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大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概念股价值解析
航空动力:航空发动机旗舰起航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杰,刘荣 日期:2013-06-19
公司公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预案:公司拟发行股份约6.85亿股(增发价14元)收购黎明公司、南方公司、黎阳动力、晋航公司、吉发公司、贵动公司等六家公司100%股权、深圳三叶80%股权及西航集团航空发动机科研总装试车业务资产及负债。公司同时计划发行股份约2.28亿股配套融资约3.2元。
优化主机产业链,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目前我国中航工业集团旗下的航空发动机企业普遍规模较小且分散,不利于产业发展。
本次重组拟注入资产包括了黎明、南方、黎阳等三家发动机主机研制企业,西航集团发动机总装试车相关资产,晋航、吉发、贵动等三家发动机修理企业,以及专业从事航模发动机研制的深圳三叶。通过此次资产注入,公司业务范围从航空发动机实体研制扩展到修理,从大型发动机扩展到大中小型发动机,从传统发动机扩展到新型发动机,完善和优化了整个发动机主机产业链,丰富改善了公司产品结构。
政策和需求持续助力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目前我国正在计划将航空发动机列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未来将出台专项资金给予资金及政策上的支持,为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带来发展机遇。同时我国三代战机对二代的加速替代也将会带来大量航空发动机的新增需求。
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不考虑资产注入及摊薄,我们预计公司13-15年EPS分别为0.32、0.40、0.47元,对应PE为44、36、31倍。考虑到八家发动机主机企业的资产注入,我们预计可增厚上市公司2012年净利润约4亿元,摊薄后EPS约0.346元(2012年全面摊薄EPS为0.146元),2013-2015年备考业绩为0.42、0.50、0.60元,对应PE为34、28、24倍。公司作为A股唯一的航空发动机主机生产企业,战略意义较大,将显著受益于国家即将出台的航空发动机重大科技专项资金支持,按2013年相关公司平均估值50倍计算,公司目标价20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资产重组方案尚需得到国资委、国防科工局、股东大会及证监会的批准,航空发动机型号研制风险。
中航动控:即将受益航空发动机大发展,长期发展空间巨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金良 日期:2013-06-04
投资要点:
我们的观点:1)航空发动机相关扶植政策有望近期公布,公司获得大规模科研经费补助和政策扶植的预期强烈,将对公司长期业绩产生巨大贡献,公司是国内唯一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生产和销售的公司,具有独特的产业优势。2)航空动力600893于1月23日停牌,根据该公司公告和历史经验,我们预测航空动力6月中上旬复牌是大概率事件,复牌后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由此带动整个发动机板块其他公司股价上涨,公司将是主要收益公司之一。3)公司经营情况良好,业绩稳定增长,预计2013-2014年的增速在15-20%左右,2015年后业绩增速有望提速,航空发动机新产品和募投项目逐步达产有望贡献高增长,公司长期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股价表现的催化剂:1)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公布预期,我们预计公司未来10年将会获益发动机专项,根据目前国内发动机市场的规模,我们预计未来十年公司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50-200亿元;2)航空动力复牌的拉动作用。
风险提示1)航空发动机专项公布时间晚于市场预期;2)定向增发结束后带来的EPS摊薄;3)募投项目建设进度低于预期。
盈利预测和评级:公司是国内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的唯一制造商,无论航空制造业还是航空发动机行业,在中国的发展前景都非常的广阔,长期投资价值突出,在不考虑定向增发的情况下,2013-2015年EPS为0.25、0.34和0.45元,如果定向增发顺利实施,摊薄后的EPS为0.21、0.28和0.37元,结合近期可能出现的行业利好预期和未来巨大的增长空间,我们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钢研高纳:募投项目贡献高增长,航空发动机产业助推公司发展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金良 日期:2013-05-21
投资要点:
预计公司2013年营收5.4亿元,净利润8500万元,同比增长18%和23%:2013年公司生产经营稳定,全年净利润增速为23%,募投项目是全年稳定增长的主要贡献点。
2013-2014年募投项目逐步达产,营收和利润增速逐步加快,预计2014年贡献公司利润增速约50%:募投项目是公司2013-2015年业绩高速增长的主要贡献点;发动机产业对高端高温合金钢的迫切需求是公司募投项目订单的主要保证;公司资金实力雄厚,外延式增长的预期强烈。
子公司钢研广亨主营特材阀门及其阀门母合金,技术和产业壁垒高,下游市场广阔,有望成为公司继汽车发动机高温合金产品后又一个重要的民品产业,预计2015年实现满产,将为公司每年增厚营收3.3亿元,净利润5500万。
关注发动机产业扶植政策和产业升级带来的投资机遇:国家“十二五”规划中已将航空制造(含发动机产业)为代表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对航空制造业(含发动机)的重视程度和投资力度逐步加大,预计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的扶植资金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高温合金材料是发动机产业进步的最主要瓶颈之一,公司作为航空发动机高温合金材料的龙头企业,占据发动机产业价值链的上游位臵,有望分享更高的收益,关注由此带来的投资机遇。
