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大涨 12只概念股望飙升
个股点评:
包钢稀土:稀土价格反弹或延续,但强度仍须观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晓璐 日期:2013-07-25
近期稀土价格反弹,主要原因与打击非法生产和减产保价有关。我们认为本轮稀土价格反弹或将延续一段时间,但是涨幅不能跟2011年那轮暴涨相提并论。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13年和2014年P/E 为108倍和101倍,维持中性评级。
近期稀土价格探底回升。其中:轻稀土(包括:镧、铈、镨、钕、钷、钐、铕、钆)反弹幅度5%-10%;中重稀土(包括:铽、镝、钬、铒、铥、镱、镥、钪、钇)反弹幅度20%-30%。从地域分布看,轻稀土集中分布在北方而中重稀土集中分布在南方。
稀土价格这轮反弹的主要原因有:1)6月底以来,江西赣州开展打击“黑稀土”专项行动;2)有消息称工信部酝酿推动稀土下游应用市场的政策,同时将联合多部委加大综合治理“黑稀土”的力度;3)北方稀土龙头包钢稀土宣布自7月1日起旗下的稀土选矿厂停产半年。
我们认为本轮稀土价格上涨或将延续一段时间,但是涨幅不能跟2011年那轮暴涨相提并论。主要的原因是:当前的下游需求尤其是磁性材料需求仍显疲弱,市场对未来下游需求的预期也相当谨慎,因此打击非法生产和减产保价对价格的支撑力度将被削弱。而2011年整个稀土市场供需相对平稳,政策的刺激极大地改善了市场预期并推升了市场价格。
公司宣布自7月1日起下属的稀选厂停产半年,停产原因是促进市场供求平衡及配合公司稀选厂整体搬迁至白云鄂博的相关准备工作。这是自2012年10月公司旗下两家公司连续停产三个月之后的又一次停产。
我们认为:1)停产半年有明显的保价意味,同时也折射出公司对下半年的稀土需求预期不佳;2)停产属于主动行为,公司已备有原料库存因此不会对生产计划造成影响;3)猜测可能与推进北方重组工作有关:今年12月27日《稀土上游企业整合重组框架协议》将到期,若不能在此之前签订正式的协议,重组即告失败。选矿产停产半年可以有效减少精矿供应量,其效果类似断水断电,有利于重组工作的顺利推进。
盈利预测:公司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2.96亿元(同比下降35.69%),实现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45亿元(同比下降79.68%)。我们预计本轮稀土价格反弹将延续一段时间,故适当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年和2014年可实现净利润5.39亿元(YOY-64%,对应EPS 为0.22元)和5.78亿元(YOY+7%,对应EPS 为0.24元)。
五矿稀土:稀土阶段性上扬有望延续,公司作为稀土资产整合平台空间可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叶培培 日期:2013-08-01
稀土打私或扩向全国,有望带动稀土价格继续反弹。受赣州地区严打稀土私矿提振,稀土市场出现大幅反弹,镨钕镝铽等品种价格上涨明显。氧化镨钕价格自6月中旬低点涨幅约31%,氧化镝涨幅约81%。赣州严打稀土私矿行动或许仅是全国稀土的整治工作的开端与铺垫,稀土打私行动有望扩至全国。据了解,工信部拟联合环保部、海关、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多部委开展全国稀土整治工作,目前方案已经进入各部委会签阶段。历年稀土私采量超过稀土总量控制指标及全球消费量,成为压制稀土价格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随着赣州稀土整治延续至9月份,以及稀土打私扩向全国,稀土私矿开采有望得到一定抑制,进而带动稀土价格阶段性上扬延续。
公司作为国内最大最先进的中重型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定位于五矿集团唯一稀土资产整合平台的空间可期。目前稀土矿与氧化物价差的扩大,以及一定的低价原料库存有益于公司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的利润扩张。公司股价与稀土价格相关性达0.7,弹性十足。公司分离冶炼技术行业领先,体现在酸化环节对药剂用量更低,以及萃取环节的产品纯度更高。此外,公司旗下的两家分离冶炼企业也是业内首批通过环保核查的企业,环保标准明显优于行业竞争者。五矿集团在13年初五矿稀土通过置换ST关铝资产上市时承诺,对于所控制的其他企业与五矿稀土从事相同或相似业务的情况,五矿集团承诺将在此次资产重组完成后的3-5年左右,通过股权并购、资产重组、业务重组或放弃控制权等方式进行解决,以避免同业竞争。经测算,公司潜在注入的稀土冶炼产能约1.4万吨,约为公司目前产能的1.5倍,未来3-5年有望完成注入。另外,五矿集团旗下还有3本采矿证,控股3家稀土矿山、6家稀土分离厂、3家发光材料生产厂、1家节能灯厂,并参股2家母合金厂、1家稀土精密材料厂与包头稀土交易所。公司作为五矿集团唯一的稀土资产整合平台的空间可期,但时间上存在不确定。
