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奶粉商超药店双渠道销售 专家:建追责机制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工作的意见》,提出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从源头到消费全过程监管、提高质量安全水平,提振国产奶粉的消费信心。据悉,这是我国目前出台的最严格婴幼儿配方奶粉制度。
中国人民大学商法研究所所长、中国消费者协会副会长刘俊海27日做客中新网视频访谈表示,九部委此次重点治乱的最大亮点就是参照药品管理方法,严加管理婴幼儿配方奶粉,但奶粉流通仍采取商超和药店专柜两个渠道并行的销售方式。刘俊海认为,目前众多奶粉生产商在国内分装奶粉的行为应该被禁止,因为此行为属于误导、欺诈消费者的行为。刘俊海称,乳企兼并重组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望能成为我国婴幼儿奶粉安全的一个重要拐点。
“国内分装”行为:误导、欺诈消费者
据悉,包括贝因美、圣元、雅士利,乃至美赞臣、多美滋、惠氏、雀巢等绝大部分奶粉生产商都是通过进口乳清蛋白粉(俗称“大包粉”),或已调好段位的基粉,然后在国内工厂再添加营养素加工生产而成。由于目前具体细则还没有出台,什么是“国内分装”现在还没有定义,这在业内也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对于奶粉生产商的这类做法是否属于境内分装的问题,刘俊海表示,此行为属于百分之百的分装,而且不光是简单的分装,其中还增加了一道工艺,就是添加所谓的营养物质、营养素。
刘俊海称:“过去因为九部门意见没有出台,导致了很多企业一方面把大包装奶粉从外国进口进入国内,包括乳清蛋白粉,在国内添加营养素,另一方面在做广告时,在包装上、标识上还宣称是新西兰,美国或荷兰原装进口。这种行为实际上是误导,说白了皆是欺诈,因为原装就小包装而言,是在国外完成还是国内完成,这个问题被企业回避了,导致消费者以为购买的小包装奶粉是在国外完成的。”
此外,刘俊海还表示,减少在国内分装的环节,杜绝在国内添加营养素的任何可能性,就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奶粉的质量安全,杜绝坏人做坏事的几率。
奶粉流通仍采取商超和药店专柜双渠道销售
刘俊海表示,就流通环节而言,现在是采取两个渠道并行的销售方式,一个继续在一些大型的商品超市,过去还可以继续销售婴儿配方奶粉,但是要实现专柜专区销售。第二个渠道试行由药店专柜销售,过去药店不卖奶粉,现在规定试行药店专柜销售,一方面给药店增加了营销的收入,同时也进一步增加了对婴幼儿奶粉的质量安全的保障力度,但是不管是在药店之外销售,还是在药店之内销售,最核心的就是销售商,包括药店,一定要为广大的消费者站好岗,把好关,放好哨,要杜绝那些问题奶粉,不合格的产品不该购卖。
如何做到把问题奶粉淘汰出零售渠道呢?刘俊海表示,这就要求零售商要坚持落实索票索证制度,索要发票,索要生产企业的奶粉的生产许可证,另外产品本身的合格证有没有,既是对消费者保护有利,同时也是保证销售者将来一旦为生产商背了黑锅,他可以前去向生产商索赔。
刘俊海说,针对“像管药品一样管乳品”,还是应当专门出台一个文件,细化相关的销售主体资格,销售的行为规则,还有责任的追究机制。
乳企兼并重组望成国内婴幼儿奶粉安全拐点
刘俊海称,九部门意见鼓励像蒙牛或者其他的奶制品企业进行兼并重组活动,我认为这个方向是正确的。但是还得指出另外一个问题,兼并重组是上市活动,是资本市场里面资源配置的方式,通过兼并重组,实现社会的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的活力的流动优化配置,让机动资源、技术资源、人力资源流向对消费者真正忠心耿耿的诚信企业的手里去。
此外,刘俊海表示,我们还要避免不必要的风险,比如说裁员,裁员可能会引起职工的不快。所以个人认为,应当按照合法合规、公平公正、诚实信用的基本原则,依法推定奶制品产业的兼并重组有序推进,杜绝一切有可能产生的这种法律风险,从而使奶制品行业的兼并重组成为中国资本市场当中的下一个主旋律,也成为兼并重组造福广大婴幼儿奶粉安全的一个重要拐点。
兼并重组不会导致婴幼儿奶粉暴力定价
针对市场上婴幼儿奶粉暴力定价问题,刘俊海认为,由于奶粉本身是商品,一方面政府要负责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维护市场上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秩序和竞争秩序;另一方面,让广大消费者用钞票来投票,如果某企业生产的奶粉质量合格,广大消费者以口碑相传,那么此企业生产的奶粉价格有可能就慢慢推上去,当然这个价位也应当是合理的价位。
所以,刘俊海认为,应当鼓励奶制品生产商之间公平竞争,要打破竞争,反对垄断,只有公开、公正,充分自由的市场竞争存在的话,“我认为婴幼儿配方奶粉就不会出现暴力定价的现象,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当然消费者还可以诉状投票,如果有的企业生产劣质奶粉给消费者造成人身财产损害,消费者不可能拿钞票投票,而是扭头就走。通过这种正面的消费者支持和选择,通过负面的抵制和杯葛,甚至还有明确的诉讼维权,奶制品市场的竞争就更加公开、公平、公正,奶制品的定价也是在合理的曲线之内进行波动。”
国产奶短板在经营理念 奶企要有"法商""德商"
在谈到国产奶短板时刘俊海表示:“现在科学技术创新日新月异,但为什么奶制品质量依然有问题,我认为我们国产奶粉短板是质量,质量问题不完全是科技水平不高的问题,更重要的就是一个经营理念的问题,有的企业不能够正确处理好盈利最大化的关系和对消费者负责之间的辩证关系,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所以导致产品质量出现了问题。 ”
刘俊海说,过去我们经常讲智商,讲情商,我增加了两个商,一个是法商,就是奶制品行业的法律,一个是德商,讲他们的道德意识、伦理意识,用老百姓的话说不能缺德,如果企业真正做到了,而且践行了一心二维三品四商的理念,奶制品安全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