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板块10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山大华特:医药环保双轮驱动业绩快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广军 日期:2014-03-04
事件:
公司披露2013年年报,收入10.95亿,同比增长31.9%,实现净利润2.75亿,同比增长23.4%,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亿,同比增长26.1%, EPS 0.85元。
结论:
公司主营业务集中在医药和环保两大热门行业,我们看好公司在儿童药领域的布局以及环保业务的高速发展,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6年eps 分别为1.24、1.57和1.97元,对应目前股价PE 分别为23、18和14倍, 给予公司推荐评级。
正文:
1. 公司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收入10.95亿,同比增长31.9%,实现净利润2.75亿,同比增长23.4%, 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53亿,同比增长26.1%, 综合毛利67%, 较去年下滑2.3个百分点,主要是低毛利的环保收入占比提高,但是公司ROE 和ROIC 分别为21.97%和17.86%,连续多年稳步上升, 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2. 儿童用药未来仍可快速增长 公司药品收入7.03亿,同比增长27.3%,净利润2.42亿,同比增长21%,毛利率高达86.6%,比上年增加0.6个百分点。公司药品业务主要是控股子公司达因海洋生物制药生产销售,产品集中在儿童保健领域,主要包括补充儿童维生素AD、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系列,是我们认为环保行业发展空间巨大,随着公司市场开拓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增强,特别是今年SNCR和SCR脱硝技术的应用,脱硝项目实现零突破,公司环保业务仍会保持高速发展。
风险提示:
1.产品竞争加剧的风险。
2.环保项目订单不达预期。
澳柯玛:业绩改善无法一蹴而就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磊 日期:2010-08-24
事件:公司公布中报
上半年业绩表现低于预期
公司上半年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增长20%,每股净利润为0.08元。
公司业绩表现低于我们的预期,原因一在于上半年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较大,导致综合毛利率有明显下降;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公司在非经营性损益方面改善的进度低于我们的预期,导致财务费用以及资产减值损失偏大。虽然上半年公司对外借款下降近10%,但公司对农业银行的3.1亿预期贷款依然未解决,导致公司降低财务费用的进度缓慢。应收帐款方面,公司帐龄一年以上应收帐款明显增多2700万,在严格的坏账准备政策下导致资产减值损失居高不下。
下半年收入增长势头可持续
上半年公司各业务都有不错的增长,其中冰箱、冰柜增长35%,电动车增长47%,自动售货机增长220%。经营的好转使得公司有能力逐步减少负债。
展望下半年,公司收入增长的势头依然可延续。农村市场对冰箱、冰柜需求的增长趋势明显;电动车下乡招标已近结束,下半年将在销售收入中有所体现。售货机业务受益于中国城市化建设加速获得很快的成长,例如上半年供应上海地铁以及市博会的需求。从公司帐面看,公司预收帐款相比去年年末增长了47%。
业绩改善无法一蹴而就,给予 “中性”评级
虽然公司二次创业势头很好,但仅依靠自身力量摆脱历史包袱,实现业绩跨越式发展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公司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过多的负债以及不良资产以减少非经营性损益,充分释放业绩。预计10/11/12年EPS 分别为0.21元,0.43元,0.65元,下调评级至“中性”。
獐子岛虾夷扇贝篇:亩产提升有盼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天明,赵钦 日期:2014-06-05
业绩下滑带来改变,水产巨头面目一新
2012开始,由于虾夷扇贝亩产迅速下滑,獐子岛业绩回落迹象明显,业绩低迷的情况也警醒了獐子岛集团高层。从2012年开始,公司逐步改变经营策略,奠定了“三大资源、三大支撑”的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海洋牧场增养殖能力,加大大洋渔业渠道建设,培育高原泉水稀有资源,提升冷链服务能力,打造休闲渔业旅游品牌。
虾夷扇贝:亩产提升基础牢靠