上调盈利预测,重申增持评级。鉴于近期稀土市场大幅反弹且至少有望持续至9月份,我们上调公司13-15年每股收益至0.16/0.22/0.30元(原为0.14/0.19/0.26元)。公司作为五矿集团目前唯一稀土业务发展与资本市场融资平台,未来整合空间可期,重申公司增持评级。
云维股份:多因素导致一季度亏损,循环经济项目为未来看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淑龙 日期:2012-05-02
公司是国内煤化工传统企业,产业链较为完整,目前拥有煤焦化、煤电石化和煤气化三条产业链,产品包括焦炭、电石、甲醇、醋酸乙烯、醋酸、BDO、聚乙烯醇、纯碱、氯化铵、水泥等,其中,焦炭是公司的主导产品,在公司主营业务总收入中的占比一般都超过50%。
2012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81亿元,同比下降13.55%;营业利润为-1.75亿元,同比亏损2.11亿元;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滑1.79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285元。
多因素导致一季度亏损,低于预期。由于公司的部分主要产品的市场售价持续疲软,同时受到云南干旱加剧和煤炭安全生产整顿的影响,电力及原料煤等供应紧张,价格上涨,生产装置开工不足,产品成本上升,财务费用也大幅增加,最后直接导致公司一季度亏损。公司一季度业绩远低于我们之前的预期。
公司财务分析:收入下滑、资金链趋紧。从资产负债表来看,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有所下降,流动性有所增强,但存货期末比期初增加11.39%,值得注意。但是公司短期偿债需求将会增强,因为公司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期末比期初分别增加23.33%、31.03%、34.35%。从利润表来看,公司第一季度综合毛利率为7.31%,环比下降9.33个百分点,同比下降4.77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攀升明显,达到5.10%,创下中期以来的新高,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环比基本持平。从现金流量表来看,公司本期CFO由正转负,原因是销售收入的大幅下滑。另外,公司2011年末担保余额为17.91亿元,预计2012年新增担保11.96亿元,2012年底担保余额将达到29.87亿元。同时,公司2012年决定向银行新申请10亿元年度综合授信额度,10亿元均为短期借款,用于流动资金周转。公司对资金的需求比较强烈。
筹划非公开发行收购集团煤矿,意在资产整合。公司2011年12月计划非公开增发融资21亿元收购云维集团下属5座煤矿,合计权益资源量为3663万吨,煤种为无烟煤和焦煤。若收购能顺利完成,预计可以提高公司的煤炭自给率,增强灵力能力,还能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降低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过高引发财务风险的可能性。目前,非公开发行还有待云南国资委的批准,时间不确定。
大为制焦实施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示范项目,为未来增长添动力。公司2011年股东大会通过公司控股子公司云南大为制焦实施云南曲靖煤化工工业园区产业耦合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议案。大为制焦拟通过置换焦炉煤气来生产附加值更高的化工品,并依托云南的矿产优势,进行合金冶炼,实现冶金行业和化工行业的耦合和物料的分级优化利用。该项目的三大工程的建设期为1.5-2年,总投资约为29.37亿元,由于公司资金链紧张,示范项目拟引进战略投资者,采用BT和BOT及资产抵押等方式筹措资金。公司拟在项目实施后期新建150万吨/年钒钛铌锰合金精炼及气体循环再利用项目,项目总投资约为11.7亿元,计划30%投资由大为制焦自筹,同时用大为制焦部分资产对等抵押。