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地图产业9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四维图新:腾讯战略入股,地图、O2O、车联网领域合作前景广阔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群益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研究员:胡嘉铭 日期:2014-05-06
结论与建议:
腾讯产业基金以11.73亿元的对价,从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四维受让11.28%股权,成为第二大股东。四维图新是国内导航地图市场龙头,在前装车载导航、车联网等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消费电子和互联网领域,公司的优势在于测绘能力和底层资料,但在应用层面则相对较弱。此次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可以有效整合双方在应用、测绘、底层数据层面各自的优势,未来在地图、O2O、车联网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2014-2015年实现净利润1.34亿元和2.23亿元,YOY+28%和YOY+66%。EPS为0.19元和0.32元,P/E为79倍和48倍。诺基亚业务负面影响基本消除,腾讯入股拓展公司业绩成长空间,给予“买入"评级。
腾讯产业基金11.73亿受让公司11.28%股权:公司今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国四维与腾讯产业投资基金签署《股份转让协定》,腾讯产业基金将以11.73亿元的总价协议受让公司11.28%的股权,价格为15.04元/股。完成后,腾讯产业基金将成为公司第二大股东,仅次于中国四维12.58%的股份。腾讯产业基金承诺自本次股份转让交割完成之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其在本次股份转让中取得的四维图新股份;同时中国四维承诺自本次股份转让交割完成之日起18个月内不转让现持有四维图新的股份。
国内领先的基础地理资讯提供者:四维图新与高德是国内导航地图市场的双寡头,在前装车载导航、车联网市场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消费电子和互联网领域,公司的优势在于测绘能力和底层资料,但在应用层面则相对较弱,一直以来扮演着基础地理资料提供者的角色,为众多消费电子和互联网企业提供基础地理资料服务,其中包括百度、腾讯、携程等行业龙头。
BAT地图之争尘埃落定:国内手机地图终端市场基本被高德和百度所垄断,腾讯之前收购了具有甲级测绘资质的科菱航睿,从街景服务入手,积极布局地图领域。在阿里巴巴宣布整体收购高德地图后,地图成为了BAT的又一个争夺热点。此次四维图新成功引入腾讯做为战略投资者,使得BAT在地图领域的争夺基本尘埃落定。
优势互补,O2O前景广阔:地图是O2O领域的战略级入口之一,导航、LBS与本地生活服务相结合,可以创造出众多的O2O创新应用。此次,四维图新引入腾讯作为战略投资者,可以有效整合双方在应用、测绘、底层数据层面各自的优势。腾讯旗下的嘀嘀打车、大众点评等应用已放弃原先使用的百度地图、图吧地图,转为使用腾讯地图,而4/28日四维图新也顺理成章地替代高德成为了腾讯地图的数据提供商。可以预见,未来O2O领域将会涌现更多的创新应用,而地图、地理信息作为移动互联网应用中是必不可少的基础工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车联网合作空间:四维图新在车联网领域已有一定的建树,而腾讯也将车联网作为未来的重要发展方向,更在本次GMIC大会上,推出车联网硬体产品“路宝"盒子。未来双方在车联网领域也将有巨大的合作空间。
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4-2015年实现净利润1.34亿元和2.23亿元,YOY+28%和YOY+66%。EPS为0.19元和0.32元,P/E为79倍和48倍。
锦富新材:一季度营收增速恢复,新的利润增长点将逐步显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昊飞 日期:2014-04-28
业绩略低于预期
锦富新材1Q14实现营收6.0亿元,同比上升2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316万元,同比增加20%,小幅低于市场预期。
