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大油气勘探概念股价值解析
潜能恒信:公司将转型为综合性油气开发服务商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伟纲 日期:2013-08-22
2013年中期,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90.12万元,同比增长8.70%;实现净利润3595.76万元,同比增长4.36%,每股收益0.11元。 公司中期毛利率为72.68%,同比上升1.10个百分点。
公司西部和境外营业收入大幅增加,而东部收入却大幅下降,导致收入总体增长缓慢。
公司拟使用全部剩余超募资金4.06亿元,增资全资孙公司“智慧石油投资有限公司”,从事全球油气田、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经营业务。该项目尚需临时股东大会批准。
公司的上述增资项目如获通过,这将标志着公司的业务范围将出现重大变化。公司将从一家单一的油气技术服务公司转型成为一家综合性的油气开发服务公司。
基于公司业务将出现较大变化,因此调整对于公司2013、2014、2015年业绩预测至,每股收益分别为0.28元、0.33元和0.39元。维持对公司股票“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的新业务拓展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在考虑其风险溢价时应持相对谨慎的观点。
恒泰艾普:并购公司经营良好,外延式扩张有望持续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许民乐 日期:2013-08-27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71亿元,同比增长108.8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6,337万元,同比增长44.05%,实现每股收益0.17元,符合预期。收入翻倍的增长主要源自去年新收购公司并表贡献。公司本部归属净利润2,147万较去年下半年环比明显改善,随着博达瑞恒和西油联合剩余股权收购完成,下半年两者对公司业绩贡献将进一步提升,完成业绩承诺不成问题。油服板块内,恒泰艾普外延扩张战略最为坚定有效,且其整合平台地位日益凸显,逐步获得市场认可,未来更多产业链上的企业有望加入公司平台。我们提高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预测至除权后0.46、0.55、0.68元。考虑未来更多收购的可能,我们给予公司2013年50倍动态市盈率,提高目标价至22.82元,评级上调至买入。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母公司上半年实现收入8,315万,同比下滑8.31%,收入下滑主要是受到去年上半年较高基数的影响。从单季度收入同比下滑幅度来看,自2012年第四季度开始,本部业务下滑幅度不断收缩。上半年母公司实现归属净利润2,147万元,较去年同期下滑43.45%,但较去年下半年772万归属净利已有明显恢复,公司本部全年归属净利有望实现小幅正增长。
廊坊新赛浦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25万元,完成全年承诺业绩的59%;博达瑞恒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04万元,完成全年业绩承诺的41.64%;西油联合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92万元,完成全年业绩承诺45.3%。并购公司经营良好,全年完成各自业绩承诺是大概率事件。
公司对博达瑞恒、西油联合各49%少数股东权益的收购已获得证监会无条件通过。随着博达瑞恒和西油联合剩余股权收购的完成,两者将100%贡献净利润,对公司下半年业绩提升将有明显促进。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外延式收购进度不达预期。
估值
我们提高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至除权后0.46、0.55、0.68元。考虑未来更多收购的可能,我们给予公司2013年50倍动态市盈率,目标价由19.02元提高至22.82元,评级上调至买入。
江钻股份:典型的钻井环节设备供应商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绍辉,余兵 日期:2013-07-30
投资要点
事项:江钻股份公布中报:上半年营业收入8.46亿元,同比增长10.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3亿元,同比下降9.3%,折合EPS0.13元,上半年毛利率25%,同比下滑2.27个百分点;净利率5.67%,同比下滑1.89个百分点。
平安观点:
受天然气和化工板块拖累,中报整体业绩低于预期
我们认为中报整体业绩低于预期,三大业务板块表现各异,其中石油机械板块符合预期,收入同比增长15%,且毛利率稳定在29%,但天然气板块因为万州地区刚刚投产,收入增速缓慢,且盈利能力处于较低水平,化工板块收入规模继续萎缩42%,经营处于亏损状态,总体上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毛利率有所降低,公司面临严峻的经营挑战。
