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9只概念股个股价值解析
南京医药: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强化药事服务、零售业务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国广 日期:2014-11-17
事件:近期我们调研了南京医药,针对该公司业务及未来战略规划进行沟通。
公司在江苏、安徽、福建等省份的区域优势明显。1)公司的配送业务主要在江苏、安徽、福建等地,另外在湖北、云南、四川等区域也有所涉及。从市场份额情况来看,公司是江苏省最大的纯销商业企业。控股子公司合肥天星是安徽省大型医药商业企业,在合肥地区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20%以上。在福建省市场,公司控股子公司同春药业是福建省最大的纯销商业企业之一,销售额位于福建地区前三强,其在福州市的配送处于领先地位;2)公司立足东南省份,未来不排除通过收购扩张规模,进一步辐射全国;3)公司目前的药品零售业务主要覆盖南京、合肥、福州、苏北等地。
药事服务、药品零售终端重点出击,开展网售药物布局。1)公司是国内药事服务业务先行者,以药事服务模式的药品销售业务在2013年收入近50亿元。公司的药事服务以公众和社会提供健康利益管理与服务为目标,以处方集为载体,为客户医院提供标准化、专业化、个性化与增值化的综合药事服务解决方案,通过以订单为导向,重构供应链,有效地整合上下游的资源,提升整个产业链的效率。把传统的药品供应提升为供应链服务、药学服务、药房管理等多种方式的组合服务,实现医药公司与患者、医院、上游药厂、政府多方的互利共赢,这同新医改关于重构药品生产流通经营秩序的要求基本呼应;2)药事服务管理获业内认可。公司《医药流通企业基于利益协同的药事服务管理》项目在2011年荣获第十七届“全国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这是国内医药流通企业首次获此奖项。2013年8月,公司与江苏省人民医院合作的“药事服务集成化供应链项目”入选商务部第一批医药物流服务延伸示范项目;3)公司目前针对不同的药事服务业务覆盖区域采取不同模式。且现在正在开展药事服务业务的医疗机构有300家左右,已从城市发展到乡镇、从地方医院发展到部队医院、从一级医院发展到三级医院;4)公司零售业态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建设自有终端渠道。目前公司零售业务年收入规模约为10亿元,涉及南京、合肥、福州、苏北区域;5)公司在网络销售方面已具备B2C牌照并持积极谨慎态度探索,公司布局其意义深远,在处方药即将放开的背景下具有可期发展前景。
战略引进联合博姿对公司影响深远。公司以定增方式引入联合博姿的方案已经拿到了证监会批文,按照规定是在拿到批文后六个月之内完成,相关工作正在有序进行。合作双方不断加强在业务层面的互访对接,多次深入交流与沟通。1)联合博姿概况。联合博姿的核心业务是以药店为主导的保健美容零售、医药批发分销与配送,是欧洲最大的医药批发/分销商,名列世界500强榜单之307位。今年7月,联合博姿宣布其百分之百股权将被名列第117位的美国最大的连锁药店沃尔格林公司收购暨完全合并,完成双方战略交易的进程,继而打造首家世界级的、以药店为主导的医药保健企业,这对联合博姿与南京医药之间的战略合作有着显而易见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联合博姿药品销售收入占其总收入30%左右,其业务还延伸到了化妆品、保健品等;2)对公司的经营将产生深远影响。联合博姿与南京医药的战略合作是中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探索中的一次有益尝试,利于加快推进探索建立有中国特色的药品经营新模式、新标准,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并做大做强企业,同时符合中央关于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要求,国有资本和外方资本将借助各自优势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联合博姿将对公司的信息化建设、供应链管理、品种选择、预算及资金管理、物流建设等方面进行技术支持与协助。在药事服务业务领域,公司也将学习和借鉴联合博姿在此方面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促进业务模式进一步拓展。
估值分析与投资策略。我们认为随着定向增发的完成后,公司业绩拐点向上非常明朗。鉴于定增资金对降低公司财务费用的作用将显现,以及考虑到博姿进入后对公司整体毛利率的提升,我们上调对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14-16年EPS 分别为0.10元、0.29元、0.48元(原预测为0.10元、0.19元、0.27元),对应PE 为78倍、26倍、16倍。且随着南京国企改革的推动,南药很可能与联合博姿、广药开展进一步合作,故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公司内部管理整合低于预期;2)医药流通行业竞争加剧。
康美药业:布局中药全产业链战略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辉立证券(香港)有限公司 研究员:范国和 日期:2014-12-23
业绩稳步成长.
