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农电商11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吉峰农机: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农业向集约发展转变,利好公司转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俊杰 日期:2014-12-08
事件:中央政治局2015年12月5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2015年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从主要追求产量增长和拼资源、拼消耗的粗放经营,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提高竞争力、注重可持续的集约发展转变。
主要观点:
政策推动农业集约化转变利好农机流通行业。
当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率不到60%,远低于日韩100%的农机化率,未来提升空间巨大,限制我国农机化率提升的一个重要原因为我国农业生产的分散化,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提出农业生产集约化转变,表示政策将会在未来一年内加快推进农业集约化生产,这与目前正在进行的农村耕地确权和土地流转是一脉相承,将会大大促进农机需求的快速增长,利好农机流通行业的发展。
公司竞争优势突出,目前处于转型期。
公司主营农机连锁经营,目前在农机流通行业市场占有率第一,为行业龙头,竞争优势突出。公司在全国拥有190多家直营店,覆盖全国2600多家终端网点;公司具备绝大多数主流农机代理权,上市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获得优质农机销售代理权,目前基本覆盖主流农机代理权;公司具备集农机展示、销售、售后、培训、融资租赁等于一体综合服务能力。公司于2010年进入工程机械流通行业,恰逢行业顶部,近几年受工程机械行业断崖式下滑的影响,公司业绩下滑明显甚至出现严重亏损。公司近期正进行工程机械业务剥离,专注于农机流通,回归优势领域,此外,公司还战略性进入经济作物农机、畜牧业农机和轻型农具领域,我们看好公司未来回归农机流通领域的发展前景。
盈利预测和估值。
我们维持之前的盈利预测,预计随着公司对工程机械业务的剥离和对直营店的整合,公司2014年将会出现更大幅度的亏损,而2015年,随着公司节源增效的逐步铺开和战略转型的开展,公司业绩将会大幅改善,预计2014-2016年营收分别为35.72/42.86/60.01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4亿元、4930万元和1.38亿元,实现EPS分别为-0.52元、0.14元和0.45元。我们认为,公司未来进入新的农机流通业务将主要采取收购兼并模式,按照之前公司收购吉林金桥农机和辽宁汇丰的股权收购情况,公司一般可以使用约2000万元左右的现金撬动约3亿元的营收规模。公司目前现金余额约为3.5亿元,假设公司原有业务产生的现金流可以维持公司正常的现金周转,那么目前的3.5亿元可以带来公司约50亿元的销售规模增长。考虑到公司剥离工程机械业务之后的营收规模,50亿元的销售规模增长相当于在公司当前销售收入的基础上翻番,假设公司进入经济作物和畜牧业农机流通领域能够将公司销售净利率提升至4%,那么战略转型完成之后公司将可实现年净利润3.6亿元的规模,给予公司20倍估值计算,公司总市值可达到7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12个月目标价20.16元。
永辉超市:上海农改超有望持续贡献投资收益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廖欣宇,胡昀昀 日期:2014-12-18
海农改超流量大效果好,料将贡献公司投资收益。
今年公司与上蔬合作的农改超试点在上海已经开出3家门店,凭借永辉生鲜直采的强大供应链能力,已经成功吸引到众多人流量。门店面积在2000平米左右,我们估计平效是其普通门店的3倍,净利率高出1.5个百分点至3.9%。
上海菜市场总数约1000家,适合改造的约300家,我们估计未来3年分别改造20、40和60家。由于永辉持股45%,上蔬永辉的快速增长,将贡献公司新的投资收益,预计2015/2016/2017年分别为2236/4471/6707万元。
前三季度新开门店稍慢,销售费用率上升。
