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荣耀的高歌猛进

2016-12-30 08:17:0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

  2016年,伴随年初AlphaGo与李世石九段人机大战并大胜告捷,人工智能这一最前沿的科技开始走出科幻电影的架空世界,走入大众的视野。

  预言家们纷纷宣称人工智能将掀起一场新的产业革命,《连线》杂志创始主编、被誉为“硅谷精神教父”的科技预言学家凯文·凯利前不久更大胆预测说:人工智能将是未来20年最重要的技术趋势,并帮助解决人类智慧解决不了的问题,让人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恰如你在观赏科幻大片时,那些人造的智慧生命体不断挑战你的认知局限。而随着技术奇点的临近,新的未来已经来到,并开始走出虚构的世界,在现实中颠覆你的认知。

  12月27日,在“2016新网商盛典”上,获得“年度品牌奖”的互联网科技品牌荣耀再次成为焦点,荣耀总裁赵明当天的现场演讲以“手机的人工智能技术突围”为主题,并以前不久刚刚发布的、搭载人工智能技术的荣耀Magic为切入点,向与会者分享了华为和荣耀布局人工智能的思路与实践。

  万物互联 产业新风口

  任正非在今年8月提出,华为要聚焦改善服务和内部运作上,产品线的研究也要朝向支持和服务,朝向商业变现。

  在网络、数据、手机芯片等方面强化内功的同时,华为与美的等合作伙伴也早就开始合作,共同布局下一代物联网芯片、操作系统、人工智能、安全、数据分享与挖掘等领域。华为要做的人工智能是一个大平台,具有长远支撑能力的架构。

  据赵明介绍,华为将持续打造“端”、“联接”、“云”和“芯”这四方面的基础能力,而荣耀将依托华为的研发体系,并以一种新的互联网手机形态更新人们对互联网手机的认知,荣耀Magic就是一款探索性的革新作品。

  端,可以比作身体,通过海量传感器和端侧人工智能来复制人类感知现实世界的能力。比如“荣耀Magic配置前后双摄,在夜晚也可以识别人脸,识别主人的身份。”赵明在大会上介绍说。

  联接,可以形容为语言,通过建立智能设备的沟通语言系统,完成手机和智能设备的统一沟通语言。在赵明看来,当用户通过手机对已经联网的智能家居进行远程控制,实现互联,手机所扮演的角色也就成为联接万物的重要入口。

  云,可以视为大脑,传感器和联接产生的海量数据,通过云端的大数据和机器深度学习,实现认知与决策功能。

  芯,就好比是心脏,基于麒麟芯片先进的通信技术和计算能力,智慧手机将能够提拉深度学习的效率,提供计算能力且进行安全保护。

  消费升级 智慧生活

  然而,正如赵明在演讲中所分析的,整个社会的消费在升级,但是,曾经给现代人的生活带来革命性变化的智能手机,目前却无法顺应趋势,整体进入创新瓶颈期。

  荣耀Magic在创新上的尝试无疑引人关注:手机的Magic Live操作系统内置了耗时四年打造的人工智能交互引擎,由自然语义解析、计算机视觉、深度学习、决策系统、推荐系统五部分组成。

  在视觉感知方面,借助虹膜识别摄像头,视觉感知系统可智能识别主人,且屏幕会始终跟随视线进行横竖屏切换,不会因重力变化影响阅读。

  荣耀Magic的用户应用对话中,系统会自动识别语义,在输入中自动做好备选提示,比如当问到天气或位置信息时,自动显示当前的位置和所查询地区的天气信息,并放在候选字的首位。通过对各大电商开放接口、深度开发,购物时可实现平台自动比价。在旅行环境中还能够自动匹配打车、机场行李传送带等功能。

  或许在不少人看来,荣耀Magic的人工智能还有些超前,乃至有些曲高和寡,有分析师也指出其销售很难上量。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这款历经4年打造,研发和制造成本远远超出售价的产品,明显具备销量之外的其他历史使命。

  作为科技驱动型企业,只有超前创造,才能拥有未来。华为和荣耀便是这样面向未来、立足当下的企业。敢于投入、敢于探索、敢于实践,才能引领时代。

  【相关阅读】

  加速触碰未来生活 人工智能将迎黄金时代

  未来的机器,是否会像人类一样自主思考和产生感情?通过深度学习,机器能否变得更加“聪明”,从而取代医生、司机、飞行员、服务员等职业?无人汽车、无人飞机、无人船的出现,将给你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所有这些问题,都会在同一个领域找到答案:人工智能。

  四部委:到2018年形成千亿级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发改委、科技部等4部门23日联合印发《“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提出,到2018年,打造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创新平台,人工智能产业体系、创新服务体系、标准化体系基本建立,基础核心技术有所突破,总体技术和产业发展与国际同步,应用及系统级技术局部领先。在重点领域培育若干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业,初步建成基础坚实、创新活跃、开放协作、绿色安全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形成千亿级的人工智能市场应用规模。

  北京科博会5月18日开幕 人工智能成最大看点

  “玉兔号”月球车、“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马号”无人遥控潜水器等一批自主研发、领先中国乃至世界的重大核心技术产品,于5月18日-22日集中亮相于第十九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

  国际巨头加速布局 人工智能空间广阔

  本周二美国白宫科学和技术办公室宣布,将在未来数月举办四场研讨会,对迅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展开探讨。谷歌、微软、Inter等互联网巨头及各路资本争相切入人工智能产业,充分展示了科技领头羊和资本市场的敏锐嗅觉。从目前来看,国内人工智能市场空间同样广阔,建议投资者关注机器人硬件制造相关的公司和人工智能商业化应用有所突破的公司。

  中国研发首个神经网络处理器 人工智能将迎爆发

  日前,中科院计算所发布全球首个“神经网络”处理器科研成果,今年年内,这项成果将正式投入产业化,在不久的未来,反欺诈的刷脸支付、手机图片搜索等都将成为现实。

  深度学习将引爆人工智能 现实应用一触即发

  3月13日,AlphaGo与李世石的第四场对决结束,在连输3场之后,李世石终于扳回一局。但3:1的比赛结果已说明人工智能的强大,这也是谷歌对深度学习、人工智能的成功营销。百度深度研究院资深专家认为,快速进步的AlphaGo唤醒了人们对“有知觉、有自我意识”机器人的憧憬,深度学习和人工智能技术将成为揭示科学原理、升级现有产业商业模式的重要工具,其应用空间涵盖企业级和消费级市场以及各个细分行业。

  【机构研究】

  国金证券:站在人工智能最前沿展望智能化时代到来

  【个股解析】

  人工智能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