钻井服务市场增长潜力有限,公司钻头业务稳定发展
公司钻头钻完井作业中属于易耗品,广泛用于国内钻井服务活动,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60%,海外市场占有率10%左右。我们在《石油机械深度报告—页岩气开发有望加速,油服产业景气度上升》统计表明,全国总钻井数量及进尺增长缓慢,我国年钻井数量由2005年1.5万口增至2010年的1.7万口,年复合增速为3%,钻井总进尺由2005年2812万米增至2010年3644万米,年复合增速为5%,更重要的是由于钻井工艺和完井工艺的变革,这一趋势将更加明显,我们预计国内外整体的钻井数量及钻井进尺维持在0%-5%左右的缓慢增速,江钻作为这一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成长性方面很难超越专注于完井或增产服务市场的企业。
布局螺杆钻具业务,努力打造以钻头、钻具为主的井下工具产业链
尽管公司决定清算具备螺杆钻具研制能力的北油江钻,但江钻公司本身正在培育有关技术及人才,展开螺杆钻具研制工作,2013年上半年公司主要完成部分螺杆钻具产品定型工作,在瓶颈工序加工能力提升方面取得持续进步。
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专注于钻井环节的业务板块很难在规模上取得很大的突破,未来重点关注螺杆钻具销售实现情况、天然气板块的进展情况,现将2013-2014年EPS预测由0.41、0.48元下调至0.36、0.42元,预计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1%、17%,目前股价对应2013年PE36倍,我们维持“中性“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形势影响石油及相关产品需求;公司产品较为单一;应收账款总额较高。
仁智油服:半年度业绩基本持平,全年业绩堪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第一创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浩 日期:2013-07-25
事件:
公司发布2012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24191万元,同比增长6.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08万元,同比增长2.49%;上半年实现EPS为0.1元。
点评:
西南地区收入占比小幅下降,但仍占据绝对大比例。公司主要服务区域西南地区是国内最重要的天然气产区之一,其地质结构是国内最为复杂,施工、服务难度最大的地质构造之一。来自西南地区的营业收入占比为77%,首降至80%以下。
营收占最大的钻井液技术服务毛利率上升,油气田环保技术服务毛利率下降。报告期内,钻井液技术服务收入为1.38亿元,占总营收比例为57.1%,毛利率28.8%,毛利率同比上升4.1个百分点;油气田环保技术服务收入为4368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18.1%,毛利率15%,毛利率同比下降8.5个百分点;石化产品销售收入为2426万元,占总营收比例为10%,毛利率24%,毛利率同比上升6.3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同比下降,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增长。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5%,主要是由于差旅费和广告宣传费同比下降;管理费用同比增长了13%,主要是由于研发费用同比上升;财务费用同比增长了94%,主要是由于利息支出同比上升。
公司公布2013年1-9月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区间2465-3810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5-45%。主要原因是:由于西南市场业主方投资规模调整引起公司西南市场规模缩小。由于四川地区连续暴雨洪水导致该地区服务项目钻前施工延迟,使公司部分服务项目开工延后。由于西南市场业主方实施节能减排措施,优化工程设计,重复使用钻井液和压裂废液导致公司相关业务盈利能力下降。部分新市场、新业务处于前期开拓。
维持“审慎推荐”评级。公司立足西南地区,钻井液技术服务具备一定优势,未来西南区天然气产业的大开发将有利于公司保持稳定成长。预计2013-2015年EPS分别为0.45元、0.52元和0.63元,按照最新股价9.39元,对应的PE分别为21倍、18倍和15倍,维持“审慎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
外部区域开拓难度较大的风险;
毛利率不稳定的风险;
应收账款余额较大的风险。
杰瑞股份:拓展装备板块产品链,蓄力油服市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韩庆 日期:2013-08-23
关注1:立足设备制造优势,延伸专业化服务链条
