点推动一批“卡脖子、建长板和树原创”领域和关键核心技术的重大方向,进一步完善产业集群建设体系。
“如今,新兴产业集群业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也是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余少华建议,应按照未来新兴产业集群来统筹规划布局,要有跨越式发展理念,从全局出发,认清并抓住发展机遇,发挥政府引导、调控作用,为初创型企业打造发展平台,加大力度扶持中小型企业,联合大型企业和行业龙头,创建新型产业园区,协调产业集群,细化分工,扭转分散状态,形成行业间的新纽带,实现多个产业间良性互动,实现资源协同分配和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