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商品交易所:发挥期货市场积极力量 增强实体经济韧性活力

2023-04-20 08:08:5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严晓菲

  ▲大连商品交易所外景

  “脚踏实地、大胆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成功之路。”这是2013年8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时的寄语。

  从1993年11月18日正式营业,到如今步入“而立之年”,大商所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根本宗旨,经过三十年探索发展,已从单一、封闭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逐步发展成为多元开放的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在服务粮食、矿产、能源等初级产品保供稳价、助力提升实体经济稳定性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这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和发展方向。

  站在国际舞台上,中国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故事如何讲述?“中国品质”“中国价格”的乐章如何奏响?上海证券报近日专访大商所,从大商所的视角展望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发展与未来。

  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作用

  期货市场具有独特的市场机制和经济功能,能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助力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安全;二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三是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四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优化升级;五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韧性。

  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我国期货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渐成为支持实体企业有效管理价格风险、提升我国重要大宗商品价格影响力和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

  中国期货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期货市场成交量67.68亿手,占全球成交量838.48亿手的8.07%。其中,国内商品期货与期权成交量为66.16亿手,占全球商品期货与期权成交量91.53亿手的72.3%,较2021年上升2.5个百分点。品种方面,2022年国内上市了16个新品种,包括2个期货品种、14个期权品种。截至2022年底,累计上市期货、期权品种数量达110个,其中,商品类93个(期货65个、期权28个),金融类17个(期货7个、期权10个)。

  站在新的起点,期货市场将如何进一步服务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期货市场具有独特的市场机制和经济功能,能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是助力保障初级产品供给安全。期货市场发源于农产品风险管理,在服务初级产品供给安全方面具有天然基因。通过涉农期货品种远期价格,可以引导农业种植、调节生产计划和促进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套期保值稳定产、供、销关系,促进农业集约化、规模化和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新形势下,可利用期货机制增强经济循环动力,发挥大国大市场优势,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整合国内产业力量,统筹利用境内外期货、现货市场,拓展大宗商品海外来源、渠道、网络和储备,提升海外资源保障能力。

  二是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础支撑,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是共同构成统一大市场的有机整体。以期货市场先进发达的交易平台、交割网络、信息网络和服务体系为骨架,构建起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基础构架;通过期货交易形成指定地区、标准商品的期货价格,关联不同区域、不同品质的现货价格,构建起全国一体、科学合理、有机联动的“价格网络”,更好地发挥价格引导作用;通过高质量、高规格的期货标准,引导企业提高生产质量,辐射带动现货质量规范;利用信用等级高、科技管理水平强的期货交割库,引领带动仓储物流行业整体水平提升。

  三是增强宏观经济稳定性。宏观经济稳定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特征,而宏观经济稳定以供求均衡作为内在基础。期货市场能够提供较长周期、连续不断的未来价格信号和风险管理工具,更好地促进未来供求平衡。产业企业充分有效利用期货市场,有助于做好跨周期管理和逆周期调节。通过观察分析期货市场,宏观管理部门可以预研预判经济发展走势、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更好地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在金融与实体、产业上中下游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平衡发展,夯实宏观经济稳定的内在基础。

  四是促进产业链供应链安全和优化升级。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产业链供应链,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期货市场广泛联系上中下游千厂万企,在维系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方面发挥着特殊作用。期货交易所利用其中央对手方机制,公平维护买卖双方利益,避免现货市场履约效率低、维权成本高等问题,有力维护产业链稳定。买卖双方以期货价格为基准,达成基差贸易协议,大幅降低现货议价成本,促进双方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通过发展期货市场并加大开放力度,形成代表我国企业正当利益的期货价格,不断增强国际贸易定价影响力,促进产业不断向价值链的上游攀升。

