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大发展 10只农业股望受益
个股点评:
隆平高科:研发实力不断增强,2014年看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莺 日期:2014-03-03
一、事件概述.
近日我们与管理层就公司经营状况进行了充分交流。
二、分析与判断.
研发实力不断增强.
1、 公司研发布局已于2013年完成.
2011年11月公司与第二大股东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暨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签订《全面合作协议书》,协议期内,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不得再与任何第三方签署类似合作协议,中心将其全部杂交水稻科技成果交由公司独家进行产业化测评、开发研究以及商业推广开发,并由公司以双方的名义共同申报成果、品种审定。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是国际领先的杂交水稻研发机构,湖南隆平主推的Y两优1号就是该中心的育种研究成果。2012年6月公司投资近1亿元设立湖南隆平高科种业科学院,将公司下辖隆平超级稻、上海隆平、隆平基因、长沙生物技术实验室、菲律宾研发中心、工程中心等科研资源整合成一个综合的研发平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协同。2012年8月公司与美国伊利诺伊基础种子公司(IFSI)签署《选择、合作和许可协议》,拟在种质资源利用、玉米育种手段和方法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IFSI从事专业化玉米自交系和杂交组合选育,其资源占目前美国推广品种的20%左右,合作期间IFSI的全部玉米种质资源向公司开放,每年向公司提供一定数量自交系、早期阶段材料和试验杂交种,公司可以在中国利用双方种植资源选育优良玉米杂交品种,并进行推广。2013年4月公司牵头神农大丰、丰乐种业、中国种子集团、荃银高科等11家种业企业共同组建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公司持股43%,为第一大股东。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平台将整合全球先进基础研究成果,通过生物育种相关技术的自主研发,推动生物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我国杂交水稻育种技术领域。
2、 育种方式转变使小概率事件变为大概率事件.
公司借鉴先锋对育种方式进行了调整,从单个育种人员负责筛选、配种、评比等选育全过程向工厂化育种体系转变。公司将育种的各个环节进行分类,包括种质资源收集、亲本选育、配组、品种测试、审定等十几个环节,每位育种人员只参与单个环节。工厂化育种在提高育种效率的同时,保护了种质资源,保证了团队的稳定性。2013年公司完成的水稻配组和玉米配组数量较大,远远领先于其他科研单位,将育种从小概率事件转变成了大概率事件。
3、 研发投入占比将持续提升.
近年来,公司科研投入持续增加,2011-2012年研发支出分别为7,761万元和8,834万元,占营业收入比重达到5.0%和5.2%,2013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5.4%,全年研发费用有望超过1亿元,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然而,放眼国际(见表1),2010年世界排名前三位的种业公司研发投入高达10亿美元以上,世界排名前十位的种业公司研发投入占其销售收入的比重高达10%左右,远远高于国内种业公司研发费用支出,我们预计公司的研发投入占比还将继续提升。
主品种平稳增长,潜在品种丰富.
湖南隆平四大金刚中的三大主力品种--Y两优1号、C两优608和准两优608在2013年的推广面积已分别超过600万亩、400万亩和200万亩,预计2014-15年平稳增长;广两优2010、除两优1128外的其它1128系列、深08S系列和1813系列等进入快速增长期。
亚华种业主导品种深两优5814近几年呈爆发式增长,主要得益于营销工作到位和口感好,预计2014年进入稳定增长期,潜在品种包括隆两优华占等。安徽隆平主力品种玉米种子隆平206也进入平稳增长期,潜在品种包括208、211等。
2014年看内生外延双轮驱动.
