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星宇股份:内生增长稳定,期待并购加快外延扩张
星宇股份 601799 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行业
研究机构:中投证券 分析师:邢卫军 撰写日期:2013-12-03
星宇股份是内资车灯企业的领军者,进口替代机遇保证中长期稳步增长。车灯作为汽车重要的外饰和功能产品,整车厂家对其供货体系管理十分严格。公司是内资车灯企业领军者,已进入多数合资整车企业供货体系,未来有望凭借性价比持续扩大配套车型种类和份额。
车灯行业进口替代空间广阔。国内车灯行业规模超过200亿,需求随汽车销量及保有量持续增长。目前小糸、海拉、法雷奥、斯坦雷等外资公司市场份额超过60%,占据主流合资品牌配套市场;以公司为首的内资企业快速成长,逐渐进入合资配套体系及高利润的大灯产品。
客户扩大+产品升级,公司发展路径清晰。公司已大量为大众、丰田配套车灯,13年进入东本、长福供货体系,14年争取进入广本、长马体系,下游客户数量持续扩大;前灯、后灯等高附加值产品比例持续提升,目前大灯收入份额已达2/3。客户+产品双轮驱动公司增长确定性。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13-15年实现收入15.7亿元、18.3亿元和21.5亿元,归属于母公司净利为2.04亿元、2.31亿元和2.80亿元,同比增长8%、13%、21%,每股EPS为0.86元、0.98元和1.18元,对应13-15年PE为17、15和12倍。我们给予公司13年20倍估值,目标价17元,给予“推荐”评级。
催化剂:大股东解禁(14年2月)、海内外收购
风险提示: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汽车消费景气度下降
模塑科技:保险杠业务快速增长,民营医院有望提升估值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文钊 日期:2013-10-31
投资逻辑
公司是汽车保险杠领先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技术以及客户资源优势。
公司主营塑化汽车装饰件且以汽车保险杠为主,公司起步于为上海大众桑塔纳独家配套保险杠,也是国内最早开始为合资企业配套保险杠的企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不仅产销规模行业领先,也积累了雄厚的研发能力、工艺经验以及客户资源优势。
主要配套客户销量快速增长+原材料价格处于低位,保险杠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公司主要配套客户为上海通用、北京现代、神龙汽车,并已进入华晨宝马、北京奔驰等高端整车厂的供应体系,这些优质客户销量增速均较快,公司保险杠需求也有望保持较快增长。另外,原材料成本在保险杠成本构成中约占80%,我们预计未来较长时间内钢材、聚丙烯价格都将维持低位,公司盈利能力也有望保持较好水平。
持有江苏银行股票市值至少达4亿元。公司曾参与设立江苏省唯一省属城市商业银行——江苏银行,共计持有约1亿股。按照目前上市商业银行的平均估值来看,公司持有的1亿股江苏银行市值将至少达4亿元。
民营医院有望提升公司估值。公司今年投资设立了民营医院——无锡明慈心血管病医院,该医院为省级三甲医院,主要以心血管病和糖尿病治疗为特色,以高端健康体检为重点,兼具中老年高端养老等功能,医院床位编制预计约为150张。根据行业经验测算,成熟后预计其每年将贡献约1000-1600万元净利润。参考A股涉及民营医院业务的公司平均PE约34倍,公司整体估值也有望得以提升。
盈利预测
预测公司13-1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8、3.72和5.09亿元,分别增长45.6%、38.7%和37.0%,对应EPS分别为0.87、1.20和1.65元。
投资建议
公司可谓有业绩、有故事,而其当前估值仅约13年9倍、14年7倍PE,明显偏低。参考可比公司估值,我们给其12-14元目标价,对应14年10-12倍PE,首次给予公司“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乘用车销量超预期下滑;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民营医院进程不达预期。
普利特:长玻纤、液晶高分子是公司未来主要看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曹小飞,张瑞 日期:2013-12-09
主要观点:
汽车行业产销回暖、轻量化趋势助力公司主业高增长。公司今年以来业绩高增长主要有两个原因:(1)汽车行业产销持续回暖,1-10月,国内汽车实现销量1782万辆,同比增长13.47%,较2011、2012年显著回升;(2)在保证安全、舒适的前提下,轻量化、节能化是汽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以塑料制件替代金属制件是汽车减重最主要的技术手段,轻量化趋势推动了车用改性塑料需求的不断增长。
双L:长玻纤(LGF)、液晶高分子(LCP)是公司未来主要看点。长玻纤材料(LGF)是公司2012年开发的新产品,国内市场容量20万吨左右,销售价格和毛利率较普通改性塑料要高。公司将长玻纤定位为未来的主导产品之一,投入较大精力拓展市场,其中一款长玻纤增强PP材料已成功用于宝马5系的仪表板骨架,凭借进入高端车型的示范效应,在国内市场份额增长较快。液晶高分子(LCP)自2013年6月投产以来,仍处市场开拓初期,下游客户认可、替代进口还需一定时间,预计对2013年业绩贡献较小,未来下游客户若实现突破,将为公司带来全新的业绩增长点。
明年重庆基地投产。公司现有产能约15万吨,其中上海5万吨,嘉兴10万吨,公司还在重庆规划有10万吨/年的生产基地,2014年将逐渐达产。重庆是国内第二大汽车生产基地,拥有长安、上汽、一汽、二汽、北汽等知名汽车集团的生产基地、上千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企业。重庆基地投产有助于公司节省运输费用、扩大收入规模。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6个月目标价20.00元。我们维持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3-2015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82元、1.07元、1.42元,对应2013年12月6日收盘价17.27元,2013-2015年动态市盈率分别为21倍、16倍、12倍。我们维持公司“增持”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20.00元,对应2013年24倍市盈率。
风险提示:(1)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2)下游需求波动风险;(3)TLCP市场进度不达预期风险。
江淮汽车公司研究动态:mpv销量恢复,收益国企改革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湘财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栾钊 日期:2013-12-11
投资要点:
11月公司实现销量4万辆,同比下降6.1%
江淮汽车公布11月产销快报,1 1月公司实现销量4万辆,同比下降6.1%,前十- 20400月累计实现销量45.5万辆,同比增长10.7%。
11月实现SUV销量2740辆,同比增长1 95.3%,轿车8239辆,同比下降 52.7%,MPV5698辆,同比增长31%,卡车2万辆,同比增长1g%,实现 出口3737辆,同比增长15.7%。
MPV迅速恢复,保证公司业绩
本月公司MPV销量有较好增长,MPV因乘用车一厂涂装分厂6月失火,一直 处于供应不足的状态,导致下半年销量偏低,10月生产已基本恢复增长。MPV业务是公司的业绩支柱,盈利水平明显高于其他车型,去年公司MPV销量的大幅下降是公司业绩下滑的最主要原因,前十一月公司MPV实现销量4.9万辆,同比仍然下降2.2%,年底是MPV销售旺季,在终端库存偏低和需求旺 盛的作用下,预计12月公司MPV销量仍能有较好表现。
有望受益集集团国企改革
公司是安徽重要国有企业,新一届管理层上任后明确了以利润为导向的经营 思路,9月公司公告控股股东江汽集团将开展引进外部投资者工作,进一步 优化股权结构。这都有助于江汽集团加快推进国企改革。公司作为集团下属上市平台,将受益于此轮国企改革。
估值和投资建议
公司正处于产品线的扩张期,11月上市的A30盈利能力将明显高于老款,明年上半年1.5T与自动挡S5以及小型SUV将陆续上市,盈利能力更强的车型销量占比将进一步提高,我们维持对公司较积极的看法,维持13、14年EPS分别为0.84、1.15元,目前公司估值较低,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国企改革进度不及预期;SUV竞争加剧公司产品销量不及预期;营销体系调 整影响短期销量;新版节能补贴政策影响公司销量。
长安汽车:2014年仍有望保持高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邹天龙,陈实 日期:2013-12-11
长安福特:预计14 年销量同比增长21%,利润率继续提升。
