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政策利好发展提速 民营医院占据近半江山

2014-07-07 07:14:11

  沐浴在政策春风中,民营医院正加快发展。本周末召开的2014中国社会办医投融资合作论坛发布最新数据,截至2014年一季度末,中国民营院数量已经达到11514家,占全国总医院数的46%,接近半壁江山。上证报记者从卫计委相关人士处获悉,下半年将出台2015-2020年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和国企医院改制试点两大政策,其中加快公立医院改革并鼓励社会办医是重中之重。

  7月5日,中国社会办医投融资合作论坛上,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管理分会宣布,近年来民营医院每年以17%左右的速度增长。民营医院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政策红利,今年全年对民营医院来说都有望处于政策蜜月期。

  据民营协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促进社会办医的政策相继出台,在规划准入、医保、税收方面给予非营利性医院予以平等待遇,取消非公立服务项目的定价限制。各类隐形的“玻璃门”伴随各地试点被逐步消除,医生等核心资源也随着多点执业政策文件的完善,逐步向社会开放。社会办医的环境渐趋阳光化,为民营医疗机构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

  在市场机遇面前,上市公司成为这轮社会办医的重要推动力量和活跃群体。其中,爱尔眼科等专科民营医院,以相对的轻资产扩张发展,管理模式相对成熟,业绩稳定;中药企业恒康医疗在医疗服务布局方面速度迅速,在获取医疗服务资源方面领先于市场,未来有望分享医疗服务大发展的红利;金陵药业等公司在今明两年则处于快速扩张期。

  业内人士一致认为,未来民营医院将成为搅动医疗服务的“鲶鱼”,最终促进公立医院变革。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民营医院整体仍处于规模小、盈利能力较差的起步阶段。据鼎晖投资的相关人士透露,其投资的专科连锁医院要实现盈亏平衡至少3年时间,脑科、心血管科需要的时间可能更长。

  【相关阅读】

  截至一季度我国民营医院已有11514所

  中国医院协会民营医院分会常务副会长赵淳表示,截至今年3月份,我国民营医院有11514所,占我国医院总数的46.3%。

  医改政策暖风频吹 私募大佬“恋上”民营医院

  近年来,政策对于社会办医有逐渐放开的趋势。今年初,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社会办医的若干意见》,被视为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服务业的大门正式打开。

  公募基金聚焦公立医院改革 锁定20家涉医院上市公司

  随着医改的深入,公立医院作为改革核心倍受关注。目前看来,产业资本已经逐步跟上,一批医药上市公司加速“涉院”。医院不仅是重资产、人才密集型行业,而且具有公益性和非盈利性。因此在医改关键时刻,不论管理层、医药公司还是PE机构及基金经理,业内亟需一个对话平台,明辨公立医院改革。

  机构调研民营医院

  在日前深交所互动易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模塑科技、恒康医疗等多家民营医院概念股被众多机构密集调研。

  【机构研究】

  东兴证券:公立医院改革是新医改的核心

  【个股点评】

  民营医疗板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