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板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华北制药:青霉素类业务大幅增长,公司扭亏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凤展 日期:2013-08-26
公司动态事项
公司公布2013年度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5.55亿元,同比增长27.68%;实现利润805.13万元。
事项点评
青类表现好于预期
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7.68%,销售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于青霉素业务和医药物流业务的增长,其中青类上半年同比增长38.01%,医药及其他物流贸易同比增长52%,其他类同比增长18.69%,头孢类同比增长5.66%,维生素类受到市场不景气的影响,收入同比下降30%左右。
整体毛利率下降
分产品来看,2013上半年公司的大部分产品毛利率都有下降,青霉素类减少3.3个百分点,维生素类减少20.8个百分点,其他类减少2.89个百分点,医药及其他物流贸易减少0.28个百分点,唯有头孢类增加4.30个百分点。
营业利润情况好转,但依然为负
在销售收入增加,期间费用减少(主要是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合力下,公司的营业利润比去年有较大程度好转,但依然为-3727万元。此次能够扭亏,另一个重要因素在于营业外收入的大幅增加,其中营业外收入达到5351万,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2451万元。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给予“谨慎增持”评级
公司的看点主要还是在战略转型能否成功,由原料药企业转型为制剂型企业,由抗生素企业逐步转型为综合性普药企业。
2013年度,公司能够实现扭亏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青霉素类产品的底部回升;
2、头孢类产品构建的完整产业链,带动毛利率的提升
3、费用控制
投资建议:给予公司“谨慎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青类产品价格提升小于预期;
头孢类产品竞争态势恶化;
制剂增速低于预期;
营业外收入对公司业绩影响较大
康美药业:布局玉林中药材交易,树立东盟品牌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江维娜 日期:2013-11-12
◆事件:11月10日,公司公告拟投资30亿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建设中国-东盟康美玉林中药材(香料)交易中心及现代物流仓储项目。
◆公司已完整布局大型中药材交易市场。广西将成为公司继安徽亳州、广东普宁、河北安国、陇西后又一中药材交易中心,至此,公司已经在国内排名靠前的重要中药材交易市场布局(广东清平中药材交易市场位于市中心,拿地成本高,暂不考虑),这一收购有助于公司对中药材数据采集整合,进行电子商务平台的构建,同时,10月16日,SFDA宣布将进一步加强中药材管理,除现有17个中药材专业市场外,今后各地一律不得开办新的中药材专业市场,此项政策提升了中药材交易市场的进入壁垒,对于已经拥有大型药材交易中心的康美是利好。长期来看,公司在中药材市场的话语权和市场份额都将继续提升。
◆公司建设玉林市场财务压力不大。玉林市场计划用地总面积约2000亩,工期4年。公司凭借在中药材交易市场上树立的品牌以及良好的资源和关系拿到项目用地,成本不高,未来拟投资的30亿元将分期陆续投入,公司财务压力不大。同时,公司建设期内预计先部分完工验收先分期投入使用,项目部分功能早日发挥效益也可进一步缓解公司的财务压力。
◆广西玉林地处自贸区要道,助于在东盟建立中药材品牌。东盟自贸区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占世界贸易的13%,现已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广西是双向沟通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基地,公司在广西玉林建设中药材市场除面向国内,未来还可面向东盟十国,助于在东盟建立中药材品牌。