亩产提升的条件包含:苗种改良、海域探查、管理优化等条件。苗种改良:逐渐实现虾夷扇贝良种全覆盖,提高自养苗种育成规模,獐子岛红等新品种养殖规模扩大,存活率提高、单体增重;海域探查:对海域底质和水文等生物生长环境进行勘察,绘制确权海域地图,完成海域功能规划,实行精准化投苗策略。
管理优化:完善各项操作规定和标准,实现全流程监控,强化监控预警,改进底播技术和捕捞技术水平。
亩产提升,带来业绩上涨乘数效应
未来两年公司捕捞面积均在百万亩左右。在价格、成本相对稳定的背景下,虾夷扇贝亩产每上涨10千克,毛利对应上涨接近3亿元。我们认为亩产提升一方面可以提升售价(个体大价格越高),另一方面也可逐步解放加工能力,提高公司品牌竞争力。
风险提示
若公司养殖海域产生生态或严重敌害问题,虾夷扇贝亩产达不到预期;若公司鲜活市场销售压力增大,虾夷扇贝销售达不到预期。
“推荐”评级,合理估值为20元
预期公司2014/15/16年每股收益0.21/0.62/1.04元,利润增速分别为51%/198%/69%。我们认为未来三年是獐子岛打漂亮翻身仗的时刻,无论是从养殖端、加工端,还是销售网络铺设都会让市场有耳目一新的感觉,给予公司“推荐”评级,合理估值为20元
好当家:海参价格疲软,业绩承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晓波 日期:2014-04-25
事件:
公司发布13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9.69亿元,同比减少5.77%;实现归属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46.96%;对应EPS0.16元,低于我们预期。
点评:
1)公司收入下滑主要系报告期内水产养殖业务实现营收4.59亿元,同比下降15.31%。我们大体测算了一下,水产养殖业务下滑受鲜参销售价格下降所致:公司13年完成海参捕捞量3508吨,同比增长19.81%,扣除用于加工盐渍海参的鲜参量为884吨,公司实际销售鲜参2624吨(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但销售价格仅136元/公斤(去年同期161元/公斤)。
公司海蜇业务以量补价,销量增长较快,弥补了价格下滑影响,实现营收0.7亿元,同比增长20%。受盐泽海参加工量增加,食品加工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88%。
2)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0.49%,同比下降9.5个百分点,主要受累于水产养殖业务毛利率下滑10.73个百分点至43.40%,其他业务毛利率下滑不显著。
我们分析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海参、海蜇价格下降所致;二是加工业务毛利率倒挂,毛利率-1.78%,同比下滑3个百分点。
3)三项费用中,财务费用大幅度增加,同比增长64.60%,主要是由于公司在本年度内银行贷款同比增加33.28%。
对公司长短期看法:
短期来看,海参行业受供给冲击及需求下滑,面临较大压力。中长期来看,海参品牌化仍是未来路径选择之一。我们认同公司在渠道上做出的努力,对于最终效果我们保持跟踪,同时新的渠道建设或将带来更多的销售费用。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4-16年EPS分别为0.23、0.29和0.35元,给予公司14年20-25倍PE,目标价4.6-5.7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极端天气导致海参产量低于预期;需求疲软导致价格下滑
通威股份:引入战略咨询与并购合作伙伴,加速推进产业整合进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金厚,宫衍海 日期:2014-05-15
公司与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咨询与并购整合服务协议》。
根据协议规定,硅谷天堂向公司提供战略发展规划梳理与修订建议及并购整合服务。项目实施周期:14年5月—17年5月。协议总金额为300万元。同时,硅谷天堂通过“陕西省国际信托-盛唐33号定向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以7.59元/股的价格受让公司实际控制人通威集团减持的3950万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4.83%),并承诺12个月内不进行减持。
增发后资金充裕,公司有参与对外并购的基础。公司于13年完成对实际控制人定向增发,募集5.8亿元补充流动资金,财务结构有所改善,一季度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至63%,同比下降10个百分点。自有资金较以往充裕,为公司在现有及新业务领域外延式扩张,参与行业兼并、整合创造了可能。
本次合作协议的签署有望加快外延式扩张的进程。硅谷天堂是一家专业从事资产管理业务的集团公司。前期有与大康牧业、沃森生物、博盈投资、万马电缆、长城集团等公司的合作先例。根据协议,硅谷天堂为公司提供的服务包括:公司战略梳理、产业并购整合方案、资本运作的架构设计及设施、产业并购基金的设计及资金的募集、并购项目的推荐寻找和调研以及尽职调查、公司价值提升方案等。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扩张方向有二:1)产业整合。以饲料为基础,通过并购将产业扩张至苗种、制剂领域,及部分高端鱼饲料品种;2)海外拓展。越南、印尼等地对虾养殖规模快速扩张,虾料市场需求年均增速50%以上,公司持续加码东南亚水产料产能,14年望新投产3个工厂,产能翻番。