公司预计项目实施后,万元产值能耗由3.021吨标煤减值1.973吨标煤,同时,万元产值的SO2、烟/粉尘、COD等的排放量将会有明显降低。我们认为该项目实施,将为公司未来成长添动力,不过考虑到公司的资金链紧张,我们提示投资者注意风险。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我们根据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下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2、2013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03元和0.14元,按昨日收盘价测算,对应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87倍、40倍,维持“中性”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波动;(2)下游需求好转不达预期;(3)非公开发行失败;(4)资产负债率过高;(4)新项目实施的风险。
平煤股份:2季度净利环比增长21%,内生增长一般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沈涛,安鹏 日期:2013-07-30
第2季度业绩环比增长21%,优于预期
2013年2季度:公司第2季度收入42.95亿元,环比减少14%。收入减少,源于煤炭销量、售价下跌。公司净利润2.36亿元,环比增加21%,折合每股收益0.10元。2季度业绩环比增长,我们认为主要是由于1季度的基数较低,以及2季度精煤销量增加。 2013年上半年: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92.81亿元,同比下降25%;净利润4.32亿元,同比减少48%,折合每股收益0.18元。
预计公司3季度煤炭价格环比回落6%-13%
根据煤炭资源网数据,13年上半年公司所在平顶山地区动力煤、主焦煤和1/3焦煤均价分别为475元/吨、1274元/吨和1197元/吨,同比分别下滑37%、19%和17%;13年2季度均价分别为445元/吨、1228元/吨和1142元/吨,环比分别回落2%、7%和9%。假设当地煤价维持目前水平不变,预计13年3季度均价分别环比回落6%、9%和13%。
公司未来增长一般,主要看点在于资产注入
公司内生增长主要来自首山一矿达产、现有煤矿技改以及周边小煤矿整合。预计13-15年煤炭产量分别为3938万吨、4057万吨和4247万吨。我们预计整合煤矿的盈利存在不确定性。
除上市公司煤炭资产外,中平能化集团尚有产量约1000万吨,资产包括平禹煤电、瑞平煤电(约550万吨)、梨园矿(约240万吨),以及在建及待建产能2180万吨。
预计13-15年每股收益为0.32元、0.37元、0.46元
虽然公司存在资产注入的预期;但公司估值优势不明显,且内生增长一般,我们维持持有评级。
风险提示:煤矿生产的安全隐患,资产注入的进度存在不确定性。
山西焦化:静待焦炭行业复苏曙光的到来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海鸥 日期:2012-08-21
公司目前股票估值比较合理,股价上升动力主要取决于大盘,给予“中性”的投资评级。风险揭示:宏观经济继续下滑,焦炭行业复苏低于预期的风险。
大冶特钢:长期看好公司特钢产品的结构升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孙旭 日期:2013-06-26
受行业整体景气度较差影响,预计上半年盈利同比明显下降
公司特钢产品对应的下游销售行业主要集中于铁路,汽车等,今年前五个月汽车产量和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分别为13%和22%。我们认为上半年特钢行业的供需基本面要好于普碳钢,并预计公司上半年净利润为1.18亿,同比下降38%,跌幅略好于钢铁行业平均水平。
长期看好公司特钢产品的结构调整/升级
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产量不会再有大规模扩张,主要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实现盈利增长。公司计划今年继续增加高端产品汽车用钢/高端轴承钢/锅炉容器耐腐蚀管坯的销量占比,同时去年投产的锻造和环件项目2012年产量分别达到6万吨和6千吨,今年产量有望进一步释放。我们长期看好特钢主要下游风电/核电/高铁/军工/航空航天等的需求增速及特钢产品国产替代空间。
