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券商解析核电行业投资机会
平安证券:核电上调上网电价政策回暖建设加速
行业发展加速,超过2020年目标是大概率事件。核电中长期规划中2020年装机目标设定了弹性空间:规划2020年装机会达到5800万千瓦左右,同时约有3000万千瓦在建。从2012年核电恢复建设以来,已经有5台机组相继开工。
核事故阴霾逐渐散去,行业回暖。从中国能源结构上来看,2020年5800万千瓦极可能是装机容量下限,装机再次超出规划的可能性较大。
电源品种中经济性较好,具有长期发展潜力。核电全年利用小时数较高,能够稳定支持大规模用电。核电经济性良好,除了水电,核电的度电成本在主要电源品种中最低,按40年寿命年发电7000小时来算,度电成本约为0.32元,远低于煤电、气电、风电及光伏。发改委改变核电上网电价定价机制,由单个项目核准改为核电标杆上网电价与当地燃煤脱硫脱硝标杆电价孰低确定,核电标杆电价为每千瓦时0.43元,高于现有商运核电站上网电价。按照宁德项目测算,净利润率达到25%。且成本主要为固定资产折旧和财务成本,对能源价格和人力成本较不敏感。
国产化程度较高,电子类产品和配件仍有空间。宁德项目核电设备国产化率为80%,其中机械制造类设备基本已经国产化,尚未实现国产化的主要是DCS(分散控制系统)以及一些电子产品。另外,核电国产化程度主要是指最终设备的国产化比例,但并未考虑这些设备的材料及配件的国产化程度。目前主要设备供应商增加了供应链国产化的考虑,在国内寻找主要材料和配件的合格供应商,国内核电配件市场启动。
内陆核电会继续发展,重启是时间问题。经过专家多次评审和宣传,内陆核电的安全性逐渐为民众接受。美国现在运行的核电站多数为内陆核电,安全性能够达到法规要求。国内工业重心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内陆地区用电需求增高,内陆核电是解决工业需求的大规模电源。但由于福岛核事故影响,十二五期间内陆核电审批可能性不大,预计于2015年之后开始建设。
投资建议:核电作为经济性较好的基荷电源,是发展中国家不能放弃的选择。核电国产化符合国家能源安全策略,拉动高端装备产业升级,维持行业"强烈推荐"评级。建议关注核电管供应商久立特材,以及主设备供应商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民生证券新能源周报:核电重启或兑现,多晶硅双反再延迟
中国商务部原本定于7月4日发布的对欧美多晶硅双反初裁结果最终没有宣布,这使得当下的中欧光伏贸易战陷入了尴尬的僵局,而协鑫等国内多晶硅厂商近期准备提价短期并未进行。
我们认为:1)近期处于中欧双反谈判期,短期国内对欧多晶硅双反较难顺利出台,近期由于欧洲市场抢装结束,大部分厂商已经停止向欧洲市场发货,短期多晶硅可能面临压力。2)而国内市场将是未来发展方向,市场应该重点关注国内政策推出力度,最终国内政策可能会超预期。
光伏市场热评:国务院下达指示,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拖欠问题有望年内解决
据媒体报道,国务院日前已经下达明确指示,要求财政部尽快建立足额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基金,对利用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企业要足额补贴到位,预计年底前将解决补贴滞后发放等问题。
我们认为:1)解决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的主要措施为:一、可再生能源基金附加扩容。二、补贴由财政部季度预拨给电网,由电网逐月发放。目前可再生能源附加缺口严重,上调可再生能源附加势在必行,同时若补贴由电网统一与电站运营公司结算,将极大解决补贴拖欠问题。2)可再生能源电价补贴如果年内得到解决,将显著利好光伏电站开发商、风电运营商,我们继续推荐电站开发板块。
核电市场热评:新电价政策料加速核电投资步伐
国家发改委日前下发通知,对新建核电机组实行每千瓦时0.43元的标杆上网电价政策,这个数字比此前陆续批准的行业平均上网电价增加0.02~0.04元每度。新增收入很可能对目前在建和计划新建近千亿元的核电投资项目进程形成重要刺激,核电建设的步伐和节奏有望提升,上游产业链也有望因此得到更多订单。
我们认为:1)近期事件表明核电重启招标步伐加快。2)由于今年规划招标4台机组,2013年5-6台机组,2014年5-6台,总量与2010年10台机组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同时近期不会启动内陆核电,我们认为对于主设备商而言存在一定估值压力,但是由于未来核电国产化进程加速,关注弹性比较大的阀门公司:江苏神通、中核科技。
输配电市场热评:政策面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日前,中科院发布《科技发展新态势与面向2020年的战略选择》研究报告,其中提出了未来电网将实现重大变革。智能电网的建设成为经济命脉不可或缺的焦点。
我们认为:1)“十二五”期间,智能变电投资呈现逐步上升趋势,投资逐步落实,预计随着国网新一代智能变电站试点项目与2013年年底之前投运,配电、智能变电站将进入新一轮增长期。2)国网第三批招标近期将开标,关注配电、智能变电设备招标份额有明显提升以及中标量增长较快的公司。
风险提示
1)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变化2)欧洲区经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