◆广西中药材市场依托于丰富的中药材资源。广西是中药资源大省,约占全国药用植物资源1/3,我们认为,参考公司在其他道地药材地区的发展战略,广西丰富的道地药材为公司未来进一步向上游延伸,垄断上游药材,发展GAP种植基地奠定了基础。同时玉林市是东南亚最大香料市场之一,东南亚香料市场容量近70亿美元,玉林销量占 60%-70%,而香料60%以上为中药材,公司未来将大力发展玉林香料,树立香料品牌。
◆玉林有望复制亳州模式。公司计划在玉林建设香料市场及中药材、香料物流仓储中心、会展中心,同时集合现货交易、信息发布、质量控制、价格指数和网上大宗交易平台等。此举与亳州规划基本无异(亳州无香料),考虑到亳州一期交付使用,完全回款,二期启动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玉林未来有望复制亳州模式,较快进入投资回报期并树立品牌。
◆盈利预测与估值: 我们认为公司基本面平稳,预计13-1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90元、1.22元和1.48元,给予13年27倍PE估值水平,对应目标价24.30元,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贸易增速下滑;中药材价格下降。
天士力:双轮驱动发展,政策影响有限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贺菊颖,董凯 日期:2013-11-12
双轮驱动发展,外延并购步伐加快
公司明确发展战略主线,外延并购+内生增长将成为驱动公司发展的两个重要引擎。外延并购逐步常态化,预计未来每年2~3个并购案例。天地药业收购成本合理,公司将在营销及技术两方面进行资源支持,预计天地药业业绩保持30%以上增速。
心脑血管产品线梯队合理,布局日益完善
公司已在心脑血管领域构建起市场最富竞争力的产品组合。复方丹滴FDA III期临床顺利推进,已入组一半病例;养血清脑、芪参益气等二线品种静待基药效应释放,丹参多酚酸、尿激酶原等新品蓄势待发,差异化定位开拓新市场。丹滴正在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II期临床,同时布局儿科、糖尿病等新领域,止动颗粒、糖敏灵丸正在申报新药证书。
预计中药降价对公司经营影响有限
反商业贿赂运动对公司产品销售影响可控,四季度销售指标有望顺利完成。复方丹参滴丸日服用金额在同类药物中偏低,近二十年价格仅上涨5.9%,降价风险较小。养血清脑、芪参益气等新进医保目录的品种,预计价格调整幅度在个位数,影响有限。
商业业态优化致应收账款增加,年底有望改善
商业纯销业态比例的提升是应收账款持续增加的主因;经营现金流环比下滑则由于采购、研发、员工等支出增加,此外受贴现率提高影响公司减少应收票据贴现。随着年底陆续回款及票据贴现,资产结构有望改善。
预计13-15年业绩分别为1.08元/股、1.40元/股、1.79元/股
维持2013/14/15年EPS分别为1.08/1.40/1.79的盈利预测。丹滴FDA认证顺利推进,养血清脑、芪参益气静待基药效应释放,丹参多酚酸等潜力重磅品种蓄势待发。公司现价对应14年28倍PE,公司仍处于快速发展轨道,我们看好公司的长期投资价值,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最高零售价下调风险;FDA认证受挫风险;新品销售不达预期风险。
太龙药业:关注双金连合剂与大输液业务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葛峥,李平祝,吴晓雯 日期:2010-08-05
大输液业务增长确定
公司新建的输液基地拥有一条玻瓶生产线和十条软袋生产线。这一条玻瓶生产线的年产能超过1亿瓶。该生产线今年四月份已经稳定生产。预计软袋生产线明年可以形成1.8亿袋的产能。随着产能的释放,我们预计今明两年大输液的销售额会相应大幅增长,预计大输液今年销售增长50%,明年有望再翻倍。公司的规划是三年内确定公司大输液在河南省的领导地位,不排除整合其他输液企业的可能。
双黄连系列保持稳定增长
公司的主打品种双黄连口服液将保持稳定增长。双黄连系列产品未来的主要增长点是双黄连合剂和双金连合剂。公司的双黄连合剂是基本药物独家品种,随着基本药物制度的推进该产品有望放量增长。
双金连合剂是双黄连口服液的升级换代产品,具有更好的疗效。公司将从今年底开始加大该产品的广告投入力度,销售力争实现三年过亿,去年该产品的销售收入约一千五百万。
医药商业盈利能力低,改善空间大