水产饲料旺季行情向上,外延扩张预期增强,维持“买入”评级。近期全国多地鱼价持续高位,同比涨幅10-15%,水产饲料旺季来临,趋势向好。假设公司2015-2016年饲料销量分别为478/545/640万吨,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188/219/271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3/5.4/7.0亿元,EPS分别为0.53/0.66/0.86元。给予公司2014年25倍估值,目标价格13.3元,较目前股价仍有50%上涨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天气等因素导致淡水鱼、虾死亡率增加或摄食量减少,导致水产饲料销量不达预期等。
海大集团:5月是验证基本面改善的重要时间窗口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林帆,观富钦 日期:2014-05-08
近期我们对海大集团进行调研,要点如下。
2013年,公司水产料.畜禽料都经历了相对低谷。造成低谷的负面因素包括灾害气侯、鱼虾病害、H7N9、猪价低迷等。2014年上述负面因素都有改善可能,目前已接近改善情况的验证时点。
虾料,一要验证EMS病害防治能力的提高,二要验证华南气象环境的改善。
EMS疫情防治效果的最终验证时点在5月底。EMS造成2013年华南对虾排塘比例高达一半以上。EMS的防治措施分为投苗前与投苗后。1)投苗前。去年底美国与台湾已开发出试剂,能检测出虾苗是否带有病毒,从而在投苗前筛选掉不良苗种。今年第一造虾,国内已开始应用上述试剂,主要是台湾的产品,国内也有厂家开始试制试剂。2)投苗后控制疫情的手段包括投大苗、混养、生物絮凝等,目前各养殖区域都在试用、总结。
EMS疫情防治效果目前可参考福建。疫情若发生,主要在投苗后40天内,今年华南投苗主要在清明节前后,因此防治效果到5月底会较明朗。
目前可供参考的是福建省部分高位池养殖区,该区投苗较早(一年可养三造),截至目前由于发病而造成的排塘比例与去年同期大致相当。除福建外,包括华南在内的其余地区目前疫情比去年相对偏好,但仍需在5月底前继续验证。
华南投苗至今气温较稳定,雨水相对去年少。去年华南低温多雨,一方面在初投苗的一个月内加剧了EMS的传播,另一方面在养殖后期降低了对虾的摄食量。鉴于今年至今气象条件比去年同比好转,如到5月底对虾成活率仍然较好,则今年养殖户的信心就改善很多,有利于未来投苗与养殖的积极性。
鱼价同比回暖明显,预计2014年公司鱼料销量增长能达20%左右。华南是公司鱼料销量贡献最大的市场,该区域的草鱼、罗非鱼价格目前均明显高于2012、2013年,回到养殖盈利线以上。鱼价较高的环境下,养殖户为提前到6月份出塘,不仅会增加饲料投喂量,还有动力提高膨化料等高端饲料的投喂比例,而高端料正是海大的优势领域。
若近期猪价进入回暖周期,海大猪料的恢复弹性会大于行业平均。全行业猪饲料销量与猪存栏量正相关。海大由于重视应收账款质量,对赊销控制较严。前期猪价回落,猪肉销售低迷导致养猪户资金链紧张,因而部分转向了生产低端饲料且愿意在应收账款上冒高风险的饲料小厂。一旦猪价进入回暖周期,海大由于在产品质量、原料成本、服务深度等方面都更有优势,其猪饲料销量恢复弹性将高于行业平均。
公司猪料今年主攻湖南.湖北,有望形成新增长点。公司从去年7月开始进入湖南、湖北的猪料业务,截至去年底有7万吨左右的销量。今年两湖区域作为公司猪料重点突破的方向,预计全年有望实现二、三十万吨的销量。
禽料今年最差阶段已基本度过。去年1季度禽流感尚未爆发,禽料销售基数较高。今年一季度广州取消活禽交易,对周边影响很大,1季度该区禽料全行业销量同比下滑两成以上。公司在广东区域好于行业平均,1季度销量基本与去年持平。
气温回升、产品结构提升推动禽料增长。5月份后随天气转暖,禽流感影响会减弱。同时,禽流感对于肉禽消费有较大冲击,但鸡蛋价格相对没有大的波动。蛋禽料毛利率高于肉禽料,公司在湖南、湖北的蛋禽料增长较快,利润贡献已超肉禽料。公司未来也将继续把研发经费投入到蛋禽料中。
预计2014年公司禽料销量增速在15%-20%。
厄尔尼诺对公司的潜在影响有限。一方面,鱼虾相对更担心雨水,不太担心干旱,厄尔尼诺更可能给东南亚带来干旱,因此即便有影响,也不会比去年多雨天气的负面影响更大。另一方面,厄尔尼诺对豆粕价格的影响,更多的集中在期货领域的资金炒作,预计对于实际供需的影响有限。最后,对于鱼粉的影响,公司鱼粉的主要采购地秘鲁一年有两个捕鱼期,一个在4-5月,另一个在11-12月,目前第一个捕鱼期并未受到影响,而11-12月捕鱼期即便有影响,也会体现在明年。
经过前两年大量投入后预计2014年销售费用增速将低于收入增速。2013年公司销售费用4.8亿(约占毛利额的32%),同比增速30.8%,高于全年营业收入16.04%的增速。2013年销售费用高增长的原因在于,2012年公司进行了较大的固定资产投资,形成产能后,2013年在人员配备上有较多增加,造成销售费用与管理费用都偏高。今、明年人员还会有适当增长,但销售费用增速预计将低于销售费用的增速。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公司现有业务的成长空间仍大,且管理团队的营销创新能力突出。当前为公司业绩低点,14年实现恢复性增长概率较大,预计14/15年EPS分别为0.54/0.69元,对应PE分别为19.4/15.2倍,给予目标价14.5元,对应2014年PE 26.8倍。