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70亿元,同比增长22.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5亿元,同比增长18.0%,略低于市场预期。前三季度公司新开门店22家,进度比原计划的全年40家稍慢。毛利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基本持平,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2pct,受益于总部管理人员控制,但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0.5pct,主要源自门店租金上涨和人工成本上升。
下调今年盈利预测,维持明年预测,上调2016年后预测。
我们下调公司今年的开店数量至31家,由此下调收入增速至24.9%。同时上调今年销售费用率至13.4%,下调今年EPS 预测至0.30元。但随着公司规模效应发挥和上蔬永辉贡献增加,上调2016-2018年业绩预测。
估值:上调目标价至11.5元,维持“买入”评级。
农产品:推进农产品供应链整合与电商化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倩蕾,李军,周晔 日期:2014-11-25
推进农产品流通链条整合
公司作为中国最大的线下农批市场运营商,存在推进整合生鲜农产品流通链条的基础;同时,公司通过前海农产品交易所推进对接生鲜农产品的生产者与销售终端,压缩中间环节流通。前海农产品交易所陆续推进了农产品的标准化和价格信息指数化,同时逐步开设现货品类交易中心。
布局多层次电商平台
公司通过“中农网”布局大宗农产品的B2B平台与B2C自营业务,通过海吉星商城推广B2C平台业务,同时积极布局包括高端宅配、移动售卖车在内的下游物流与服务终端。
我们认为公司线下的农批市场资源为其电商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供应链金融业务增长迅速
公司通深圳市农产品小额贷款公司(75%)农产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40%)参与供应链金融业务。同时,海吉星金融网(http://www.apcgc.com)协助公司介入P2P网贷业务,对接社会资本与资金需求,由旗下的农产品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提供担保。
2014年上半年,小贷公司实现净利润630.78万元,同比增长94.36%;融资担保公司实现净利润1086.6万元,同比增长94.22%。
有望受益于深圳国资改革
我们认为深圳市国资改革将推动公司的创新、进一步完善公司的管理,进而提升公司的资产回报率。
投资建议
我们维持公司的“推荐”评级,因1)公司线下农批市场运营能力卓越,农批市场是生鲜农产品流通重要的“三流合一”的节点;2)公司依托线下的农批市场运营体系,推动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整合,并布局多层次的农产品电商平台与相关业务;3)公司供应链金融业务增长迅速;4)公司有望受益于深圳市国资改革。我们维持公司2014-2015年EPS预测0.12元和0.20元。
风险提示
公司的资产回报水平持续低于预期;电商平台推进受阻;供应链金融业务风险;国资改革推进低于预期。
辉隆股份:产品结构优化逐渐显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杨超,余嫄嫄 日期:2014-11-03
预计2014-2016年EPS为0.23、0.42和0.58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57.5倍、32.1倍和23.1倍,公司作为农资连锁区域龙头,近年盈利能力将不断提升,参与土地流转今年起将有收益,维持“推荐”评级。
公司发布三季报:2014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71.74亿,同比下降10.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87亿,同比上升29.77%;实现每股收益0.18元,同比上升28.57%。其中三季度单季度实现收入27.40亿,净利润0.31亿,同比分别上升8.07%与95.66%。公司同时预告2014年全年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0.90亿-1.17亿,同比增长0%-30%,折合EPS0.19-0.25元,符合我们预期。