2013毛利率大幅下降,参股公司DS经营恶化:4Q13营收同比增速为10%,带动2013全年实现4%营收增速。其中内销增长较快,2013年同比增长47%,在营收中占比提升至45%。受行业竞争加剧影响,2013毛利率同比下降3.6个百分点至15.7%。DS经营持续恶化而计提长投减值准备1,094万元,加上对应收账款计提2,282万的坏账,2013归属于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33%。
1Q14营收增速恢复,营业外收入大幅增加:1Q14营收恢复28%同比增速,但毛利率维持向下趋势,仅为13.9%,同比下降5.6个百分点,使得1Q14毛利同比减少9%。三大营业费用率从4Q13的6.8%下降至5.3%,营业外收入同比增加252%,使得税前利润实现3%的同比增速。
发展趋势
2013产品结构调整与布局,2014有望逐渐收获新的利润增长点:2013公司不断拓展外延,收购DS获得三星LCM和BLU合格供应商资格;消费电子摄像镜头模组项目已完成产线建设并量产;CNC(数控加工中心)项目新的研发及生产基地在建中,用于OGS玻璃加工的设备已实现小批量供货,用于蓝宝石玻璃加工的设备已完成研制并将交付重点客户试用;增资苏州格瑞丰涉足石墨烯领域,着力电子新型材料、3D打印工艺及设备研制,目前已接到客户研发订单。
切入地图开发新领域,推动软硬件一体化:公司联合研发“捷径全景全息地图综合应用”,加强对消费电子产品应用软件及服务的储备。目前该项目研发顺利,并着手引进领先的游戏及商业应用合作方,未来将进一步加大力度拓展“内容”服务领域。
盈利预测调整
下调2014EPS至0.42元(-15%),源于毛利率的大幅下降,2015EPS为0.49元。结合公司近两年PE(TTM)均值减去0.5倍标准差(30x),给予目标价12.5元(-18%)。
估值与建议
当前股价对应2014/15年市盈率为25.2x/21.7x,维持审慎推荐评级。风险在于并购收益未能快速体现、新项目进度低于预期。
超图软件:主营增长迅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深 日期:2014-04-28
公司2014年Q1营业收入高速增长,同时毛利率维持在65%的高位水平。我们认为未来几年,我国GIS应用市场将维持较高速度的增长,公司作为国产GIS平台软件龙头,将充分享受收益。预计公司2014至2016年EPS分别为0.67、1.08和1.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4x、16.2x和11.4x。维持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2014Q1主业延续高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5,554.82万元,同比增长70.84%;实现营业利润-267.34万元,同比增长52.87%;实现利润总额61.96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86.9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71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3.11%;实现EPS0.04元。
毛利率维持在高位水平: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65%,由于公司高毛利的许可证销售收入大部分在Q4结算,前期主要是相对低毛利的定制软件开发服务,这说明报告期公司定制软件开发维持在高毛利水平。
新产品持续推出:公司预计在6月1日全面发布SuperMap GIS 7C SP1,并供货,这说明全年9月份,公司发布的7C产品推广效果良好。同时,公司在移动GIS、桌面GIS和三维GIS方面,持续推出新产品。
GIS需求日益旺盛,公司将充分受益:公司业绩具有非常明显的季节特征。一季度为公司传统淡季,收入规模在全年中占比通常在10-15%,而公司费用全年较为均衡、固定,导致净利润通常为负。报告期内,公司收入增长71%,反映出随着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的过程中,对GIS的基础性认识越来越深入,对GIS软件的需求日益旺盛。公司作为国产GIS平台软件龙头将充分受益。
估值与投资评级:预计公司2014至2016年EPS分别为0.67、1.08和1.54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26.4x、16.2x和11.4x。维持公司“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规模增长带来的管理风险、地方财政恶化风险。
