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大铝业股投资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中国铝业中报点评:主业持续低迷瘦身逐渐开启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陆冰然,刘敏达 日期:2013-09-03
业绩符合预期。公司于8月31日晚公布2013年度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66.41亿元,同比增长6.89%,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6.24亿元,同比减亏80.82%。对应上半年EPS-0.05元/股。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上半年亏损33.82亿元,较去年同期略高1.37亿元。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铝价延续弱势行情,公司盈利难言好转。继去年国内平均铝价下跌7.64%之后,今年上半年,铝价延续去年以来的弱势行情,上半年较年初下滑5.1%,相比去年同期价格下降8%。从公司经营数据来看,二季度营业利润较一季度回落,显示主业经营依然疲弱。二季度单季的盈利转正更多地来自于营业外收入的增长,包括政府补贴和资产出售的收入。
经济回暖基础薄弱,供给端产能过剩依然严重;供需两方面不支持铝价上行。从国内PMI数据来看,经历数月下滑之后,开始反弹;宏观经济政策的短期作用开始体现,但经济回暖的基础仍不牢固,全年投资增速预计依然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同时,国内电解铝产能依然过剩,西部地区未来几年的投产速度预计仍会保持在150-200万吨,产能出清速度十分缓慢。从供需两方面来看,铝价依然会在行业成本线附近振荡。而由于新投产产能的成本相对较低,行业平均成本存在缓慢下移的空间。在需求疲弱的情况下,铝价存在缓慢下行的可能。
公司业务瘦身重组计划逐渐开启,底部转型有待观察。作为国内氧化铝和电解铝的龙头企业,在行业整体陷入低谷时期,公司业绩大概率上仍会在盈亏平衡线附近徘徊。鉴于行业产能的大幅过剩,去产能化速度缓慢,主营业务迎来业绩反转尚需时日。公司与上半年开始出售旗下盈利能力价差的资产,包括部分铝加工和电解铝企业。我们判断,公司资产重组的方向大概率是保留上游资源,以及对能源和矿产资源的收购。以此保障其盈利,在行业底部逐渐实现业务瘦身,但这一业务调整的实际效果有待进一步检验。
维持公司“中性”评级。基于2013-2014年,国内铝价14500元/吨的假设。预计公司2013-2014年EPS分别是0.01、-0.11元/股。维持公司“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金属价格大幅下跌,公司盈利快速下滑
云铝股份:铝价下跌导致亏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汪前明 日期:2013-08-20
公司上半年业绩亏损: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7.57亿元,同比增长43.94%;实现净利润亏损1.29亿元,同比下降378.2%;实现每股收益-0.084元。
营业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产销量上升,上半年公司生产铝产品40.58万吨,同比上升46.66%;销售铝产品37.81万吨,同比上升55.86%。另外公司上半年还进行了6.9亿元的贸易业务。
公司业绩大幅度下滑的主要原因在于铝价下跌导致产品毛利率下降。2012年上半年公司铝产品毛利率7.59%,而2013年上半年铝产品毛利率只有4.72%。
公司目前电解铝产能50万吨/年(实际产量能达到60万吨),铝加工产能51万吨(含本部20万吨)。电解铝产能包括公司本部30万吨/年、子公司润鑫公司15万吨/年、涌鑫公司15万吨/年。
公司氧化铝项目状况: 文山80万吨/年氧化铝项目于2008年中期开工建设,文山州铝土矿已探明储量超过1.5亿吨,通过加大后续勘探还有较大增储空间。项目总投资54.53亿元。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2012年已生产出约15万吨的氧化铝,产品主要供应云铝自身使用。该项目预计于2013年二季度全面达产,2013年估计产量可能达到60万吨。西畴卖酒坪矿山于2011年10月正常生产。 公司在云南省鹤庆县预计储量6000万吨的铝土矿正在勘探中。
公司于2011年4月底投资中老铝业公司在老挝境内的铝土矿开采、氧化铝生产综合项目达产初步合作意向,拟收购中老铝业股权,实现绝对控股。老挝铝土矿探明储量1.4亿吨。 2011年8月,成立云铝国际有限公司,以构建海外资源整合与开发、海外市场开拓及海外项目投融资平台
电解铝成本分析: 我们估算公司上半年吨铝成本14500元(含税),其中氧化铝成本约5568元,电力成本约6550元(目前电价0.51元/度,吨铝耗电12846度)。
文山铝业氧化铝项目全部达产后,公司氧化铝成本大约每吨能下降400-500元,相对于吨铝成本下降800元(含税)。未来电力成本也可能下降。近期,国家工信部发布的《铝行业规范条件》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水电铝产业模式发展,同时,国家发改委也取消了直购电试点审批,转由地方政府负责直购电工作的牵头和协调,这都为云铝公司构建市场化用电机制,充分发挥云南水电资源优势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
业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构建了集“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铝加工”为一体的完整产业链。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至2015年每股收益为-0.19元、0.01元、0.1元。维持投资评级为“增持”,主要原因是看好公司未来吨铝成本会明显下降。
风险提示:金属价格波动对公司股价影响大。
常铝股份:产销受阻,业绩加速下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芳,郭晓露 日期:2013-03-20
空调箔盈利能力继续下滑.