我们预计长安福特2014 年销量将达到81.6 万辆,同比增长21%,主要源于:1)公司通过生产线优化将进一步提升翼虎产能,我们预计翼虎14 年产销量将达到13 万辆;2)新蒙迪欧上市后反馈良好,月销量迅速攀升至8000 辆,我们预计随着公司产能逐渐爬坡以及消费者良好口碑的累积,2014 年新蒙迪欧有望实现12 万的年销量。此外,由于毛利率较高的翼虎、新蒙迪欧以及新福克斯占比提升,我们预计长安福特净利率将提升0.8 个百分点至8.5%。
长安马自达:预计CX-5 与新马3 将带动14 年销量大幅增长。
长安马自达全新SUV CX-5 自8 月份上市以来销量稳步攀升,截止11 月份累积销售1.66 万辆(月均4100 辆),从渠道调研反馈情况看,该车型终端需求旺盛,我们预计随着2014 年初产能爬坡后,月均销量有望突破5000 辆;此外,公司全新马自达3 也将在14 年正式上市,我们预计上述两款车型将带动长安马自达14 年销量同比增长68%至11 万辆。
长安本部:CS75 即将上市,乘用车业务有望减亏。
公司明年上半年将投放全新SUV 车型CS75,目标竞品是长城H6,我们预计该车型全年销量有望达到5 万辆,受此带动,我们预计长安本部狭义乘用车销量将达到44 万辆,同比增长19%,亏损幅度有望继续收窄。
估值:上调目标价至15 元,维持“买入”评级。
基于对翼虎、新蒙迪欧等车型销量预测的上调,我们将公司2013~15 年EPS预测上调至0.73/1.11/1.46 元(原预测为0.70/0.91/1.00 元),并将公司目标价上调至15 元,该目标价对应公司2014E PE 为13.5x。其推导是基于瑞银VCAM(WACC 为8.1%)。
广汽集团11月产销点评:受益于日系复苏,公司销量创新高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勇 日期:2013-12-06
考虑到日系品牌上升趋势明显,而广菲有望逐步减亏,公司明年业绩弹性将充分显现。我们预测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57元、0.81元和1.0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17倍、12倍和9倍,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11月销量同比大增90%:公司发布2013年11月产销快报:集团合计销售整车10.9万辆,同比大增90%,环比增长26.7%,刷新公司单月销售记录。前11月累计销售整车86.3万辆,同比大增34.9%。主力品牌广本和广丰分别销售4.7万辆和3万辆,同比增速分别为122.1%和43.7%;新品牌广菲和广三销量分别为5840辆和5569辆,销售改善趋势明显。
广本、广丰双双创新高:11月凌派和新雅阁单月销量分别为1.7万辆和1.4万辆,纷纷刷新年内销售记录,受两款新车推动,广本销售不断创出新高,成为日系车复苏的领头羊。明年广本将进一步推出新奥德赛、新飞度和CR-U(A0级SUV)等三款新车,与次新车共同冲击新的销售高点。广丰表现同样突出,主要得益于凯美瑞的火爆销售。新车致炫已于广州车展上市,低价前卫的路线切合80后、90后群体的消费需求,轴距(2550mm)加长后更加贴合国人的消费特点,我们看好致炫的表现,未来有望向POLO的霸主地位发起冲击。
新品牌改善明显:受制于车型单一和品牌力薄弱,菲翔月均销量一直徘徊在4000辆的水平,导致广菲减亏缓慢,主要是两厢版菲翔(Ottimo致悦)上市进度低于预期所致,该车型预计在明年Q1上市。考虑到11月菲翔销售已达到5840辆,未来致悦上市后有望推动菲翔整体销量上升至7000辆的水平(盈亏平衡)。另一品牌广三销售创出新高,销售策略调整成效明显。由于初期投入较小,广三今年有望实现盈亏平衡,未来将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自主品牌广乘销售同比翻番,主要受益于GS5、GA3等车型热销,明后两年公司将进一步推出GS3、GS6等新车,考虑到GS5销售火爆,我们认为两款SUV新车未来表现值得期待。
风险提示:中日冲突加剧,汽车市场销售景气下滑。
上汽集团2013年11月销量点评:完成全年销量目标无压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特 日期:2013-12-09
一、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2013年11月销量数据:11月销量43.6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下滑3.8%;累计前11月销量468.1万辆,同比增长13.1%。
二、分析与判断
11月销量同比增长3.8% 非日系基期因素导致增速放缓
