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同洲电子:淡化短期业绩,关注平台和用户落地进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运红 日期:2013-10-14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修正公告,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500万元到5500万元,同比变动-62.26%到-53.87%。此前公司中报预期前三季度净利润为6500万元到7500万元,同比变动-45.48%到-37.1%。
点评:
传统数字电视机顶盒奠定广电渠道和客户基础。公司是我国电视机顶盒领先企业,市场份额在20%左右,主营业务中数字机顶盒产品占比超过80%,覆盖18个省级广电运营商的1亿用户。我国电视数字化程度已经超过60%,虽然渗透率仍有提升空间,但增速存在下滑风险,凭借领先的广电运营商渠道和客户基础进军电视互联网蓝海市场是公司的战略选择。
公司短期业绩变动的原因包括:一是公司2013年三季度新业务推广费用有所增加导致预期利润较以前预计有所下降;二是公司2013年三季度部分订单延后交付导致预期收入减少,从而预期利润较以前预计有所下降。
电视互联网战略导致费用增加。公司今年9月份正式发布“1+1电视互联网户户通工程”,着力打造“终端+平台+渠道”的全业务数字电视互联互通产品体系,拟在未来两年推广1亿机顶盒用户。用户只需缴纳99元押金和8元月租费,即可免费获得机顶盒。大规模的产品推广介绍会和媒体公关导致期间费用有所增长。
业绩预测
收入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收入分别为22.89亿、24.30亿和29.42亿,同比分别增长8.7%、6.2%和21.0%。卫星电视接入设备:我们预计2013~2015年销售收入为8.45亿、10.14亿和11.66亿,同比分别增长20%、20%和15%,毛利率预计稳定在21%左右;
有线电视接入设备:我们预计2013~2015年销售收入为11.52亿、8.47亿和5.93亿,由于赠送设备力度加大,导致收入逐年成下降趋势,毛利率保持在24%左右;?OTT服务收入:我们预计2014~2015年OTT用户数分别为500万、1250万户,每月ARPU值为5元/户、6元/户,OTT销售收入为3亿元、9亿元,毛利率将逐年提高至70%;
其他设备预计2013~2015年销售收入为2.34亿、3.04亿和3.95亿,毛利率保持在33%左右;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3年至2015年的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0.61亿、1.82亿和5.06亿,同比分别增长-68.47%、199.19%和177.56%;对应EPS分别为0.09元、0.27元、0.74元。
投资建议:
长期来看,平台建设和用户拓展更关键。公司目前处于战略转型期,电视互联网平台建设和用户拓展是主要看点。公司平台内容已经与CIBN(中国国际广播电视网络太)合作。CIBN提供100多个高标清频道、数万部电影,并提供实时更新的资讯、在线教育、电子商务和应用商店等。此外,公司正接触云狐游戏、3DJOY、魔奇、第九城市等游戏厂家来进一步完善平台内容,游戏厂家提供游戏内容,公司负责渠道推广,双方共同分成。公司计划3-4个月内推出下一款革命性产品,完善平台硬件。公司目前将选择一到两个省份开展试点工作,一旦成熟将向全国推广,用户数将成为主要公司的跟踪点。
进军电视互联网领域,市值空间巨大。公司“1+1电视互联网户户通”工程免费推广的模式短期内可能给公司带来业绩压力,但随着与地方运营商分成模式的明确,公司将掌控电视互联网用户资源。如果未来2年公司客户数拓展达到2000万户,按照每户价值2000元(截止目前百视通用户价值为2800元)计算,市值可达到400亿。
预计公司13年-15年摊薄后每股收益为0.09元、0.27元和0.74元,对应目前股价动态PE分别为149倍、49倍和18倍,重申公司未来看点是平台建设和用户拓展,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
百视通:与微软合资公司落地上海自贸区,向家庭娱乐中心升级同时迈出国际化重要一步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文浩,许彬,杨文硕,刘华峰 日期:2013-10-08
事件:
百视通今日发布公告,与微软拟共同投资7,900万美元,约合4.83亿元人民币成立合资公司上海百家合信息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暂定名)。百视通拟以现金投入4,029万美元,约合2.46亿元人民币,持股51%;微软公司拟以现金投入3,871万美元,约合2.37亿元人民币,持股49%。双方将拿出各自与业务相关的核心资源,在新一代家庭游戏娱乐技术、终端、内容、服务等领域展开全面的合作。
点评:
百视通和微软的合资公司落地上海自贸区,政策受益和超前布局有助于双方互利共赢。
微软借Xbox和自贸区进入中国游戏市场,百视通向新一代家庭娱乐平台运营商迈进。合资公司董事长由百视通委派,CEO由微软提名。合资公司注册资本约4.83亿人民币(双方现金出资),合资公司拟投资总额约合14.5亿人民币。从管理层任命、出资方式和投资体量,可以看出双方对建立新一代家庭娱乐平台的坚定决心。
强强联合,百事通云平台+微软世界级硬件终端,形成极强优势互补。
根据Analysys的预测,中国有100万以上的黑市游戏机用户。Xbox不仅是游戏终端,更趋向于成为一个电视娱乐中心。视频技术公司FreeWheel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美国用户最喜欢使用 Xbox 360 播放网络视频,甚至超过了 iPad、iPhone 及 Android 等移动设备。在即将推出的Xbox One中,除了识别手势和打可视电话,Xbox甚至能侦测心跳。Xbox很有可能成为一个生态系统来控制空调和灯具,以及整个客厅的娱乐系统。此外,目前有微软拥有2000万XBOX Live的付费用户,根据统计半数以上的XBOX Live在线时间被用在了电影、电视剧、音乐等娱乐活动上,用户每月花费在XBOX Live上的平均时间高达84小时,相比去年增长了30%,这些增长主要来自于非游戏的娱乐服务。
而百视通一方面拥有累计40万小时的新媒体版权内容,位居行业第一;同时在市场理解、产品运营、技术支撑等方面有极强的优势,两者联合将成为国内最强的家庭娱乐平台。我们预判未来可能的盈利模式包括:硬件收费、内容的类IPTV和互联网电视收费、游戏从轻度到重度的道具收费、长期而言作为
媒体和应用分发平台的价值。
继与印尼的合作之后,公司通过与微软合作又迈出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PS3上市已经近7年,销量在8000万,2005年底推出的Xbox 360今年2季度累计销量7590万部(微软2013年第二财季会议宣布数据)。我们认为此次引入Xbox对百视通全终端合作战略有很大推动作用,一方面,本次合作为日后基于家庭娱乐的其他国际级终端进入国内市场打下基础,百视通有望继续成为最佳合作伙伴:美国电视市场发展相当成熟,平均单个家庭保有量从1990年的2台增至2012年的3.01台,多种家庭娱乐终端如Apple TV、Google TV、TiVo等共存,Xbox是其中一款价格较高、综合性能也很强的产品。百视通借助内容积累以及对国内市场的经验和理解,与微软的合作将会让公司具备极强的竞争力;此次合作也为未来其他同类国际级产品打开合作的可能,尤其是Apple TV、Google TV等。另一方面,公司通过与印尼合作践行走出去战略之后,本次合作将国际巨头引入中国,从另一个方向再次迈出国际化重要一步。公告中也提到:此次合资合作,旨在合作打造一流的“新一代家庭游戏娱乐产品”和具备世界领先水平的“家庭娱乐中心服务”,将推动公司在中国及海外“一云多屏”业务有关技术、平台、终端、内容、网络、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
业绩预测和估值:
由于此次合作短期内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尚不明确,因此我们暂不调整对公司的业绩预测,维持此前判断,预计2013~2015年公司营业收入28.4、39.0和50.8亿元, EPS 分别为0.63、0.90和1.21元。
百视通国际化战略完全符合我们对公司长期发展战略的判断,我们对公司千亿市值保持中线积极乐观。同时我们认为公司未来依然会有持续的资本运作,维持对公司中线坚定看好的判断,给予“增持”评级。
歌华有线:电视直播上微信,NVOD入移动互联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张涛 日期:2013-10-14
报告目的:
北京晨报报道,歌华有线通过微信收看数字电视节目的歌华飞视正式上线,我们对相关信息进行点评。
主要观点:
数字电视直播上了微信,NVOD进入移动互联网