风险提示:持续阴雨天气;疫病超预期。
北海国发:三季度亏损加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天相投资顾问有限公司 研究员:天相投资研究所 日期:2009-11-09
2009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 亿元,同比减少33.66%;营业利润-8441.60 万元,(去年同期为-5648.71万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8453.45 万元(去年为-5961.81 万元);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0 元。其中第三季度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11 元。
公司营业收入减少主要是化工产品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产品市场需求及市场价格均均同比下降。同时,公司流动资金严重短缺,化工、能源产品不能保持连续生产,经营受到严重影响。
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6213.20 万元,同比减少17.22%,环比减少8.12%;继续亏损3180.44 万元,业绩继续下行。
公司产业转型失误,子公司广西国发生物质能源有限公司生物质能源5 万吨木薯生产线项目,一直未取得国家燃料乙醇生产批文,酒精业务长期亏损,现国发能源已经停产,形成的不良资产。
公司期间费增长较快,期间费用率同比增长22.57 个百分点。其中由于下属制药厂加强市场开拓所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5.51 个百分点。管理费用同比增长4.54 个百分点。由于银行逾期借款增加,利率上浮,财务费用同比增长12.52个百分点。
目前公司仍处于亏损状态,且身负多笔银行债务,公司及控股股东国发集团都有巨大的资金压力。截止本报告期末,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累计有5.58 亿元逾期银行贷款,其中公司有逾期贷款4.12 亿元,控股子公司有逾期贷款1.46 亿元。
为缓解资金压力,公司正在积极处置手下房地产资产,并停产并拟转让亏损较大的国发能源公司股权。
由于公司是广西省国资委下属,市场对公司有较强重组预期,但鉴于公司主业不强,扭亏较为困难,且资产重组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暂不给予盈利预测和评级。
东方海洋:海参价格下滑拖累公司业绩,中长期关注公司转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晓波 日期:2014-04-24
事件:
公司发布13年业绩:报告期内实现营收6.16亿元,同比减少9%;实现归属净利润0.57亿元,同比减少42.52%;对应EPS0.23元,低于我们预期。
点评:
1)受经济持续下行以及中央遏制公务消费等影响,海参等高端消费整体下滑。报告期内公司海水养殖业务实现营收2.16亿元,同比减少15.68%。其中海参业务实现营收1.88亿元,同比下滑17.69%。我们测算公司13年完成海参销售1255吨,同比小幅下滑。 2)报告期公司综合毛利率为25.59%,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主要受累于水产养殖业务的毛利率下滑所致。
公司水产养殖毛利率同比下滑7.69个百分点,其他业务毛利率变动并不显著。我们推算公司13年海参销售价格150元/公斤,同比下滑11%。 3)公司三文鱼、胶原蛋白等业务虽未单独披露,但我们根据年报大体能推算出这两块业务进展相对缓慢,主要受制于渠道推广等因素。
对公司长短期看法:
短期来看,公司经营面临一定压力:1)受南参冲击及高端消费下滑,海参下行压力显现;2)公司可捕捞海域基本开发完全,未来除非能够获取新的海域,否则在量增上难以突破;3)三文鱼养殖、及胶原蛋白短期来看,推广受阻。
我们比较认可公司管理层一直以来的进取心,不排除公司未来转型的可能。同时考虑到未来海参消费将趋向品牌消费,我们认为公司在这方面有一定的优势。
盈利预测及评级:
我们预测公司14-16年EPS 分别为0.29、0.36和0.44元,给予公司14年30-35倍PE,目标价8.7-10.15元,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极端天气导致产量低于预期;海参价格下滑。
壹桥苗业:股权激励尘埃落定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郭伟明 日期:2014-05-06
事件:公司发布公告,将进行限制性股权激励计划,拟授予数量520万股,其中首次授予490万股,预留30万股;激励对象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核心技术业务骨干21人,授予价格为前20交易日均价的50%,为每股9.51元。