去年是太新龙医药运营的第一年,主要业务范围在郑州市及周边的几个城市。未来公司将一方面丰富业务终端,摆脱仅依靠批发的局面,同时将公司的医药商业业务逐步推向全省。公司去年实现销售收入3.6个亿净利润仅有33万元,盈利能力较低。我们认为随着公司业务的逐步成熟公司的盈利能力将会逐步恢复。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我们认为公司的看点比较多,未来几年基本面存在较大改善可能,需要进一步跟踪研究。我们预测2010-2012年公司分别实现EPS0.11元、0.18元和0.23元,以8月4日收盘价7.23元计算,对应动态PE 分别为63倍、39倍和32倍,公司目前估值水平较高,考虑到公司基本面潜在的改善,我们暂时给以公司持有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
双金连合剂的市场开拓低于预期;大输液市场竞争加剧。
益佰制药:产品取胜发展提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海刚,强静,邹朋 日期:2013-11-12
投资亮点
管理层领导力突出,融资助力发展提速。窦啟玲女士掌舵后积极引领变革,完善激励机制,带领管理层制定了“以中药现代化为主,集中优势开拓抗肿瘤、心脑血管系统和止咳药物市场,加快开发化学药品和生物药品”的发展战略和“2020年之前打造百亿医药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连续两年大幅超额完成净利润考核指标,即将完成的定向增发有望带动公司发展提速。
发力基层市场,艾迪重回高增长。中药注射剂是中药板块增长最快、单品规模最大的领域。公司一线产品艾迪为抗肿瘤类中药注射剂独家品种,收入占比约50%。以往公司侧重三级医院的学术推广,艾迪80%的销售来自三级医院。公司自2012年开始扩大二级医院覆盖,覆盖数量从2012年底的800多家增加至目前约1200家,二级医院总数约7000家,艾迪在基层市场仍有巨大增长空间,预计未来可保持约30%的增长,2015年销售有望达到20亿元。
产品衔接有序,潜力品种云集。公司通过研发、代理、并购不断丰富品种,目前拥有11个独家品种,覆盖市场容量最大的3个治疗领域(肿瘤、心脑血管、呼吸)。6个品种(艾迪、复方斑蝥胶囊、银杏达莫注射液、克咳、洛铂、妇炎消胶囊)销售过亿,我们预计未来艾迪的销售额有望突破20亿元,洛铂、理气活血滴丸有望达到10-15亿元,复方斑蝥胶囊、妇炎消胶囊、疏肝益阳胶囊、瑞替普酶有望达到5-10亿元。
财务预测
我们预计2013-2014年EPS为1.20元和1.53元,同比增长为30%和27%,对应P/E为24X和19X。
估值与建议
首次关注给予“推荐”评级,目标价38.8元,对应2014年25倍估值。公司管理团队稳定、激励机制完善、战略目标清晰、产品潜力巨大,融资有望助力发展提速,目前估值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
风险
产品销售可能低于预期;药品降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中药材及辅料价格大幅上涨;新药审批存在不确定性。
丽珠集团:新品种快速增长,长期发展前景看好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山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林兴秋 日期:2013-11-07
事项:公司发布了2013年三季报。
主要观点: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公司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15%,营业利润增长6.33%,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10.22%。第三季度单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60%,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9.02%。公司业绩增长有所放缓的原因是B股转H股的项目费用计提,目前大约计提了1000多万。宁夏产业园区及珠海新生产基地即将转为固定资产,进而计提折旧,对公司业绩增长有一定的压力。
两大新品种增速喜人注射用鼠神经生长因子同比接近翻番,今年销售收入有望增长到5500万以上。国内厂家4家,总体竞争较温和,市场空间比较大。亮丙瑞林增长在80%左右,只有2家生产,也是公司重点推广的新产品,今年收入有望超过1亿。艾普拉唑增长约30%。随着公司高端专科药的比重逐年上升,估值水平将不断提升。
老品种持续增长参芪扶正注射液是公司独家品种,近2年快速增长,今年第一季度增长29%,超出预期,今年前三季度增长20%。由于是独家品种,新招标政策影响不大。抗病毒颗粒也是独家品种,主要销售渠道在药店,因此受招标政策的影响也不大,预计今年增长20%。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1.59、1.88、2.36元,目前对应的2013年PE为24.65倍,考虑到公司新产品的快速增长,潜力较大,维持公司买入评级。