分别下调2013-15盈利预测55.8%/53.3%/49.3%
由于公司目前主要产品仍为中低端特钢产品,价格和盈利走势与普碳钢相关度较高,同样受到年初以来钢铁行业高供给、高库存、低需求的基本面影响。因此,我们分别下调公司2013/14/15年的盈利预测55.8%/53.3%/49.3%。
我们调整后的2013/14/15年预测EPS分别是0.56/0.64/0.77元,分别比市场一致预期低4.6%/10.7%/7.3%。
估值:下调目标价至人民币8.5元,维持“买入”评级
考虑到公司2013-15年的预测平均ROE比历史平均低48%,我们在公司历史平均市净率2.0倍的基础上给予40%的折扣,得到1.2倍的目标市净率,基于2013年每股净资产7.1元得到8.5元的新目标价。由于目前公司估值已接近其历史最低水平,我们认为公司股价继续下行空间不大,因此维持“买入”评级。
新兴铸管:消化高价原料库存,2季盈利环比下降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元瑞,王鹤涛 日期:2013-07-29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新兴铸管发布2013年半年度业绩快报,中期实现营业收入331.55亿,同比增长7.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10亿,同比下降39.94%,对应EPS为0.21元。
据此推算,公司2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77.73亿,同比增长8.9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0.83亿,同比下降74.28%,对应实现EPS为0.04元。
事件评论
消化高价原料库存,2季盈利环比下降:分业务来看,钢铁业务方面,受益季节性需求回暖,新疆产能加快释放,公司2季度钢材产量环比或继续上升。在钢价下跌的情况下,带动公司2季度营业收入实现15.55%增长。不过,需要注意的是,1季报公司公告由于合同备货和原材料储备,1季度末存货水平创历史新高。同时,从2012年末原材料占比相对2012年中有所提升的趋势来看,我们预计今年1季度公司原材料采购金额相对较大。因此,尽管2季度矿价环比下跌8.55%,但在这过程中消化高价原材料存货使得公司面临的成本压力相对较大。
铸管业务方面,受益政府采购带来的闭口订单模式,同时考虑到铸管产量波动幅度较小,我们预计2季度公司铸管业务盈利相对稳定,至少不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
总体来看,尽管钢材产量继续释放带动2季度营业收入同比、环比均实现增长,但消化高价原材料库存使得公司在钢价下跌过程中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是2季度业绩环比降幅较大的主要原因。另外,2011、2012年公司2季度费用水平环比1季度都有不同程度增加。今年或也不例外,2季度公司费用水平环比上升可能加剧公司业绩下滑的幅度。
预计公司2013、2014年EPS分别为0.50元和0.63元,维持“推荐”评级。
三爱富:期待国内外制冷剂更新换代提升氟化工行业景气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梁斌 日期:2013-03-19
事件
3月15日晚,三爱富发布2012年年报,全年营业收入32.88亿元,同比下降28.68%;营业利润2.87亿元,同比下降75.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39亿元,同比下降80.93%,每股收益0.365元。
简评
氟化工景气回落及三爱富万豪非正常停工拖累公司业绩
12年氟化工行业从高点回落,各种副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加上国内外宏观经济疲软影响下游需求使得公司收入和业绩都有明显下降。其中,CFC替代品板块收入16.5亿元,同比下滑15%,毛利率13.9%,大幅下滑近19个百分点;含氟聚合物板块收入8.61亿,下降29.7%,毛利率13.8%,减少12个百分点。
CFC替代品的盈利下滑主要受制于整个行业景气下行,整个行业HCFC产品价格大幅下滑;以及下游行业需求不足,12年空调和家用冰箱产量均为负增长。公司去年CFC替代品销量达到6.78万吨,同比下滑13%,不过平均售价仅下跌2.6%,远低于行业产品平均降幅。尤其是公司下半年CFC替代品收入强势增长,环比增加93%,同比上涨56%,毛利率上涨2个百分点;符合我们前期判断冰箱和空调外需回暖,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公司CFC替代品收入。