用户通过微信平台关注公众账号“歌华飞视”,移动终端用户可以收看电视频道直播。在技术实现方式上,用户通过数字菜单,获得电视的直播链接,实现方式类似NVOD,是一种广播的方式。在内容上,目前主要集中在卫视频道和数字电视频道,合计111个频道,但是卫视频道的内容直接在微信平台是否涉及版权还有待确定。在网络方面,移动网络和WIFI都行,有利于发展用户。
突破数字电视的地域限制,有望发展成为互联网平台
公司的战略定位:“做优做强做大高清交互数字电视新媒体,加快向新媒体转型和综合服务提供商转型”。北京的高清交互网络是公司的核心优势,公司发布歌华飞视,打破了数字电视的地域限制,依靠微信平台的用户规模,有望获得较大的用户规模。同时我们认为对于数字电视增值业务的有很强的示范效应,数字电视的增值业务服务商有望突破地域限制,有望成为互联网的平台。
盈利模式不明确,维持目前的盈利预期
由于目前此业务免费推广,同时未来的盈利模式不明确,发展用户的规模难预测,暂时维持盈利的预期。我们预计2013-2015年净利润分别为0.30元,0.36元和0.49元,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投资建议:未来六个月内,评级为“谨慎增持”。
天威视讯2013年中期业绩快报点评:格局不改,新业务和省网整合是未来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梁凯 日期:2013-07-23
公司发布2013年中期业绩快报,营业收入4.59亿元,同比增长5.32%,营业利润0.72亿元,同比增长25.57%;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0.75亿元,同比增长25.47%。营业收入符合市场预期,而净利润超出市场预期,主要系公司对成本费用进行了良好的控制。
总用户数缓慢减少,用户结构数字电视增值业务贡献增长:公司数字电视用户数继续小幅减少,2013年拥有终端112.40万个,较2012年减少1.08万个。公司用户结构有所改善,其中高清交互电视用户终端数增加1.08万个,高清交互业务渗透率提升至37.6%,较12年提升一个百分点。我们预计,未来两年高清交互用户数将保持7%左右增速,从而提升整体ARPU值。
有线宽频用户数继续增长:13年上半年有线宽频缴费用户为20.28万户,较12年增加0.95万户;渗透率为18.04%,较12年底提升一个百分点。公司有线宽带使用CMTS技术,基础网络质量较高,但仍受制于网络出口约束以及资金有限,宽频业务仍处低速发展阶段。
用户规模的扩张和新业务拓展是未来:IPTV以及互联网争抢市场份额的情况下,公司传统数字电视业务难有增长。我们认为公司未来增长动力主要在于拓展新业务带来ARPU值的提升以及省网整合带来的用户数增长。新业务方面,公司虽已拿到IP电话和互联网接入牌照,同时具备较好的网络基础,但目前尚未观察到公司业务创新情况。营销创新方面,公司采取了订购宽带送付费频道的方式进行业务推广,是一个好的开始。目前来看,高清互动业务和有线宽带业务仍是公司新业务的主要看点。
关外资产重组预期:公司拟并购深圳关外天隆网络以及天宝网络,以备考利润预测,2013年和2014年将贡献净利润3800万元,对应EPS为0.22元。
投资建议:上调盈利预测,2013--2015年EPS为0.46元、0.48元和0.52元,对应PE为23.04X、22.49X和20.77X。考虑到重组预期依然存在,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省网整合进程不达预期、IPTV侵蚀有线电视市场份额
华数传媒:依托有线业务支撑,加速布局互联网电视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运红 日期:2013-09-16
公司战略清晰,依托传统现金奶牛业务,加速布局互联网电视业务。公司作为云管端一体化为运营模式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提供商。公司未来发展战略清晰,在省网整合的基础上,依托整个集团2000万有线用户规模,撬动以有线网络为传输管道的传统有线电视业务和新媒体互动电视业务的价值。同时,加大力度拓展以宽带网络为传输管道的手机电视、互联网电视和华数TV在线视频业务。
围绕着三网融合和多屏视频服务的竞争,公司优势:(1)有线、宽带运营资质;包括IPTV和互联网电视在内的基于多屏的全牌照优势;(2)内容储备优势和视频服务运营经验丰富。(3)依托目前华数集团2000万的潜在用户规模,进一步推动华数电视运营平台,挖掘用户价值。
以开放式的合作,加速布局互联网电视。公司积极推动互联网电视机顶盒和电视一体机的终端销售,拓展华数影视平台的用户规模。公司一体机模式从2010年就开始,目前一体机用户规模保持市场领先。而近期华数和阿里强强联合,通过聚划算推广“华数彩虹”盒子,有望在机顶盒上实现快速放量。
