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粉8大概念股投资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佰利联系列报告三:钛白粉持续两年单边下跌结束,杜邦首次提价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飞 日期:2013-06-04
投资要点
海外三巨头宣布提价:杜邦是风向标,提价200美元/吨
杜邦:5月30日,杜邦宣布所有地区钛白粉于7月1日提价。其中,亚太和拉美地区提价200美元/吨,欧元区、中东和非洲地区提价160欧元/吨,北美地区提价8美分/磅(约1090元/吨);另外,造纸用RPSVantage钛白粉价格涨幅将单独宣布;杜邦产能占全球产能比例约为20%;
特诺:5月30日,特诺宣布所有地区钛白粉于6月1日提价。其中,拉美、亚太、澳大利亚提价175美元/吨;欧洲、中东、非洲提价125欧元/吨;北美提价0.06美元/磅(约820元/吨);特诺占全球产能比例8%;
康诺斯此前5月9日已经宣布,上调所有钛白粉产品价格250美元/吨。康诺斯占全球产能比例9%;
为啥涨价:以康诺斯为例,公司一季度销售创历史新高
产能利用率达到90%,但是毛利率仅1%,康诺斯钛白粉销售一季度销售13.2万吨,创公司历史上一季度的新高;2、市场结构不一样;海外钛白粉需求恢复正常,美国需求强劲,亚太等发展中国家需求大幅增长;全球氯化法钛白粉并无新增产能投放;3、全球高品位钛矿供给仍然偏紧。
钛白粉价格自2011年5月份见顶回落以来,持续了近两年的单边下滑,价格从23300元/吨,跌到目前的约16500元/吨,跌幅高达30%;
杜邦提价是对我们此前的逻辑验证:底部已过,逐步回升
综合起来,我们认为目前钛白粉价格见底,逐渐回升,但是回升力度主要取决于国内地产开工等:我们预计2014年-2015年将是真正大年:1、海外产能不足,继续提价,出口逐渐增加;国内开工率会继续保持稳定,小企业难以提升负荷,大企业满产;2、下游企业补库存开始;届时会有显著的提价机会;高品位矿仍然是优质资源;
盈利预测及估值预计2013-2015年公司EPS为0.92、1.57、2.24元,按照5月20日收盘价,估值分别为22.5倍,13.3倍和9.3倍。维持增持评级。
安纳达:最好时刻或已过去,将面临更激烈竞争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万联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宋颖 日期:2012-02-20
点评:
公司产品去年下半年价格下跌:安纳达主要产品是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钛白粉。夏季是钛白粉消费的传统淡季,但是去年7-8月间,钛白粉出口量有增无减,价格逐步上调。从9月开始,随着经济危机的不断深化,钛白粉下游需求减弱,而贸易商以及下游客户端的库存维持在高水平,产业链中整体出现供过于求,价格开始逐步下跌。从夏季22000元/吨以上,在一个月内跌幅接近20%,因此令安纳达在此后的四季度中业绩大幅下降。
钛白粉全行业限于产能过剩困局:长期来看,由于钛白粉这一产品基本不具备技术壁垒,国内产业集中度较低,国内市场2010年的产量约为147万吨,供需基本呈现平衡状态,但产能达到230万吨,已经过剩约40%。今年的行情令许多生产厂家大量扩产,全部建成后预计到2015年总产能将在现在基础上再翻一倍。从需求量上来说,涂料占到了钛白粉60%的下游用量,但我国涂料行业十二五规划中全行业的增速年均仅为10%,未来钛白粉产能利用率低下已经无法避免。因此从长期来看钛白粉产能过剩对该行业盈利能力形成巨大影响。
公司钛白粉生产工艺与国际存在技术差距:钛白粉的生产工艺有硫酸法和氯化法二种。其中硫酸法耗能高,产品质量较低,环境污染大,国际上属于正在逐步被取代的方法。目前国际氯化法的产能占据60%以上,污染环境的硫酸法仅占不到40%。而据统计中国目前新建的项目中就有超过70%采用发达国家基本不再新建的硫酸法。目前安纳达所使用的生产工艺也均为硫酸法,从环保和品质上来说存在相当的风险,可替代性也较强。
钛矿资源制约行业发展:就钛矿全球的分布而言,中国的钛铁矿资源储量丰富。但是我国的资源品位较低,难以冶炼,因此生产所需的矿石还需要国外进口。目前我国进口依存度高,作为我国重要钛矿源头的越南从2012年起开始限制钛矿出口,将进一步为原材料供给造成压力。去年底以来,太白粉的价格有所回稳,但是国内攀钢钛铁矿报价却一路上涨,体现了目前行业所面临的成本压力日业绩预测与投资建议:尽管去年公司业绩整体增速加快,但是行业快速扩容产能过剩的风险较大。春夏之交是钛白粉行业的传统旺季,但是经济形势和行业形势对于安纳达来说均处于不利情形。我们预测2011,2012和2013年公司EPS分别为0.27,0.23和0.38元,对应目前股价PE分别为61.6,72.3和43.8倍,给予“观望”评级。
风险因素:钛白粉旺季不能如期到来,产品需求下滑,行业产能过剩