  五是增强企业发展活力和韧性。企业强,经济就好,富有竞争力的企业是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风险管理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面临的最大风险就是价格的不确定性和货源的不确定性。通过期货交易,企业在买入原材料期货的同时,卖出中间和下游产品期货,由此锁定生产加工收益,全面增强抗风险能力。通过期货套保等交易模式,可以稳定交易对手方和货源。企业利用期货市场,可以较低成本管理供应链、降低库存成本,同时以仓单交易、仓单融资等业务,盘活存量资产、增强企业活力。

  保障粮食安全 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农村发展能力

  多年来,大商所不断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从“价格险”到“收入险”,从“种植环节”到“种养结合”,从“分散”到“县域覆盖”,从“单一支持”到“多方合力”,模式不断升级的“保险+期货”已成为金融业助力农业风险管理、创新解决我国小农经济下农民收入保障问题的有效手段。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中、服务乡村振兴,期货市场正以实际行动参与其中。

  大商所是国内首倡“保险+期货”服务“三农”新模式的交易所。2015年,由大商所创新推动的国内第一单“保险+期货”落地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开启了期货市场深耕“保险+期货”模式服务“三农”新篇章。

  多年来,大商所不断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从“价格险”到“收入险”,从“种植环节”到“种养结合”,从“分散”到“县域覆盖”,从“单一支持”到“多方合力”,模式不断升级的“保险+期货”已从最初交易所主导推进的单一试点演变为地方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机构和广大农户积极参与的综合性模式,成为金融业助力农业风险管理、创新解决我国小农经济下农民收入保障问题的有效手段。

  截至2022年底,大商所累计为“保险+期货”模式投入资金约11.66亿元,引导70家期货公司、12家保险公司、10家商业银行开展了962个“保险+期货”项目,实现赔付超过16亿元,惠及全国超170万农户。

  谈及下一阶段服务乡村振兴的思路和重点,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商所将继续提升期货市场服务农业农村发展的能力,不断发挥期货市场的积极力量。

  一是高质量做好涉农产品工具供给,推动实现大宗商品与中小宗商品分别定位,传统品种、战略品种与新兴品种共同布局,扎实做好干辣椒、乙醇期货上市准备工作,持续推进油茶籽等期货研发上市,通过“小品种”写好服务乡村振兴、助力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文章”。

  二是全方位提升品种功能发挥水平,不断优化已上市品种合约规则和交割库布局,推进玉米交割质量标准调整方案落地和鸡蛋期货地点升贴水调整等方案设计,推动风险防范和品种优化走在市场曲线前面。

  三是着力推进市场建设提质增效,通过持续优化“农保计划”,保障农户稳收增收,撬动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参与并形成综合效应,充分发挥“保险+期货”在金融支农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企风计划”等特色服务品牌强化引导涉农企业参与氛围。

  四是扎实做好定点帮扶工作,面向对口帮扶县——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金阳县,以及帮扶地区——大连市普兰店区安波街道米屯村、庄河市桂云花乡横道河村等做好帮扶工作,通过产业帮扶、消费帮扶、教育帮扶等多方面助力乡村振兴。

  稳字当头 以市场化方式服务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在稳字当头的主基调下,大商所持续加强市场一线监管力度,通过努力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促进期现循环畅通、拓宽市场服务渠道和深化同实体的多层次对接,全方位助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以市场化方式有力维护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作为国家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围绕“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总体目标,大商所致力于维护我国期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努力探索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成功之路。

  在百年变局叠加全球疫情、地缘政治加速经贸格局重塑的背景下,2022年以来,境内外初级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对我国初级产品的保供稳价和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造成了一定影响。

  对此,在稳字当头的主基调下,大商所持续加强市场一线监管力度,通过努力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促进期现循环畅通、拓宽市场服务渠道和深化同实体的多层次对接,全方位助力期货市场功能发挥,以市场化方式有力维护大宗商品保供稳价。