依托有线省网整合后2000万的用户规模,公司互动电视业务潜在价值巨大。互动电视形成了成功的“杭州模式”,在杭州有线用户渗透率为35%。随着省网整合在未来几年内完成,华数有望将杭州模式复制到整个浙江地区,集团2000万的用户有望向互动电视用户转化,提升整体有线用户Arpu值。
投资策略:长期来看,在三网融合和多屏融合的趋势下,作为云管端一体化为运营模式的以视频为核心的服务提供商,华数具备成为基于四屏的影视平台的潜力和电视屏的入口平台的潜力。短期来看,华数传媒依托其视频服务能力与阿里电视生态圈形成强强联合,依托淘宝系统强大的渠道能力,华数盒子用户规模能够快速放量。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年EPS分别为0.29、0.41和0.53元,对应公司2013年-2015年100X、70X和55XPE,目标价28.1-29.8,给予“增持”评级。
湖北广电:资产注入进度超预期,省内整合加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肖乐乐 日期:2013-07-16
事件描述
公司发布重组后的新一次资产注入方案,同时恢复交易。此次注入资产为楚天视讯的有线电视网络资产及负债以及武汉广电投资、荆州视信、十堰广电100%的股权,操作方案为定向增发置换股权,对注入资产的评估价值为23.82亿元,拟以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的均价11.08元/股的价格定向发行2.15亿股;同时拟以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均价的90%——9.97元/股的价格进行配套融资,预计募集资金79,412.97万元,发行不超过7,965.19万股。
事件评论
此次资产注入的质量和进度超过之前对方案的预期。此次除却注入了楚天视讯(涵盖湖北省内23个市县用户)、武汉广电投资(涵盖武汉6个远城区用户)外,还注入了荆州视信和十堰广电,使得上市公司覆盖的用户达到821万,其中数字电视付费用户达640万户,分别占到了全省的77.8%和77.7%,覆盖的市州城市网络已达13个,意味着省内大部分有线资产已经整合完成。
收购价格基本合理。价值评估方面,资产质量较好、用户arpu弹性较大的武汉广电投资采用的是收益法评估(签署了《盈利预测补偿协议》),其余三家标的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综合增值率在77.62%,对应每用户价格839元,考虑到此次注入用户主要为数字付费用户质量较高,价格基本合理。
根据承诺,预计省内剩余有线用户的注入会在2014年底前完成。目前湖北全省有1055万有线电视用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24万用户;此次注入完成后约还有42家地方广电局(公司)的230万用户等待注入。根据此前公司的承诺,预计这部分资产在2014年底之前会注入;如果未能注入,从2015年开始也将托管于上市公司经营。
业绩影响及投资建议:根据备考盈利预测,此次注入资产2013-2014年的净利润分别为1.04、1.42亿元,对应收购价格23.8亿元的PE分别为23倍、17倍,对业绩的增厚不太明显,但考虑到省内用户整合后的协同效应、双向改造带动的arpu值提升空间等积极因素,维持对公司“推荐”评级。
捷成股份:广西项目印证广电网络市场全面开启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先文 日期:2013-10-24
事件描述
捷成股份发布重大合同公告,与广西广电网络签署签署了《广西有线高清互动数字电视及网络双向化改造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项目初步预算10亿元。
事件评论
广西双向网改覆盖率较高,预计平台建设投资相比江西项目更大。与此前江西有线项目如出一辙,合同内容均为高清制播平台、内容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及网络双向化改造的设计、开发和建设;建设模式均为捷成垫款实施,广西广电网络按照约定的期限和利率分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由于广西有线双向网络覆盖率已在全国名列前茅,故我们预计,与此前的江西项目相比,此次广西项目中双向网改投资占比或相对较低,更多的资金将投入捷成主营业务涵盖的高清制播平台、内容平台、运营管理平台建设,也即:捷成有望在广西项目中获得相比江西项目更大的收益。截至2012年,广西广电网络年收入规模已达16亿元,且已获得中宣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复同意公开发行上市,这意味着广西广电网络对项目投入资金具有较强保障能力。
