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电网为新能源护航 光伏行业再掀热潮
两大电网提供并网保障 多家企业加码新能源项目
近日,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两大电网公司先后表态,将为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提供保障服务,并承诺发电全额收购以及优先上网。这个消息无疑为新能源产业链各个环节注入了一剂强心针。
此外,多家公司也宣布将加大对新能源项目的投资,以快速抢占国内市场。不过,也有观点认为,一拥而上的投资开发有可能带来新一轮危机。
7月中旬,有“光伏国八条”之称的《国务院关于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后,新能源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不久后国内就将迎来一波光伏电站开发潮。
8月14日,中利科技宣布其控股子公司中利腾晖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白云鄂博矿区人民政府签署了《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开发协议书》。白云鄂博矿区政府支持中利腾晖在其所管辖地区开发建设总计1GW并网光伏电站项目,分5年开发建成。其中2013年至2014年年底投资建设并网不少于200 MW,2015年至2017年投资建设并网800 MW。
类似情况也在辽宁朝阳上演。近日,爱康科技宣布了孙公司苏州中康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在辽宁省朝阳市以自有资金1000万元投资设立项目公司朝阳爱康公司的消息。该项目公司已经获得了朝阳市喀左县坤都小房申北山(10mw)光伏发电站项目的“小路条”。
英利绿色能源今年6月份就已在云南省成功跑马圈地,将投资建设3GW大型光伏电站,开展光伏农业综合项目等。
与此同时,随着中欧光伏贸易争端以一纸价格承诺落下大幕,上游光伏制造环节情况开始平稳好转,相关项目也重新开始活跃。
8月14日,以光伏电站集成业务闻名的特变电工宣布,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了光伏产业循环经济建设项目——1.2万吨多晶硅项目。截至目前,该项目2*35MW自备电厂已开始正常供热、发电,1.2万吨多晶硅单线设备调试已完成,三套冷氢化装置中的两套装置已调试完成。整个生产线已累计试产了高品质多晶硅产品400吨,预计今年年底可实现全面达产。
方正证券新能源分析师认为,1.2万吨多晶硅生产线全面投产将使特变电工多晶硅生产成本降至全球最低,多晶硅业务有望扭亏为盈,而市场份额也将大幅提升。
上述新能源行业分析师表示,光伏行业最艰难的时刻已经过去,未来电站开发建设和部分龙头制造企业都将存在较好的发展空间。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光伏行业供过于求的遗留问题仍然存在,整个行业仍在洗牌。国内一位新能源权威专家则提醒,这种一窝蜂的市场投资行为很难避免产能过剩现象,而且大规模新能源电站对地方电网安全、土地供给均是重大考验,具体实施过程中很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
【电网政策】
国家发改委13日明确要求电网企业保证分布式发电多余电量的优先上网和全额收购。对此,国家电网先后出台的支持分布式能源接入电网意见和正在制定中的配电网专项规划,从政策和技术上都将为新能源发展保驾护航。
从南方电网获悉,现已正式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光伏等新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将为光伏等可再生能源并入电网“最后一公里”大开绿灯。此前,南方电网已经和光伏制造商英利合作,开启了电站开发新模式。
【主管部门动向】
工信部在京召开“推进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座谈会”。会上传出信息,工信部等相关部门将会同投资、财政、商务、税务、金融等部门共同研究,加快制定出台《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同时与国家政策性银行等加强协同配合,加快推动国内光伏企业的兼并重组工作。
日前,国家发改委网站正式公布了《分布式发电管理暂行办法》。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办法”在发送给各地方政府的同时,还发送给了覆盖分布式“投资、发电、电网、用户”四大环节的16家央企。而在业界看来,央企的实力、信用,决定了他们将是分布式电站最佳的投资商和用户。
【行业动态】
日前,美国纽交所上市的晶科能源公布Q2财报显示,净利润为4900万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3.1亿元人民币的亏损相比,大涨约115.8%。而从多家光伏企业获悉,今年以来,尤其是第二季度光伏企业已逐渐开始减亏,业绩好于去年同期。
【机构研究】
【个股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