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空调行业从2011年第四季度起一直萎缩。一方面,各铝加工企业的产能不断释放;另一方面,市场需求减少使空调箔的加工费一降再降(综合加工费较上年平均下降约500元/吨),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较大冲击。低谷期公司保证了销量稳中有增,巩固了行业龙头地位。
国内外铝价“倒挂”,出口业务受挫.
报告期出口规模虽然有所增长,但由于国内外铝价倒挂,导致国内原料采购价高,而出口售价低,盈利空间受到挤压,毛利率同比减少4.35个百分点,高于国内业务下降幅度。
铝合金箔板业务快速扩张,或带动盈利改善.
基于空调箔竞争加剧,公司近两年重点发展铝合金箔板业务,产能扩张预计带动13年产量同比接近翻番,达到4.5万吨,产量占比将由12年的25%,大幅提升至37.5%。或将平抑空调箔业务风险,带动公司盈利改善。
汽车材是亮点.
2012年,公司铝合金箔板产量约2.36万吨,同比回落8.88%。但是其中的汽车材实现销售1.57万吨,同比增长28.7%,目前来看销售依然乐观。随着新产能的建成投产,公司预计今年销量可实现50%的增长,是公司业务的一大亮点。
盈利预测和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07元/0.09元/0.11元,估值较高,维持“中性”评级。
南山铝业:业绩高于预期,维持中性评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叶培培 日期:2013-08-28
业绩大幅高于我们的预期。中报显示,2013 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2.4亿元,比去年同比下降2%;实现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3.1 亿元,相比于去年3.9 亿元,下降19.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6 元,同比下降20%,高于我们的预期0.10 元。公司综合毛利率为13%,同比上升1.2 个百分点。公司二季度营业收入38.2 亿元,环比增加12%,同比下降5%;净利润2.2 亿元,环比增加145%,同比增加12%;实现每股收益0.11 元。
煤炭价格下降发电成本降低导致业绩高于预期。报告期内国内煤炭产、运、销价格全面下降,并有持续下滑趋势,作为火电主要原材料-煤炭价格的低位运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公司的发电成本。公司电、汽业务毛利率上升21.2%至35.3%,氧化铝产品毛利率上升2.8%至7.9%,冷轧产品毛利率下降4.7%至3.6%。发电成本降低导致公司上半年业绩高于预期。
募投项目稳步推进,冷轧和铝型材是未来增长点。公司冷轧产品产能逐步释放,相应营业收入同比增加59%,预计今年全年销量36 万吨左右。非公开发行的募投项目年产22 万吨轨交项目预计2013 年7 月完工,预计今年工业铝型材产量为4 万吨左右。另外,年产20 万吨特种铝合金项目预计2015 年6 月完工。随着公司新产能的逐步释放,经营业绩将得到明显提高。
维持中性评级。我们维持公司13-15 年EPS 预测分别为0.35/0.40/0.55 元,目前股价对应动态PE 为14/12/9 倍。公司的全产业链经营具备长期竞争优势,但鉴于对铝板块的谨慎态度,我们维持对公司的中性评级
利源铝业:需求回暖和财务成本压力缓解是下半年的主要看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联讯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罗柏言 日期:2013-08-15
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55.29万元,较同期增长29.71%;营业成本73470.81万元,较同期增长2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42.97万元,较同期增长40.0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元(全面摊薄前的业绩)。
点评:
1、募投项目投产和产品结构优化是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IPO募投项目的45MN挤压机已于2011年底投产,100MN挤压机由于进口设备到货延迟等原因虽然有所推迟,但2013年初也已投产。随着首发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目前已拥有进口5轴加工中心,进口3轴加工中心,国产加工中心,大大的提高了铝型材的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完善了公司的产业链。此外,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收入和利润结构中,建筑用材占比已经从2012年中报的29.55%、27.11%下降至26.72%、23.99%,而工业用材和深加工材的占比则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不仅导致公司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而且毛利率也同比增加了2.77个百分点。
