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弱市”或致渣打巨额拨备
随着石油、铜等大宗商品价格直线跳水,渣打集团(2888.HK)或将面临巨额坏账拨备。
截至1月14日下午6点,WTI油价报每桶45.96美元,布伦特油价跌至每桶46.46美元。原油价格创下五年新低,过去6个月价格大幅下挫60%。继石油崩盘后,伦敦铜价在周二跌破6000美元/吨大关之后,周三亚洲交易时段内继续暴跌9%。
这对于近年来积极拓展大宗商品业务的渣打无疑是噩耗。瑞士信贷分析师Sanjay Jain在1月12日中的报告中表示:“在较差的情形下,渣打大宗商品坏账所涉及的额外潜在拨备或高达26亿美元,该行或需要44亿美元贷款损失拨备,以达到资本充足性要求。”
截至发稿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未及收到渣打方面对上述报告的邮件回复。
26亿美元拨备
当诸多欧美银行纷纷从大宗商品业务中抽身,渣打近年来利用在亚洲等快速增长的新兴市场的强大布局,来填补出现的空白。集团全球金属交易主管Jeremy East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曾透露,他本人于2013年由伦敦总部调派至香港,负责协调全球金属交易业务。
渣打银行曾于2012年底宣布计划未来四年内将大宗商品业务收入翻倍。据英国研究公司Tricumen数据,其2013年大宗商品业务收入高达3.5亿美元,足以媲美如美林、巴克莱等大宗商品领域的大鳄。
Jain指出,目前渣打的商品总敞口约610亿美元,根据瑞信数据库中计算出亚洲350家上市能源及矿业公司违约可能性,及尝试重组渣打商品业务组合,计算在出现最坏情况下,渣打可能需要作出26亿美元税前额外拨备,以及240亿美元风险加权资产信贷转移。
他续指, 若渣打在年底时核心资本充足率达到11%,则需募集69亿美元资金。过去2年渣打的投资评级下降,主要反映收入疲弱,但资产质素转坏的情况,未来将逐步显现。由于未来渣打坏账拨备规模庞大,集团将需要多管齐下进一步补充资本,包括股本融资或削减派息。
除瑞信看空渣打外,1月12日,摩根大通、Jefferies也相继下调了对渣打的股票评级,称其“信贷质量可能恶化”。截至发稿前,渣打发言人仍未回复本报记者的查询。14日,渣打银行股价微跌0.2%收报108.4港元/股,过去12个月内股价累计下跌34%。
渣打去年第三季度的财报显示,集团去年前三季度的贷款减值损失总计13.82亿美元,同比上升35.7%。正如瑞信分析师所言,渣打资产素质转差的趋势愈演愈烈。去年6-9月的总减值为5.39亿美元,同比升86%。
对于贷款减值大幅增加,渣打管理层曾透露,当中部分企业及机构客户乃受到疲弱的商品市场所影响,对印度、中国市场及更广泛的商品风险保持警惕,并继续在这些方面收紧批核标准及减低风险。
作为业务重镇的香港在商品业务亏损中首当其冲。渣打大中华区行政总裁洪丕正此前透露,去年香港市场上半年的贷款减值大幅增加至1.6亿美元,主要为青岛港金属融资重复抵押事件作出1.57亿美元减值。但洪丕正认为“只是个别事件”,并表示这个水平的减值在下半年不会持续。
此前,渣打银行曾公布其在青岛港有关大宗商品的信贷敞口总额约2.5亿美元。2014年7月8日,渣打香港向香港高等法院提起诉讼,追讨3566万美元的欠款。
野村证券分析师在研究报告中亦指出,渣打去年总贷款减值损失预计将达20亿美元,并预期在2015-2016年度进一步增至21.5亿美元。
确认关闭瑞士私银业务
上周宣布全球裁员4000人以后,渣打“瘦身计划”仍在进行中,最新确认关闭瑞士私人银行业务,涉及员工约40人。
渣打集团欧洲业务发言人Jessica Shepherd-Smith在1月13日接受本报记者查询时表示,“我们在过去几个月已经开始逐步结束瑞士私人银行业务,并已经将主要的客户账户转移到其他的业务运营中心,包括伦敦和迪拜。”
同时,她透露,部分瑞士私人银行业务部门的员工将被内部转移到其他岗位或工作地点,同时集团将会在未来数月在当地维持一个小规模的团队来协助完成这个过程。“本次关闭瑞士私银业务总共涉及的员工不超过40人”,她表示。
渣打去年2月曾公布,为瑞士日内瓦私人银行业务寻找买家,配合出售非核心资产并集中在亚洲、非洲及中东发展的策略。外媒引述瑞士外资银行协会2013年报告提及,渣打上述私人银行管理资产规模21亿瑞士法郎。
1月8日,渣打集团宣布即时结束旗下企业现金证券、证券研究及证券融资市场业务,以配合集团撤出或重组非核心及表现逊色业务的策略方向,裁员约200人,主要涉及亚洲市场。同时,在零售客户方面,集团在过去三个月宣布削减或已削减约2000个职位,并且将在2015年年底前再度裁员2000人。
同时,渣打在2014年下半年已经裁撤了22间分行,并将按原定计划削减80至100家分支机构。
目前,渣打集团在全球员工约8.6万名,其90%的收入及盈利贡献主要来自于亚洲、非洲及中东地区。截至去年6月底,渣打集团在全球遍布的分行数目达1248间,其中,大中华地区共有270个分支行网点,香港有80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