验证拐点判断,盈利开始改善:如我们之前指出,公司处在盈利拐点,利润增速明显高于收入增速,除了三季度化肥行业整体向好外,公司产品结构调整是主要原因:首先,农药的销售规模及比例不断提升,盈利能力也将随之向好。其次,公司复合肥项目相继投产(一期30万吨今年中期投产),未来自身将具备水溶肥等高端产品生产与销售能力;再次,普通单质肥的销售规模将有所下降,避免之前的增收不增利情况。我们判断后续还将继续改善。
业务拓展为三个板块,盈利能力将持续提升:除产品结构外,公司近年还处在业务的拐点,由之前的单一农资流通业务横向延伸,初步构成目前农资、农业与工业生产三大业务板块;其中农资连锁业务将逐步转型升级,以科技服务为中心、以网络建设和品牌建设为基本点,由做行情向做模式转变、由做品种向做品牌转变、由经营服务型向服务经营型转变,打开更大的盈利空间。
布局土地流转初见成效:公司目前参与流转土地2万亩。全资子公司全椒生态农业经过3年的磨合和探索,预计今年下半年起实现盈利。另一方面,临泉农业开发公司建设蔬菜温室育秧中心,搭建高标准蔬菜大棚,种植有机蔬菜。我们认为,公司参与土地流转,一方面是为了延伸公司业务板块,打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另一方面,在土地流转的大形势下,农业生产的主体将由分散的个体农民变为种田种粮大户和农村专业合作社,与公司未来计划提供的综合作物解决方案正好契合,公司几项业务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辉丰股份:主业高速增长,农一网平台价值显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席鑫,孙琦祥,袁善宸 日期:2014-11-27
事件:农一网于11月22-23日举办了首届中国农药电商“光棍节”,近50款“特价农药产品”血拼48小时。我们了解到农药品牌商与农一网的合作意向大幅超预期(百强里面的80%的企业有合作意愿),县域工作站原计划今年100家,目前来看能大幅增加至500家,2天订单已过亿元,农资电商大爆发和对传统模式的颠覆时代已经到来。
农药品牌商和县域工作站进展严重超预期,上线一个月已完成一年目标,表明模式受普遍认可:农一网主要解决的是网购最难的一个环节——县城到农村,主要方式为在县城设立农一网工作站,之后以此为据点向村庄建设农村植保信息服务站,网上交易、农药厂商配送至农一网工作站,之后再向村庄信息服务站转送。农一网电子商务平台11月1初正式上线,14年力争做到入驻知名农药企业不少于50家、县城工作站不低于50个,15年力争做到农药企业不少于100家、县城工作站不低于800个。上线仅不到一个月时间已完成未来一年的目标,进展严重超预期,表明农药厂商和下游经销商对农一网模式的认可。
农村互联网化势不可挡:我们认为农村互联网化是大势所趋,农资电商大风将持续刮起,站在农村互联网兴起的起点,强烈建议投资者关注整个涉农板块(复合肥、农药、种子、农机等等)在这个大浪潮之中的巨大变革机遇。互联网巨头和农资企业的互信分工合作,建立产业链生态圈将是未来最有可能的发展趋势,通过搭建线上(互联网巨头)及线下(农资企业)之间进行平台搭建,通过渠道及物流配送能力最强的农资企业实现城市快消品、工业品、农资品的下乡以及农产品的进城。
农药不断有新产品带来惊喜,仓储业务将成为又一重要增长点:公司与巴斯夫、拜耳和FMC的合作在加快,未来也将与先正达、陶氏、科麦隆等逐步展开合作,随着合作的加深,将会不断有新品种带来惊喜。公司仓储的优势在于产品价格在波动时赚取价格差,具有危险品运输资质,可以协助客户进行运输;其次还可以为客户提供小额金融业务,提供部分融资需求。
主业快速增长,农一网平台价值突出:我们预计公司14-16年EPS为0.73、1.10和1.48元,公司农药业务将迎来春天,仓储业务成为新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点,未来2年业绩快速增长。农一网正以惊人的速度成为新型农资平台,未来新产品导入继续提升平台价值,农资电商爆发和颠覆时代到来。因此,我们维持公司买入-A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7.5元。
风险提示:环保风险、农一网拓展慢于预期的风险等
大华农:禽用兽药收入回升,新产品新业务拓增15年业绩增长点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赵金厚 日期:2014-10-29