康美药业是一家以中药饮片生产为核心,业务涵盖中药全产业链的现代化大型医药资源型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凭藉丰富的资源布局及管道优势等,01-13 年公司营收及净利分别录得30%+及40%+的复合增速。14 年来,公司继续实现稳健成长,主要得益於中药饮片、西药贸易及保健食品业务的高增长。
康美已基本贯穿中药产业链的上、中、下游产业,上至药材种植、药材交易,下至生产开发、终端销售,逐渐形成对中药材资源及流通市场的掌控,并享有同业领先地位的优势,或将在中药领域取得一定话语权。
公司搭建了多管道行销网路。康美成为第二家涉足直销的上市药企,外加直销团队的专业优势,预期直销管道有望实现几何级数的增长,达致十亿级别以上。而且,公司电商业务亦步入快车道,进而形成全方位销售格局,有望助力各项业务提速增长。
估值处於行业低位.
公司享有中药全产业链优势,饮片产能瓶颈逐步消除,下游消费品快速增长,电商平台等亦将提供管道支撑,持续成长可期。目前公司估值对应14 年业绩不足15倍,为行业低位。我们以18 倍估值估算,目标价可达19.8 元人民币,首予“买入”评级。
金陵药业:“金陵+鼓楼”模式稳固,医疗服务持续发展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江维娜 日期:2014-11-05
事件:今天,我们调研了金陵药业,就公司战略及经营情况与公司高管进行了深入交流。
公司战略布局医疗服务,计划与鼓楼形成医院管理公司
公司未来将战略布局医疗服务领域,通过发展医疗服务来推动公司高增长, 公司的目标医院是对民营资本有较大诉求的医院。为了推动外延式扩张的进展,公司计划与鼓楼医院筹办医院管理合资公司,合作形式预计是公司控股,鼓楼医院参股,我们看好这一合作模式,这将使公司与鼓楼医院绑定,形成更稳固牢靠的模式,实现双赢。于公司而言,公司未来可以基于此平台形成固定成熟的外延扩张模式,并且在此平台上培养医生队伍。于鼓楼而言,一方面与金陵的合作将继续提升鼓楼在江苏安徽的影响力,一方面鼓楼集团也可以通过参股获取一定的投资收益。
安庆医院收购稳步推进
安庆的收购工作还在稳步推进中,我们预计年底收购落定,公司收购安庆医院后可能仍然是“金陵+鼓楼”合作医疗模式,安庆医院前身是中石化安庆石化总厂职工医院,与仪征医院背景类似(前身是中石化仪征化纤公司职工医院),我们预计安庆医院将完全复制仪征的模式。安庆医院占地50亩,暂无扩建计划,未来将主要通过提高床位利用率,提高管理效率,增设特色科室来寻求增长。安庆医院目前收入规模约2亿,利润1000多万, 我们预计安庆医院运营成熟后收入和利润规模至少翻倍。
集团资产注入可期
大股东承诺持有集团资产中山制药、白敬宇制药和艾德凯腾股权如果实现盈利将优先置入金陵药业,艾德凯研究院是南京医药产业集团的研发机构, 拥有生物医药研发与研发外包、生物试剂与医学诊断及专业孵化服务三大业务,目前尚无产业化产品,处于亏损状态。白敬宇生产原料药及制剂, 利润约2000万(约7-800万为房租收入),但股权结构分散,若实现收购需要进行一定的整合。中山制药以中药制剂为主,因厂房搬迁等因素略微亏损。鉴于大股东承诺的公司优先收购权,我们认为以上三个集团资产, 收购的决定权在金陵药业,资产注入可期。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计划将旗下合肥药厂剥离,因未落定,暂不考虑对盈利影响。我们预测公司14-16年EPS 分别0.42、0.53和0.60元,分别按照制药和医疗服务定价,给予制药15年22倍PE,医疗服务15年60倍PE, 合计总市值95亿,对应股本5.04亿股,目标价为18.80元, “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脉络宁降价风险
复星医药:并购二叶制药,加强抗感染药物平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郭妮妮,李敬雷,黄挺 日期:2014-12-08
事件
复星医药拟通过全资子公司复星医药产业及复星实业(香港)以8.45亿受让二叶制药65%股权,其中复星医药产业以3.94亿受让二叶经贸所持有的二叶制药35%股权;复星实业(香港)以4.51亿受让SPH 持有的二叶制药30%股权。
同时,二叶经贸在 2020年1月的后续交易中,有权要求复星医药产业受让其届时所持有的二叶制药剩余35%股权,将依据二叶制药2017、2018及2019年3年实际净利平均数的13倍与拟转让股权比例的乘积定价,上述3年的实际净利平均数以人民币15,000万元为上限,即后续交易总价最高不超人民币68,250万元。
评论
