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有金属板块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烯碳新材:农田实验效果良好,期待市场推广顺利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桑永亮 日期:2014-03-21
投资要点:
结论:近期,我们从烯碳新材的碳肥广西总代理发布的农田实验结果看到,其纳米介孔活性碳液产品在茄子、玉米、脐橙、黄花梨、水稻、花卉、草莓等作物的种植试验中获得成功,其在作物抗病、增产、降本等方面有明显效果。我们因此对公司碳肥产品的信心提升,公司实现高成长的可能性增大。同时近期国内外石墨烯研发屡获突破,潜在商业应用范围变广,主题热度提高。我们将烯碳新材2014年PE估值由30倍上调到35倍,目标价为6.54元。预测公司2013-2015年EPS为0.06、0.18、0.32元,对应PE依次为109、35、20倍,维持增持评级。
部分实验结果如下:
茄子实验结论:纳米炭液使用后减少施肥量30%,茄子产量比常规施肥增产16.4%,比常规多增加纯收入4343.0元/亩。
玉米实验结论:纳米碳增效肥不仅促进玉米后期生长发育期和生育期进程,还对产量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施加纳米碳肥比只有常规追肥增产8.8%,70%纳米碳增效肥比70%常规追肥提高了10.7%。
花卉实验结论:使用纳米炭液后,花卉叶片明显增大,叶片富有光泽植株形态匀称美观,花色艳丽,花瓣挺实,提高了观赏的品质。在同等条件下,叶开放时间都得到较大的改善,提高了花卉的商品效率,缩短了花卉的生长周期,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为经济效益的提升、增效提供科学依据。
果树实验结论:增强果树抗病性,提高水果品相口感
红薯实验结论:效果不明显,
风险提示:新兴产品在市场推广有不确定性,存在短期不达预期的风险。
贵研铂业:三大板块战略已定,业绩平稳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桑永亮 日期:2014-05-12
投资要点:
维持增持评级。我们认为汽车尾气催化剂项目和二次资源回收或将继续平稳增长,维持2014-2015年EPS预测0.52/0.70元,维持目标价25元,对应2014年EPS为48倍PE,维持增持评级。
三大板块协同支撑基本成形。公司三大业务为:产品深加工,包括汽车催化剂;资源回收;商务平台。目前板块已经基本成形。商务平台的战略地位主要是:1、自身产业发展,内生要循环和风险防范;2、面向客户的全方位设计。我们预计,未来将逐渐构建为一个专门的贵金属交易平台,以提高公司市场地位和资源掌控能力。
催化剂产品未来看点在合资车进口替代和柴油车国四标准政策落地。美系合资品牌汽车部分车型有望2014年实现翻倍,达到20万升左右,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这是质的提升,有望打开进口替代空间。但预计新建的250万升生产线于年底投产,2014年增长或有限。柴油车尾气催化剂目前中试线产能为50万升,公司计划增加汽油和柴油车催化剂通用工序,通过技改等提高产能,静待国四标准执行后提高产能。
二次资源回收项目重点关注管理效率提升。产业格局在发生变化,此前国内废料主要打包后出口新加坡等地,目前逐步留在国内拆解回收,同公司项目进展匹配。但受国内汽车报废政策缓慢,占可研产能一半的汽车失效催化剂回收或将有所延迟,2014年已经引进两台等离子炉,设备产能为2-3吨,目前已经同德企展开合作,短期主要关注管理效率提升。
核心风险:汽油车尾气催化剂开拓存压力,报废催化剂回收渠道建设不顺
云南锗业:基本面向好,锗业龙头稳步前行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耿诺 日期:2014-04-18
投资建议
公司作为全国锗业龙头,集锗矿开采、冶炼及深加工为一体,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锗行业上市公司。公司专注两端的发展战略清晰,专注锗深加工产品的募投项目正逐步投产将助力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逐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的EPS分别为0.25元、0.33元和0.48元,对应PE为49X、38X和26X,维持“推荐”评级。