投资评级与估值:2014Q3 下游禽业景气度持续回升推动公司主导产品禽用生物制品、禽用药物制剂收入回升,三季报业绩触底回升,基于14Q4-15H1 禽业景气度趋势上升的判断,预计公司原主营业务有望持续回升;同时,15 年常规疫苗新品、深海养殖业务拓增业绩增长点。预计2014-2016 年实现营业收入9.5/13.5/15.5 亿元,同比增长-11.8%/42.0%/14.8% ;实现净利润1.2/2.7/3.1 亿元,同比增长-44.5%/130.8%/15.5%;EPS0.22/0.51/0.59 元。当前股价对应14-16 年EPS 的PE 分别为40/17/15 倍,低于公司历史估值区间18-27倍。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l 关键点假设:2014-2016 年,禽用强免疫苗中,禽流感H5 亚型二价灭活疫苗销量同比增长-30.0% /55.0%/10.0%,禽流感H5N1 灭活疫苗销量同比增长-7.0%/ 8.0%/10.0%;猪用常规疫苗收入分别为0.2/0.8/1.0 亿元,前三大禽用常规疫苗销量同比增长-25.0%/80.0%/20.0% ; 深海养殖收入分别为0.6/1.0/1.5 亿元。
有别于大众的认识:1)14Q3 禽用兽药业务好转,业绩触底回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92 亿元,同比增长1.5%,净利润6053.02 万元,同比下降49.6%,降幅较14H1 同比降幅60.0%收窄;其中,第三季度营业收入2.82 亿元,同比增长14.26%,净利润3408.50 万元,同比下降38.86%,降幅较14Q2同比降幅134.05%显著收窄,毛利率约42.13%,同比下降11.0 个百分点,但环比增长6.2 个百分点。14H1 公司业绩下滑主要因为禽用生物制品、禽用药物制剂收入下降,同时部分产品销量下降致单位折旧成本上升而毛利率下降;14Q3 伴随下游禽业景气度回升与“秋防”招标旺季来临,主营业务好转,公司兽用生物制品、兽用药物制剂收入基本恢复至13 年同期水平。基于14Q4-15H1 禽业景气度趋势上升的判断与禽全产业链已实现盈利的现状,预计公司主导产品禽用兽药有望持续回升,推动业绩触底回升。2)常规疫苗潜力新品拓增业绩新增长点。公司在巩固禽用常规疫苗优势基础上,未来将调整产品结构,加大猪用产品研发与销售,并向牛羊产品拓展。15 年几大常规疫苗新品市场空间各逾亿元。马立克氏病疫苗国内市场空间约6-12 亿元,目前温氏集团年需求额约1-2 亿元,国内目前仅梅里亚生产,公司产品上市后具有竞争优势;猪传染性胃肠炎-猪流行性腹泻二联灭活疫苗于14 年6 月份上市,销售输入已逾1000 万元,预计15 年逾4000 万元;其他新品含猪支原体肺炎疫苗等。预计15 年新品新增销售收入共约1-1.5 亿元。3)深海养殖拓展业绩新增长点。公司于13 年成立控股子公司广东大麟洋,14H1 始投苗养殖,14Q3始成鱼捕捞,主要生产石斑鱼等高端鱼类,14 年至今销售收入约2000 万元;公司确权海域约为8000 亩,目前已开发海域低于1000 亩,预计未来2-3 年海域开发完毕后,年销售收入约3-4 亿元,除初期深海养殖外,长期拟延伸至水产饲料、水产疫苗、水产加工,打造整体海洋生物产业。
股价表现催化剂:14Q4 净利润持续环比改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等常规疫苗销量超预期,深海养殖收入增速超预期。
核心假定的风险:H7N9 流感疫情再次重创禽业,常规疫苗新品销量低于预期。
四川美丰:利空出尽,期待能源项目全面推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商艾华 日期:2014-08-15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上半年营业收入23.37亿元,同比减少27.6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减少-296.49%。
公司主营产品尿素、复合肥销售价格大幅下降,车用尿素国内销量较去年有大幅增长。受化肥行业整体价格下行影响,公司上半年主要产品尿素和复合肥板块亏损严重,复合肥由于起步较晚市场竞争力较弱,还未形成有效的营销渠道。车用尿素板块业务顺利推进,公司目前以全资子公司四川美丰加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组织专业营销团队全力推进车用尿素市场布局和产品推广等相关工作。美丰加蓝已经成为康明斯合格供应商,并与三家国内知名公路物流强势企业签约合作,成为其供应商。随着国家治理空气污染政策的陆续出台,车用尿素产业将迎来飞速发展,预计2014年车用尿素全行业销量较去年有大幅增长,销量将达到5-8万吨左右。公司通过营销手段的不断完善和营销队伍的不断建设,已经成为市场知名品牌车用尿素生产商,未来车用尿素销售增幅将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LNG(液化天然气)项目建设按部就班,渠道建设将全面推开。配合国家相关能源改革和环保政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的市场应用,公司成立“四川美丰天然气投资有限公司”,公司看好能源领域投资,做好前期铺垫准备。