由于内蒙古万豪发生事故,公司全年含氟聚合物销量1.33万吨,下滑3.7%;且万豪子公司收入2.26亿元,下滑33.7%,全年亏损约5000万,影响每股收益0.13元。13年全年正常生产后,业绩实现由负转正,可有效改善公司业绩。
下游行业温和复苏利好CFC替代品需求;看好公司HFO-1234yf的出口需求我们在前面报告提到下半年开始空调和电冰箱的外需在不断好转,去年空调11月份出口环比上升近20%,12月出口环比上涨超过11%。进入13年后,空调和冰箱行业继续保持温和复苏趋势;2月份空调和家用电冰箱累计产量均实现同比正增长,而1月份空调出口环比增速近100%,同比增速12%,同期冰箱出口也实现了环比13%,同比23%的良好开端。
我们一再强调,根据蒙特利尔条约,今年是中国履约淘汰含氢氯氟烃消费和生产的开端之年,传统制冷剂R22的使用总量冻结在09-10年平均水平,聚氨酯发泡剂也将开始更新换代,预计两会结束之后国家相关部门将出台具体行业指导政策。而公司制冷剂产品主要是R22的替代品,将是R22替代政策的最大受益者。同时,公司已完成建设全球首套第四代制冷剂HFO-1234yf工业化生产装置,产能3000吨/年,现已进入稳定生产阶段。欧美地区已出台法规开始R134a的替代进程,虽然目前各大国际车企对HFO-1234yf态度不一,但HFO-1234yf仍是现在唯一获得认可的替代品,应用前景较好。今年是公司CDM项目履约的最后一年,14年后CDM项目能否续约将对公司盈利产生影响。
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13-15年每股收益为0.65,0.72,0.81元,维持“增持”评级。
巨化股份:年初仍处淡季,静待政策出台重塑制冷剂市场结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梁斌 日期:2013-04-15
调研目的
我们在4月9日调研了巨化股份,与公司董秘就公司经营情况、产品市场需求及行业现状等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调研结论
需求无力+产能过剩,年初制冷剂市场仍在底部
受下游需求不足影响,去年末制冷剂行情跌至低点,年初制冷剂行情延续了去年末的颓势,现在稍有改善。最大宗的制冷剂产品R22受到原料三氯甲烷行情上行影响,价格略有提振,同时带动R125价格略有上涨;而R134a和R32受新增产能投放压制,价格一直底部徘徊,不见起色。公司的氟化工板块中,制冷剂产能仍占大头,去年制冷剂收入占氟板块收入占比超过一半,估计整个氟化工板块盈利水平相比去年末改善不大。
期待政策出台重塑制冷剂市场结构
今年是中国履行蒙特利尔条约的第一年,首当其冲就是R22产能和消费的削减,今年R22的使用量冻结在09-10年水平。R22不但是国内应用量最大的制冷剂产品,还是氟化工下游多种重要产品PTFE,HFP,FEP的基础原料。欧美国家在停止使用R22后,国内R22产能大量投建;中国依靠丰富廉价的萤石资源,成本优势较大,使得欧美的R22产能基本关停,目前欧美从中国大量进口,作为生产氟聚合物和中间体的原料。以12年为例,国内R22出口达到15万吨,占到总产量的28%左右,因此国外市场需求对国内R22行业影响极大;欧美地区经济危机引发消费下滑也是导致国内氟化工景气下滑的一大原因。
目前国家还未出台淘汰R22的具体操作措施,一旦出台,参照对R11,12的淘汰过程,R22将面临严格生产和销售监管;R22产能建设容易,但向下游发展氟聚合物技术门槛较高,届时没有配套下游生产装置的R22装置将逐步关停,不但可以提振国内R125,R32等环保制冷剂的消费,同时欧美地区的R22需求将出现较大缺口,全球的R22市场都将受到中国履行蒙约行为的影响,R22的景气爆发行情可期,只待国家具体操作政策的“东风”。
除R22外,R141b也属于淘汰之列,R141b在国内主要用于聚氨酯发泡,R134a除用于车载空调制冷外,也可以成为R141b之后的备选发泡剂,加上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国内R134a的产能过剩有足够消化出口。
聚合物业务提升工艺和质量水平,下游需求大发展有待国内消费升级
目前公司的氯氟聚合物产品线主要包含PVDC,PTFE,FEP,已经近期试产成功的超高分子量PTFE,相对于制冷剂产品成熟的下游市场来说,氯氟聚合物的国内需求仍待开发,终端应用的技术研发和上游聚合物材料生产技术的进展还不够协调。公司产品链中,目前应用前景较好的是PVDC产品,规模达到2.8万吨,相比较PE,PP等材料,拥有更好的阻隔性和防穿刺性能,并且国外同类产品已经在国内的火腿包装市场上得到应用,替代进口产品的前景较好。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3-2014年每股收益为0.56,0.75和0.97,维持“增持”评级。