业绩条件和解锁:首次授予的限制性股票业绩考核以13年度为基准,14-16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20%、45%和75%,预留的限制性股票分两期解锁,也以13年度为基准,15年和16年净利润增长率不低于45%和75%;本计划有效期48个月,其中锁定期12个月,解锁期36个月,激励对象可分三次申请解锁,可解锁数量占比依次为40%、30%和30%。
费用核算:若假设授予日为6月30日,业绩达标后激励对象将全部解锁且授予价格为19.02元,则限制性股权激励的成本为4660万元,14-17年摊销费用分别为1514万元、2097万元、815万元和233万元,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不大。
海参消费和价格:对于未来海参价格,我们认为目前价格底部区间。海参具有保健功能,在民间拥有固定的消费群体,更准确的定位应该是高端白酒和滋补品(东阿阿胶、冬虫夏草、人参等)的综合体。虽然我们尚未看到餐饮回暖迹象,但是普通大众消费将是未来海参的主导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海参价格将逐步回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14-16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5.45亿元、6.79亿元和8.48亿元,同比增长2.39%、24.56%和24.80%;归母公司净利润2.52亿元、4.05亿元和5.21亿元,同比增长54.97%、60.70%和28.83%;基本每股收益为0.81元、1.30元和1.67元,估值分别为23倍、14倍和11倍,继续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单产下降;海参价格不及预期。
中水渔业:经营稳定,未来看大股东重组与整合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江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嘉全 日期:2013-04-19
2012年,公司营业收入50,383.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32%,实现利润总额7,315.16万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73%,实现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5,827.86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5.69%。每股收益0.18,分红方案向全体股东每10 股派发现金红利0.60 元(含税)。
从主营业务来看,公司的捕捞业,房地产业和修船业的收入分别是27,155.33万元,18,083.01万元和4,924.93万元,其中当期的房地产的净利润是3105万,主要是韶关市兴盛投资置业有限公司“天鸿居”项目一期开始销售。
公司属农业类海洋渔业生产企业,主营业务是远洋水产品的捕捞、储运、销售和进出口等。2012年,公司主业在已经连续几年保持持续增长的业绩后,突然遭遇巨大困难与挑战,包括渔业资源继续处于周期性低谷、鱼价大幅下滑、成本刚性上升、入渔政策变化等一系列不利因素,但公司董事会、经营班子通过调整应变,积极尝试主业作业结构调整,精打细算增收节支,加快陆上项目发展,提高效益贡献,努力推动各项业务平稳运营,最大限度抵御了主业困难带来的冲击。通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拼搏,企业总体生产经营稳定,效益较上年增长。
期间费用:三项费用合理控制,有所下降
经营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总体上有所下降,分别是1870万,5788万和-377万,其中经营费用下降39%,财务费用下降32%。
公司投资亮点:
1、公司大股东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是国务院120家大型试点企业集团,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中央企业,在我国农业领域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拥有中国最大规模的捕捞船队,是中国最具实力、综合性的国有大型水产企业。
2、公司在海上鱿钓船队已成规模基础上,下一步重点建造新型冰鲜金枪鱼钓船,以进一步扩大金枪鱼船队规模,力争两种作业渔船数量、捕捞能力和生产经营水平居于我国同行业前列。
3. 禽流感H7N9短线造成海鲜的水产品热销,短期对禽类产品的代替,禽流感 影响市民饮食消费习惯,以水产代替禽类。
4. 未来主要看集团的资产整合,重组:公司高层曾表示大股东将在适当的时候把远洋渔业中的最优秀资产注入到上市公司里,中农发旗下另一块远洋捕捞业资产,为中国水产总公司,水产总公司远洋捕捞作业,以西班牙拉斯基地为作业指挥中心。中国水产总公司捕捞作业与运输补给配套完备,自成体系;拥有各类捕捞作业、运输补给船只250多艘;在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南极等海域作业;主要捕捞品种为金枪鱼、硬体鱼、软体鱼、甲壳类等;年捕获量达10万吨,规模几乎是中水渔业的十倍。如果此资产能择机注入上市公司,中水渔业将发生实质性的变化。