中核钛白:增发获批公司发展迈入新阶段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邓勇 日期:2013-01-22
公司发行股份事项获证监会核准
中核钛白发布公告,公司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金事项获证监会核准,同时公司发布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金暨关联交易报告书。
点评:
1.发行股份购买金星钛白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
本次交易方案为中核钛白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购买其持有的金星钛白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其中:
1、拟向李建锋、郑志锋、陈富强、胡建龙及以诺投资共计发行不超过19212万股股份,发行价格为3.3元/股,购买其合计持有的金星钛白100%股权;通过本次交易,上市公司将获得金星钛白100%的股权。
2、拟向不超过10名其他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拟募集配套资金总额不超过交易总额的25%,即不超过2.11亿元,发行股票数量不超过2960万股,发行价格不低于7.14元/股。募得配套资金将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提高重组绩效。
以上两项交易全部完成后,公司股本将增加至不超过41172.12万股,李建锋将持有12117.75万股公司股份,成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
2.优质资产注入,中核钛白发展迈入新阶段
目前金星钛白(不含子公司)具备6万吨/年钛白粉粗品、10万吨/年钛白粉粗品后处理以及40万吨/年硫磺制酸生产能力;金星钛白子公司(无锡豪普及盐城福泰)具备1.5万吨/年钛白粉粗品、5万吨/年钛白粉粗品后处理产能;原中核钛白(嘉峪关)具备4.5万吨/年钛白粉粗品生产能力。同时金星钛白及其子公司仍有部分产能处于待建或技改阶段。待资产注入完成及公司批准产能全部建成后,重组后的中核钛白将具备17.5万吨/年钛白粉粗品、30万吨/年钛白粉粗品后处理生产能力,成为国内规模领先的钛白粉生产企业。
3.盈利预测
随着金星钛白资产注入完成,中核钛白的管理水平将得到提升,同时未来公司产能将逐渐释放,成为国内领先的钛白粉生产企业。根据公司作出的盈利预测,中核钛白2012~2013年EPS分别为0.05、0.16元(按发行后总股本41172.12万股计算)。
4.风险提示
行业周期性波动风险;原材料及产品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公司经营管理及整合风险;产能大幅扩张的风险;股票价格波动的风险。
金浦钛业:药企华丽转型钛白粉,南京钛白闪亮登陆资本市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代鹏举 日期:2013-07-26
事件:
7月18日晚公司发布公告,经申请,公司股票获准于2013年7月26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恢复上市交易。自此南京钛白通过重大资产重组实现间接上市。
点评:
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由重大资产出售和发行股份购买资产两项交易组成,完成后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钛白粉生产和销售。吉林制药将原有资产和负债全部出售给其第二大股东吉林金泉宝山药业集团;同时向江苏金浦集团、王小江和南京台柏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合计持有的南京钛白化工有限责任公司100%股权。本次非公开发行股份的发行价格为每股6.60元;数量为1.48亿股,完成之后,吉林制药总股本变更为3.07亿股,金浦集团持有上市公司1.42亿股股份,占发行后上市公司股份总数的46.16%,成为其控股股东。
南京钛白是我国最早生产高档金红石钛白粉和化纤钛白粉的企业之一,公司现有钛白粉产能7万吨,另有徐州子公司8万吨产能将于2014-2015年达产。近年来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2012年市占率3.8%,列国内第六。公司产品结构合理,兼顾锐钛型和金红石型,2012年度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销售收入比例为45:55。产品在纯度等关键指标方面居于国内领先地位,价格也高于竞争对手。公司靠近终端市场,靠近港口从而拥有较为低廉的原料供应,环保成本低于行业其他企业。