2012年以来,公司明确了“聚焦种业,做强做大种业”的战略目标,日前少数股东权益问题已解决,整个公司的经营目标将更加统一,公司有望考虑内生增长和外延增长双轮驱动。我们认为,公司并购方向有三方面:(1)资源互补型,如公司目前缺少两广地区的感光性品种;(2)并购大公司;(3)海外并购,或寻求与孟山都或先锋合作。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研发布局已于2013年完成,通过研发平台的整合、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和种子公司的全面合作、育种方式改变和持续的研发投入,公司研发实力不断增强。公司主力品种Y两优1号、深两优5814、隆平206等进入平稳增长期,潜在品种丰富,新组合仍将保持快速增长,2014年公司有望通过并购实现内生外延双轮驱动。我们预计2013-201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2.01亿元和4.08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48元和0.82元,合理估值28-30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四、风险提示:自然灾害;
登海种业:市场过度悲观,带来买入良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丁频,夏木 日期:2014-03-14
近期,我们实地拜访了登海种业,了解了公司近期经营动态,结合经销商走访情况,形成以下调研结论:
郑单958和浚单20步入衰退期,谁能填补空缺?根据农技推广技术中心数据,郑单958是中国玉米种子市场前10年表现最好的品种,最近3年的全国推广面积维持在7000万亩左右,其中绝大部分在黄淮海区域实现。从历史数据看,经过三年的盘整期,伴随着品种退化和经销商利润不断下滑,郑单958的推广面积将确定性的下滑。从浚单20的推广表现已看出端倪。2011年推广面积已较上年下降了1000多万亩。从和行业人士访谈结论看,预计2013/14销售季度在黄淮海区域内的推广面积将下降1500万亩左右。谁能顺势而上?黄淮海地区已经经历考验,并持续增长的,且推广面积有一定基础的品种是谁?只能是先玉335、登海605和隆平206 !12/13销售季度表现很火的伟科702由于表现不稳定风头已去。所以,我们要选择经过市场考验的品种。登海605本销售季度是推广的第四年,先玉335推广了10年,隆平206也是第四年。投资者的情绪始终聚焦在行业供过于求,更多关注价格体系备受考验,但对黄淮海地区行业格局的大变化考虑并不多,这是我们坚定看好登海种业的一大理由。
行业供过求明确,但登海605和先玉335的价格体系牢固,绝对不会降价销售。13/14销售季度是行业供过于求最大的年份,供应量是需求量的两倍,同时,因为小企业的退出,甩卖现象时有发生,市场中的郑单958已有降至7元/公斤。但是先玉335和登海605的价格稳定,市场价格维持在55-60元/袋。从历史上看,在行业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大田表现优异的品种仍能有突出表现,我们查找了2006-2008年行业整体供过于求的行业形势下,主流品种的表现,郑单958的推广面积也大幅增长。2006年德农种业年报显示,郑单958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0%。价格体系崩溃是种子企业的大忌,登海605在快速成长期,先玉335在稳定期,都还会在市场中存续较长的时间,再加之本身大田表现良好,所以公司主打品种的价格都会稳定。从近期推广表现看,预计13/14销售季度登海605推广面积增长40%左右。从草根数据推测,12/13销售季登海605推广面积770万亩左右,同比增长40%。从现在情况看,我们判断13/14销售季登海605的推广面积仍有望增长40%,至1050-1100万亩。其中山东和河南是最主要的推广区域。
登海先锋未来两年盈利仍有小幅增长。从合并公司和母公司预收账款推测,并结合前次调研情况,先玉335的预收款仍有增长,我们依然维持之前的观点,先玉335本销售季节的推广面积仍有10%以上的增长。同时,本销售季节先玉335上调了出厂价和终端价,每包2元,显示了登海先锋较强的推广信心。从单个市场上看,先玉335在山西的市占率已达20%,但12/13销售季度山西的面积仍在增长,天花板还没有到。从品种角度,除了335,登海先锋还推出先玉047等新品种,后续品种也有一部分市场容量。登海618是母公司未来的明星品种。机械化收割和地头脱粒将是大势所趋,意味着早熟品种有较大的潜在需求,而登海618就是针对这个趋势的研发的而且取得不错的种植效果。2013年9月29日,国家农业部玉米专家组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六师奇台农场高产玉米试验田种植的一季春玉米进行实打验收。结果显示,由公司提供的超级玉米新品种登海618亩产达1511.74公斤,刷新中国玉米高产纪录。从现在的推广形势看,13/14销售季度登海618将推广100万亩以上,制种量将全部售罄。2014年登海618有望在山西等区域获得审定,下销售季节放量较为确定。