公司业务分为能源装备制造和油田服务两大板块,目前收入结构为9:1。在油气勘采产业链中,公司的设备已覆盖钻完井、油田生产、工程建设等环节。其中,压裂设备、连续油管、液氮泵送设备、固井车等已做到国内最大。未来公司将依托优势产品,发展高端油田工程技术服务业务。目标是到2015年,装备制造和油服的收入比例达到1:1。
关注2:压裂车今年将继续保持高增长,新产品渐成规模
受益于致密气开采以及常规油田增产需求增加,今年压裂设备需求继续高增长。今年公司压裂设备销售有望达到20万水马力以上,比去年增长80%左右。公司在其它一些目前处于中前期发展阶段的设备领域也有很多布局,例如连续油管设备、液氮泵送设备、天然气压缩机等领域,目前这些设备开始逐渐放量,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关注3:积极储备人才,油服业务未来或将爆发增长
公司目前油服业务规模相对较小,与安东、华油相比还处在第二梯队。公司近两年开始重视国内油服市场,大规模储备人才,现在油服队伍已有800人的规模。按照国内油服公司人均贡献收入水平,目前的油服团队未来能做到10亿以上的业务规模。此外,公司通过与贝克休斯合作,提高了接单能力,有助于公司进入国内高端油服市场。全球油服市场一年的容量近3500亿美元,是装备市场的4、5倍大。未来油服市场将为公司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关注4:未来将继续完善产品链布局
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公司下一步将继续发展钻井设备、地面设备、水下设备等钻完井产品及LNG液备、油气分离设备等工程建设产品,完善自己的产品链布局。未来发展的方式除了自己研发也会考虑兼并收购等模式。
结论: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1.70元、2.45元和3.42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42倍、29倍和21倍。维持公司“强烈推荐”评级。
海油工程:长期受益南海开发,深水业务或迎大发展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小勇,神爱前 日期:2013-08-06
近期我们对公司进行了调研,与公司高管就公司发展战略、经营情况等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认为,中海油加速南海开发,国内海洋工程市场呈现新一轮增长趋势,为公司提供持续发展带来市场机遇。公司收入与中海油开发支出关联较大,中海油2013年资本开支预计将创历史新高120-140亿美元,中海油的开发支出规划保障公司未来几年增长。公司目前订单充足,项目工程量自去年发生转折,从建设周期看今明两年收入保障性高。而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一期计划2014年中期投产,主要服务于南海深水区域,将有效提升公司深水作业能力,公司参与的荔湾3-1气田是南海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深水项目,将有效提升深水作业能力,预计深水工程业务将跨越式发展,未来发展值得期待。首次给予公司强烈推荐评级,合理估值12-13元。
公司是国内惟一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与国际竞争对手合作关系良好
公司是国内惟一集海洋石油、天然气开发工程设计、陆地制造和海上安装、调试、维修以及液化天然气、炼化工程于一体的大型工程总承包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海洋石油工程EPCI(设计、采办、建造、安装)总承包商之一。公司目前市场领域覆盖中国各个海域,并成功辐射到中东、东南亚和韩国等海域,已经形成了300米水深以内海上油气田开发设计、建造、安装、维修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技术、装备、能力体系,在国内海洋工程浅水领域的市场具有垄断优势。
但与国际竞争对手相比,公司目前在深水领域较为欠缺,国际竞争对手主要有荷兰HeereMa公司、意大利Saipem公司以及挪威、法国、美国各一家公司,深水领域市场目前多集中在这几家国际公司手中,公司与这些国际竞争对手基本都是合作伙伴,经常联合投标,市场合作关系良好。
中海油加速南海开发,国内海洋工程市场呈现新一轮增长趋势
2013年随着国内近海油气田开发项目的逐步铺开,海洋油气开发工程量将呈现持续增长的势头。同时,中国正在加速南海油气田的开发,根据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网站消息,2012年公布了35个对外合作区块,为历年最多,区块面积达到23.39万平方公里,是2011年5.20万平方公里的4倍还多,其中31个位于南海海域。未来这些区块的开发将为公司提供持续的市场机遇。
根据中海油规划将投入约2000亿元用于南海海域的油气勘探开发,计划建成年产5000万吨的油气当量产能,这一产量规模和中国目前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大致相当。
南海将成为我国海洋油气勘探开发的重要区域。
公司收入与中海油开发支出关联较大,中海油2013年资本开支预计将创历史新高120-140亿美元,中海油规划保障公司未来几年增长
