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石墨片”当石墨烯 上市公司醉心炒作

2014-06-19 13:48:01 来源:中国证券网 作者: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李小兵)沉寂了许久的石墨烯概念,连续多日再次被市场演绎得如火如荼。截至6月18日收盘,中超电缆、方大碳素、华丽家族、烯碳新材、乐通股份、金路集团等“涉烯”概念股,两只涨停,其余涨幅均在9.89%。

  被公认的是,“中国石墨烯资源20年内将耗尽”的消息以及任正非一句“石墨烯或将颠覆硅片产业”,点燃了近两日资本市场的石墨烯烽火。

  然而,似乎资本市场的每一次热炒都给技术行家们带来忧虑:“都拿石墨片忽悠。”业内担心的是,如果连行业内的企业都借助资本的热捧在概念上“打擦边球”的话,对行业发展是很不利的。

  踏点的“公告”

  18日中午11点38分,中超电缆发布午间公告,称为了研发石墨烯电缆等特种电缆产品,促进公司产品升级,经公司与国家电线电缆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友好协商,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就技术研发合作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这让中超电缆得以及时加入了集体狂奔的石墨烯概念队伍中。18日午后,中超电缆直线奔赴涨停。

  但技术行家却评价说:“它和石墨烯没关系。”记者查阅到中超电缆的相关专利描述是: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含石墨烯的橡胶绝缘电缆,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热性能、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的含石墨烯的橡胶绝缘电缆。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含石墨烯的橡胶绝缘电缆,包括铜导体,所述铜导体外同心包覆有石墨烯层和橡胶绝缘层,外圈包覆有护套。本实用新型在铜导体表面用石墨烯包覆层代替传统的镀锡层,不仅可以解决镀锡层存在的不足之处,同时,由于石墨烯材料具有非常好的导电性能,因而还可以进一步提高电缆本身的导电性能。

  “我仔细研究过中超电缆的专利。”拥有多个石墨烯发明专利的“石墨烯寒叔”告诉记者,从实质上讲,中超电缆所做的是,给传统电缆中填充一层石墨,取代其中的部分材料,主要达到的是提高阻燃和导热性的作用。“这在电缆行业里早已有应用,而且有多家电缆企业都具有这样的技术。”

  “而真正的石墨烯应用,必须是在电缆内电芯的铜线上长出透明的石墨烯膜,从而达到提高电缆的导电性能。”石墨烯寒叔说。但是,根据他的试验结果,石墨烯对户外大型电缆提高导电性能的作用,目前看并不明显,“因为这样的电缆铜线相对粗,一层石墨烯膜并不能对它的性能改善带来有多少影响。”所以,他认为,这样的应用主要对家用的信号线、高清线、耳机线等相对直径小的电线产品有优势。“我去年申请了这个专利。”

  伪石墨烯的传说

  其实,从石墨烯概念在市场中暴热起,有关“石墨”和“石墨烯”的争议就没有停止过。

  “当然,石墨和石墨烯在专业领域里有很多技术数值标准来区分。”业内人士表示,但有一个可以直观考察的特征是,石墨烯是透明的一层,而石墨则不然;还有就是,石墨烯不是粉体,而是一层膜。

  据悉,目前比较有效的石墨烯生产技术是采用化学气相沉积即CVD法生长石墨烯膜;而市场上炒作的一些产品则是用石墨氧化后再压成的膜。“那玩意儿和石墨烯没啥关系。”

  在业内看来,目前在资本市场里,涉及石墨烯产品的公司并不多,仅有少数的几家。其中,金路集团有石墨烯薄膜的产品,也有石墨微片等产品。但是,其相关石墨烯产品还处于实验室阶段。

  相比之下,力合股份搭上一些关系的常州二维碳素公司,目前已经有了产业化的能力。“就在今年5月份,常州二维碳素曾提出2014年将扩产至年20万平方米产能。”有业内人士透露。

  对于石墨烯行业里冒出来的公司多,但实际成绩并不出彩的现状,号称“买房的钱都拿来创业做石墨烯了”的深圳六碳科技有限公司总工程师许子寒幽默地说,这是因为“行业里的一些小伙伴们或醉心资本市场炒作,或沉迷政府基金的获取。”

  据许子寒介绍,石墨烯产品目前有两个应用方向,一个是替代ITO的石墨烯透明导电膜;另一个是替代合成石墨导热膜的石墨烯导热膜。

  而目前能看到的应用,是在手机、平板、LED等电子消费类产品中。“石墨烯做透明导电膜替代氧化铟锡ITO做触摸屏有哪些优点?”对此,许子寒介绍说,首先,石墨烯导热膜的热导率常用的铜,比小米和iPhone 手机里的人造石墨膜高两倍多;其次,石墨烯具有柔性、轻薄、环保、透光率高……技术优势。而对于许子寒来说,还有最具杀伤力的价值——价格。“我们已经能够生产出比ITO价格便宜的石墨烯,而且便宜得不是一点半点。”

  按照业内的划分,石墨烯的应用分三种。第一种属于初级应用,领域主要是消费电子类产品;第二种属于中高级应用,领域主要是超高频率发射器等器件产品;第三种属于高级应用,领域主要是芯片等。

  真正石墨烯低调潜行

  今年4月,一则“全球第三条100吨石墨烯生产线将于5月底在国内(某地)投产”的消息,非但没让业内技术行家兴奋,反而再次感受到了炒作的无奈。

  就在国内一些企业沉迷借机大肆炒作概念的时候,国际上,却不断传来石墨烯技术应用方面的进展。

  今年2月,有消息称IBM成功制出石墨烯射频接收器,已通过文本信息收发测试,预先保留芯片中石墨烯晶体管的部位,随后再将其嵌入射频芯片中,达成比过去还强上一万倍的性能表现;今年5月,《纳米快报》上刊登了新加坡科学家用石墨烯制成纳米二冲程发动机,可为纳米机器人提供动力的消息;今年4月,Science刊出了一篇关于石墨烯生长的文章,来自韩国成均馆大学和三星公司科研团队在(110)Ge/Si晶片上长出了5.08cm左右的单晶石墨烯。随后三星 Techwin发布的石墨烯触摸屏,也让业内感叹不已。

  “华为也在做应用研究。”曾和华为有过交流的许子寒透露,华为主要是通过它的通信和新能源实验室进行相关的应用研发。

  但首先是,“实现大规模低成本地提供石墨烯。”目前,除了常州二维碳素公司,深圳六碳科技公司据称也已经可以将年产能稳定在6万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