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科工十三五规划思路浮现 军民融合加快
2月11日,从国防科工局获悉,《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总体思路》通过了国防科工局审议并原则通过。规划提出坚持军民深度融合,努力构建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努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由跟踪研仿向自主创新转变。
近日,各省陆续召开了地方国防科工年终工作会议,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为2015年多省的核心任务。在强军目标和深化改革的推动下,军民融合、科研院所改革等细分领域将迎来快速发展机遇,民参军企业将获得更多订单支撑。
推进核心能力体系化建设
2月10日,国防科工局召开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领导小组会议。会议要求,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创新驱动,坚持军民深度融合。
国防科工局局长、规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许达哲表示,“十三五”是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要切实加强国防科技工业“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努力推进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发展由跟踪研仿向自主创新转变、能力建设由任务能力型向体系效能型转变、发展路径由内向发展向开放发展转变、体制机制由基于平台的纵向结构向基于专业化的有效竞争转变。
“十三五”期间将是军工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今年1月份,《国家安全战略纲要》审议通过,研究所最终分类方案也已基本完成上报。许达哲表示,要做好改革的顶层设计,按照中央总体部署,对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进行整体设计和系统谋划,积极稳妥推进军工科研院所和军工企业改革,推进能力结构调整;抓住改革的关键,以问题为导向,认真梳理分析制约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和政策性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改革的举措和重点任务。
在此前召开的国防科工局工作会议上,明确了2015年要重点抓好八项工作,包括抓好武器装备研制生产,加快军工核心能力体系化建设,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增强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在近期各地国防科技工业年终工作会议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成为多个省份2015年的核心任务。
2015年,湖南省将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点推进26项军民两用重大产业项目建设,并争取年内有12个项目建成投产。
这26个项目包括北斗卫星导航应用示范工程、南方宇航高精传动、中航起落架转包二期、华南公司智慧城市项目、湘电集团城轨装备等。同时,湖南省将加快军民结合示范基地建设,株洲、湘潭、平江三个国家级军民结合示范基地力争年内新增标准厂房19万平方米;重点支持岳阳建设“军民结合卫星应用产业园”。
江西省在2月6日召开的会议上提出,要以加快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核心任务,适应经济新常态,推动军民融合新发展,确保“十二五”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圆满收官,确保营业收入突破1000亿元大关。
具体措施包括建设重点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 ,打造新的增长极;加快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推动“民参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招大引强和“走出去”,提升军工开放水平。
四川省明确提出,2015年力争全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00亿元,同比增长10%,保持国防科工行业健康快速发展。2015年将全面完成军工科研生产和高新保障任务,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积极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加快推进深化改革和开放合作。
湖北省提出,落实保障军品任务完成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两大任务,增强深化改革和自主创新两大动力,聚焦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民用航空航天、光电子信息三大领域,为实现“军工经济综合竞争力走在全国前列、创新驱动发展走在全省工业经济前列、军民融合发展走在中部地区前列、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走在长江经济带前列”的奋斗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
山西省明确,以构建军工核心能力建设体系、军民融合发展体系为中心任务,实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北斗导航、高端装备智能制造、两化深度融合、信息安全”五大专项。
2015年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的预期目标是,圆满完成“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任务,军工经济增长9%以上。具体措施包括,完成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任务,推进军工核心能力建设,加快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主动参与军工改革,做好“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
【相关阅读】
在25日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军民融合年会上,来自国家有关部门、军队和企业的代表们一致认为,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已进入新阶段,正由发展初期向发展中期迈进,处在由初步发展向深度融合发展过渡的阶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29日在接见全军外事工作会议和第十六次武官工作会议代表时强调,全面贯彻党的外交大政方针,进一步开创军事外交新局面,不断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1月6日消息,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1月4日正式上线运行,据了解,全军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可实现军队装备采购需求信息发布、企业产品和技术信息推送、军地需求对接、信息动态监测等功能。
【相关专题】大阅兵或亮剑众多新装备 细数相关上市公司
【机构研究】
【个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