中海达:营收持续快速增长,目标空间地理信息应用市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博生,武超则 日期:2014-04-25
事件
公司公布2014年一季报,营收9054万元,同比增长38.63%,净利润1227万元,同比增长17.44%,每股收益0.061元。
简评
产品销售延续良好势头,营收保持较快增长
公司一季报营收增长38.63%至9054万元,较13年Q1的增长率26.03%提高12.6个百分点,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我们认为公司主要产品为测量测绘设备,在国内基建增速放缓的市场环境下,营收持续高速增长,显示出优异的市场竞争力。我们认为若保持目前的势头,公司有望在2-3年内超越成为国内测绘设备行业的龙头。
竞争新产品市场影响毛利率,费用控制成果明显
公司在13年推出光电测绘产品,丰富了产品类型,进入国内其他厂商的传统优势市场,全年销售约5000台,毛利率略低于平均公司整体毛利率。14年市场竞争加剧,公司也采取了一定对应措施,虽然整体毛利率小幅下降至51.71%(13年Q1为53.84%),但我们认为市场份额的提高更为重要。此外公司加强管理的效果进一步体现,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增速较13Q1.均显著下降:其中销售费用增长率由13年Q1的78%下降至60%,管理费用增长率由85%下降至46%。我们认为13年公司积极的市场策略取得显著成效,14年受到较大的竞争压力,但若做好费用控制,将有望维持目前较高的毛利率水平。
未来着重拓展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市场
公司以自研的测量测绘设备为基础,可获得优质的地理信息数据,并计划以此深入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应用市场(包括智慧城市、文化遗产保护等专业市场都有巨大的需求)。而其为国内企业中唯一可提供商用三维激光扫描仪的厂商,并已和百度合作制作三维地图。我们认为地理信息(包括地图)是位置服务的重要的数据基础,公司凭借先发优势有望成为空间地理信息应用市场上的领军企业之一。
获得武器装备资质,推开新的市场大门
公司4月2日公告获得《装备承制单位注册证书》,标志着公司已凭借过硬的技术力量,打开了国防应用市场大门。公司在数据信息采集、处理和显示中有一定优势,国防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
多波束声纳产品问世,国内技术领先未来大有可为
公司对多波束声纳探测产品已研究多年,近期推出了商业产品:HD-390多波束测深仪及iBeam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
单波束探测仪一次获得一个水下位置数据,HD-390多波束测深仪能同时获得几十甚至数百个水深数据,使扫描作业由原先的点扫描连成线的方式提高到线扫描成面方式,大大提高检测效率,经后期处理可获得平面或立体的测量成果图。
iBeam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是由公司与中科院声学所合作研发,是第一款国产浅水多波束测深系统。其最多可具有320个波束,覆盖角度可达160°,极大的提升测量效率,iBeam采用宽带技术,波束角可达1°×2°,水深分辨率达1.25cm,还可选择等角或等距功能工作模式,满足不同水域的工作需求。
多波束声纳还可与公司已有的三维激光扫描仪联合使用,同时获得水上水下的立体三维图像。
公司为目前国内唯一能提供自研多波束声纳探测仪的企业,国外的Renson仅多波束声纳产品一年的销售额就在30亿人民币以上,我们认为公司多波束声纳探测仪将首先在国内的海洋探测、河道管理市场得到应用,而未来进入国际市场,前景广阔。
盈利预测和评级
公司一季报营收保持快速增长,在行业竞争加剧的情况下仍取得了良好的表现。公司新产品的推出以及获得国防装备资质,已打开新的市场大门。公司在设备产研优势下,还将进一步发展空间地理信息数据应用,未来业务发展更有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净利润增长57.91%,未来业绩三年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在40%以上。预计2013-2015年EPS分别为0.85元、1.22元和1.62元,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38.0元。重点推荐!