美丰加蓝“四位一体”销售模式初见端倪,2015年将迎来销量爆发。车用尿素行业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全行业唯一国有上市公司,公司引导行业未来发展。目前由于行业刚刚起步,现在市面上有品牌的车用尿素较少,消费者选择余地较小,车用尿素市场处于蓝海状态。美丰加蓝依托强大的股东平台背景,拥有质量优势,技术优势,成本优势,渠道优势。四川美丰以先进入者和行业标准制定者占据制高点,引导行业的未来发展。公司正在发展直销+经销+连锁零售+出口四位一体的销售模式。从我们对公司的长期跟踪中,公司上述销售模式已经初见端倪。
业绩预测与估值。预计2014-2016年EPS 分别为-0.30元、0.21元,0.63元,15-16年对应动态PE 为34倍、12倍,我们看好公司未来蜕变成环保清洁能源区域龙头的潜力,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化肥用天然气价格大幅上涨,项目投产进度低于预期。
雏鹰农牧:收购淘豆食品,加速电商渠道布局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齐鲁证券有限公司 研究员:谢刚,陈奇 日期:2014-11-05
事件:雏鹰农牧相继发布2014年三年报、子公司增资并购公告,并随后复牌。2014年Q3公司实现营收11.05亿元,同比下降13%,实现净利润-0.74亿元,同比下降208%,折合EPS为-0.08元;亦即Q3单季盈利0.7亿元;同时公司预测2014年全年净利润为-0.2-0.2亿元,Q4盈利0.54-0.94亿元。公司控股子公司微客得科技拟以不超过7,075万元,采取“增资+受让股权”的方式取得淘豆食品61%的股权。
仔猪价格维持低位,但投资收益大增导致公司业绩环比大幅改善。Q3猪链景气提升延续,7-8月猪价维持上涨态势,9月环比略为回调,Q3生猪、仔猪均价分别为14.3元/公斤、24-25元/公斤。同时公司Q3整体销售情况仍然较为低迷,预计单季出栏18万头左右,经测算公司单纯生猪业务盈利1000万元左右。考虑公司转让子公司股权导致投资收益计提1亿元,公司Q3盈利0.7亿元,较Q2环比改善近1.4亿元。
Q4猪价将企稳向上,且2015年景气度显著提升,中期业绩向上弹性较大。11月猪价将开始因短期供给不足而上涨,届时生猪价格都将有所提升,公司养殖业务整体盈利水平将环比继续提升,加上投资收益2014年全年有望实现盈利。而展望2015年,生猪养殖行业将凭借产能去化、需求环比复苏迎来高景气,下游补栏需求导致核心产品仔猪价格弹性大增(头均盈利约300元)。公司技改等项目导致的放缓产能也将于明年重新上量(200万头),从而公司迎来景气高点时的量价齐升,充分释放利润弹性(预计6亿元)。
同时通过兼并整合加速电商渠道布局,公司有意高效管控费用和拓宽新品推广渠道。公司公告控制子公司拟收购以休闲食品、电商咨询服务为主营的苏州淘豆食品。其中淘豆食品在近年来发展迅速,线上渠道覆盖淘宝、京东等主流电商,线下渠道开辟了体验店,在渠道方面有较为完善的布局与丰富的开拓、运营经验,截止2月已拥有300万会员,与逾百位电竞明星合作,年化销售额1.1亿元。标的公司业绩亏损,单纯PE估值角度已无法判别对价合理性。整体来看,作为近几年公司下游肉制品新型渠道扩展的最新布局的一个大胆尝试值得肯定,从战略角度看,公司此次收购将增强渠道开拓、产品推广的能力,提升营销效率,从而提升产品市场份额、合理管控期间费用。但是我们判断,短期内淘豆食品的收购无法改变公司以猪价周期性波动为主要特征的盈利结构,未来也很难对淘豆食品的盈利前景做出准确的量化估值,因此我们还需要在接下来的1-2年中进一步观察所淘豆食品业务的成长性和盈利水平,并据此给出我们对雏鹰农牧整体投资逻辑的建议和思考。
考虑到一次性投资收益计提,我们上调2014年业绩,维持2015-16年公司盈利预测,2014-16年对应EPS为0.12、0.66、0.47元,中期目标价13.2元,对应2015x20PE,维持“增持”评级。
新希望:海外扩张加速,区域布局更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丁频,夏木 日期:2014-09-09
今年8月,新希望集团副董事长王航提出,未来新希望将以每年10家工厂的速度进行海外扩张,预示着公司海外拓展的步伐将开始加速,作为一家拥有十多年海外投资经验的饲料企业,新希望的布局重点在哪里?海外经营情况怎么样?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梳理了新希望成立以来的海外项目,希望能帮助投资者更加深入的了解公司的海外布局和扩张趋势。
着眼东南亚区域,海外投资将提速 .