鲁西化工:航天炉成本优势开始体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梁斌 日期:2013-04-24
事件
2012年报及13年一季报
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4亿元,同比增长9.92%;净利润3.38亿元,同比下降20.04%;EPS0.23元。公司同时公布13年一季报,营业收入26.02亿元,同比下降10.27%,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47.81%,EPS0.09元。
简评
化工产品价格下滑拖累12年业绩
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2.4亿元,同比增长9.92%,收入增长主要源于公司募投项目“原料路线和动力结构调整年产30万吨尿素项目”投产后带来的营收增加;其中氮肥产品收入46.2亿元,同比增加53.72%;12年,因宏观经济下行,下游需求不畅,公司的化工产品价格出现下跌,其中甲烷氯化物价格下跌尤为明显;化工产品价格低迷拖累了公司整体业绩,11年化工产品贡献毛利6.07亿元,占当年毛利的44.9%,而12年化工产品仅仅贡献毛利1.53亿元,占当年毛利的12.2%。
航天炉优势显现,化肥业务成业绩稳定器
相比化工产品的价格的大幅波动,公司化肥板块盈利则稳定增长,成为公司盈利的稳定器;其中化肥业务12年贡献毛利10.3亿元,较11年的7.17亿元增长了43.6%;氮肥产品的毛利率也从11年的12.1%增加到12年的15.05%,公司氮肥产品毛利率的提高一方面是尿素产品价格上涨的因素,另一方面就是公司航天炉投产、稳定运行带来的成本优势。以目前成本测算,公司的航天炉尿素成本要比固定床尿素成本低200元/吨;我们认为公司航天炉经过一年以来长周期稳定运行,其工艺、技术已得到工业化的充分检验,竞争优势明显。
原料煤结构优势,13Q1减收增利
13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收入26.02亿元,同比下降10.27%,净利润1.37亿元,同比增长47.81%,一季度公司出现了减收增利的局面;我们认为航天炉稳定运行是出现这种财务结构的主要原因;因为,从公司的业务结构来看,公司的化工产品价格同比略低,而尿素价格同比持平,所以一季度营收同比略降;由于公司航天炉的成功运行,公司的原料煤结构发生变化,公司可以通过低成本的烟煤取代高成本的无烟块煤,使公司航天炉尿素的吨毛利要远高于以无烟煤为原料的尿素盈利,航天炉的成本优势开始体现。
丁辛醇、己内酰胺陆续投产,调结构进行时
公司的丁辛醇项目已顺利投产,以当前的产品价格和成本来测算,盈利可观;13年中,公司己内酰胺也将投产,届时园区的产品结构将会更加合理;依靠园区一体化及装备设计能力,公司成本优势将会凸显,产品的盈利能力将会超越行业平均水平。
我们看好公司园区一体化带来的综合成本优势,航天炉长周期安全运行,公司合成气生产成本大幅下降,这不仅降低了公司的尿素生产成本,同时也给公司延伸下游煤化工产品链提供优质的合成气,航天炉也将为公司园区一体化、集约化运行模式提供有力支撑,将是公司发展的动力引擎和火车头。随着新产品依次推出,公司的竞争优势将逐步显现。我们预计公司13、14年EPS0.40和0.49元,维持增持评级。
章源钨业:需求仍疲软,钨价改善需等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航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卓志奇,薄晓旭 日期:2013-03-29
2012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44亿元,同比下降9.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2亿元,同比下降54.11%,实现每股收益0.31元,同比下降53.73%,低于预期。同时预计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元(含税)。
量价齐跌,产品毛利率下滑明显。2012年公司主要产品统一折算为仲钨酸铵销售量8209.65吨,同比减少9.25%,从年报上看,公司国内业务收入同比下降20.15%,国外业务收入同比上升1.32%。2012年受宏观经济影响,钨下游硬质合金、钨粉等需求持续疲软,前三季度钨价持续下跌,钨精矿由此前的高点158000元/吨最低跌至102500元/吨,跌幅超过30%,公司主要产品毛利率下滑明显,碳化钨粉、硬质合金、氧化钨、APT等产品毛利率由30.04%、28.32%、22.63%、20.91%分别下滑至21.39%、15.47%、13.17%、16.84%。四季度国内经济有企稳回升的迹象,下游成交的冷清状况也有所改善,预计钨价今年全年震荡回升,但要真正反转还需要时间。