投资要点
公司14年一季度净利润下滑,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公司2014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17亿元,同比下滑55.77%,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14.25万元,同比增长8.40%,每股收益为0.049元,业绩略低于市场预期。公司预计2014年1-6月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变动幅度为0-30%。
销售减少致营收下滑: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减少55.77%,主要是由于锗系列产品折合金属量同比下降59.41%;而销量下滑源于公司2013年底与客户签订1.8亿元的区熔锗锭合同,供货期为2014年,截至一季度末公司交付锗锭数量约占合同总量的60.53%,实现销售收入9381.90万元,未收回的剩余尾款将延迟至二季度收取。而营业成本同比下滑70.2%,下滑幅度大于营业收入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外购原料大幅减少,自产区熔锗锭比例增加。而一季度期间锗锭产品价格相对稳定,波动幅度较小。
三费增幅加大: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34.30%,源于包装费增加;管理费用同比增长31.82%,源于新项目投产员工增加,以及并表韭菜坝公司、新增资产使得房产税、折旧费和摊销费增加、研发费用增加;财务费用增加49.27万元,源于募集资金已大量使用,利息收入减少以及汇兑损失增加。三项费用合计2041.67万元,同比增长33.57%,占毛利的36.95%,费用增长吞噬了部分利润空间。
募投项目逐步达产:公司发展战略一方面向上游拓展资源稳步提升资源保证程度,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下游深加工。目前公司正积极推进募投项目的建设及达产,其中“高效太阳能电池用锗单晶及晶片产业化建设项目”和“红外光学锗镜头工程建设项目”已完成设备安装调试等前期工作,并已正式试生产,而光纤四氯化锗项目已正式投产,整体而言公司正不断向精深加工领域发展,项目陆续投产将有效促进公司产品结构的升级。
维持“推荐”评级:公司集锗矿开采、冶炼及深加工为一体,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完整产业链的锗行业上市公司,锗产品销量全国第一,逐步投产的募投项目专注下游深加工,将助力产品结构持续优化,逐步提升公司盈利能力。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25元、0.33元和0.48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49倍、38倍和26倍。鉴于当前锗行业逐步向好,我们维持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风险提示:锗价大幅波动风险。
锡业股份:紧腰带、慎扩张、变革现曙光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桑永亮 日期:2014-05-07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我们预测公司2014-2016年EPS分别为0.30/0.36/0.52,参考可比公司PE和PB,考虑到公司当前正处于变革初期,且平台优势将随着资源稀缺逐步体现,后续战略变革或加快,给予公司15.1元目标价,对应2014年PE50倍/PB2.5倍,空间21%,增持评级。
短期收缩战略孕育变革曙光。经历了2013年管理层变动后,市场对公司未来的战略方向不太明确,我们认为短期公司的战略收缩调整为后期的继续扩张孕育基础。新管理层变革决心较强,短期体现在费用控制、项目扩张暂停和亏损项目停产上,而一季报已反映变革意愿得到实质性落实。
长期来看,战略将从“大而全”向资源王者迈进。主要在于:
1、必要性:行业格局的迫切需要。行业竞争格局分析显示,印尼的出口限制这次“狼真的来了”,外围锡价或将继续坚挺,但缅甸的锡精矿出口打破了国内的资源紧缺,使得国内锡价相对外围颓势。行业格局反映出:尽管锡业股份是全球锡行业龙头,但对锡资源的控制力和话语权不强。
