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组建入实质性阶段
中国证券网讯 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3月2日晚间公告称,上级机关宣布关于拟成立的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航发”)董事长、党组书记、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的任命。自此,中国航发的组建进入实质性阶段,新组建成立的中国航发将成为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分别于2015年10月发布公告称,因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制定中航工业下属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事)业单位业务的重组整合方案,公司实际控制人将发生变更。
业内人士表示,这标志着“国字头发动机公司”中国航发的组建进入了实质性阶段。航空发动机 研制具有技术难度大、研制周期长、资金投入大、风险高等特点,被誉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目前我国仍高度依赖进口。
工信部已表示,今年要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机构看好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资金和体制问题双双得到改善,发动机整机、零部件、高温 合金等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首次提出,积极参与空天、网络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另据新华社报道,英国将投资近8亿元研发空天飞机的先进发动机技术。目前我国也在加快空天一体化建设步伐,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空军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由于空天一体化需要构建强大的信息系统,以及先进装备支撑,因此将是国防装备投入重点,卫星导航、航空发动机等细分产业将迎来快速扩容机遇。
机构认为,“国防科技工业2025”的编制以及两机专项的后续出台,发动机产业有望获得国家千亿元以上专项资金。另外,考虑到民用和军用市场需求增加,未来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需求将超2万亿元,军用市场及配套需求近8000亿元,民用市场在1.5万亿元左右,从事发动机零部件、总装和高温合金材料等细分行业需求,将迎来快速扩容期。
海通证券分析报告称,未来20年,我国对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合计需求超过3万亿元。我国超千亿“两机专项”有望出台。在当前国家安全战略升级和经济转型大背景下,发动机产业发展亟待加速提升,“两机专项”投资规模有望超预期,未来20年达2000亿甚至3000亿元。A股中中航动力、中航动控、成发科技、宗申动力等上市公司,涉及航空发动机相关研制业务。
【相关阅读】
25日上午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在高端装备创新工程方面,工信部今年一个重点任务就是要启动实施飞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重大专项。机构预计,两机专项投资规模将超过千亿元,军用和民用发动机产业有望迎来万亿级市场需求,核心零部件、高温合金等配套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期。
中国航空报2月23日报道了中航工业发动机研究院、动力所总设计师刘永泉的事迹,并提到某型发动机试验成功,“十二五”研制目标顺利实现。据观察者网军事观察员指出,依照试验成功的节点时间来判断,该型发动机应该为FWS-10B型“太行”改进型发动机。
中国制造业的“痛点”在哪里,亦军亦民的航空发动机无疑是其中之一。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对这个拥有万亿空间的市场,中国正力求突破。26日记者从多方观察和了解到,在中国大飞机项目之后,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整合预期不改,仍在按计划推进,但突破必然需要时间。
1月19日,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最快本月将宣布成立国家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将分散在相关公司的航空发动机业务整合注入该集团。多位航空发动机方面的专家也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证实,航空发动机集团“单列”一事筹备已久,很快将会公布。
据媒体综合报道,预计本月内我国将成立一家全新的航空发动机公司,资产规模将超1000亿元。去年10月,中航工业旗下发动机相关公司先后公告称因重大资产重组,实际控制人可能发生变化。此前上证报资讯报道,中航发动机板块或将拆分,单独成立一家国字头公司,与中航工业集团属于同一级别,通过形成发动机制造、采购产业链,提升行业经营效率。
知情人士称,中国最快本月将宣布成立国家航空发动机集团公司,将分散在相关公司的航空发动机业务整合注入该集团。
“十三五”规划建议稿首次提出,积极参与空天、网络等新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另据新华社报道,英国将投资近8亿元研发空天飞机的先进发动机技术。目前我国也在加快空天一体化建设步伐,去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空军调研时强调,加快建设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由于空天一体化需要构建强大的信息系统,以及先进装备支撑,因此将是国防装备投入重点,卫星导航、航空发动机等细分产业将迎来快速扩容机遇。
【机构研究】
【个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