费用增加,侵蚀净利润。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同比增长9.75%、11.13%、22.97%,管理费用增长主要是研发投入增长11.65%以及人力成本增加明显。三项费用共计增加3040.47万元,侵蚀了公司净利润。
致力于深加工项目建设。公司2012年调整产品结构,加大深加工产品投入,重点开发了超粗碳化钨粉、棒材、球齿等系列产品,增强了下游高附加值产品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公司募投项目“高性能、高精度涂层刀片技术改造工程(一期)”完成项目建设,若该项目顺利实施,将极大提高公司高端硬质合金产品的档次,增强公司产品核心竞争力,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不考虑增股摊薄,我们预计2013-2015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35元、0.38元、0.45元,对应的PE为64倍、58倍、50倍,结合当前的股价,目前估值偏高,故给予公司“持有”的投资评级。
厦门钨业:稀土价格回升股价触底反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施毅,刘博 日期:2013-07-17
事件:近期公布2013年中报业绩快报:上半年收入36.5亿元,同比下降2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亿元,同比下降78%;对应EPS为0.1元。
主要结论:上半年钨价一路上涨,刨除稀土计提1.1亿元减值准备,上半年主业EPS约0.25元。而稀土价格大跌也是公司股价在上半年疲弱的主因。目前稀土价格呈现全线反弹态势,而且我们认为氧化镝价格受到成本支撑及供给受限等多重利好将继续走强,预计2013年稀土新材料板块能够扭亏。在钨价稳定上涨、能源新材料业务扭亏及公司房地产业务释放的假设下,我们预计2013-15年EPS分别为0.85、1.24和1.57元。
估值方面,福建省稀土整合平台赋予了公司高估值。给予2013年EPS47倍市盈率(过去三年公司平均市盈率为45-50倍,钨行业平均估值50倍,稀土平均估值70倍),对应目标价40元,买入评级。
点评:
1.钨板块:上半年钨精矿价格一路上涨,钨主业盈利丰厚。目前钨精矿价格稳定在14万元/吨上方,整个上半年钨市场呈现一路上涨态势。1季度同比下降16%,2季度同比基本持平,环比上涨13%;整体上半年的钨精矿价格同比下降10%。在盈利能力上反应为:一季度需求冷清,盈利能力同比下降;二季度,钨产品国内外需求回暖,销售价格逐步上涨,盈利水平好转。
2.稀土板块:稀土计提导致上半年业绩同比大幅下滑。上半年氧化镝价格呈现下跌行情,尤其在5月份以后,氧化镝价格一路从150万元/吨下跌至110万元/吨,销售价格及销售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下属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因经营亏损及计提存货准备亏损1.1亿元。而该笔计提也导致了公司上半年业绩大幅下滑的主因。
3.盈利预测及评级。通过拆分钨与稀土价格,可以看出上半年主业钨盈利能力可观(房地产业务主要在4季度体现),而且在下半年钨价企稳的背景下(当前钨精矿价格稳定在14万元/吨以上),矿山及钨加工盈利能力强。稀土方面,目前稀土价格呈现全线反弹态势,我们认为氧化镝价格受到成本支撑及供给受限等多重利好将继续走强,预计2013年稀土新材料板块能够扭亏。未来三年的业绩增量:1)钨业务:增量主要来自钨精矿价格上涨,而该业务仍旧为利润贡献主体;2)能源新材料:增量主要来自3000吨/年磁材达产及能源材料的扭亏;3)房地产业务:公司地产项目储备多,2013年该部分业务基本与2012年持平,2014-15年随着海峡国际4期和后期项目交付,地产业务将明显增加。因此,在钨价稳定上涨、能源新材料业务扭亏及公司房地产业务释放的假设下,我们预计2013-15年EPS分别为0.85、1.24和1.57元。
估值方面,福建省稀土整合平台赋予了公司高估值。给予2013年EPS47倍市盈率(过去三年公司平均市盈率为45-50倍,钨行业平均估值50倍,稀土平均估值70倍),对应目标价40元,买入评级。
4.不确定性分析。钨下游需求疲弱导致钨价疲弱。稀土下游需求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