2、充分性:具备资源扩张的优势。国家层面,全球锡资源可供开采仅为14年,是最稀缺的稀贵金属品种,而中国的储、产和消费量均占比高达40%,国家有必要加强这一资源的定价权,加大锡产业的整合力度。公司层面,具备平台优势,作为全球龙头是最佳的受益标的。
催化剂:公司季度业绩逐步兑现其收缩战略;对外资源扩张迈出实质步伐。
核心风险:铜冶炼的盈利水平得不到提高;对外资源扩张存在不确定性。
金瑞矿业:锶矿在手 终将缚住苍龙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周德昕 日期:2006-08-31
立足青海的大矿主金瑞是青海省投资公司系统内唯一经营矿产资源的公司,主要围绕青投的成熟项目不断地做大做强。目前金瑞经营的就是“世界锶矿在中国,中国锶矿在青海”的大风山天青石矿资源,锶矿的稀缺性使公司扮演锶行业接力领跑者角色。
国内锶盐行业将重回供不应求尽管全球天青石稀缺使锶盐供不应求,但受国外锶盐巨头的控制,在国内玻壳行业增速放慢和低端产能增速过快的背景下,国内碳酸锶价格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出口市场地强劲增长,冶金材料和磁性材料对锶盐利用程度地提高,在产业链中地位地有效提高,预计未来3年,国内锶盐产品重将回供不应求,锶盐价格也将有所回升。
公司生产技术成熟及发展战略清晰公司的采选矿、加工生产技术基本成熟,8月中旬加工产量已经达到设计要求。公司发展战略是:依靠希缺资源,做大规模和延伸产业链,并可能通过收购获利较快的矿产项目来增加未来两年利润。
估值及投资建议按三种估值方法,公司的每股价值在[6.47-8.83]元,潜在投资价值明显,但如没有短期盈利较强的资产注入,转变当前市场对业绩“重短轻长”的估值标尺尚需时日,故给予短期“持有”,长期“买入”
东方钽业:业绩低于预期,下调A股目标价,下调评级至中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研究员:蔡宏宇 日期:2014-03-25
投资建议
年初以来公司股价持续振荡,目前对应2014/2015 的P/E 为61x/53x。目前钽产品下游需求疲弱,而新产业贡献利润尚需时日,公司股价短期缺乏催化剂,以振荡为主,下调评级至中性。
理由
东方钽业2013 年实现营业收入28.7 亿元,同比+27.8%,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4 万元,折合每股收益0.008 元,同比-96.6%,低于我们预期的0.18 元。其中,4Q 每股亏损0.04 元。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3 元(派息率373%)。
评论:
1)钽丝、钽粉销量同比下滑3.3%,平均销售价格-24.4%,板块毛利大幅下滑14ppt 至16.6%;2)新产业板块,碳化硅毛利率转正,为+1.7%,但能源材料、钛及钛合金制品依然亏损,毛利率分别为-6.4%和-13.3%;3)有效税率为61.9%。
钽制品下游需求依然疲弱,价格缺乏上涨动力。受下游需求疲弱影响,年初以来钽矿及金属钽实现均价较2013 年分别下滑33%和18%。向前看,由于需求依然缺乏终端市场支撑,且市场交易清淡,采购商均持观望态度,预计短期价格缺乏上涨动力。
新产业扭亏尚需时日,长期前景有待观察。除传统的钽、铌、铍材外,公司还布局了钛材、以刃料级碳化硅及钢线产品为主的光伏材料、新兴锂离子正极材料等三大新产业,同时公司还将适时介入高温合金领域。我们认为目前新产业均处于产能过剩而下游需求疲弱的格局,短期亏损局面难以扭转,长期前景有待观察。
盈利预测与估值
下调2014/2015 年盈利预测16%/12%至0.16/0.19 元以反映年初以来钽产品的价格下滑。假设2014/2015 年钽产品价格-5%/-2.5%,产品产量+3%/+3%,钽产品加工成本+5%/+5%。相应下调A 股目标价12%至9.2 元(56x 目标P/E),较当前股价尚有8%的下跌空间。考虑到公司钽铌业务盈利能力下滑,而新产业扭亏尚需时日,下调评级至中性。
风险
钽产品价格超预期下跌;新产业盈利不及预期。
格林美:电子废弃物进入收获期,未来亮点看报废汽车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巨国贤,陈子坤 日期:2014-05-06
废镍钴处理业务起家,进军电池材料初见成效
公司以废镍钴处理业务起家,13年钴镍粉体销量3056吨,是目前国内最大的废镍钴处理企业。此外,公司12年收购江苏凯力克(电池材料生产商)的协同效应开始显现,13年公司四氧化三钴和三元电池材料销量分别为6798吨和801吨,同比增长88.46%和53.13%。公司进军电池材料的产业链延伸举措初见成效,未来有望随新能源电动车的爆发而快速增长。