2、轨道交通需求回暖和定增后财务成本压力缓解是下半年的主要看点。面对经济数据的持续下滑,近段时间以来国家政策基调已经从之前的调结构,到保底线,再到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增长,政府对经济的态度开始有所变化,各部委稳增长系列措施预计也将于下半年密集出台。而且据悉我国已有36个城市轨道交通获批,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随着经济回暖和刺激政策加强,预计下半年轨道交通订单要好于上半年。目前公司45MN挤压机主要用于“特殊铝型材及铝型材深加工项目”,而100MN挤压机大型挤压机投产后,公司与中国北车的合作也将进入实质化阶段,随着轨交订单增多,大型挤压机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强。
为了不断的占领高端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公司在定增资金到位前,大量借款导致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2011年公司财务费用率仅3.51%,2012年大幅增长至6.49%,2013年中报也高达7.2%,财务费用高达7212万元,占同时期净利润的48%,财务费用的高企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公司业绩的高成长。不过2013年6月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的14亿资金已经到账,预计下半年公司财务费用率将出现明显下降,从而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3、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经过测算,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的业绩分别为0.65元、0.80元、1.01元,对应PE分别为21X、17X、14X。考虑到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将导致高端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定增项目完成后不仅将大幅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而且还将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所以我们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预测未来6个月公司合理股价为16元。
4、主要风险提示:1、订单不及预期;2、加工费下滑。
中孚实业:完整产链将放量,自给自足降成本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鲍庆 日期:2012-05-22
行业拼成本,公司有优势。近年来,我国铝行业的毛利率呈逐年下滑的趋势,行业内成本的比拼也日益激烈。公司主要产品为电解铝及铝加工材,自2002年上市以来,通过产业链的积极延伸,现已拥有“煤-电-铝-深加工”的完成产业链,在行业内逐渐确立了竞争优势。目前,公司在产业链上的拓展和部署已经基本完成,各环节产量也将在2012年-2014年逐步释放,盈利能力有望随之提高。
上游煤炭合并开采,贡献产能可观。公司通过收购重组,目前旗下拥有6座煤矿(金岭煤业、金星煤业、金窑煤业、陈楼一三、新丰煤矿和慧祥煤业),预计2014年总产能将达到300万吨以上。其中金星煤业和金窑煤矿以及新丰煤矿和陈楼一三距离较近,将分别采用合并开采,大幅减少了开采成本。
中游自有电厂低成本供电。公司控股拥有3组300MW的发电机组,年发电量约70亿度电,其发电成本仅约0.48元/度,而外购电价约为0.62元,目前公司自有发电机组可满足公司本部电解铝生产线电力需求。
下游电解铝技术领先,耗能低于行业平均。目前,公司共有电解铝产能75万吨,由于技术领先,平均电耗约13400度电/吨,低于行业平均13800度电/吨的能耗。
下游铝加工材产能今明两年开始放量。公司目前拥有在产铝加工材产能50.5万吨(中孚实业本部30万吨,银湖铝业10.5万吨,林丰铝电10万吨),并拥有中孚特铝在建产能30万吨,预计该项目将在2012年-2013年陆续达产,提升公司的整体毛利率水平。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公司2012-2014年EPS分别为0.25元、0.32元和0.44元,对应2012年4月17日6.54元的收盘价,PE分别为26.2倍、20.5倍和14.9倍。通过同行业比较,我们认为公司目前估值偏高,但是考虑到公司产业链各环节产能释放后,综合毛利率有超预期的可能,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公司目前资产负债率较高,财务费用高企,可能会影响公司盈利能力。
东阳光铝:毛利率基本稳定,三费大增导致业绩下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联讯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罗柏言 日期:2013-08-01