登海种业当前最明显的投资价值是已经建立了较为清晰的产品梯队。从生命周期理论来看,先玉335是成熟期的品种,成长的品种有登海605,良玉99,导入期的是登海618、登海662、701,相对应的各个子公司在不同的成长阶段上,登海先锋在成熟期,母公司,登海良玉在成长期,导入期的是登海道吉、沈阳和泰等等。由此,我们认为登海种业前期的投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公司业绩表现与市场的预期差上,而现在的投资价值在于未来五年较为稳健和确定的盈利增长上。
盈利预测和投资建议。我们认为行业竞争的残酷导致了投资者情绪过度悲观。宏观上,政府推动种业变革,推动大企业发展,中观上,郑单958步入衰退期带来的品种格局变化,微观上,公司清晰的产品梯队都会使得登海种业未来三年的盈利增长的确定性较强,预计公司2013-2014年每股收益至0.97和1.25元。维持对公司“买入”的投资评级,目标价37.5元,对应2014年30倍的PE估值。
不确定因素。登海605推广不达预期,先玉335的销售量再低于预期。
大北农河南区域调研:逆势下的高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招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黄珺,张伟伟,胡乔 日期:2014-03-10
近日我们调研了大北农河南公司,作为三大创业基地之一,河南在过去四年步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年均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0%,13年更逆势增长60%,今年在行业更加低迷的情况下仍维持60%以上的增长,为何在竞争惨烈的河南市场高歌猛进?我们认为有三大法宝:产品结构、人才、资金,蒸蒸的河南是全国市场的一个缩影,持续的投入,今年步入收获,预计2013-15年EPS分别为0.48、0.63、0.80元,按照今年30倍估值,目标价位18.9元,维持 “强烈推荐-A”投资评级。
顺鑫农业:继续看好牛栏山省外市场低基数高成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邢庭志 日期:2014-03-11
近期对顺鑫牛栏山河南市场调研显示,2014年继续100%高增长:
近期我们深度调研了牛栏山河南市场,这是一个竞争相对激烈,又有大量地产酒的市场,具有代表性。牛栏山的顶级产品力带来低端市场的表现再次印证了我们此前对顺鑫农业增长逻辑分析,即在低端650万吨白酒市场具备显著的产品竞争力,大企业基本不参与,省外市场份额2%不到,进一步全国化空间足够大,预期2014年省外收入占比达55%。
1、河南市场顺鑫2013年已经达到3亿元收入(含税),市场持续缺货,预计2014年继续实现100%增长,达到6亿元(含税)。其中郑州市场13年5000万,14年预期1亿元,60%的占比来自15元低端龙头产品,其他40%基本来自15-50元价位产品,综合来看顺鑫在15-50元低端市场形成了细分市场品牌和确定性的产品。
2、经销商反映来自15元的低端龙头产品的优质表现核心来源于产品力的强大,在低端酒市场牛栏山的产品和品牌定位最为清晰有竞争力,整个低端市场目前顺鑫的占比只有5%不到,可以预期进一步成长空间较大。
3、顺鑫的销售模式基本是以产品力和消费者需求为推动力,基本没有渠道促销费用。2013年爆发较为显著,大众低端需求的升级速度在加快,原有5-10元价位的产品逐步被消费者放弃。市场向牛栏山的15元左右优势价位集中。
省外扩张无核心对手,省外低端市场2%市场占比,全国放量空间巨大:
1、目前我们测算50元以下低端市场650万吨,那么随着顺鑫继续加大非重点市场人员组织布局力度,其省外10万吨规模基础上规模效应会进一步增大,以河北市场为例,公司毛收入已经达到8-10亿,并且持续稳定在30%左右的高成长,牛栏山在低端市场可以做到深度覆盖。
2、牛栏山全国化的障碍基本不存在,不仅仅在河北、山东、河南的表现优异,在其他省市,地产酒基本难以在低端市场和牛栏山的产品力同质化竞争,作为一个细分龙头,其对手都是本地中小企业。
继续看好顺鑫农业在大众酒类市场的差异化大众品和成长性属性:
维持2014年EPS0.81元,6个月目标价20.8元,维持“买入”评级。
亚盛集团:各项业务稳健推进,关注两会的政策催化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谢刚,张俊宇 日期:2014-02-18