电子废弃物处理进入收获期,未来3年处理量或增5倍
我国采用以“生产者责任延伸制”为核心的电子废弃物处理体系,因此政府电子废弃物补贴基金将长期存在。受益于此,13年公司电子废弃物处理量超过200万台(12年130万台),该业务收入增长139%。我们预计到2015年,我国电子废弃物回收量将超过1亿台,以公司市占率8%-15%计算,保守估计其处理量将超过800万台;2016年则有望达到1200万台,处理量较2013年增长5倍,成为公司未来3年盈利的核心增长点。
报废汽车处理是未来亮点,携手国际再制造巨头
预计到2020年末,中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2亿辆,以报废率5%计算,报废汽车处理将达1100万辆,届时可回收资源量将突破1200万吨。13年公司丰城汽车拆解项目投产,未来将分享我国报废汽车拆解的巨大市场。此外,在西方发达国家,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率约50%;而2010年我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值仅约3亿美元,与美国相差数百倍(500亿),未来发展潜力巨大。2014年4月,公司携手日本三井和HONEST(日本汽车再制造龙头),打通报废汽车处理上下游产业链,与丰城等地(武汉、天津,在建定增项目)的汽车拆解项目形成协同效应,提升核心竞争力与盈利能力。
上调至“买入”评级
假设公司14-16年电子废弃物处理量分别为400万台、800万台、1200万台,预计同期EPS 分别为0.23元、0.38元、0.52元。鉴于公司电子废弃物处理业务增长较为确定,且报废汽车处理业务具备较大潜力,因此我们上调评级至“买入”,给予其16年25倍PE,对应合理价值为13元。
风险提示
电子废弃物处理量增长低于预期;金属价格大幅下跌的风险。
洛阳钼业:2013业绩略高于预期,民企控股中期利好,上调盈利预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研究员:蔡宏宇 日期:2014-02-27
业绩小幅高于预期
公司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55.4亿元,同比-3.1%,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11.7亿元,折合EPS0.23元,同比+12%,高于我们和市场的预期(0.21/0.20)。公司决定每10股派息1.4元(派息率61%)。评论:1)钼钨产量同比上升。2013年氧化钼和钨精矿产量分别为3.7万吨和0.7万吨,同比+7.7%/+27.1%。下半年钼精矿价格环比-11.6%,钨精矿价格+12.4%,高毛利率的钨精矿产量增速较快,抵销了钼价下跌的负面影响。2)收购实现多元化发展。12月份并表的澳洲铜矿贡献毛利润1亿元。
发展趋势
金属价格2014年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钼、钨、金、铜2013年均价同比-7%/+9%/-16%/-8%。往前看,下游需求增速放缓,供给相对过剩,金属价格2014年仍面临一定下行压力,其中钼价已部分跌破边际成本,下行空间有限,而金、铜尚未见底。我们预测2014年四种金属均价同比-6%/0%/-11%/-5%。
Northparkes收购拓展公司业务领域。Northparkes80%股权的收购将公司业务拓展到铜、金、银领域(占合并后毛利30%以上)。预计2014年可销售铜金属将达到43,000吨(按80%权益计算)。另外,公司计划今年发行A股可转债慕资49亿元,如果6个月后转股,将有利于降低负债,优化资本结构。
民营资本控股有助推进市场化经营和增加股东收益。鸿商产业控股通过在H股增持于2014年1月成为第一大股东(总持股36%)和实际控制人。管理层的变更将有助于公司进一步降低现有矿山成本、改善资本结构,并利用商品价格低迷的窗口进一步通过海外并购优质资产来实现股东利益的长期最大化。
盈利预测调整
上调2014/15盈利预测32%/20%至0.27/0.24元,以反映Northparkes的贡献。预计2014/15年钼钨铜精矿产量同比-1%/+7%、0%/-7%、-3%/0%,单位成本上升2%/0%、3%/3%、5%/5%。维持A/H股12个月目标价6.09元和3.0港币不变(但中期,随金属价格回升,Northparkes收购的增值将逐步得到体现),维持中性。
估值与建议
盈利好于预期及管理风格转变近期有望支撑股价,中期鉴于金属价格仍有下行压力,维持谨慎。A/H股2014年的P/E为21x/8x,股息收益率2.4%/6%。维持“中性”。风险:金属价格超预期下跌。