估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看好公司长期投资价值,提高评级至“买入”:目前公司的PE估值处于上市以来的最低区域,股价处于股权激励价格附近,安全边际高,我们非常看好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结合公司未来成长性和二级市场的股价,调高评级至“买入”。
海特高新:航空发动机ECU放量,将发展直升机绞车等航空机载设备新业务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邱世梁 日期:2013-03-26
1.事件
公司发布2012年年报,实现收入2.96亿元,同比增长27.34%;净利润8109万元,同比增长32.77%;全面摊薄EPS为0.24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业绩符合预期,航空维修和培训保持高增长
公司主业航空维修、检测、租赁及研发制造收入同比增长25%,收入占比达73%;毛利率达57%,提升近6个百分点;我们认为研发制造(航空设备)业务增速远高于航空维修检测租赁业务。航空培训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9%;毛利率为54%,下降近11个百分点。预计2013年我国航空运输业增速超10%,航空公司的维修、培训业务外包化为大势所趋。随着“低空开放”的逐步推进和通用航空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司航空维修和培训业务将保持较快增长。
(二)航空发动机ECU批量交付,将拓展新型号
2012年公司完成某型航空发动机ECU批量生产交付任务,明显提升公司业绩。我们认为2013年航空发动机ECU将进一步放量,规模效益将提升,成为公司业绩增长主动力;公司还将拓展新型号,未来航空发动机ECU批量将进一步放大。
(三)将发展直升机绞车等航空机载设备新业务
2013年公司将加快开展直升机绞车项目,完成包括汉胜APU(美国汉胜公司飞机辅助动力装置)、大发燃调(为主发动机提供燃油调节的组件)、气站扩容等几个重大引进技术项目的建设工作。
绞车是一种直升机机载设备(详见附录),用于在直升机无法降落目标区域时,在空中吊升或降下一定负载的设备和人员,自有动力并可控制;在民用应急救援、军事行动等领域需求日益增多。
公司众多高效益航空机载设备研制项目的启动,将为公司未来业绩增长增添新动力。随着公司三大增发项目(天津海特飞机维修基地建设、航空动力控制系统研发及生产技术改造、民用航空模拟培训基地模拟机增购)的推进,公司未来几年有望保持高增长。
3.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为0.38、0.50、0.65元,对应PE为29、22、17倍。结合公司行业属性、成长性,与可比公司中航动控、哈飞股份等比较,估值优势明显,维持“推荐”评级。风险提示:军品批量生产低于预期、低空开放进展低于预期。
成发科技:军品业务快速增长,未来受益政策扶持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杰,刘荣 日期:2013-08-20
事件:
公司2013年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7.9亿元,同比增长9.9%,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103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09%,扣非后同比增长144%,每股收益0.06元。
评论:
1、中航哈轴扭亏带动公司内贸军品业务收入快速增长
上半年公司三大业务板块中,内贸航空军品业务实现收入1.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52.4%,其中主要是由于公司下属子公司中航哈轴规模化效应逐渐显现,上半年实现利润总额1171万元,扭亏为盈,对公司利润总额增长贡献较大。目前公司仍有多个在研型号,未来随着这些产品的研制和技术转化,公司军品业务将获得持续增长。上半年外贸业务实现收入4.8亿元,同比微增0.6%;工业民品业务实现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5.8%。
2、毛利率提升同时期间费用率小幅下降使得公司净利润增速显著快于收入增速
公司上半年综合毛利率约23.2%,较上年同期提高0.8个百分点,主要是受益于公司上半年军品业务毛利率显著提升,同比增长9.2个百分点,而外贸产品和工业民品毛利率水平则与去年同期基本相当。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16.5%,同比小幅下降0.6个百分点。公司毛利率提升的同时费用率下降,也使得公司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显著快于收入增速。
3、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和空军战略转型为产业迎来新的发展空间
航空发动机一直是我国的战略短板,出于国家安全和战略需要,发展高性能发动机已经成为我国航空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国家对航空发动机的重视程度明显加强,目前国家正在计划将航空发动机列入重大科技专项,并给予专项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公司作为航空发动机产业链上的关键零部件企业也将充分享受此次政策利好带来的产业发展机遇。此外,我国空军正在实施战略转型,而作为一支真正的战略空军,其战略投送能力的基础就是大型运输机,因此随着空军的战略转型,对大型发动机的需求也将显著增加。
4、投资建议
维持“审慎推荐-A”评级: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为0.27、0.33、0.41元。
主机业务领域,公司逐渐步入大型发动机生产领域,未来产品获得客户定型后将得到持续快速增长;零部件业务领域,公司建立了机匣、钣金、叶片、轴承等四个专业化制造平台,形成了技术、热表、装试等三个能力中心,初步掌握了国际先进航空发动机关键零部件制造技术,未来将逐步向产业链高端的单元体交付过渡。此外目前中航发动机板块正在进行资产重组,公司定位将逐渐清晰。