二叶制药主营抗感染类药物,主要产品为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及头孢菌素。青霉素类复方制剂在二叶制药公司收入中占比约53%,头孢菌素占比略高于30%。这两类产品定价不高,符合政府医保的广覆盖要求,主要销售在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医院。青霉素类复方制剂抗耐药性强,且疗效比较确切,在抗感染药物中具有明显优势。二叶制药2014年前10月实现营业收入4.64亿元,净利润7707亿元,预计全年净利润9000多万,受让估值约13.7倍。2013年收入5.04亿,同比增速约8.6%,净利润8480万,同比增63%(2012年利润受限抗影响较大)。
抗感染治疗是复星医药医药工业板块重点发展的五大领域之一。医药工业是复星医药的核心业务板块,其中抗感染治疗与新陈代谢及消化道、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血液系统为公司医药工业的五大重点发展治疗领域。
抗感染药物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位列国际处方药市场第二位。公司抗感染重点药物为头孢美唑钠、炎琥宁、青蒿琥酯系列,其中头孢美唑钠2014年增速近100%。
并购二叶制药,有助于完善公司抗感染药物平台,与原有抗感染药物形成协同。二叶制药的产品线与公司产品线不同,可丰富公司抗感染药物的产品群。同时,二叶制药在县级及县级以下的基层市场具有较强的销售网络,有助于公司的基本药物尤其是抗感染药物的推广。
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 2014-2016年的EPS 分别为1.01、1.21、1.44元,对应估值分别为19.1、15.9、13.4倍。公司作为我们“马年战斗序列”的医疗服务代表,持续的医疗服务领域的扩展继续推动投资机会的提升,我们维持“增持”评级。
复旦复华:依托复旦大学,医药、软件、园区稳步发展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联讯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丁思德 日期:2014-05-06
事件:
201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2亿元,同比增长9.73%;营业利润3889.1万元,同比下降34.1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71.2万元,同比增长20.12%;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资产5.94亿元,同比增长2.65%;基本每股收益0.098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元。
点评:
1、依托复旦大学,医药、软件、园区稳步发展。公司是复旦大学控股的上市公司,其前身为1984年创办的复旦大学科技开发公司。依托复旦大学雄厚的科研、技术、人才优势,公司在“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探索与实践中,成功确立了以软件开发、生物医药、园区房产为核心的科技产业体系,目前已拥有中国重要的对日软件出口平台,具有科技创新能力的药品研发、生产、营销基地,以及广纳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园区,目前公司三大主营业务均为国家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拥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三大产业在各自专注的领域中能够提供富有特色的产品和服务,在相关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
医药板块成为公司发展的主要发动机。2013年,子公司上海复旦复华药业营业收入为 6.8亿元,同比增长47.33%,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1.46%。制定了富有针对性的营销策略,在自身专注的抗肿瘤药物、消化系统用药、神经系统用药、心脑血管用药等核心治疗领域加强营销力度,进一步提升了重点品种的销量,保持了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同时药业公司冻干粉针剂正式通过新版GMP认证,确保了这一剂型产品的正常生产和持续经营。此外,江苏复华药业海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了厂房建设,设备招标等一系列工作持续推进,为企业未来扩大经营规模奠定基础。