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无论从资金、人员、装备、作业范围,捕捞经验以及与国际合作等方面都是国内的翘楚,中水渔业将充分依托这一优势发展壮大。
5. 国家海洋局4月11日发布《国家海洋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对新时期海洋事业发展做了全面部署,随时国家对海洋经济与资源,同时国务院批准设立首个以海洋经济舟山群岛新区,公司未来也迎来新一轮的政策支持发展期。
6. 参股华农财险: 初始投资1.1亿元持有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亿元)22%股权,华农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全国性的财产保险公司,是由中国农业发展集团总公司牵头组织,由公司,中牧股份等主要意向股东共同发起的股份制企业。
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公司自2008年以来分批建造新型多冷藏方式金枪鱼延绳钓船,对技术装备等进行了连续的创新升级,更加适应作业方式、渔场资源和入渔政策等变化,并形成了冷鲜、普通冷冻、半(准)超低温冷冻、超低温冷冻四个产品系列,单船技术装备和船队整体产能、效益显著提高。2012年通过将鱿鱼钓船改装兼作秋刀鱼,形成了对秋刀鱼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丰富了生产作业方式和产品种类,成功实现一艘渔船两种作业方式,提高了资产使用效率和项目稳定性。今后,公司还将继续以新建、改造更新、改装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加强渔场资源、渔具渔法研究、优化生产流程以提高生产效率,加大产品研究、细分市场以提高产品附加值;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
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以国家远洋渔业发展导向为指引,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坚定推进主业发展,继续巩固和扩大现有主业优势地位,适时拓展新的主业平台,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专业化体系化运营水平,坚持陆上辅业适当补充,海陆互补,实现企业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
(1)所处行业发展趋势及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目前,我国远洋渔业正处在机遇和挑战共存、发展与调整并行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为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建设海洋强国,提升远洋渔业国际竞争力,国家对远洋渔业的扶持政策可望持续和加强;但另一方面,远洋渔业资源的管理和限制越来严格,发展空间受限,油价、劳动力等刚性成本上升趋势难以逆转,国际、国内竞争进一步加剧。进一步发展远洋渔业,要在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提高大洋性渔业资源开发利用能力,并购过洋性渔业项目等方面做文章。此外,企业可通过加快技术装备更新升级、积极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主业经营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以提升综合竞争力以及扩展生存能力。行业结构性投入失衡以及同质化严重是目前竞争基本格局,企业要做到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合理化布局和提高远洋捕捞项目综合运作管理水平。
(2)公司发展战略分析
以国家远洋渔业发展导向为指引,准确把握行业发展变化和国家政策,坚定推进主业发展,继续巩固和扩大现有主业优势地位,适时拓展新的主业平台,延伸产业链条,提升专业化体系化运营水平,坚持陆上辅业适当补充,海陆互补,实现企业协调稳定、持续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公司未来的主要看点还是集团对公司的资产整合和国家对远洋渔业的扶持政策持续加强。维持“买入”评级。维持公司2013年股价11块的目标及2014股价15块目标。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下滑的风险,风险提示:油价继续高位上涨,劳务、物资等成本上升,汇率损失进一步扩大,行业严峻局面没有得到缓解,造成主营成本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