事件:近期我们调研了亚盛集团,与公司总经理等高管沟通了公司近期经营情况以及敦煌农场等三大农场注入后公司的经营战略。
总体来看,公司正在沿着2011年制定的土地统一经营战略稳步前行,公司既有土地资源的内部挖潜,价值提升是公司未来业绩稳健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敦煌农场等三大农场注入公司后,公司将拥有土地资源储备415万亩,其中可耕地面积170万亩。2013年公司统一经营面积37万亩,占公司目前已开垦耕地面积60%,我们预计2014年和2015年公司统一经营面积分别为40万亩和44万亩。未来2年公司业绩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1)统一经营面积继续稳步增加;
(2)种植结构优化,食葵、中药材等种植比重增加,单亩收益提升。
内蒙古20万亩苜蓿草种植项目进展顺利,2014年将开始实现规模化量产,预计为公司贡献业绩2750万元左右。2013年内蒙古1期项目实现5万亩种植面积,今年2月份公司新签约3万亩流转土地,预计2014年在内蒙古地区种植面积将达到8万亩,其中2013年5万亩将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我们预计2014年内蒙古地区的苜蓿草干草产量达到5万吨左右,按2200元/吨,净利润率25%计算,预计为公司贡献利润2750万。
公司前期公布的3万头奶牛养殖项目首期工程将于2014年完成,预计2015年底将有产出。以张掖农场为实施主体的第一期养殖项目工程建设预计于3月份启动,10月份完成,年底首期3000头后备母牛入场,预计2015年底可以产出,我们预计2017年初公司在张掖农场的1万头养殖项目将达到满产状态。
同时,我们预计2015年饮马农场的万头养殖项目也将启动。目前公司与国内大型乳制品企业对于鲜奶销售的合作谈判进展顺利,未来公司将成为国内大型乳制品企业在西北地区的重要供应商。
在敦煌农场等主要农场资源注入后,公司将继续专注于上游种植和奶牛养殖的经营,同时逐步开始农产品交易市场的平台建设,未来公司将有望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和渠道提供商。根据公司经营规划,未来2-3年公司核心业务在于通过内部挖潜(统一经营面积提升,品种优化),外部扩张(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土地面积),奶牛养殖放量(利用天然牧场资源和苜蓿草种植优势打造优质鲜奶供应商),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上游优质原材料供应商,通过土地规模扩张,提升单亩效益实现业绩稳健增长。同时,随着公司上游原材料的规模放量,开始搭建西北地区优势农产品交易平台,利用公司既有的销售渠道优势,为公司的土地承租农户以及周边农户提供优质农产品销售渠道,进一步提升公司在苜蓿、食葵、中药材等领域的定价能力,提升公司业绩增长的稳健性。
短期来看,即将开始的两会将成为短期股价催化剂。十八届三中全会和随后的中央一号文件,基本确立了国内土地流转的政策方针,2013年年底以来安徽、江苏、四川等省份纷纷推出形式各异的土地创新性产品。
我们认为2014年只是国内农地流转的起点,各省市和各主要经营实体将会纷纷参与到农地流转的盛宴中,分享未来10年中国最大的政策红利。而亚盛集团作为区域性的种植业龙头企业,也将会参与到全国性的土地流转中,增加自身土地规模,并通过公司现代化和规模化的种植优势,在规模增加的同时,提升单亩效益,实现业绩的稳健增长。总之,我们认为土地流转政策红利效应不会在中央一号文件推出后而衰弱,反而会伴随着各地的流转进程加快不断提升,亚盛集团作为国内A 股市场种植业龙头企业,将成为未来最大的受益者。
预计2013-2015年EPS 分别为0.24元、0.32元和0.40元。按30X2014EPS 计算,PE 估值的目标价为9.6元;根据公司未来土地经营的持续性假设,DCF 绝对估值结果为9.92元。综合PE 和DCF 两种估值结果,公司目标价格区间为9.60-9.92元,维持 “买入”评级。
潜在催化剂:各地土地流转加快将提升A 股种植类上市公司估值水平,利好亚盛集团股价。风险提示:统一经营面积增长低于预期、自然灾害风险。
大湖股份:剥离辅业盘活资产专注主业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方正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保平 日期:2013-09-03
投资要点
公司发布2013年中报,实现营业收入2.73亿元,同比下降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24亿元,同比增长1371.7%;基本每股收益0.524元,同比增长1372.5%;扣非后净利润40万元,同比下降97.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出3829万元,去年同期为净流出1337万元。