软件板块略有下降,园区发展保持稳定。2013年,子公司上海中和软件营业收入2.3亿元,同比小幅下降8.90%,占公司营业收入的24.13%。2013年,对日业务方面,巩固深化了与主要客户的合作,日元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与其他日本客户也维持了良好的业务发展势头,但由 于受到日元持续贬值的较大冲击,对日业务的人民币收入和利润同比均有下滑;欧美及国内业务方面,市场拓展较为顺利,在不断稳定与原有客户合作关系的基础上,开发了新的客户,实现了增收增益。在园区发展方面,复华园区公司经营保持稳定,在嘉定复华园区厂房出租保持“零空置”的基础上,提高了项目的租金水平,并成功引进了多家注册企业,稳定了园区招商的经济效益;另外,江苏复华药业海门生产基地厂房土建工程竣工,并完成了海门市相关部门的联合竣工验收,复华园区海门公司项目招商工作进展顺利,基建工作均已完成,招商大楼也正式开工进入施工阶段。
2、增发获批,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期。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不超过6000万股新股,拟融资不超过4.3亿元,用于增加公司运营资金,降低公司资产负债率。目前增发预案已于2014年2月份获得证监会批准,目前正在办理本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相关事宜。此次增发,上海上科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拟认购不超过4500万股,上海复旦科技产业控股有限公司拟认购不超过1500万股,预计增发后,上科科技和复旦控股将成为发行后第二和第三大股东,两个公司都主要从事投资与资产管理,在产业投资领域经验丰富。借助此次增发,公司不仅增加了运营资金、降低了财务费用;同时预计此后会借助复旦大学的资源优势(目前复旦大学在医学、IT等学科领域仍有较为丰厚的资产贮备),在资本整合领域有更进一步的发展。
3、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14-2016年净利润增速分别为148%、65%和57%,EPS分别为0.24、0.40和0.62元,目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41、25和16倍。看好公司长远发展,给予公司“增持”评级。
4、风险提示:1)软件行业对日出口景气度下滑风险;2)药品安全风险;3)园区建设及招标开展不达预期风险。
莱美药业2014年三季报点评:生产已经正常化,业绩步入增长通道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国广 日期:2014-10-27
事件:公司公告称2014 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6.0 亿元、-0.17 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138.7%;第三季度营业收入、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2.4亿元、831 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5.5%、43.7%。
点评。三季报情况与预告披露数据相差不大,整体表现为“前三季度亏损,而第三季度单季业绩开始好转”。2014 年1-9月收入逐渐恢复正增长(半年报为-0.8%,三季报为11.4%),意味着生产已经正常化,停产影响已经基本消除。
但利润增速低于营业收入增速,且为负值。我们认为公司前三季度持续亏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新基地建设及投产时间慢于预期,这使得部分产品处于停产状态。且新建项目逐渐折旧,全年新增折旧为4000-4500 万元,影响公司利润;2)财务费用大幅上升(+39%)。公司融资规模扩大,采用短融资券、非公开发行等方式募资,导致财务费用上升。但我们也需要看到公司在单季度积极改善的方面:1)本年度前期亏损仍未消化,但单季度业绩好转明显。
