瞄准货用卡车市场 戴姆勒开发无人驾驶技术

2014-07-07 07:38:09

  全球最大商用车制造商戴姆勒公司4日测试了一款无人驾驶卡车,名为梅赛德斯-奔驰未来卡车2025。与之前谷歌公司发布的两座微型无人汽车不同,戴姆勒此次发布的无人驾驶技术主要瞄准货用卡车市场。

  分析人士认为,戴姆勒的最新举动将无人驾驶技术的应用范围从商用轿车扩大到货用卡车,随着传统车企和IT巨头积极推进相关技术研发,无人驾驶将成为未来汽车业的发展趋势。

  传统车企竞相布阵

  资料显示,戴姆勒新推出的这款无人驾驶卡车重量超过40吨,配有一个名为Highway Pilot的系统、四个雷达传感器和一个立体摄像机。Highway Pilot述系统涵盖当前交通情况、地形和道路环境等数据,操控车辆的最高时速可以达到每小时55英里(约合88.5公里)。驾驶员可以随时取消该系统操作,切换至全人工驾驶状态。不过该系统尚不具备超车和变道等功能。

  戴姆勒卡车和巴士部门管理委员会委员伯恩哈德表示,如果针对无人驾驶技术的法律框架能够迅速出台,预计Highway Pilot将在2025年左右上市。他表示,自动驾驶整合了商业和科技双重目标,能够为社会和环境带来效益,相信这是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北德意志银行(NordLB)分析师施沃普表示,自动驾驶技术是未来发展趋势,尽管起初可能引发一些安全性上的担忧,但相信无人驾驶技术最终将可以保证卡车更安全地行驶。

  与戴姆勒相似,在汽车无人驾驶技术的研发上,丰田、沃尔沃、通用等其他传统车企也都有所行动。据日经新闻最新报道,日本丰田和美国通用两大车企计划与美国密歇根大学合作,最早从今年秋天开始合建用于自动驾驶车辆应用实验的设施,以积累规避事故的技术经验。

  作为业内最为积极的车企之一,丰田汽车此前曾表示,计划在2015年前后推出配备“自动高速公路驾驶辅助系统”的无人驾驶汽车。通用也在研发自动驾驶技术,并于去年底发布了“超级巡航”系统,该系统支持半自动驾驶功能,包括自动车道追踪、在特定情况下的自动刹车和控速等等。

  通用汽车总裁丹·阿曼预计,无人驾驶汽车有望在2020年开始商用,售价更低廉且安全性更高的无人驾驶汽车会越来越被消费者接受。

  IT巨头积极布局

  除了传统汽车制造商外,能够为智能汽车提供“大脑”的科技巨头们也在积极参与相关的项目运作,谷歌、英特尔、高通等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今年5月底,IT巨头谷歌发布了新款无人驾驶汽车,并计划短期内生产最多200辆。相比于原有无人驾驶车型和传统汽车,这款车去掉了包括驾驶盘、刹车踏板以及加速踏板等在内的诸多重要元件,完全通过传感器和车载电脑上的软件系统来进行操控。

  一直以来,谷歌都致力于开发无人驾驶汽车,自2009年至今已经累计进行了70万英里的高速公路和城市街道测试,不过此前的车型一直无法摆脱人为干预,每次上路行驶都需要两名随时准备接管车辆的谷歌员工密切监控,而最新亮相的新车型已经完全摆脱驾驶员操控。

  此前的5月初,英特尔投资公司宣布投资日本无人驾驶技术开发商ZMP。ZMP成立于2001年,致力于研发并提供包括汽车智能平台、各类传感系统、可视化及分析、技术咨询、实地测试及车联网信息系统等在内的无人驾驶技术。

  行业分析师认为,IT巨头在无人驾驶技术方面的布局昭示着汽车已成为当下全球创新的重要一环。不过需要区分的是,传统车企主要打造的还是能够为驾驶员提供辅助操作功能的“半无人”驾驶技术,而科技公司更倾向于开发充满未来元素的完全摆脱人力操控的驾驶技术,就像ZMP公司首席执行官谷口恒所预期的,“汽车创新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彻底的无人驾驶”。

  【相关阅读】

  国内智能汽车市场规模将超1500亿

  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2012年我国汽车保有量超过1 .2亿辆,并且每年新车销量约2000万辆。据分析机构易观智库预计,到2015年中国车联网用户的渗透率有望突破10%的临界值,届时,中国智能汽车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500亿元。

  日本政府拟2030年前普及全智能汽车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日本政府拟将在2030年前普及不需要人为操作方向盘即可自动行驶的全智能汽车。目前,这一预案已经纳入了中长期战略发展大纲。

  巴菲特看好智能汽车发展 两领域龙头股迎“升”机

  巴菲特因成功投资可口可乐、比亚迪等企业被亿万投资者所推崇,他的独道眼光也常常被投资者所追随,此次对智能汽车领域的投资,或使众多创投者、资本大佬把目光聚焦在智能汽车这块新兴市场上。

  【机构研究】

  中信证券智能汽车、车联网专题研究:汽车的智能革命

  【个股点评】

  智能汽车板块12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