点评
净利润大幅增长缘于资产处置收益:公司确立了剥离非主业,专注水产和白酒两大主业的发展战略,上半年出售上海泓鑫置业有限公司48.92%的股权,获得投资收益2.57亿元,扣税后仍然对中期利润产生重大影响。
公司三项费用率提高2.37个百分点:公司销售费用2110万元,费用率7.73%,同比提高0.98个百分点,主要是员工福利增加所致;管理费用4350万元,费用率15.57%,同比提高1.36个百分点,主要是上交管理费增加所致;我们认为销售费用增长有利于提高销售人员积极性,对公司长远发展有益,管理费用的提高主要用于管理和维护公司既有利益。
水产品收入下降8%:公司中报水产品收入1.79亿元,同比下降8.3%,低于我们预期,主要是三公消费政策导致高档鱼产品销售下降,价格停滞,但是我们依然看好公司水产品主业,我们认为公司已经由过去注重资源收购逐步转型为现有资源利用。目前公司拥有淡水养殖水域面积180万亩,由于完全采用自然放养模式,粗放经营,单位水域水产品产量仅相当于池塘养殖产量的1/10-1/30,未来公司可通过大湖水域鱼苗投放、品种改良等不改变自然生长原则的措施,水产品产量还有极大提升空间。由于目前渔业捕捞日益困难,养殖水域屡遭污染,水产品供给将日趋困难,同时由于鱼肉的低脂肪高蛋白等良好的健康属性,成为人们肉类消费的增长方向,水产品供求矛盾将日益凸显,我们坚定看好水产品发展前景。
药业收入大幅增长:公司实现药业收入4864万元,同比增长54%,超出市场预期,但是由于是贸易型业务,毛利率很低,实际不赚钱;公司已经将药厂出售,我们预期公司在专注主业战略下,药品贸易业务未来也会剥离。
白酒收入下降18%,依然是公司发展重点:由于白酒业产能过剩竞争形势恶化、三公消费政策压制,整个白酒行业进入下行周期,预期今明两年行业形势依然严峻;公司白酒产品主体价位在中低端,受三公消费政策影响较小,或将先于行业复苏。白酒业相对于公司的水产业,毛利率高很多,盈利能力强,我们认为公司依然会紧抓白酒业务,度过行业低谷期;实际上公司上半年一直在进行经销商队伍建设,并且公司白酒在当地区域市场有很好的口碑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未来必将向常德市周边区域拓展市场空间。
我们有别于市场的观点:出售商业地产是公司战略转变的转折点专注主业经营战略得以贯彻,为公司快速发展打开空间:公司确立了水产和白酒两大主业,剥离商业地产后,主要精力就放在了水产和白酒经营上;尤其是水产,公司已经拥有巨大的水域资源优势,接下来就是发挥优势做品牌、做渠道、出业绩。我们认为公司拥有资金后具备了快速做业绩的条件,可以利用资金并购业内小规模的水产优势企业,引进其经营经验和盈利模式;去年公司增发申请已经撤回,不排除今后定向增发进行业内大规模并购的可能,如果这样则公司业绩可能出现爆发式增长。资源价值得以体现:公司出售的上海泓鑫广场商业地产,实际分摊到公司账面净资产不到1300万元,最后获得利润2.57亿元,巨大的地产增值让我们看到这类资产的增值潜力,考虑到公司拥有180多万亩水域养殖权,这资源稀缺性逐步凸显,未来升值空间不可限量。盘活资产改善资产结构,提高资产效率,经营更为灵活。公司前几年资金紧张,出售资产换回2亿多元现金流,为公司经营提供了宽松的资金环境,并且净资产增长36%,同时也为公司积累了资产运营的经验,资产负债率下降了3个百分点;上市公司中已经有“售后回租”盘活资产的成功先例,公司也可对部分水域养殖权进行资本运作,这样的灵活经营为公司打开巨大的想象空间。
盈利预测与评级出于谨慎考虑,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为0.53、0.04、0.06元,维持公司增持评级(如果出现我们预期的业内并购等情形,业绩可能爆发式增长,公司必将出现超预期表现,2013-2015年EPS可能达到0.53、0.10、0.20元)。我们有别于市场的观点自然灾害风险,食品安全风险。
獐子岛:业绩面临压力下调评级至卖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王鹏 日期:2014-01-02
下调对公司2013-2015年收入预测
下调13年盈利预测一是因为鲍鱼缩量降价,我们将该业务收入预期由4.0亿元下调为2.7亿元;二是鱼子酱市场推广低于预期,我们将该业务收入预期由0.2亿元下调为0.1亿元。下调14-15年盈利预测是因为结合当前亩产,我们将对公司14-15年扇贝亩产预期由60/65公斤下调为53/58公斤。
政策面利好已经兑现
10月以后在政策面推动下公司股价表现抢眼,如10月11日-29日间累计上涨30%,催化剂包括海域流转主题、中央农村会议新政主题等。我们认为,由于未来业绩难以达到市场目前一致预期,我们认为公司目前股价在市场情绪“退潮”后将难以维系,对未来2-3个月内公司的股价表现并不乐观。