2013年中海油预计总资本开支将达到历史新高的120-140亿美元,其中开发支出、勘探开支、生产资本化分别达占比70%、19%、11%。公司约70%-80%的业务来源于中海油,中海油开发支出约26%-28%贡献为公司收入,其余基本是油服类业务。
从中海油的规划来说,2015年实现6500万吨年产量,在“十一五”末产能是5000万吨,2012年公布的年产量还是5000万吨,未来的1500万增量还得集中在未来3年来做,前两年主要是弥补老油田的递减。按照我们计算,未来三年这1500万增量大约可给公司带来600-700亿收入,三年平均下来,每年预计带来200-300亿收入,中海油规划保障公司未来几年增长。
海洋工程毛利率与工程量管理较大,工程量集中待机成本小,我们认为未来毛利率稳中有升可能性较大
公司海洋工程毛利率近三年提升较快,2010年10.85%左右,2011年14.64%,2012年18.95%,毛利率上升较快主要和工程量增加较快密切相关。2009-2011年工程业务量较少,待机成本较高,所以毛利率较低。一般国际大的深水海洋工程公司平均毛利率15%左右,国内和国际基本接轨,公司通过内部管理提升毛利率水平。只要未来工程量维持并增加,毛利率就能维持稳定。目前按照中海油规划及公司在手项目来看,预计2014年工程量不会比2013年少。
珠海深水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项目一期计划2014年中期投产,主要服务于南海深水区域,将有效提升公司深水作业能力
公司已建成的主要陆地建造基地——塘沽和青岛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受制于规模和区域覆盖范围,无法满足未来深水战略的实施以及发展规划的需要。珠海基地以深水浮式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为主,主要服务于南海深水区域,兼顾东海海域,是本公司走向深水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重要一步。
珠海基地现在一期工程计划2014年中期投产,切割车间、涂砂车间、滑道在9月底就会完工,在9月底就具备接到的条件,下半年就有一个小模块在珠海基地建造。
2013年下半年及2013年青岛、塘沽都已经排满了,珠海以后就接南海及海外深水的单子。珠海基地的产能年加工量23万吨,青岛加工产能17万吨、塘沽5万吨。珠海基地要建6年的时间,到2018年,如果深水市场起来,那么珠海基地对公司利润的贡献非常大。渤海基本全是浅水项目,水深不超过70平方米。
公司目前项目主要集中渤海和南海,南海深水海域居多;荔湾3-1气田是南海开发建设的第一个大型深水项目,公司参与大幅提升深水作业能力,预计深水工程业务将跨越式发展
公司目前项目主要集中在渤海跟南海领域,预计2013年渤海跟南海对半分,黄海这边也有几个项目如黄岩,东海项目不多。这两年国家战略大力勘探南海,根据中海油在南海深水勘探已探明的地质储备达31亿吨油气当量,这其中大部分都是在深水、超深水海域。未来几年,我国海洋石油产量的增长点也将逐渐转向深海,国内深水是中国海油未来产量和储量的重要接替区,中国海油在南海东部海域的荔湾3-1、流花34-2获得了重10大深水天然气发现,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南海深水海域的资源潜力。
中海油明确将逐步建立起1500到3000米水深勘探、开发、建设队伍装备和能力,公司初步形成深水工程EPCI能力,荔湾3-1气田是南海第一个开发建设的大型深水项目,开发工程主要由深水部分、浅水部分以及位于珠海高栏港的天然气加工厂和码头三个部分组成。深水部分由哈斯基负责建设,浅水及陆上终端由中海油负责。公司参与其中经验宝贵,大幅提升深水作业能力,预计未来深水工程业务将跨越式发展。
海外营收占比近几年低于10%,KGO项目完工后预计将起示范作用,海外有望迎更大发展
公司海外营收占比近三年都没有超过10%,海外做得基本都是LNG的模块,2012年承接了一个,阿拉伯海的KGO项目,海上浅水油田EPCI项目。预计此项目完工后,将对海外地区起到示范作用,2015、2016年中东海域市场有可能获得进一步开拓。目前公司重点跟的除了中东,还有澳大利亚海域,澳大利亚壳牌的深水项目预计2014年将重新招标,一般来说海外项目跟踪周期为2-3年。公司已成立了专门从事国际市场开发及管理的海工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公司国际市场布局,加速国际化战略步伐。
公司目前订单充足,项目工程量自去年发生转折,从建设周期看今明两年收入保障性高
公司2012年新签合同金额达160亿,今年预计在建合同额270亿,我们预计将有140多亿的合同结转至明年,在手订单充足。一般大的项目建设周期2年多,小的项目(如平台等)1年多就可以完工,从季节上来看具有一定季节性,一季度一般是施工量最少的季节,2季度施工条件最好,3季度天气不确定因素高,一般台风较多,4集中变更及结算,季度毛利率比较高。具体海域来看,渤海一季度北方较冷,施工量很少,南海3季度台风会比较多,施工量较差。
公司工程量在建量自去年发生转折,12年上半年基本是陆地建造,12年下半年海上安装开始出量,13年上半年海上安装已经比较多,项目在建量已经滚动起来,我们预计今明两年收入保障性高。
首次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合理估值12-13元