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0031万元,同比增长2.90%;实现营业利润7765万元,同比下降45.47%;实现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4835万元,同比下降41.57%;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06元。
点评:
1、需求低迷和三费大幅增加导致公司业绩下滑。由于国内外经济形势低迷,2013年上半年特别是一季度电子元件、集成电路、家电等产品的累计同比增速依旧不容乐观,二季度也呈现明显的旺季不旺的特征,下游需求的萎缩导致铝电解电容器用铝箔材料市场形势依然严峻,竞争进一步加剧,行业平均开机率不足五成。因为市场需求不旺,一季度公司产能利用率不足,但二季度,通过推广化成箔节能工艺和下调部分产品价格,公司海外订单大幅上升。2013上半年公司电极箔、电极箔来料加工和电子铝箔业务都实现了较快增长,而且公司实现境外营业收入6.83亿元,同比增长47.12%,由此可见降价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公司产品在海外的竞争力。不过由于折旧、负债、研发费用和运输成本的上升,2013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占比达到13.9%,同比增加了2.85个百分点,其中财务费用更是达到1.4亿元,同比增长40.85%,三费占比的逐年快速提升是吞噬公司利润的主要原因。
2、技术优势助力毛利率基本维持平稳,产业链一体化稳步推进。近几年为了应对国内行业洗牌,公司加大了研发投入,一方面,通过依托铝业研究院不断提高各产品的工艺和品质,尤其是腐蚀箔和化成箔的工艺;另一方面,通过与国际行业巨头的大力合作,将公司打造成世界领先国内先进的电子元件生产企业。2013年上半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17.49%,同比仅下滑0.53个百分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需求低迷和产品降价后,公司电极箔、电极箔来料加工和电子箔毛利率依旧能够达到27.92%、30.23%和23.62%,而竞争对手相关产品的毛利率却出现大幅下滑,技术上的卓越导致公司产品毛利率更高且更稳定。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从普铝到铝电解电容器的最为完整的铝深加工产业链,但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公司不仅加快了对下游新材料(氟化工)的布局,而且还加快了上游资源整合且已成功增持桐梓县狮溪煤业并达到60%的控股比例,从而离煤电铝一体化的目标更近一步。
3、下调公司至“持有”评级。经过测算,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的业绩分别为0.13元、0.15元、0.20元,对应PE分别为47X、40X、31X。鉴于下游需求低迷、行业基本面并未明显好转,公司下半年依旧面临较大的业绩压力,所以我们暂时下调公司至“持有”的投资评级。
4、主要风险提示:1、下游需求继续低迷;2、产品价格继续下滑。
明泰铝业:期待CTP版基升级及交通运输用铝的需求爆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玉,滕越 日期:2013-09-18
一、 事件概述
我们近日对明泰铝业进行了实地调研,就目前经营与公司管理层进行了交流。公司目前经营稳定,募投铝板带箔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仍在建设中。
二、 分析与判断
公司为铝板带箔龙头企业,募投铝板带箔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仍在建设中
明泰铝业主要从事铝板带箔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业务,目前产能40万吨,系国内铝轧制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印刷用PS铝版基全国排第一,市场占有率约60-70%。公司产品品种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客户在铝板、铝带、铝箔的多元化需求。公司IPO募投铝板带箔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仍在进行中,项目投产后3年,公司产能将增加至45万吨。
PS版基需求较为平稳,期待CTP版基升级以及交通运输用铝的需求爆发
公司印刷铝版基产品需求比较平稳,由于其市场占有率已高达70%,我们判断未来市场增长空间有限。但公司的CTP版基产品仍有极大潜力,作为PS版基的升级产品,未来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此外,未来中国铝金属消费向交通运输、包装领域倾斜是大势所趋。公司在2013年1月与轧制技术及连轧自动化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国栋先生共同设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主要研究交通用铝及其装备的关键技术的科技攻关及其产业化实施。将为公司未来在交通运输等行业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公司汽车、航空等铝产品的开发。