公司11月汽车销量增速有所放缓,销量同比增长3.8%至43.6万辆,环比下滑3.8%;累计前11月销量同比增长13.1%至468.1万辆。其中,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乘用车、上汽通用五菱,11月销量增速分别为-13.2%、4.2%、-5.1%、22.3%。预计11月狭义乘用车销量增速约10-15%,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上汽乘用车销量增速均慢于行业,我们判断主要是非日系基期较高所致。
上海大众与上海通用销量增速均有所放缓
上海大众11月销量10.8万辆,同比下滑13.2%;累计前11月同比增长16.8%至140.8万辆。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受到钓鱼岛事件影响,日系基数较低,而非日系基数较高,2012年11月上海大众销量增速达23.2%。上海大众增量将来源于新桑塔纳持续放量(11月销量2.1万辆)与新朗逸(11月放量至2.2万辆),新车型斯柯达昕锐(11月销量0.8万辆,环比增速超50%)与YETI,此几款车型均为A级与A0级,盈利能力将弱于增速放缓的B级车。上海大众实现2013年销量目标145万辆无压力,但盈利增速将慢于销量增速。
上海通用11月销量14.6万辆,同比增长4.2%;累计前11月同比增长12.7%至144.4万辆。君威小改款9月上市后带来销量增量;迈锐宝销量基本稳定在约0.9万辆;SUV昂克拉持续放量(11月销量0.7万辆)。上海通用实现2013年销量目标超150万辆是大概率事件。
上汽通用五菱销量增长较快 自主品牌增速放缓
上汽通用五菱11月销量14.7万辆,同比增长22.3%;累计前11月同比增长9.7%至146.1万辆,增量主要来源于五菱宏光(11月销量放量至6.0万辆,环比增长约9%)受益于城镇化,此外,交叉乘用车与微卡平稳增长,预计通用五菱市场份额将保持在50%以上并有望持续提升,全年完成150万辆以上销量目标在预期之内。
自主品牌11月销量2.1万辆,同比下滑5.1%;累计前11月销量增长12.2%至19.6万辆,荣威与MG多车型均表现佳,全年24万辆销量目标有一定难度。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未来,上海国资改革与低估值或将成为公司股价催化剂:1)上海国资改革,有望提升上汽、华域等上海本土国企的核心竞争力与公司治理水平;2)稳健增长的稀缺低估值品种,公司目前股价对应13、14年PE分别为7.4、6.5倍,在汽车股中处于较低水平,我们认为稳健的增速将带来公司估值修复;3)未来两年新车型有:上海大众:大众A+级全新轿车产品预计将于2014年上市;大众C级车预计将于2015年上市,大众B级SUV预计将于1H15上市;上海通用:A级SUV预计将于1H14上市;凯迪拉克B级车预计将于2015年上市。
预估13-14年EPS至2.16与2.38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经济增速下滑风险;行业销量数据不如预期风险。
长城汽车11月销量点评:H6再创新高,H8销量值得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小勇 日期:2013-12-11
产销快报:11月,公司共销售汽车69953辆,同比增长8.27%,环比增长5.51%。其中,SUV销售39457辆,同比增长34.33%,环比增长3.98%;轿车销售18961辆,同比下降10.86%,环比增长1.61%;皮卡销售11532辆,同比下降9.59%,环比增长19.02%(来源:公司公告)
点评:
H6销量再创新高,破两万三千两:受益于近期产能的释放,H6需求接连创新高,持续四个月销量破两万两,11月更是达到23023辆,同比增长52.27%,环比增长8.50%,在维持现有产能的前提下预计未来单月将长期保持在2万辆以上。随着H6升级版和运动版上市后的逐月放量,产品平均售价逐渐上升,盈利能力将不断提高。11月,SUV共销售39457辆,同比增长34.33%,环比增长3.98%,环比增加主要来自H6的贡献,毫无争议将继续保持行业“霸主”地位。
轿车同比有所下滑,但C50销量创新高。11月,轿车销量同比转为负增长,下降10.86%,主要是由于C30需求大幅下滑造成,前11月轿车累计同比增长9.8%,表现明显弱于行业表现。而C50表现仍突出,销量创新高,11月销售达7573辆,同比增长35.96%,环比增长6.38%。同时,C50在轿车中的销售占比也继续提升,11月占比近四成,售价较高的C50占比提升意味着轿车盈利水平有望得到提升。