广西项目落地,意味着广电网络市场已全面开启。由于捷成传统业务集中于电视台,每年全国电视台制播系统投资约为数十亿规模。故资本市场一直以来对捷成的最大疑虑在于其市场空间相对有限。今年8月捷成中标江西有线10亿项目,是在广电有线网络新市场的重要突破,而此番在广西广电网络如法复制江西项目,则充分说明广电网络在双向互动的大趋势下,对高清制播、内容管理、运营管理平台的建设需求已全面开启,而捷成则凭借在电视台市场锤炼的专业技术能力,正迅速切入广电网络这一新市场,并已形成先发优势。由于目前国内广电网络基于双向互动网络的高清制播、内容管理、运营管理平台建设才刚刚起步,若按一省一网测算,我们估计,全国广电网络运营商音视频整体解决方案市场或在百亿规模以上。
业务领域扩张将是捷成发展的常态,期待智慧城市项目落地。从捷成的发展历史来看,其业务领域扩张已是常态。捷成起步于电视台专业音视频领域,此后逐步拓展至部队、互联网、图书音像资料馆、广电有线网络等众多的电视台之外市场。而根据捷成的战略布局,还将依托其专业的音视频解决方案能力,进军智慧城市,我们预计,在平安城市、智慧教育等对音视频管理需求较大的领域,捷成不久也有望实现突破。
重申“推荐”评级。预计2013~2015年EPS0.87、1.41、1.91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49.20、30.35、22.41倍,重申“推荐”评级!
广电网络年报点评:短期仍将受益新业务普及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梁凯 日期:2013-03-15
公司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7.2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1.48%和0.21%。其中,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1.43亿元,同比增长12.10%。EPS为0.2488元,略低于市场预期,主要系人工成本费用增长所致。数字电视拓展效果显著:2012年公司实现收视费收入12.48亿元,同比增长21.48%,主要由于数字电视用户以及高清互动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其中,整转数字用户75.51万户,占现有数字电视用户规模的17.9%;新增高清互动用户21.12万户,占现有高清互动用户规模的92.6%。我们认为13年公司数字用户规模将维持快速增长态势,其中高清互动用户规模有望保持60%以上增长。
数据业务发展迅速:2012年公司数据业务收入为1.76亿元,同比增长22.36%。公司发展个人宽带用户6.7万户,占现有个人宽带用户规模的33.5%;集团专网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约合同比增长约40%左右。由于公司宽带业务用户基数较低,因此预计13年宽带业务高增长将持续。
市场饱和度相对较低,仍有一定发展空间:由于陕西地区新建楼盘数量增速相对较高,因此虽然受到IPTV等新媒体的冲击,但预计公司用户规模将保持正增长。2012年数字用户比例提升了10个百分点至74.3%,仍有约146万模拟用户有待数字化整转。高清互动业务方面,虽然2012年公司高清用户由0.97万户快速扩充为21.12万户,但用户比例仅为4%,发展空间较大。
投资建议:公司地处欠发达省份,数字电视业务和数据业务仍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但由于高清电视用户规模较小,将面临与IPTV共同抢夺空白市场的竞争格局,竞争压力较大。同时,公司摊销折旧压力较大,将压制公司利润释放。预计公司2013至2015年EPS分别为0.31元、0.31元以及0.37元,对应PE24.8X、25.1X和20.87X,给予“中性”评级。
风险提示:随着三网融合的推进,来自于IPTV的竞争压力加大。
电广传媒:有线网络提速发展,传媒内容高歌猛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州广证恒生证券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聪 日期:2013-09-03
事件:
8月27日晚公司发布半年度报告: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4.20亿元,同比增长18.85%;实现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9.16%。