给予公司“买入”评级。金浦集团主动作出如下承诺:2012、2013年和2015年南京钛白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549万元、9477万元、1.42亿元。南京钛白2012年度经审计的净利润为8630.76万元,集团对其2012年度业绩承诺已经实现,显示上市公司已经恢复持续经营能力和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其2013-2015年的EPS分别为0.31、0.34和0.47元,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行业产能无序扩张风险;环保风险;项目进展低于预期风险。
攀钢钒钛:受制下游去库存,2季度业绩环比下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元瑞,王鹤涛 日期:2013-07-15
事件描述
攀钢钒钛发布2013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报告期内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3.30亿元~3.90亿元,同比下降46.48%~54.71%,对应实现EPS0.04元-0.05元。
据此推算,2季度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0.52亿元~1.12亿元,同比下降59.96%~81.51%,对应2季度实现EPS0.01元~0.01元,1季度EPS为0.03元。
事件评论
受制下游去库存,2季度业绩环比下滑:除了白马二期继续放量和1.5万吨海绵钛投产以外,2013年公司各品种产量均略有下滑,这点从2013年公司生产计划中可以得到印证,总体来看公司产量变化不大。我们预计2季度各品种产量环比1季度总体平稳,鞍千矿业存在一定的季节性的恢复。
因此,受制下游去库存,2季度铁精粉、钛精矿、钛制品和钒制品价格环比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跌是2季度业绩环比下滑幅度较大的主要原因。其中持续反弹2个季度之后的钒制品价格2季度跌幅相对较大,年初有所改善的钒制品业绩下滑应该较为显著。
同时,2季度澳元兑人民币有所贬值,海外资产也将产生一定的汇兑损失;而卡拉拉7月才实现一期800万吨产能的满产,考虑到折旧压力和近期矿价下跌,我们预计上半年贡献的业绩十分有限。
预计2013、2014年公司实现EPS为0.11元和0.21元,维持“推荐”评级。
宝钛股份1季报点评:管理费用侵蚀利润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博,施毅 日期:2013-04-24
事件:
公司4月24日公布2013年一季报,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下降12.13%;实现营业利润-20.32万元,同比下降101.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1.81万元,同比下降78.78%;基本每股收益0.001元,扣非EPS-0.007元。
点评:
行业疲软主业亏损。2013年一季度,延续去年态势,钛产品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市场竞争加剧,海绵钛价格同比下降20.67%,钛锭价格同比下降7.11%。目前海绵钛价格已经接近多数厂家成本线,继续下降空间不大。公司期间实现营业收入5.20亿元,同比下降12.13%;营业成本4.04亿元,同比下降18.17%;毛利1.15亿元,同比增长18.51%。
募投项目与技改进展顺利。报告期,万吨自由锻压机、钛带生产线进入试生产状态,有效提高了装备整体配套水平,为公司进一步扩大产业规模、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条、提升盈利水平提供保障。
管理费用侵蚀利润。2013年一季度,公司管理费用7886.54万元,占营业总成本的15.20%,同比增加2394.62万元,即43.60%,主要源于职工薪酬和研发支出同比增长,较大幅度侵蚀利润空间;销售费用1116.40万元,同比增长5.03%;财务费用2483.13万元,同比增长21.70%。
营业外收入对业绩提振作用明显。公司报告期营业外收入342.71万元,同比增长890.25%,主要是收到政府补助性收入。对应利润总额322.21万元,营业外收入对业绩提振作用明显。
未来业绩增长来自于成本节约、产量投放。作为国内钛加工龙头企业,公司“十二五”规划是积极探索钛矿开采与控制,完善钛材、一般工业用锆材、钢材等金属生产科研体系,到2015年形成40000吨铸锭生产能力、30000吨钛及钛合金加工厂及一定量的锆、镍、钢等金属产品生产能力,跻身世界钛加工业前三强。