东方电气:海外需求下滑,毛利率受压;燃气轮机超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邢志刚,张帅 日期:2012-08-22
由于印度项目确认放缓的概率较大,我们下调了今年工程服务业务的毛利率,上调了今年管理和销售费用率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2和2013年EPS分别为1.38和1.45元,对应当前估值为12倍和11倍;
我们认为产量的下滑和下游需求的不足将对后续收入形成一定压制,但在大量在手订单和存货平滑确认的情况下,今年收入仍将保持平稳。只是出口毛利率下滑趋势较为明显。目前我们暂时维持评级不变。
中航重机:中航惠腾盈利恢复,期待燃气轮机业务扭亏为盈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都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魏静 日期:2011-03-02
事件:公司2010年收入同比增长46.51%,净利同比下降9.5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同比增长54.35%。
点评:
锻铸业务引领增长。锻铸业务占公司总收入65%以上,同比增长43.41%,营业利润同比增长61.30%。公司子公司贵州安大投资的环形锻项目2010年投产,与GOODRICH签订了长期外贸转包协议,预计公司锻件业务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公司通过新设中航特材工业公司,联手钢铁生产企业、嫁接锻铸企业,形成打通产业链核心环节等手段,降低公司锻铸产业采购成本和库存成本,使得锻件业务毛利率提升了1.31个百分点。
工程机械销售旺盛带来液压业务快速发展。公司液压业务受益于工程机械行业的销售旺盛,收入同比增长27.53%,占总收入14%,营业利润同比增长40.41%。公司是徐工机械、中联重科、三一科技的供应商。同时公司与国际工程机械行业巨头卡特彼勒进行股权合作,有利于进入卡特比勒的主机OEM市场。
燃气轮机公司亏损降低盈利。新能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5.94%,主要由于贵州永红收入同比增长67.17%,以及并购南通虹波风电设备有限公司使得收入显著增加;实现营业利润-2254万元,主要由于中航世新燃气轮机公司毛利率下降较大,带来亏损。随着公司的风电厂相继投入运营,有望提升新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力。
中航惠腾盈利恢复。中航惠腾实现收入10.36亿元,同比减少48.70%;实现净利润4417万元,同比减少87.3%,惠腾在1-8月亏损2890万,因此惠腾在9-12月盈利7300万,接近公司在09年的盈利能力。随着中航惠腾的盈利恢复,若2011年完成收购,将给公司净利润带来大幅度的提升。
盈利预测。不考虑收购的影响,预计未来三年的每股收益分别为0.56元,0.67元,0.80元,相对于2011年3月1日收盘价,动态市盈率分别为33倍、28倍、23倍,根据航空工业气体公司估值,中斻重机的合理价位43.32-44.48元,给予强烈推荐-A评级。
中航电子:航电系统整合平台,业绩伴随行业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航天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于昊 日期:2013-08-26
投资要点:
公司2013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2.86亿元,同比增长17.14%;利润总额3.1亿元,同比增长21.54%;净利润2.66亿元,同比增长18.81%。公司的增长速度基本符合我们的预期,公司业绩伴随行业增长,反应了我们前期对航空制造业整体增长的判断。
飞机制造业为公司贡献大部分收入。飞机制造业主要为航电产品,2013年上半年航电产品贡献公司营业收入的75%,同比增长21.11%,综合毛利率33.97%,同比降低2.64%。非航产品中的纺织专用设备营收增速达到120%,但是占比较低,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小;其他产品营收同比降低21%,但是毛利率增加7.55%。公司三费控制合理,反应了公司管理能力提升。
公司是国内航电系统龙头,未来需求空间大。目前我国战斗机仍以二代战斗机为主,二代战斗机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未来三代战斗机将加快列装,预计到2020年三、四代战斗机数量将超过1000架。未来10年通用飞机的年均增长速度将超过30%,全球通用飞机需求可能超过1.3万架。航电系统约占飞机价值的30%左右,公司掌握航电领域较多核心技术,具有明显的专业领域竞争优势,未来需求空间巨大。
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航电系统整合平台,未来仍存在优质资产注入预期。中航电子隶属于中航工业集团下属中航航电公司,是中航工业集团航电系统唯一的资产整合平台,公司前期公告拟向大股东中航航空电子系统有限责任公司收购其持有的北京青云航空仪表有限公司100%股权、苏州长风航空电子有限公司100%股权;向汉中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购买其持有的陕西东方航空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股权,收购完成后将增厚公司业绩。目前航电系统相关公司基本已经注入中航电子,未来整合预期主要涉及5家研究所资产,盈利能力较好,12年营业收入合计约130亿元,贡献利润近17亿元,主要包括:洛阳光电技术发展中心(612所)、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618所)、中航雷达与电子设备研究院(607所)、中国航空计算机技术研究所(631所)、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615所)。
盈利预测及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38元、0.51元、0.62元,对应PE为45倍、34倍、27倍,我们强烈看好公司在航电领域的发展前景,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非航民品面临激烈市场竞争,未来发展不确定性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