下调2013-2015年盈利预测
我们认为公司股价受三个影响:一是业绩难达预期,二是政策多重利好,三是盈利出现拐点。综合来看,我们认为市场目前对公司业绩预期过高,未来下调可能性较大。我们调整了对公司的盈利预测,将公司2013-2015年EPS预测由0.34/0.69/0.92元下调为0.15/0.30/0.50元。
估值:下调评级至“卖出”
根据调整后的盈利预测,我们将目标价下调至12.3元(原为13.4元)。目标价基于瑞银VCAM模型,WACC假设为8.3%。我们预计股价将受到业绩低迷的压力,因此我们将公司评级由“中性”下调为“卖出”。
好当家:海参低迷,下调目标价,维持“卖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王鹏 日期:2014-01-03
海参价格低迷,下调销量价格预期
我们估计13 年公司海参售价仅每公斤140 元(原预测145 元),销量3200吨(此前预期为3300 吨)。我们认为南方海参仍将冲击价格体系,优质优价难以实现,因此我们下调了对公司14-15 年海参售价预期,由155/163 元/公斤下调为145/150 元/公斤,并相应下调了对2014-2015 年的盈利预测。
公司正在积极调整销售和控制成本
我们了解到公司正积极调整销售队伍,加快经销商体系建设。我们预计公司2014 年将加大销售费用投放。此外公司海参育苗获得较大进展,13 年已实现苗种全部自给(目前市场上参苗种毛利率约40%)。但我们预计苗种成本的改善将体现在2015 年以后的生产成本中。
我们不看好海参短期市场前景
我们认为由于消费者教育需要时间,北参和南参的价格按品质“分层”仍需时日。同时,由于中央持续高压反腐,给高端海产品的消费需求带来压力。我们预计随着政府压缩财政开支和严格公务禁酒禁烟的推进,海参市场需求仍将处于低迷期。我们认为海参市场将维持无序期,价格不容乐观。
估值:下调目标价,维持“卖出”评级
我们将公司2013-2015 年EPS 预测从0.26/0.35/0.45 元下调为0.14/0.20/0.28元,基于瑞银VCAM 模型和WACC 假设为8.4%,得到目标价5.46 元(原6.51 元)。我们认为公司海参价格和业绩可能低于市场预期,维持“卖出”评级。
唐人神:战略转型推动公司2014年业绩快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谢刚,陈奇 日期:2014-03-05
唐人神公布2013年业绩快报季报,公司累计实现营业收入71.6亿元,同比增加6.6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7亿元,同比下滑27.8%,折合EPS-0.81元。亦即2013年Q4公司净利润0.49亿元,折合0.12元。因暂时未披露其中具体盈利结构,不清楚株洲博军转让收入是否计入2013年业绩中,但从工商手续变更时间看(2014年1月份完成),大概率会计入2014年中,那么公司2013年业绩基本符合我们的此前预期(减去株洲博军的非经常性损益后得到0.33元)。
2013年Q4猪饲料销量提速导致业绩环比好转,但养殖业务亏损仍拖累整体业绩。从我们对行业和经销商草根调研情况看,公司主营业务猪饲料销量的同比增速由Q3的10-15%提升至Q4的20%-25%,因此Q4环比大幅改善趋势明显。不过受到种猪业务和辽宁曙光亏损拖累(Q4仔猪价格跌至20元左右、肉鸡单羽亏损达0.5元),四季度公司盈利绝对值同比降幅虽缩窄但仍下降,从而导致公司全年业绩下滑27%。
不过,我们对于2014年唐人神业绩增长还是相对乐观的,其原因在于:(1)我们判断随着猪价于Q2中上旬企稳反弹,全年有望呈温和震荡向上的趋势,那么上游的饲料行业和养殖端的景气度都将持续转暖,其中饲料销量预计增长20%、辽宁曙光有望减亏或扭亏以及种猪产能进入现量价齐升阶段;(2)饲料业务的三大变化(渠道改革、产品升级和省外扩张)可能引起公司核心业务显现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014年将成为公司改革成果显现的重点拐点之年。例如销售渠道在2014年将会成为重中之重,特别是扶持经销商、细分销售人员职能与以及完善各级激励体系。
尽管1月以来猪价迅速下跌,但是公司饲料销售并没有收到冲击,继续延续自2013年Q3以来的增长态势,其中1月份销量同比增长20%以上,2月份受春节营销增长10%左右。我们相信随着猪价企稳和营销改革落实,公司Q1销量有望维持10-15%左右增长。
中期来说,唐人神走在战略升级转型的正确道路上,现在的唐人神类似于4年前的大北农。目前的唐人神已初步构建起“种猪改良—饲料管理—屠宰深加工”等生猪养殖综合服务平台和运营模式,通过种猪的营销推广、饲料价值服务推介会、成立农户担保公司、养殖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唐人神正行走在从区域性饲料龙头向全国领先的养殖综合服务平台企业逐步升华的道路上,这一阶段有点类似四年前的大北农。