华力创通:研发投入期影响业绩,期待订单落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玉姣 日期:2014-04-21
事件:
公司发布2013年年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03亿元,比2012年增长8.5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34.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76%。每股收益0.05元。
点评:
北斗卫星导航业务快速增长,技术实力支撑未来订单放量。公司北斗卫星导航板块实现收入6,892.01万元,同比增长62.22%。毛利率为57.23%;较2013年下降4.98个百分点。我们预计2014年,随着军方采购的落地,公司凭借较强的技术实力将持续发力;民用领域,与好帮手的1.8亿订单将大部分确认,助力分摊研发成本。
传统仿真业务小幅下降,毛利率略下滑。雷达仿真、机电仿真、仿真应用集成业务分部实现收入4368万元、4943万元和6490万元,增幅分别为4.15%、-10.2%和-4.93%;毛利率分别下滑13.9、7.4和1.02个百分点。显示仿真业务竞争加大,未来盈利能力将趋于均衡水平。
新产品研发投入加大,成果颇丰。全年研发投入1.07亿元,同比增长60%;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5%;成为业绩下滑的主要影响因素。除了北斗导航业务的研发之外,还承担了国家卫星移动通信标准化任务,此项目累计新增研发投入4456.3万。在传统仿真领域,半实物仿真测试系统、训练仿真、运动控制器等取得较大突破。
结论:北斗二代的军用专装、通装市场在2013年启动,2014年、2015年的订单量将大幅增长;预计每年在20亿左右。公司作为为数不多的入围者之一,在专装领域具备较强的技术优势和渠道优势;北斗业务将迎来收获期。在卫星通信领域,是中国军方信息化的短板之一,未来两三年会加大卫星发射和终端采购力度;公司的技术和产品储备助力公司在卫星通信领域获得突破。整体而言,我们认为公司2014年-2015年的业绩反转较为确定。预计2014-2016年的EPS为0.32、0.47元、0.63,业绩强反转确立,对应68倍47倍和35倍。鉴于未来订单超预期可能性较大,继续维持“强烈推荐”投资评级。
海格通信:业绩符合预期,军品及新增并表企业季节性影响显著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劲松 日期:2014-05-06
投资要点:
1.事件
海格通信4月25日晚发布一季报,一季度营业收入3.84亿元,同比增长76.04%,受新增12年合并企业和公司原业务季节性因素影响,净利润同比增长15.64%,并预告2014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0%至30%。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军品及新增并表企业季节性影响显著、拉低1季度综合毛利率水平。1季度并表营业收入增长76.04%,低于营业成本112.97%的增长,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9.75个百分点,其主要原因是受新增并表企业影响,综合毛利率相对公司原军品业务偏低,而军品项目交付的季节性特性明显,军品业务收入在1季度贡献不足。
(二)北斗导航、卫星通信新兴业务高速增长,连续并购助力快速布局数字集群市场。14年以来,公司连续收购四川承联和科立讯,通过“承联+科立讯”合璧打造从系统到终端的专网实力,实现“1+1>2”的整合效果,快速布局数字集群通信市场,有望和海能达形成专网双寡头格局。我们认为伴随昆明事件的暴恐事件,习主席近期多次提“反恐”,未来通过专网将公安、交通、医疗、行政等多方面资源打通,构建的社会安全应急网络,将是不亚于三大运营商的全国第四张网,未来有足够大的市场成长空间。
3.投资建议
维持此前对公司2014~15年的盈利预测,预计包含怡创科技并表后,2014~2015年的收入分别为31.03亿(+84.15%)、38.33亿(+23.54%),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66亿(+76.88%)、7.24亿(+27.87%),2014~2015年每股EPS分别为0.85、1.09元。
对公司中长期发展前景看好,维持“推荐”评级;基于公司历史估值水平,维持此前给予公司对应14年PE35倍/29.75元的合理估值,建议买入。
天泽信息2014年一季报点评:业务领域拓宽,业绩预期改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许祥 日期:2014-04-23
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47.67万元,同比增长13.4%,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15万元,同比增长9.42%,每股收益0.02元。 公司存量客户贡献稳定的收益,新增用户数量增多,订单数量、硬件出货量和服务用户量增多是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
为开拓大客户,公司突破原有的业务模式和服务深度,新业务模式具有一定的标杆作用及可复制性。2013年公司硬件及软件销售量大幅提升,虽然因前期成本支出较大,制约短期业绩表现,但未来业绩增长预期转好。
2014年公司将继续巩固工程机械、商用车、行政执法等传统业务领域,拓展其他物联网应用新市场,开发和推广“智慧仓库”和“售后通”等新产品,布局汽车机械后市场、农用机械等行业。
公司通过支付现金及发行股份收购商友集团的重大资产重组项目正在推进中。收购商友集团,可增强公司软件开发实力,共享客户资源,增厚公司业绩。未来公司仍会利用资本合作方式,通过外延扩张提升产业链竞争力。