  一方面,充分发挥一线监管作用,确保市场安全稳定运行。从严抓好期货市场全面监管,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零容忍”打击违法违规交易行为;建立健全交易所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强化监查系统等数字化监管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监管效能。通过强化严格监管氛围,有力维护市场平稳安全运行,以稳健有效的价格信号引导资源配置,促进企业连续生产销售和贸易流通,提升产业发展韧性。

  另一方面,努力提升市场运行质量,促进功能有效发挥,为实体企业用好期货工具提供多层次服务。围绕实体需求,“一品一策”优化已上市品种合约规则。通过减免套保手续费、免收交割手续费、落地国债作为保证金等措施,降低企业风险管理成本。深化“一圈两中心”场外市场建设,促进场内场外循环畅通,打通期现结合堵点。加强同实体的分层次精准对接服务,通过“农保计划”“企风计划”推动产业龙头和中小企业用好期货工具。

  不断彰显“中国品质”和“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

  大商所将在持续提升同开放水平相适应的监管能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市场制度性开放,扩大国际化品种范围,研究推动境外交收等业务,并通过分步骤谨慎引导境外交易者参与,努力使期货市场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提升我国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提供大商所方案。

  开放合作是应对全球资源安全挑战、构建全球大宗商品定价新秩序的必由之路。在这一过程中,大商所主动作为,不断拓展服务实体经济的广度与深度,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中,稳步推进我国期货市场的国际化进程。

  2007年,大商所上市线型低密度聚乙烯期货,迈出了从单一的农产品期货交易所向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转型的第一步;2013年、2014年,焦煤、铁矿石等7个期货品种上市,2014年底大商所已上市期货品种数量达16个,综合性衍生品交易所的基础得到进一步夯实;2017年、2018年,豆粕期权上市、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大商所打开了多元、开放发展的新局面;2020年后,潜心研发二十载的生猪期货上市,化工期权“花开四朵”,油脂油料期货及期权对外开放。如今的大商所已上市21个期货品种和11个期权品种,覆盖农业、能源化工、煤炭矿产等国民经济重要领域,成为了全球重要的农产品及塑料、煤炭、铁矿石期货市场。

  2021年1月8日国内首个活体交割期货——生猪期货在大商所上市

  2022年,大商所对外开放再上新台阶。作为期货市场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重要举措,2022年9月,大商所允许合格境外投资者参与铁矿石等14个期货、期权品种,进一步丰富了境外机构参与国内期货市场的路径。12月,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期权同步引入境外交易者,油脂油料板块成为我国期货市场首个以特定品种方式实现全系对外开放的品种板块,大商所对外开放的特定品种进一步扩容至11个。

  2022年12月26日黄大豆1号、黄大豆2号、豆粕、豆油期货和期权引入境外交易者

  “如今,大商所油脂油料期货已经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运行较为成熟、功能发挥较为充分的重要衍生品市场。”上述负责人表示,作为大商所较早上市的品种板块,多年来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运行稳健,功能充分发挥,境内外影响力持续提升。黄大豆1号期货为国产大豆提供了定价参考、助力基差收购和“保险+期货”等产业服务项目;黄大豆2号、豆粕和豆油期货、期权为大豆压榨产业众多经营主体提供了管理风险、稳健经营的工具。目前,国内大型粮油企业均通过油脂油料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参与豆粕和豆油品种交易的大豆加工厂产量超过了全国产量的90%。此外,包括嘉吉、路易达孚等大型产业企业在内的境外客户也积极参与我国期货市场。“我国油脂油料期货、期权在国际市场上不断彰显出‘中国品质’和‘中国价格’的全球影响力。”该负责人称。

  谈到推动期货市场高水平制度型对外开放的下一步规划,大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大商所将在持续提升同开放水平相适应的监管能力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市场制度性开放,扩大国际化品种范围,研究推动境外交收等业务,并通过分步骤谨慎引导境外交易者参与,努力使期货市场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一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点领域和重要环节、提升我国重要大宗商品的价格影响力提供大商所方案。

  2022年12月9日大商所大宗商品仓单登记中心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