因未披露株洲博军转让收入如何会计处理,我们暂时维持2014-15年业绩增长,但调低2013年业绩。2013-2015年唐人神净利润为1.27/2.34/2.94亿元,同比增长-27%/77%/25.5%,对应2013-15年EPS为0.31、0.56、0.70元。若考虑和美收购完成并2014年全年并表,预计2013-2015年EPS为0.31、0.66、0.84元,同比增长3.3%、53.49%、27.3%。
公司战略转型聚焦饲料主业,同时依靠渠道改革、外延收购和产品升级等手段,正在加速进行饲料业务的全国化、高端化布局,公司走在质变升华之路上,兼具中长期持续成长性和短期高弹性特点,值得投资者2014年重点关注。目标价位定为11.2元,对于2014年20X估值,较目前股价有50%左右的潜在上涨空间,建议买入。
风险提示:全国范围内出现较大疫情,生猪存栏下降影响饲料需求。
海大集团:2013受行业和经营双重打击,2014定调平稳过渡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民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莺 日期:2014-03-03
一、 事件概述
公司公布2013年业绩快报。
二、 分析与判断
2013年公司经历了行业波动和经营层面双重打击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0.9亿元,同比增长1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亿元,同比下滑24.1%,实现每股收益0.35元。据我们估计,2013年公司鱼料销量与上一年基本持平,虾料销量同比下滑15%左右,全年水产配合料销量同比小幅下滑。2013年公司未能实现逆势上涨原因包括:(1)水产饲料下滑出现在公司主战场-华南地区,根据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披露,2013年广东省水产饲料产量同比下滑7%;(2)行业竞争加剧,高管离职导致团队不稳。
人事波动余震已消,2014年将成平稳过渡年
1、人事波动余震已消
2013年4-5月华南大区总经理李维锋离职,陆续带走近百名员工,对公司短期经营造成了一定影响,所幸的是,李维锋实际负责华南区禽料,对华南区水产料和猪料中长期经营影响有限。在此次离职事件之后,公司重新优化管理架构,将华南大区分拆为华南一区(畜禽料)、华南二区(淡水鱼料)和华南三区(膨化鱼料),以减少因高管变动可能对华南市场造成的冲击。
2、2014年定调平稳过渡年
2012年是公司快速扩张的一年,2012年末公司饲料产能达到840万吨,销售人员数量达到2,868人,同比增速均超过40%。然而,2013年复杂的经营环境导致公司远未完成年初制定目标,我们判断2014年公司将以消化2012-2013年新增产能和提高现有销售人员效率为主,饲料产能利用率有望稳步提升,销售费用率则有望从2013年高点回落。此外,扩张步伐放缓也将减轻公司财务费用压力,2013年公司完成定增,2013年12月7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决定使用闲置募集资金3.7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按现行同期银行贷款利率6%计算,预计可节约财务费用2,220万元,2014年1月26日召开的第三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公司使用最高额度不超过8亿元闲置资金(其中,闲置募集资金不超过2亿元、闲置自有资金不超过6亿元)购买低风险短期保本型理财产品,公司财务费用有望进一步降低。
三、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2013年公司经历了行业波动和经营层面双重打击,目前管理团队离职影响已消,管理架构进一步优化,2014年公司业绩反转的概率正在增强。首先,2014年定调为调整年,饲料产能利用率有望稳步上升,销售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则有望双降,此外,海外水产料和猪料销售有望成为新亮点。我们暂维持2013-2014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亿元和5.7亿元的预测不变,对应每股收益0.35元和0.53元,合理估值14-16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不变。
四、风险提示
疫病;原料价格大幅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