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北斗导航加速全球布局 未来应用或多点爆发

2017-05-25 07:43:30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阮晓琴

  中国北斗导航产业链下游应用或有望加速。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下称“北斗办”)主任冉承其24日在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说,未来五年,我国将全面推进北斗三号系统研制建设,计划2017年发射6-8颗北斗三号卫星;2018年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2019年-2020年,发射11颗北斗三号卫星。北斗系统将确保运行连续稳定,服务性能稳步提升,逐步具备全球服务能力。

  全球布局展开

  据介绍,北斗三号卫星试验验证已完成,全面突破了系统核心关键技术。

  中国北斗是全球四大卫星导航系统之一,目前主要覆盖亚太地区。海格通信副总经理刘彦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作为全新一代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三号将为中国的“军民融合”“一带一路”等全球战略布局提供技术支撑。

  冉承其也透露,未来中国拟加快推进以北斗系统为核心的国家综合PNT(导航、定位、授时)体系建设,争取到2030年前后,构建基准统一、覆盖无缝、安全可信、高效便捷的国家综合PNT体系,显著提升国家时空信息服务能力,为全球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北斗办副主任马加庆告诉记者,PNT(导航、定位、授时)体系建设,有助于推动和加强北斗导航卫星的信号延伸或渗透到地下、天空、海洋等,提升北斗的服务能力。

  下游应用加速

  冉承其表示,在应用推广方面,我国未来将全面开展新一代北斗/GNSS(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基础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实现大众市场亿级应用推广。

  下游应用是中国北斗导航产业链的瓶颈。多家参加本届卫星导航展会的展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看好北斗应用的发展增速。

  北斗产业链包括最上游的导航卫星、接收终端和下游应用等。与前几年北斗产业链发展亮点在中上游不同,随着高精度产业的快速发展,未来下游应用有望加速释放。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无线定位功能中心主任张毅表示,高精度定位服务正从专业级、行业级走向消费级。

  合众思壮销售中心总经理谢继会认为,北斗的下游应用有40多个行业、上百个应用方向,很多细分方向未来都有爆发的可能,如农业、风电、电力巡检等。

  中信建投研究发展部分析师汤其勇告诉记者,未来北斗在地理位置系统的应用有望爆发。

  记者发现,许多企业都在拓展北斗下游应用上发力。千寻网络前两年主攻地基增强系统,今年在往下游应用拓展,在对接行业级应用如建筑安全,以及消费端应用如手机、汽车、共享单车等领域都有很大动作。

  主管部门也在推动下游应用。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李晶透露,继今年初发布《交通运输部关于在行业推广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指导意见》之后,交通部门下半年将发布指导意见的实施指南,推动北斗在交通领域的应用。

  在24日举行的第一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上,中国北斗办与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签署了《第一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声明》,确立中阿北斗合作论坛是中阿合作论坛框架下的多边平台机制,全面带动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国家。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院孙德刚博士认为,中国北斗可能率先在沙特、阿联酋和埃及等阿拉伯国家落地。

  【相关阅读】

  北斗产业发展迎来黄金机遇期

  在5月23-24日召开的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力表示,计划今年下半年发射6至8颗“北斗三号”全球组网卫星,2018年前后完成18颗卫星发射,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将形成全球服务能力,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板块多家公司中报业绩预喜

  财汇金融大数据终端显示,在北斗导航概念板块34家公司中,15家发布了2017年中报业绩预告,其中13家预增或续盈,1家略减,1家不确定,预喜比例达87%。北斗产业链上市公司进入盈利快速增长期。

  中阿签订北斗导航合作文件 研究多领域技术方案

  为推动中阿卫星导航合作,根据《中阿合作论坛2016至2018年行动执行计划》,第一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于5月24日在上海召开,共商中阿卫星导航合作大计,共建合作平台,共享合作成果。

  北斗系统将发射6-8颗卫星 今年望全球组网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主席王力在第八届中国卫星导航学术年会上透露,当前,北斗系统已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时空信息服务,15颗卫星在轨稳定运行,5颗新一代北斗卫星已经完成在轨调试,即将入网工作。

 

  【个股解析】

  卫星导航9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