1998年10月,新希望开始了对越南、柬埔寨、朝鲜等地的考察,并于1999年5月决定进行海外投资。由于东南亚地区为传统养殖国家,且饲料市场起步晚、人力和原材料成本低廉、引进外资意愿强烈,公司选定该地区为海外业务拓展区域,并选择各方面条件相对成熟的越南为第一个投资国,投入募集资金3000万元在越南胡志明市新建年产20万吨的饲料生产项目,就此开始公司的海外投资之旅。自1999年以来,新希望已先后在1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近40家工厂或机构,而公司布局重点一直在东南亚和南亚区域,并先后在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印尼、柬埔寨、斯里兰卡、新加坡等地投资建厂。
自2003年以来,新希望海外业务收入稳定增长,2003-2013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8%。2013年海外业务收入达到27.17亿,占总收入比例3.9%,公司提出将大幅提高海外业务比重,在发展中国家加快规模扩张,迅速抢占资源和市场份额,在发达国家通过合作或并购的方式获得优质的技术及品牌。新希望集团提出未来3年内集团农牧业务可合并收入达到1400亿元,海外业务收入占比达到10%,即140亿元,与目前27.17亿的收入比较,预示着未来海外扩张将明显加速。
越南市场起步较晚,外资企业扎堆建厂 .
越南为公司初次试水海外投资时选定的国家,也是到目前为止公司海外收入的主要来源, 2011年,越南主要的两家公司,胡志明公司和河内公司的收入之和占公司海外收入比例为43.9%,但由于公司海外发展区域向印尼、菲律宾等其他国家扩展,越南的收入占比有逐年降低的趋势。
越南是一个传统农业国,人口约9000万,其中农业人口占67%。越南也是传统养殖国家,主要养殖品种为猪、牛、鸡、鸭和水产。据越南农业与农村发展部统计,2013年越南全国生猪产量占畜牧业比重为74.2%,计划到2020年,这一比例降至62%,但预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猪的养殖仍占主导地位。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13年,越南猪肉产量为222万吨(胴体当量,下同),消费量220.5万吨,进口量仅为1万吨,基本自给自足。
越南饲料市场起步比我国晚了10年左右,由于当地原材料供应充足,人力成本低廉,加上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在税收方面制定的优惠政策(如新希望河内公司按优惠税率10%缴纳主营业务企业所得税,胡志明公司2013年也处于优惠期,税率为12.5%,其他国家的子公司也都有不同程度优惠,而目前在中国国内新希望大部分子公司按15%的优惠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高于国外),吸引了众多国际上的大型饲料企业到当地投资建厂,如泰国正大集团、法国鹤牌公司、美国嘉吉公司,以及国内的新希望、海大集团、通威股份等。目前,越南外资饲料企业相比国内众多的小企业来说数量仍不算多,仅 有15家,但却占据了越南市场大半份额,据越南饲料协会(VFA)统计,2012年越南饲料产量1260万吨左右,15家外资和合资企业产量超过710万吨,占据全国市场份额56.2%。
盈利能力远超国内是公司海外扩张主因 .
海外国家之所以吸引各大型公司到当地投资建厂,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净利率远高于国内公司。以新希望越南两家公司为例,河内公司2006-2011年平均净利率为9.03%,胡志明公司稍低,平均也有4.74%(这主要由于河内公司产能利用率较高,2013年达到72%左右,而胡志明公司仅为33%),根据我们估算,新希望饲料业务净利率为1.8%左右,而就饲料行业整体来看,2013年饲料业务净利率最高的大北农约为4.0%,整个行业平均净利润率仅1%-2%。可见新希望海外业务利润率明显高于国内,海外拓展对这样一个具备强大资本实力的国内龙头企业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
饲料项目为主,养殖项目较少 .