点评:
公司业绩维持稳定增长。公司上半年营收24.20亿元,同比增长18.85%;实现归属母公司净利润2.74亿元,同比增长9.16%。公司三费占营收比为30.7%,相对上年同期的29.1%稍有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在艺术品经营、影视节目制作发行收入较少的情势下,有线网络、广告业务增速分别达28.51%和54.32%,是业务稳健成长、业绩稳定提升的关键因素。
有线网络业务大幅增长,下半年量价齐升仍将持续。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0.84亿元,同比增长28.59%,主要通过提升量(用户规模)价(用户ARPU值)的方式来推动增长。用户规模增长:省内农网用户的开拓+省外合作项目的拓展(云南及天津);用户ARPU值提升:一方面来自于公司自有增值业务的推广;一方面来源于公司与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合作开发新业务,提升用户粘度,提升用户ARPU值。公司有线网络业务下半年量价齐升趋势仍将维持。
影视广告加速发展,电广“传媒”属性增强。公司影视剧业务逐步具备规模投拍能力:2013年上映及参投影视剧包括《致青春》、《华夏微电影》、《全民目击》、《被偷走的那5年》、《花漾》、《惊天魔盗团》、《兰陵王妃》、《怒放》、《奔腾年代》和《红高粱》等。广告业务量质齐升:上半实现营收8.55亿元,大幅增长54.33%;毛利率5.28%相对上年同期提升1.24个百分点。广告业务高速提质发展来自于2方面推动因素:1、优质广告资源代理业务的放量增长(韵洪嘉泽所代理的高铁广告);2、由单纯的广告代理往价值链高端的策划、发布延伸。
投资业务稳步增长,助推主业发展。1、达晨创投上半年基金投资管理收入6201万,同比增长6.89%;上半年完成20个项目投资,管理投资项目总计190家,IPO排队项目19家;基金管理规模总额达120亿。管理费用和业绩分成将保障创投业务的稳健持续营收增长。2、艺术品投资:中艺达晨收藏170多件艺术精品和几十件古代工艺品,退出盈利空间巨大。公司投资业务已具备持续发展能力,为有线网络和传媒内容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未来催化剂:IPO开闸;传媒内容业务增长;艺术品退出。
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13-2015年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6.62亿元、7.39亿元和8.26亿元,EPS分别为0.65元、0.73元和0.81元,对应PE分别为21、19和17。暂维持公司“谨慎推荐”的投资评级,目标价19.5元。
风险提示:增发拖延时间过长。
吉视传媒:收购吉林有线、吉林无线点评:收购市网少数股权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财茂 日期:2013-01-09
收购市网少数股权,增厚全年业绩。
优质资产,收购增厚全年业绩。收购前,吉视传媒持有吉林有线57.02%的股权,而吉林有线持有吉林无线96.23%的股权;收购完成后,吉视传媒将持有吉林有线90.91%的股权,直接及间接对吉林无线持股100%。目前,吉林有线、吉林无线拥有吉林市辖内四个城区用户,分别拥有用户数为32万和4万,并全部完成数字化改造,资产资质优良,收购市场少数股权后,将增厚2013年业绩。
定价合理。此次收购的权益用户合计10.99万户,合计每户成本为1149元,由于收购用户全为数字电视,从国内数字电视收购成本看,成本在1000-1200左右,因此公司收购定价是合理的。
增厚2013年EPS为0.013元。吉林有线、吉林无线2013年的盈利预测分别为5408万元和245万元,收购后将合计增加净利润1841万元,增厚EPS为0.013元。
网络深度整合,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此次收购市网少数股权意味着公司将进行网络深度整合,逐步达到子公司资产完全控制。从短期看,公司继续农网、企业网收购,利好股价;长期看,公司是最早完成省网整合的有线运营商之一,数字化和双向化改造也走在前列,迎来最好发展期。暂维持公司2012-14年EPS预测为0.24/0.28/0.30元,对应PE为30/26/24倍,维持“谨慎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