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化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成熟 石化油服助力

2015-12-29 11:03:37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陈其珏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其珏)12月29日,中国石化宣布,涪陵页岩气田提前完成一期50亿方产能建设目标。它的建成不仅标志着中国页岩气商业开发模式逐步完善,也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装备从成功走向成熟。上市公司石化油服则在其中提供重要助力。

  2014年3月,中国石化宣布涪陵页岩气田提前进入商业开发。同年8月,我国页岩气开发核心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用于地下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封隔器”——桥塞商用成功;自主研发的3000型压裂机组已在涪陵工业化应用,此成果已经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等待在人民大会堂授奖.它们的成功应用完成了页岩气工程技术装备自主化、国产化的“最后一块拼图”,使我国成为继美国、加拿大之后,第三个使用自主技术装备进行页岩气商业开采的国家,中国石化也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面掌握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关键技术装备系列的企业。

  2014年8月以来,作为桥塞及相关页岩气核心技术装备的研发者、实践者、制造者,中国石化旗下的石化油服继续边探索、边创新、边集成,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完善装备性能,实现了国产化页岩气工程核心技术装备的系列化、标准化、配套化和产业化,效益优势、成本优势不断凸显。

  钻井工程技术方面,掌握了页岩气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水平段最长距离可达2130米;全面推广钻井作业“井工厂”模式 ,成功应用21个平台75口井,同平台完井周期平均缩短14天。2015年16台钻机配套井工厂装置,平均钻井周期51天,比2014年年平均水平提高20%;油基钻井液全部实现循环利用,含油钻屑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含油钻屑处理后含油率降至0.3%以下,日处理能力达60方,年处理能力15000方。

  测录井技术装备方面,研制出大功率牵引器,成功应用180多口井,最高牵引距离2283米,最大施工井斜角94.6度,平均牵引距离1500米;水平段牵引器固井质量测井费用比国外公司少60万元(建页HF-1井),仅此一项就已节约投资6000余万元开发出MGA-700页岩气综合评价系统,已全面推广应用,相对误差小于10%,资料准确率达95%以上。

  压裂试气技术装备方面,研制了易钻复合桥塞,掌握的泵送桥塞与多级射孔联作技术成功应用于41口井,施工成功率100%,使技术服务成本从每段40-50万元下降到每段17万元。掌握了页岩气水平井大型分段压裂技术,成功应用于110余口井,最多压裂段数达29段;完善了井工厂压裂施工模式,成功应用13个平台43口井。2015年共实施9个平台26口井“井工厂”压裂,双井情况下缩短工期10天,3口井模式下缩短工期40.5天,4口井模式下缩短工期50天。

  关键装备方面,研制出世界首台单机输出功率3000马力的车载式压裂泵车;研制出填补国内空白的140兆帕的高压管汇系列产品;研制了1000型全方位步进式移运装置,提出了轮轨式移运方案,满足了钻机主体单列井间高效、安全移运的要求。

  地面工程技术方面,在涪陵页岩气地面集输系统建设过程中,大力打造及推广具有页岩气特色的标准化技术,实现了设计周期由原先的45天缩短为25天,集气站节省占地面积约46.8%。

  作为页岩气技术装备国产化的探索者、实践者,石化油服旗下的江汉石油工程公司、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石油工程机械公司及胜利石油工程公司在涪陵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形成的国产化技术装备系列,代表了中国石化乃至全国石油工程技术装备的最高水平。接下来,石化油服将继续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成本、提高速度,为国家乃至全球的页岩气开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石油工程技术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