公司所有海外项目中,大部分为饲料生产项目,从已公告的项目来看,仅3个为养殖项目,分别为2009年越南北宁项目、2011年孟加拉农牧公司和2013年的印尼农牧公司。其中孟加拉农牧公司产能为3000万苗/年,印尼农牧公司为30万套种禽/年。印尼公司项目的投建,是为了配合印尼雅加达公司的肉鸡饲料销售,完善了禽产业链的布局,表明公司禽产业链的延伸已开始向海外拓展。
打破东南亚区域限制,布局在世界范围内拓展 .
公司海外业务从2012年开始明显提速,2012和2013年公司每年新建海外公司或项目分别为7个,而今年截至目前为止,新建项目已达到7个,所有项目中除大部分位于东南亚地区,也出现了欧洲国家的身影,如今年公司首次进入俄罗斯市场,投资12000万元在莫斯科和叶卡捷琳堡建立16万吨饲料生产项目,预计2015年将投产,此外,公司还投资8990万元设立波兰公司,新建18万吨的饲料项目。若两个项目顺利实施,公司海外区域布局将从东南亚延伸至欧洲,未来或许会有更加广阔的空间。
此外,和过去自主投资的方式不同,新希望集团层面的海外收购也已开启,2013年新希望集团收购澳大利亚大型牛肉加工商Kilcoy畜牧业公司(KPC)多数股权,成功进入澳大利亚市场。KPC公司年加工超过26万头牛,为澳大利亚第四大牛肉加工商,其10%多的销售额供应本地市场,80%多供应美国、日本、韩国、中国等海外市场。二者的结合不仅可以为KPC公司均衡其销售市场、促进产品深加工以提高附加值,也帮助新希望的海外拓展战略进一步实施。
据我们不完全统计,饲料方面,公司海外已建成工厂产能大约为240万吨左右,在建项目产能为190万吨左右,总计已超过400万吨。养殖方面,已建成的孟加拉项目产能为3000万苗,在建的印尼项目为30万套种禽。未来若公司加速进行海外扩张,产能将可能会有爆发式的增长。
定增募集资金投向 .
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的30亿左右资金近期已经到位,根据公司的发展战略规划,我们预计资金将主要投向其海外建设、信息系统和技术系统搭建,以及养殖业务的福达计划。资本的优势使得公司可以更加自如的开展业务、进行变革,未来海外业务占比将会继续提升。
盈利预测和投资评级 .
我们认为,随着2014年养殖行情的逐步回暖、以及公司管理层战略规划的清晰、整合效率的提升,公司未来将迎来行业和自身的双拐点。以最新股本计算,我们预计公司2014~2015年EPS分别为1.17和1.51元(其中实际上农牧业务分别为0.33元和0.58元,民生银行投资收益分别为0.84和0.93元),维持公司“买入”评级,2015年目标市值385亿元,对应目标价18.50元。其中农牧业务市值302亿元,2015年PE为25倍,银行业务市值83亿元,2015年PE为4.3倍。
风险提示:鸡苗价格大幅下跌、终端产品改造时间过长。
通威股份:产品结构升级,食品业务减亏,关注外延扩张,维持买入评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宫衍海,赵金厚 日期:2014-09-01
公司公布2014 年中报,业绩符合预期。报告期内,公司共实现营业收入63.7亿元,同比增长 9.4%,其中饲料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8.4 亿元,占总收入的91.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8437 万元,同比增长 95.1%。每股收益0.1 元。
业绩高增长的原因有两方面:1)饲料业务销量增长,结构升级。公司强化营销突破,提高服务水平,报告期内,共销售各种饲料 162.5 万吨,同比增长2.9%;其中,实现水产饲料销售 85.22 万吨,同比增长 3%(水产饲料中的虾、特料销量同比增长 58.3%);畜禽饲料销售 75.3 万吨,同比增长 2.81%。水产料中高毛利的虾、特料销量占比提高推动饲料业务毛利率提升1.47 个百分点,整体毛利率达11%;2)食品加工业务减亏。上半年,食品加工业务经营情况持续好转,食品加工及养殖业务毛利率同比增长 0.81 个百分点。
行业景气度持续向上,盈利有望逐季抬升。供给趋紧推动畜禽产品价格趋势上涨,盈利提升补栏积极性增加,带动畜禽料销售加快,7-8 月,公司猪料销量增速均超过22%。水产料方面,尽管亚马逊台风对养殖造成不利影响,但天气和养殖盈利整体均好于去年,农户补苗积极较高,7 月,公司水产料销量预计下滑7%,但8 月后销量恢复性增长明显。加上内控加强,效率提高,费用率有望下降,公司业绩有望逐级提升。