H8上市意义重大,销量值得期待。对于业内,自主品牌尤其SUV一直走低端路线,产品向高处(中高端)走一直是业界共同的愿景,H8承载了这一重要任务;对于长城汽车,H8是哈弗品牌独立后的首款高端新产品,承担着丰富SUV产品系列的角色。11月广州车展终于迎来了H8的正式上市,产品定价稍稍超出之前的预期,但华丽的配置完全能支撑起这样的定价,对于20-25万这个区间的SUV,H8的配置算是最顶级,2.9米的轴距、宽敞的空间是其最大看点,大大增加了乘坐的舒适性,但在拥堵的城市同时也带来了驾驶、停车的不方便,市场接受度如何有待观察,我们预计需求会较好,但今年只剩一个月不会有明显的表现,明年值得期待。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明星产品H6销量持续高增长,屡创新高。万众期待的H8终于正式上市,良好的性价比使得销量值得期待,明年将是SUV增量的最大看点,若需求能够火爆无疑将大大增加哈弗的品牌价值,我们长期看好公司的成长性。我们维持公司2013、14、15年EPS分别为:2.77元、3.66元和4.41元,按当前价格(12月6日收盘价46.65元)算,2013、14、15年PE分别为17、13和11,结合公司的市场地位和持续的高成长性,股价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新车需求未达预期;SUV竞争加剧,侵蚀公司部分市场份额。
华域汽车3Q13季报业绩点评报告:业绩稳健增长,未来看国际化与上海国资改革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于特 日期:2013-10-29
一、事件概述
公司发布3Q13季报:2013年前三季实现营业收入506.8亿元,同比增长17.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8.4%;EPS为0.995元。
二、分析与判断
Q3单季净利增速13.3%
2013年前三季实现营收506.8亿元,同比增长1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25.7亿元,同比增长8.4%;3Q13单季度实现营收174.2亿元,同比增长1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亿元,同比增长13.3%。公司业绩稳定增长,主要由于:1)公司主要客户上汽集团销量增长稳定,上海大众与上海通用前三季销量分别增长21.4%与8.9%;2)集团外客户长安福特等实现销量快速增长,集团外客户一汽大众、东风神龙、长安福特前三季销量分别增长13.0%、16.2%、30.4%。作为国内汽车零部件龙头,公司背靠上汽集团,主要客户为中高端乘用车,其特性决定了业绩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毛利率小幅下滑盈利能力仍较稳定
3Q13,公司毛利率为15.5%,较去年同期下滑0.5个百分点,较2Q13下滑0.2个百分点。我们认为主要由于制造费用有所提升,但在整车厂给配套零部件厂商降价压力的背景下,公司毛利率仍维持在相对高位,主要受益于上汽产品结构上移,加上公司优化成本结构,增强成本竞争能力,体现出公司较强的研发与技术能力让公司盈利能力维持在较稳定的状态。
管理费用率提升快人工成本上升与异地建厂为主因
3Q13,公司销售费用2.2亿元,同比增长2.7%,销售费用率1.3%,较去年同期下滑0.1个百分点;管理费用13.8亿元,同比增长20.5%,管理费用率7.9%,较去年同期提升0.2个百分点;财务费用-0.4亿元,财务费用率-0.2%。管理费用增长较快导致公司盈利能力增长低于收入增长,主要是由于研发开支加大、异地建厂等导致人工成本上升等。
收购延锋50%股权助力内饰业务拓展国内外市场
收购延锋50%股权将加快公司汽车内饰业务的国内外市场拓展,加速进入全球供应体系,并将有效提升公司在延锋公司下属汽车外饰系统、座椅系统、电子系统、安全系统等合资企业中的股权比例。收购后,美国伟世通出于业务调整需要,将全面退出延锋公司的汽车内饰业务,公司将继续保持并深化延锋公司与美国伟世通在汽车电子领域的合资合作。延锋公司一方面会保证国内市场的稳步发展;另一方面会以北美市场为中心,逐步开拓全球市场。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估13、14年公司EPS分别为1.30与1.78元,对应PE分别为8.2倍与6.0倍,国际化战略将促公司具长期增长潜力,上海国企改革将提升估值水平,目前估值处于行业较低水平,具安全边际。给予2014年PE为8-10倍,上调估值区间至14.24-17.8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
汽车行业销量低于预期风险;主要配套车型销量表现不如预期风险。
宇通客车:新能源公交放量在即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胡文洲,宋佳佳 日期:2013-12-11