我们认为受益南海开发加速、中海油资本支出高速增长,未来几年业绩确定性高,预计公司2013-2015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7亿、22亿、28亿元,同比增长103%、29%、27%,全面摊薄后EPS分别为0.44元、0.57元、0.73元。
首次给予公司谨慎推荐评级,合理估值12-13元,对应2014年EPS、20-22倍PE。
风险提示:南海开发国际纠纷风险、盈利低于预期的风险。
中海油服:钻井装备作业量提升推动快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裘孝锋,王强,胡昂 日期:2013-08-20
1.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中报,实现营收127.1亿元,同比增长23.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8亿元,同比增长32.6%,EPS为0.71元,其中二季度单季业绩0.44元,大大超出市场预期。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钻井板块作业量特别是半潜式装备大幅提升
截至2013年6月底,公司共运营和管理37座钻井平台(其中半潜式达到9座),比去年同期增加3座;钻井装备规模进一步扩大;除了新增产能之外,原有的钻井平台经过合理的作业安排,作业效率进一步提升;上半年集团钻井平台作业日数达到6,090天,同比增加732天,平台日历天使用率达到95.3%,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特别是半潜式钻井平台在新装备达产的带动下,作业量实现快速增长;作业日数同比增加568天,同比增长达72.7%;主要是去年底投产的COSLInnovator、NH8及今年上半年投产的NH7、COSLPromoter分别增加作业168天、171天、108天、89天;其他平台合计增加32天。
服务费率方面,在新增半潜式钻井平台的加入和生活平台收入提升带动下,上半年钻井平台平均日收入为17.4万美元/天,同比大涨24.3%;主要是半潜式费率增长13.9%,由28.8万美元/天增长到32.8万美元/天,生活平台费率增长27.7%,而这两方面的费率水平均高于普通自升式钻井平台、特别是半潜式钻井平台。
持平,该板块的营业利润总额由去年同期的20.4亿元快速增长到今年的27.3亿元。
(二)、油田技服板块在多业务带动下实现可观增长,其他板块也实现增长
油田技术服务业务在多条作业线业务量上升及高技术应用的带动下,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5.9%,实现快速增长;在技术研发上有更进一步成果,多元热流体热采技术应用于特稠油开采取得初步成功,自主研制的EMRT核磁共振测井仪在南海西部油田首次应用成功。
船舶服务上半年立足国内海域,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同时合理选择社会资源提升服务能力,外租船舶共运营7,030天,同比增加1,676天;在此带动下,船舶板块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3.4%;此外,为了满足中国近海油气勘探开发需求,增强深水服务能力,新签订了15艘船舶的建造合同,预计于2015年陆续交付。
物探和工程勘察服务业务上半年合理安排生产,并努力拓展海外市场,完成巴基斯坦、缅甸、泰国多个海外项目,营业收入实现正增长。物探方面,二维采集、处理业务增量显著;三维采集业务作业量由于海洋石油719本年初海外作业、动复原时间较长而减少;工程勘察业务则由于分包业务减少而下滑。
(三)、海外业务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上半年,公司国际业务再次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公司海外收入达到人民币44.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9.4%,占公司总收入的34.7%,以东南亚、中东、墨西哥、北海为中心的四大区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东南亚,公司在印尼海上钻井市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其中“渤海八号”在印尼国家石油公司所有承包商中排名第一;“海洋石油720”首次冬季海外作业表现优异;还新增了巴基斯坦和泰国两个市场。中东,公司继续为客户提供钻井、修井等综合性油田技术服务。在墨西哥,模块钻机和自升式钻井平台等业务也均取得较好发展,合同续签做到了无缝连接。以挪威为中心的北海市场,公司在挪威市场的3座半潜式钻井平台2座生活平台全部投入运营,子公司CDE(“COSLDrillingEuropeAS”)在挪威国家石油公司近期对钻井承包商的综合评比中获得第一。
3.投资建议
上半年,公司实际所得税只有约10.3%,大大低于近年来的平均15-18%,主要是得益于1笔递延所得税资产。我们小幅上调公司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1.31元、1.45元和1.57元,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