预计2014-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增长25%、20%,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增长210%、26%,每股收益分别为0.13元、0.17元。
公司立足传统业务领域,积极开拓新产品、新业务领域,同时推进外延扩张,具有业务扩张及业绩改善的想象空间,给予增持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业务开拓不及预期,业绩增长低于预期等。
合众思壮:战略转型初见成效,即将走出谷底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国栋 日期:2014-04-21
事件: 公
司发布 2013年年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49.3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0.13万元,扭亏为盈。
报告摘要:
营收、净利润和毛利率全面增长,依赖出售股权和政府补助扭亏为盈。报告期内,公司在GIS 数据采集、系统产品、空间数据产品、位置服务等专业市场方面的业务收入和毛利率均有所增长,整体毛利率率从36.54%提高到41.25%。但大众车载导航市场产品业务收入和毛利率继续下降。年内出售全资子公司思壮导航获利5500万元,收到政府补助约2600万,合计营业外收入为2860.86万元。
从民用市场转向行业应用市场,”1+2+1”战略初步完成。2013年公司重心转向行业应用市场,布局“1+2+1”战略,主攻高精度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搭建运营服务平台。年内收购加拿大Hemisphere 公司,形成高端芯片到产品的设计制造能力;切入精准农业和警用手持终端领域;与其他企业共建“北斗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公共平台”运营服务。我们预计随着战略框架搭建初步完成,未来业务将放量增长。
提出“中国精度”,布局全球。2013年11月,公司提出未来计划投入3亿人民币建设“中国精度ChinaCM”,在政府批注和主导下为全球用户提供米级以下精度的免费和授权服务。我们预计,此计划有可能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有助于巩固公司在行业中的地位。
盈利预测:我们预测2014/15/16年营收分别为8.15亿/10.95亿/14.93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22亿/0.57亿/0.90亿元,对应EPS 分别为0.12/0.31/0.48元。基于强烈政策预期,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因素:政策对北斗行业应用支持低于预期;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国腾电子:北斗产品发货进度影响业绩,大单在手+技术优势,未来值得期待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博生,武超则 日期:2014-05-05
事件
公司公布一季报:营收4183 万元,下降10.83%,亏损1109 万元,下降2680%,每股收益-0.0399 元。 简评 北斗产品发货进度影响业绩,其他多项业务发展良好
公司在13 年Q4 获得3.23 亿元北斗订单,为北斗二代产品招标中单笔规模最大的订单。由于合同进度影响发货情况,公司该订单Q1 仅确认1321 万元,导致公司Q1 卫星定位终端业务收入仅实现1582 万元,同比下降42.61%。由于北斗终端业务在公司各项业务中占比最高且毛利率高,所以对公司业绩影响大。公司总体收入下降10.83%,毛利率下降至36.1%(比13 年Q1 65.9% 下降29.8 个百分点),导致公司Q1 出现亏损。除卫星定位终端和设计服务收入下降外,公司其他业务北斗运营服务、安防监控及元器件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31.67%、106.92 及41.09%,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费用控制成效突出
公司在费用管理上取得了明显成效,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8.45%,管理费用增长率为8.6%,分别比2013 年Q1 的 53.22% 及61.18%,有了明显下降。在公司营收受订单执行进度影响的情况下,公司通过控制相对刚性的费用支出,亦是未来保证业绩取得良好表现的有力基础。
大额订单是公司未来的业绩保证,多项业务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公司在13 年12 月获得3.23 亿北斗产品订单,目前仅确认收入2703 万元,我们预计此订单将在14 年全部确认,将是未来业绩的重要基础。此外,13 年北斗产品招标进度较慢,我们预计14 年将恢复至正常节奏,公司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未来有望获得更多的订单推动业绩超预期。此外,公司视频产品也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将受益国内安全需求,保持较快增长。
盈利预测和评级
公司一季度受北斗合同执行进度影响,业绩亏损。但公司拥有大额北斗产品合同,且凭借突出的技术优势,未来有望获得更多订单,所以我们认为目前的业绩不佳只是暂时,预计随着合同的执行,未来公司将把订单转化为业绩,全年业绩实现高增长。
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36元、0.57元和0.76元,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多项业务技术优势突出,未来看点多,可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