根据28个新能源示范城市推广计划,我们预计2014-15年新能源公交市场规模将达到1.5-2万台/年,如第二批新能源示范城市获批,可能还将带来约0.5-1万台/年的增量。由于2014年年中四部委将对示范城市推广情况进行审查,因此我们判断,未来半年将是新能源客车采购高峰。预计宇通12月份新能源销量或将在1,200台以上,明年上半年销量可能达到4,000台上下。同时,常规混合动力客车补贴政策或将很快出台,宇通是常规混合动力领域的绝对龙头(40%的市场份额),如补贴金额能达到10-20万水平,宇通将显著受益。我们认为,2014年公司新能源业务表现有望超出市场预期,公司估值有望提升至15倍。同时,集团零部件资产注入有望一次性增厚公司2014年的每股收益。我们维持公司买入评级和目标价22.46元。
支撑评级的要点
预计公司新能源公交将自今年12月起进入销售高峰期,目前公司已陆续接获省外插电式混合动力订单。我们判断,新能源客车的放量将带动公司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的同步提升。
常规混合动力客车的补贴政策如能出台,公司有望凭借成熟的混合动力控制技术实现这一领域的产业化发展。
公司11月27日收到其他应收款8亿元,因此公司对该款项累计计提的2.6亿元减值准备将于4季度全部转回,该事项将对公司4季度业绩产生影响。
我们预计,12月公司销量有望达到9,000-10,000万台,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增长22%-36%。4季度公司销量同比增长30%左右。受益于此,公司2013年股权激励计划要求的业绩目标有望顺利达成。展望2014年,我们预计公司销量有望达到63,555台,同比增长11%左右。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国内座位客车市场持续低于预期。新能源客车实际推广情况低于预期。
估值
我们预计,2013-15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1.29元、1.50元和1.84元(未考虑资产注入影响)。公司当前股价对应2014年市盈率为12倍,估值不贵。维持买入评级和目标价22.46元不变。
国机汽车:资产注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汪刘胜,唐楠,方小坚 日期:2013-11-11
事件:
公司近期公布了资产重组草案,拟由上市公司向国机集团发行股份购买中汽进出口有限100%股权,交易标的价值为7.1 亿元;同时向不超过10 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不超过本次交易总金额25%的配套资金2.4 亿元。
此次交易上市公司向集团发行股份的价格为 13.7 元/股(除息后),发行股份数量为5,170 万股;向不超过10 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募集配套资金的股票定价为不低于13.7 元/股(除息后),发行股份数不超过1,723 万股,发行底价较预案上调约10%。
评论:
1、中汽进出口资产注入有利于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中汽进出口主营汽车批发、零售及汽车服务业务,拥有中汽雷日、哈中宝、宁波中汽、宁波捷瑞、中汽都灵、廊坊中汽雷日等6 家4S 店,销售品牌有雷诺、日产、宝马、菲亚特、纳智捷等。其主营业务和上市公司相同,资产注入不会影响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并可减少上市公司和集团同业竞争和关联交易问题。
2、中汽进出口评估增值主要在土地和房产项目
中汽进出口净资产账面价值 3.5 亿元,资产注入采用资产基础法估值,评估值为7.1 亿元,评估增值率为103%,其中增值较高主要在于投资性房地产、固定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
3、此次资产注入将略微摊薄上市公司业绩
集团将中汽进出口注入上市公司作价 7.1 亿元,中汽进出口13 年预计净利润5,926万元,对应13 年 PE12 倍。我们预计13 年上市公司EPS 1.43 元,当前股价对应PE10 倍,按照目前保守备考数据,此次资产注入摊薄上市公司2013 年EPS 约2 分钱。
4、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本次资产注入主要解决上市公司与集团的同业竞争问题,对上市公司主营业务影响不大,资产注入价格略摊薄今年业绩,但影响很有限。上市公司进口批发业务未来增长点明确;零售业务环比有明显改善,有外延并购可能;后市场业务发展空间广阔,贡献度不断上升。我们认为公司盈利备考一贯保守,预计13 、14 年EPS 分别为1.43、1.61 元,维持“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股价如果下跌可积极介入。风险因素在于进口车市场景气不佳和汇率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