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基建投资发力 万亿PPP望注入“源头活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在即,“稳增长”或仍是2017年经济工作重要主题。在制造业、房地产及民间投资增速较低情况下,基建投资仍将是明年稳增长的关键。业内人士指出,要使GDP增速达6.5%,基建投资需从目前的18%左右提高到19%左右。面对基建投资背后巨大融资需求,后期还需政策组合拳发力,需加快财政支出,更多采取PPP、专项建设基金等类财政手段,拉动基建投资增长。
据悉,发改委第七批专项债有望较快发放。在PPP资金配套政策方面,目前发改委正在研究设立PPP专项企业债券。此外,保险资金参与PPP资产配置及PPP项目资产证券化方面也正加快步伐。一系列政策将为基建投资注入“源头活水”。
基建投资加码
行至年末,发改委批复大型基建项目速度明显加快。统计显示,10月以来,发改委已批复19个基建项目总投资达4791亿元。其中,铁路项目共10个,总投资达3436.39亿元;公路项目6个,总投资1311.74亿元。另外,两个民用机场项目,总投资23.38亿元。
11月28日,发改委印发《关于京津冀地区城际铁路网规划的批复》。规划方案提出,到2020年前实施北京至霸州铁路等9个项目,总里程约1100公里,初步估算投资约2470亿元。
根据今年以来相继发布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交通基础设施重大工程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6年至2018年国家将重点推进交通基础设施项目303个,总投资达到4.7万亿元,铁路、公路、水路、机场、城市轻轨预计分别投入2万亿元、5800亿元、600亿元、4600亿元、1.6万亿元,其中铁路和城市轨交占比较大。此外,根据《铁路十三五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至2020年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3万公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达3.5万亿元至3.8万亿元,预计“十三五”期间铁路基建投资有望维持年均8000亿元规模。公路建设方面,“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实施高速公路联网畅通工程、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工程、农村公路畅通安全工程,总投资有望达到3万亿元。
“在制造业、房地产及民间投资增速较低情况下,基建投资仍是稳增长的重要措施。”国海证券认为,考虑到今年1月至10月基建投资增速已达到19%以上,且为对冲房地产和制造业投资增速下滑,作为“十三五”开局前两年,2016年和2017年基建投资增速应不低于20%。据测算,以2015年基建投资完成额13.13万亿元为基数计算,2016年、2017年有望分别完成15.76万亿元和18.91万亿元。在发改委2015年9月下调固定投资项目资本金比例后,铁路、公路、城市轨交等基建项目资本金比例为20%,其他基建项目平均为25%。以此计算,2016年、2017年基建项目资本金需求约为3.15万亿元和3.78万亿元,项目融资需求约为12.61万亿元和15.13万亿元。未来,铁路、城轨、公路仍为重点基建方向,地下管廊及海绵城市等新型基建空间巨大,而京津冀协同发展及长江经济带两项重大战略也将拉动区域内基建需求。
万亿PPP打开融资空间
基建项目融资需求巨大,PPP模式为项目融资打开广阔空间。12月2日,中国PPP基金与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江苏省、河南省、湖南省、海南省、贵州省、陕西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分别签署合作设立省区级PPP基金协议,基金总规模达437亿元(其中中国PPP基金出资385亿元,9省区共出资52亿元)。项目涉及交通运输、市政工程、水利建设、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医疗、文化、养老等领域。自正式运营以来,中国PPP基金累计签约金额517亿元。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11月30日,财政部PPP项目库入库项目10685个,投资额12.7万亿元,加上国家发改委两批示范项目,总额接近17万亿元。
据国海证券测算,如对财政部PPP入库项目进行拆分,除已进入实施阶段的项目约1.60万亿元外,至2016年10月底进入准备阶段和采购阶段的PPP项目总金额已超4.37万亿元,如按照当前PPP项目1年至1.5年落地时效估算,2017年能进入实施阶段的PPP项目有望达到3.5万亿元至4.5万亿元,至2017年底届时累计在建的PPP项目有望达到5.1万亿元至6.1万亿元。未来基础设施建设将是PPP模式应用的重点领域,相关项目占比及投资规模将会不断加大,继而对整体基建投资形成来源更广、效率更高、保障更有力、机制更灵活的项目融资途径。
川财证券指出,明年财政发债空间基本锁定,财政托底基建缺口仍较大。政策层为实现稳增长目标,也可放开房地产调控,启动房地产投资回升从而带动经济企稳。由此涉及到财政政策及房地产调控政策间如何平衡。若明年宽财政、稳房地产,此时稳增长压力较大,PPP需提速至每年2.5万亿元。
国元证券认为,在稳增长前提下,随着房地产市场回落,政府基建投资不会出现降低。考虑到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地方政府债务问题,拥抱PPP模式是政府、建筑企业及金融机构的最佳策略。首先,PPP模式下,政府倾向于将多处市政工程项目打包形成一个大型的EPC,PPP项目有越做越大趋势。而有能力承接大型PPP项目总包的公司,一般都是资质较齐全,资金实力较强的大型建筑类国企和建筑类上市公司。其次,金融机构愿意参与大型国企及央企上市公司PPP项目。此外,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运用PPP模式可减轻自己的债务负担,在降低表内杠杆情况下提升基建投资金额,拉升当地GDP水平。地方政府也有意愿大力推进当地PPP模式发展。随着2016年PPP项目大范围进入执行阶段,明年PPP将带动行业内具有资金优势和招投标优势的大型央企及上市类建筑公司业绩出现大幅提升,此外,PPP模式也利好上市园林类和设计类公司。
【相关阅读】
“十三五”期间环保产业站上风口,环保行业并购加快。据Wind数据统计,今年以来环保行业累计完成并购57起,金额近300亿元,包括跨域进入环保产业、调整战略布局、拓展细分领域、产业链深耕、海外并购等多种方式。来自上市公司、银行、PE等多种资本正在抢食并购大蛋糕。
由呼和浩特市和中国铁建以PPP模式投资建设的呼和浩特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19日正式开工。该工程是我国城市地铁领域第一条采用社会资本投资、建设、运营、维护、移交全产业链运作的轨道交通PPP项目。
从河北省财政厅了解到,为补齐河北发展短板,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财政厅精选了100个收费定价机制透明、有稳定现金流、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投资规模相对较大、需求长期稳定的PPP项目,向社会寻找“合伙人”。
成都发布2016年第一批PPP推介项目 总投资1260.2亿
成都市2016年第一批PPP推介项目“出炉”,项目共有39个,总投资达1260.2亿元。昨日,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此次发布的项目,涉及市政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水利建设、生态环保、旅游、医疗卫生及教育等多个领域。同时,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将会同有关部门和区(市)县,进一步做好项目方案编制、招商洽谈、合同签约、落地实施等工作,推动项目尽早启动。
发改委:充分发挥重大工程项目牵引作用 尽可能放开民间资本准入
发改委副主任胡祖才透露,“十三五”规划纲要确定的165项重大工程,对推动“十三五”规划纲要全面实施作用巨大。他特别指出,165项重大工程项目,对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的参与提供了巨大的市场机会。
G20峰会期间,中美就推进财政对稳经济的作用达成一致,同时承诺向地方政府推介PPP模式。9月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在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补短板工作力度,提出加大积极财政政策实施力度,注重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再向社会集中推介一批有现金流、有稳定回报预期的项目,进一步放开基础设施领域投资限制。
上海市政府近日发布《本市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对上海市推广PPP模式在操作流程、合作模式以及监督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
【机构研究】
【个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