公司现金充裕,未来小额贷款公司将为公司提供稳定收益
根据公司半年报显示,公司货币资金有7.2个亿,现金充裕,将为公司未来在行业上下游纵向以及横向发展提供现金支持。此外,公司用9000万投资巩义市义瑞小额贷款有限公司60%股权,小贷公司上半年盈利50.89万元。按小贷公司贷款1-3年利率6.15%保守计算,1.5亿股本年利息收入922.5万元,公司60%股权年投资收益达到553.5万元。预期小贷公司将为公司带来较为稳定的投资收益,随着国家对小贷公司的政策支持,未来仍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
三、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铝板带箔龙头企业,目前经营稳定,募投项目仍在建设中,产能增长有限,而公司下游铝产品需求平稳,故判断公司业绩保持平稳。预期2013到2015年EPS分别为0.17元、0.20元和0.28元,对应的PE为46、39、29倍,给予公司“中性”评级。
四、 风险提示
铝价下跌,下游需求放缓。
利源铝业:需求回暖和财务成本压力缓解是下半年的主要看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联讯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罗柏言 日期:2013-08-15
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中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0155.29万元,较同期增长29.71%;营业成本73470.81万元,较同期增长24.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042.97万元,较同期增长40.04%;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4元(全面摊薄前的业绩)。
点评:
1、募投项目投产和产品结构优化是上半年业绩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公司IPO募投项目的45MN挤压机已于2011年底投产,100MN挤压机由于进口设备到货延迟等原因虽然有所推迟,但2013年初也已投产。随着首发募投项目的陆续投产,公司目前已拥有进口5轴加工中心,进口3轴加工中心,国产加工中心,大大的提高了铝型材的深加工能力,进一步提高了产品附加值和完善了公司的产业链。此外,公司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公司收入和利润结构中,建筑用材占比已经从2012年中报的29.55%、27.11%下降至26.72%、23.99%,而工业用材和深加工材的占比则大幅提升,产品附加值的提高不仅导致公司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而且毛利率也同比增加了2.77个百分点。
2、轨道交通需求回暖和定增后财务成本压力缓解是下半年的主要看点。面对经济数据的持续下滑,近段时间以来国家政策基调已经从之前的调结构,到保底线,再到7月30日中央政治局工作会议提出的稳增长,政府对经济的态度开始有所变化,各部委稳增长系列措施预计也将于下半年密集出台。而且据悉我国已有36个城市轨道交通获批,到2020年我国轨道交通里程将达到6000公里,在轨道交通方面的投资将达4万亿元。随着经济回暖和刺激政策加强,预计下半年轨道交通订单要好于上半年。目前公司45MN挤压机主要用于“特殊铝型材及铝型材深加工项目”,而100MN挤压机大型挤压机投产后,公司与中国北车的合作也将进入实质化阶段,随着轨交订单增多,大型挤压机对公司业绩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强。
为了不断的占领高端产品市场,延伸产业链,公司在定增资金到位前,大量借款导致公司面临严重的财务压力,2011年公司财务费用率仅3.51%,2012年大幅增长至6.49%,2013年中报也高达7.2%,财务费用高达7212万元,占同时期净利润的48%,财务费用的高企在一定程度上侵蚀了公司业绩的高成长。不过2013年6月公司非公开发行募集的14亿资金已经到账,预计下半年公司财务费用率将出现明显下降,从而进一步增厚公司业绩。
3、维持公司“增持”评级。经过测算,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的业绩分别为0.65元、0.80元、1.01元,对应PE分别为21X、17X、14X。考虑到公司募投项目投产将导致高端产品的销量大幅增长,定增项目完成后不仅将大幅减轻公司的财务压力而且还将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更有利的地位,所以我们维持公司“增持”的投资评级,预测未来6个月公司合理股价为16元。
4、主要风险提示:1、订单不及预期;2、加工费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