金钼股份:1季度业绩大降,钼矿产量未来有望大幅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乐宇坤 日期:2014-05-05
金钼股份公告2014年1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92%至仅632万人民币(每股收益0.008元),业绩下降主要是由于2014年1季度钼价低迷,国内钼产品均价同比下跌了近18%,而国外钼价同比下跌了近12%。2014年公司计划生产钼精矿42,000吨,较13年实际产量增长约8%,我们估计这主要是金钼汝阳新增产量的贡献。金钼汝阳采选项目的第二期项目建成后,公司的钼精矿选矿能力可增加近43%,我们预计14年后钼精矿产量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自今年4月以来,国内钼价出现回升,而国外钼价更是大幅上涨20%以上,因此我们预计公司2季度业绩会明显回升。但由于国外钼价回升的基础不牢固,我们对下半年钼价展望仍不乐观,这会限制公司盈利的进一步回升,公司在年初制定的14年1.77亿元利润总额计划目前看较难完成。由于中短期钼价前景不佳以及A 股有色金属板块估值下降,我们将目标价下调为6.20元,维持该股的持有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公司具有成本竞争优势。
公司有充裕的现金来支撑未来可能的收购行动。
选矿厂扩建完成,矿产量有望逐步增加。
主要风险
中国经济增速下滑,钼行业产能过剩继续延续。
公司对深加工产品的大量投入短期盈利贡献不大。
贸易业务使得经营性现金净流入出现不良趋势。
估值n 考虑到金钼股份的行业领军地位以及丰富的资源储备和较高的自给率,我们认为公司可享受一定估值溢价。此外,我们预计目前钼价处于底部区域,长期来看仍有上升空间,公司的盈利对钼价较为敏感,有望随着钼价和产量的上升而逐步增长。但由于中短期钼价前景不佳以及A股有色金属板块估值下降,我们将目标价由9.00元下调为6.20元,相当于约1.5倍的2014年市净率。目前股价较我们目标价仅有不到10%的上升空间,我们维持该股的持有评级。
宝钛股份:2013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行业低迷短期较难改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 研究员:蔡宏宇 日期:2014-03-28
业绩基本符合预期
宝钛股份2013年实现收入23.7亿元,同比+2%;归属母公司净利润1,166万元,同比上升99%,折合每股收益0.03元,与我们的预期基本一致。公司拟每10股支付0.5元现金股利(派息率132%)
评论:1)2013年钛产品销量1.67万吨,同比+14.7%,但价格同比大幅下跌(海绵钛均价-25.3%YoY),导致毛利率下滑1.4ppt至16.3%;2)资产减值损失环比上升。二季度公司计提坏账准备841万元,折合减少每股收益约0.02元。3)政府补助约1,600万元,折合增厚每股收益0.03元。
发展趋势
钛产品价格短期下跌空间有限,行业改善尚需时日。年初以来,国内钛行业持续低迷,市场成交清淡,矿商开工意愿不强,海绵钛价格累计下跌6.3%。向前看,在成本因素支撑下,国内钛产品价格已处于筑底过程,短期内将维持低位运行的态势,继续下滑的空间已不大。但目前国内海绵钛产能严重过剩,近几年行业平均开工率一直保持在50-60%的低位,远低于国外80%左右的水平,行业的改善尚需时日。
拓展应用领域与延伸产业链将是公司未来发展方向。公司投资40多亿兴建宝钛工业园,各项目已陆续竣工达产,其中5,000吨钛带生产线、万吨自由锻压机项目的投产将会提高航空及军工钛用材产品产能。此外,公司还将积极探索钛矿开采与控制,拓展航空、航天、船舶、核工业等高精尖应用领域,完善钛产业链,提升公司的盈利能力。
盈利预测调整
维持2014/2015年盈利预期为0.04元和0.04元。预计2014/2015年海绵钛均价-2%/0%,钛材产品产量+8%/0%,毛利率持平。
估值与建议
盈利不确定性大,估值缺乏吸引力。年初以来公司股价小幅下跌6%,目前对应的2014/2015年的P/E为280x/312x,估值处于板块的高端水平。公司基本面短期难以得到显著改善,近期也缺乏上涨催化剂,我们对股价继续持谨慎态度,维持A股目标价10.3元,较目前股价尚有13%的下跌空间,维持“减持”评级。不排除阶段性因军工或航空消息面炒作带领的反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