公司近期业绩下滑源自海绵钛价格下滑,以及钛材等产品量价齐跌,未来看点为海绵钛全流程改造带来的成本节约,以及募投项目正式投产。因此,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03元、0.06元和0.07元,暂不评级。
主要不确定性。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募投项目能否按时达产的风险;汇率风险。
西部材料:预测中报业绩环比向好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林建 日期:2013-07-09
行业动态:工信部推新材料领域标准化
7月5日,工信部出台《新材料产业标准化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到2015年完成200项重点标准制修订工作,立项并启动300项新材料标准研制,开展50项重点标准预研究,争取覆盖“十二五”规划提出的400个重点新材料产品,基本形成重点领域发展急需的、具有创新成果和国际水平的重要技术标准体系。
高端金属结构方面,要完成核电用钢、耐蚀合金、钛合金等30项重点新材料制修订工作,提出40项重点标准研制计划。 我们认为,标准是新材料开发、产业化及推广应用的重要支撑,建立完善新材料产业标准体系,对于加快培育发展新材料产业,促进材料工业转型升级,支撑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期业绩预测: 环比向好
公司一季报亏损746万元,在一季报中预测中期业绩区间为-500万至0,这意味着公司第二季度单季度扭亏为盈,盈利区间为246万元至746万元。业绩变动主要归因于公司钛加工材产品中高附加值产品销售量同比增加以及稀贵金属产业盈利增加。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维持增持
我们预测公司2013年将实现营业收入17.1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净利润1468万元,同比下滑35%。我们认为,随着节能环保新兴产业的发展以及大飞机项目的推进,稀有金属材料及加工产业将走出当前低迷态势。我们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
久立特材:高端管材发力新产品再造久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乔敏,张海 日期:2013-08-02
新产品布局高端管材,产品结构改善
公司传统产品为不锈钢无缝钢管和焊管,单价约为每吨4万元。目前即将投入市场的新产品单价及单吨毛利高于传统产品。液化天然气(LNG)输送管、核电管、镍基油井管、大口径油气输送管以及钛焊管等新产品下游需求旺盛,满产后贡献利润将超过原有传统产品,业绩有翻倍空间。
市场开拓初见成效,成长空间可以期待
公司产品布局合理,定位在国内外价差较大高端管材,市场需求旺盛,目前新产品中,大口径油气输送管、LNG输送管以及核电管均有小批量订单,预计交货后,市场份额会加速提升。
LNG输送管道进口替代前景可观,市场竞争较小我国LNG接收能力升级带来了配套设备需求的爆发。十二五期间,我国沿海布局的LNG接收点超过20个,LNG接收能力增长7倍,LNG配套设备将经历从无到有的高增速。公司战略布局包括接收、开采、集输以及液化在内的LNG全产业链的高端管材,市场开拓顺利,产品结构进一步升级。
大口径油气输送管及镍基油井管受益于海内外油气开发
油气输送管工作环境恶劣,需要耐腐蚀和冲蚀等,产品质量要求较高,市场多为国外公司占据。公司不仅实现对国内三大石油供应商供货,还实现了对壳牌海上油气装置的供货,连续两年拿到了阿曼石油公司订单,国内外市场开展顺利。预计2013年随着海内外新客户的开拓,以及原有客户供货比例的提升,订单将保持增长。
核电管蓄势待发,公司资质取证领先
目前核电建设已经重启,核电设备国产化是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要求,主设备已基本实现国产化,核材料、配件将成为进一步国产化的重点。随着大气治理对煤炭使用的限制逐渐加强,核电装机目标有可能进一步提升,行业将趋势性上升。核电蒸汽发生器U形管技术难度大,取证时间长,质量要求高,是高端管材中盈利性最高产品。公司800U形管相继通过出厂验证,690管完成预制批,市场启动在即。
投资建议
上调公司2013、2014年收入预测为33.4、39.1亿,原预测为32.5、38.6亿元;上调2013、2014年EPS预测为0.68、0.88元,原预测为0.62、0.75元;对应估值日股价动态PE分别为29.2、22.5倍,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