新华医疗2013年3季报点评:高增长态势延续,外延式并购+医疗服务崛起保证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叶侃 日期:2013-11-08
公司发布2013年三季报,公司2013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29.29亿元,同比增长38.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9亿元,同比增长45.04%,基本每股收益为0.94元;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后净利润为1.57亿元,同比增长39.71%。
内生外延齐发力促业绩继续保持高增长公司收入和净利润继续保持高增长,其中公司医疗器械(含制药机械)主业作为核心利润来源,2013年上半年销售同比增长44.28%。
一方面,公司原有主业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其中感控设备业务在行业高峰期过后在大基数上仍能维持稳定的快速增长;而以制药用灭菌设备、非PVC软袋大输液生产线、冻干机等为代表的制药叶侃机械业务受无菌药品新版GMP认证刺激实现高增长。
另一方面,外延式发展战略效果逐步显现,近年来并购的上海泰美、北京威泰克保持高增长;而去年下半年并表的长春博迅业绩贡献弹性巨大,我们预计长春博迅2013年有望提高公司净利润增速超过20个百分点。
收购远跃药机将完善公司制药装备板块的业务结构,规避短期业绩下滑风险从目前来看,2013年公司业绩40%以上的高增长已经趋于明确。市场对公司持续成长性的担忧主要集中在2014年——公司现有制药装备业务主要针对无菌药品,受无菌药品新版GMP认证结束影响而业绩下滑,由此导致公司整体业绩增速下滑。
而远跃药机作为国内中药制药装备行业的领先厂商之一,其下游为中成药企业,无菌药品占比不大,大多新版GMP认证的截止期为2015年底,刚好与公司现有制药装备业务结构形成互补。远跃药机2012年实现净利润3041 .70万元,静态测算90%的股份将增厚公司净利润的16.76%,业绩增厚明显;而相应的发行股份后股份仅增加不超过当前公司股本的3.30%,远低于业绩增厚幅度,故收购完成后公司EPS也将有所提升(静态测算约增厚1 0%)。因此,通过收购远跃药机,将有效改善制药装备业务的产品结构,有望平缓业绩波动,规避制药装备业务的短期业绩下滑风险。
而且远跃药机盈利能力突出,2012年销售净利率达到1 8.82%,远高于公司同期5.96%的销售净利率水平,故收购远跃药机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戴维医疗:收购甬星医疗进行扩张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卫雯清 日期:2013-11-12
公司今日发布公告,拟使用自有资金440万元人民币收购宁波甬星医疗仪器100%股权,并以自有资金500万元向甬星医疗增资。交易完成后,甬星医疗注册资本为800万元,公司持有甬星医疗100%的股权。
甬星医疗主要业务为智能输液泵的生产、销售,12年全年销售收入为146万元,净利润为-12万元,13年1-9月营业收入为77万元,净利润为-88万元。由于输液泵属于二类医疗器械,是一种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病人体内发挥作用的一种仪器。主要用于升压药物,抗心律失常药药物,婴幼儿静脉输液或静脉麻醉。
点评:戴维医疗此次收购甬星医疗,是公司从婴儿保温箱向其他业务拓展的初次尝试,选择了收入和利润对公司影响都不大的甬星医疗也是为了控制风险。甬星医疗2013年前三季度净利润-88万主要是由于处置了不良资产导致的亏损,扣除此项非经常损益盈亏平衡。输液泵是常用医疗设备,市场竞争激烈。甬星医疗是70岁高龄董事长在经营管理,此次戴维医疗选择收购,一方面可以借助自己的销售渠道和经销商资源加快此品种的销售,另一方面输液泵也可以安装在戴维的婴儿保温箱上作为附加功能增加销售价格(单品销售价格4000元左右)。预计14年起年销售额为300-500万,净利润为100万左右,对公司净利润影响不大,但是是公司使用超募资金横向并购医疗器械企业的开始,未来有进一步收购扩大的预期。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3-15年EPS为0.51、0.65和0.83,同比分别增长10%,27%和28%,对应估值分别为42,33和26倍,短期估值较贵,关注二胎放开给公司带来的短期投资性机会,维持增持评级。
三诺生物:仪器投放策略逐步见效,业绩加速趋势确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裴云鹏 日期:2013-10-30