投资建议:维持“买入”评级。预计14-16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2.5/213.7/258.6 亿元,实现净利润4.2/5.2/6.2 亿元。每股收益0.52/0.64/0.76 元(与此前预期一致),市盈率19/15/13 倍,维持“买入”评级。
股价催化剂:饲料销量超预期、产业与跨产业并购。
大北农:优化产能布局,完善智慧大北农体系建设,维持“买入”评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宫衍海,赵金厚 日期:2014-12-15
投资要点:
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多项议案,优化饲料产能布局,完善智慧大北农战略体系建设。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对子公司提供履约担保议案》、《关于授权控股子公司为客户提供担保的议案》、《关于新建锦州大北农年产18 万吨饲料的议案》、《关于新建娄底大北农年产24 万吨饲料项目的议案》、《关于吉林大北农扩建年产18 万吨饲料项目的议案》、《关于新建福泉大北农年产12 万吨饲料项目的议案》、《关于投资成立北京农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的议案》以及《关于对北京农博数码科技公司增资的议案》。
养殖户盈利出现分化,公司凭借产品力和智慧大北农的服务力取得脱颖而出的机会。以目前猪价(6.8 元/斤)测算,规模化猪场和效率较高的规模户实现稳定盈利并正常产能扩张,而效率较低的养殖户出现亏损。依靠明星产品和智慧大北农平台,公司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并为养殖户创造价值。
养殖盈利分化时期正是公司招揽新进重点客户、优化现有客户结构的最佳时期。一方面现有的盈利客户对大北农的平台粘性提高,另一方面上述客户的榜样效应传递至其他待开发的重点客户,使其加入大北农平台。公司加快智慧大北农战略建设并相应的优化饲料产能布局,为15-16 年的快速发展打下基础。
两则议案完善智慧大北农战略构架。一方面,公司成立北京农信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借助公司遍布全国的推广服务网络及协助客户融资的充分经验,为公司及广大的农村种养殖户提供包括金融产品的信息服务、金融资产的交易服务、金融咨询服务、资信管理服务、财富管理服务,并同时与银行、基金、担保公司、支付公司等金融机构合作,为农村种养殖户提供融资、理财、结算等金融信息咨询和相关支持服务,这是对农民的网上个人理财中心,对银行的农户资信大数据平台,与此前成立的小贷公司一同完善公司互联网金融体系。另一方面,对子公司北京农博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增资,帮助其在智慧大北农服务界面设计、信息系统平台设计开发方面获得更多资金扶持,加快智慧大北农体系发展与完善。
战略转型叠加行业基本面拐点,维持“买入”评级。公司正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从传统的饲料、动保、种子生产商转型成为一家高科技和类金融的现代农业综合服务商。利用自身在行业的品牌、团队、渠道、资金优势,在传统的农牧业基础上培植一个依托于互联网的新商业模式,力图通过新旧两类业务的O2O 融合,最终彻底改造升级并做大做强大北农的传统业务。公司成长的驱动要素由产品转换为资源、资本,由销售产品升级为平台服务。公司市值的核心驱动要素也将由实体业务销量、利润,过渡到数据流量。此外,畜禽养殖盈利逐步恢复推动饲料行业逐步走出低谷,预计公司15 年逐步迎来行业拐点。我们预计公司14-16 年收入分别为192/242/306 亿元,净利润8.5/10.6/13.6 亿元,EPS 0.52/0.65/ 0.83 元(盈利预测未调整),PE29/23/18倍,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