事件:公司公布2013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35.5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21亿元,同比增长29.42%,扣非净利润1.12亿元,同比增长21.61%,EPS1.07元,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5661万元。
三季度收入、利润增速均加快,符合我们预期。第三季度(7-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1亿元,同比增长47.16%,环比增长20.4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5068万元,同比增长52.76%,环比增长68.65%;Q3业绩较上半年大幅改善,基本符合我们此前的判断。我们判断公司业绩加速主要原因是公司今年血糖仪投放力度加大、仪器投放策略逐步见效加速滚动试条销量的增长、以及出口销量增长所致,继续看好公司第四季度继续加速增长。
仪器投放力度加大,未来几年产能无忧。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6.06%,同比下降3.55个pp,主要原因是产品结构发生变化(上半年低毛利的仪器投放力度加大,同比大幅增长70.42%,占比提升,而试条同比增长21.62%)、以及因产能受限致高毛利率的免调码试条占比降低所致。目前公司募投项目“生物传感器生产基地”已于10月份正式投产,产能瓶颈解决,完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血糖仪200万台,配套血糖试纸5亿条,未来几年产能无忧。预计随着公司新增仪器带动更多试条销量的增长以及免调码试条产能释放收入占比的提升,公司综合毛利率会逐步回升。
维持“增持”评级。国内血糖监测系统市场空间广阔,未来几年仍将维持高速增长中,公司是国内龙头企业,我们认为公司可凭借成本和渠道的显著优势最能受益该行业的高景气。我们小幅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13-15年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5.3%、35.8%、31.1%,EPS分别为1.32元、1.79元、2.35元/股。血糖监测系统行业空间广阔将持续高景气,公司是国内龙头、核心竞争优势显著最能受益,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过于单一的风险;新进入者增多导致市场竞争程度超预期。
恒瑞医药:增长稳健,期待新品种获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季序我 日期:2013-11-01
13年前三季度EPS0.68元,符合预期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销售收入45.4亿元,扣非净利润9.2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3%、18.5%,对应EPS0.68元,基本符合预期。三季度单季度实现销售收入9.7亿元,扣非净利润2.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9.7%、17.8%。
政策压力下收入增长稳健,营业利润率提升促进业绩提升
尽管受反商业贿赂、药品招标等负面政策环境影响,然而依靠产品质量以及营销能力的优势,公司三季度收入仍保持了10%左右的稳健增长。公司通过优化产品结构、积极控制费用等提高经营效率,单季度营业利润率同比上升0.9%,助推业绩维持快速上升的良好态势。
重要新产品接近获批,有望引领公司充实高增长
公司是国内药品研发龙头企业。创新药中,1.1类新药阿帕替尼已经结束三期临床,效果良好,有望在未来几个月内获批;我们预计阿帕替尼潜在市场空间超过20亿元,未来有望成为抗肿瘤药重要品种。仿制药产品中,非布司他已于7月获批,卡培他滨有望年内获批。公司在研产品丰富,我们预计未来5年每年都将有6-7个新药获批,产品线进一步丰富。随着新产品逐渐放量,公司收入有望重回20%以上的高增长。
估值:维持目标价37元,重申“买入”评级
考虑反商业贿赂、药品招标等幅面政策对公司产品营销造成一定压力,我们小幅下调公司13-15年EPS至0.92/1.13/1.36元(原0.95/1.16/1.40元),根据瑞银VCAM(WACC6.0%)维持目标价37元,重申“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