从前三季度单季业绩情况来看,Q1净利润为亏损2100 万(主要原因是GMP认证停产影响销量),Q2 亏损370 万(原因是厂址变迁及部分折旧),Q3 净利润为831 万元(生产逐渐正常化),单季度业绩好转迹象明显。但由于前期GMP 停产及折旧费用增加较多,预计第四季度成为业绩反转点;2)单季度业绩已能抹平折旧费用。新增折旧费用是公司今年业绩最大利空,全年预计新增4000-4500 万折旧费用。如果不考虑折旧费用的影响,Q2经营性利润已经为正,Q3 经营性利润应该在2000 万左右。这主要是因为除当前停产影响基本消除,经营正常化之外,核心产品增长稳定也是原因之一。如PDB 样本医院数据显示,14 年上半年莱美活力(+24%)、纳米炭(+104%)、乳酸钠林格(+40%)等增长均较快。
第四季度或为公司业绩反转点。1)埃索美拉唑肠溶胶囊已于6月底在重庆地区顺利上市销售,全国范围类的适用人群约为3亿,且在安徽省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招标顺利,预计在第四季度进入业绩爆发阶段;2)免疫调节剂乌体林斯即将获批。该产品目前正在做生产线变更申请,现场检查已经结束,预计近期将进行公示,在第四季度或将上市销售;3)益阳基地新版GMP已经通过,预计第四季度能进行全面生产。其主要产品碳酸氢钠计划在14 年做到1000万袋,15 年做到2000 万袋,单独定价在等物价部门确认。无缝软袋目前已经拿到了批文,预计在明年上半年可以进行销售;4)大股东参与定增,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十足,且募集资金也增加了公司的并购预期。
估值分析与投资策略。目前市场期盼的埃索美拉唑已经在重庆地区上市销售,乌体林斯也进入上市前的冲刺阶段,第四季度公司业绩将明显好转。在估值方面预计14-16 年扣非EPS 为0.28 元、0.72 元、1.28 元,对应市盈率为121 倍、47 倍、27 倍,估值相对较高,但考虑到埃索及乌体林斯的市场空间,且外延式增长预期强烈,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上市及推广效果或低于预期;2)生产线认证进展或低于预期。
信邦制药:医院资源优质,外延复制性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屠炜颖,胡博新,丁丹 日期:2014-11-19
投资要点:
首次覆盖,给 予谨慎增持评级。公司重组后获得优质医院资产进入医疗服务行业,高管参与非公开发行彰显对公司发展的信心,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不断加强搭建医院网络,带动各项业务快速发展。我们预计2014-2016年EPS 0.26/0.37/0.51元,同比增长227%、42%、36%。首次覆盖,给予谨慎增持评级,考虑到公司扩张能力强,且复制成本低,各业务之间有很好的协同效应,属于A 股医疗服务板块稀缺标的,给予一定估值溢价(医疗服务行业2015年PE39倍),目标价22元,对应2015PE60X。
核心医院资源丰富,外延复制搭建优质网络。公司现有贵州肿瘤医院(省内唯一三甲肿瘤专科医院)、安顺医院、白云医院、乌当医院等医院,四家医院病床数超2000张,2014上半年肿瘤医院与安顺医院合并4-6月利润表,贡献收入1.4亿,毛利率23.4%。随着公司对医院网络的扩建,预计肿瘤、白云医院将分别新增约800、500张床位,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公司以肿瘤、白云医院作为人才培养存储基地,不断积累优质医生资源,为外延扩张的医院体系输送人才,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医院集团。
主力品种新进基药目录,流通业务模式具竞争力。公司主力产品益心舒胶囊、脉血康胶囊、银杏叶片、六味安消胶囊、贞芪扶正胶囊首次被入新版国家基药目录,其中前三个品种2013年销售均已过亿, 有望随招标的推进迎来快速增长。公司流通业务以下游医院终端为依托,竞争优势突出,谈判力强,随着公司医院网络不断完善,有望转型为区域代理,加强供应链管理,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
风险提示:医院扩张进度低于预期;基药招标结果低于预期。
运盛实业:拟收购融达信息,区域医疗信息化空间巨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朱国广 日期:2014-10-16
事件:公告称以自有资金5912 万元通过增资和收购的方式,合计持有上海融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51.1%股权。我们于近期也组织了电话会议,就本次收购对公司当前及未来业务影响进行了解读。
点评。融达信息是国内最早从事基层区域卫生信息化的公司之一,拥有包括基层区域卫生信息化,基层数字医院及区域药品电子监管三大成熟产品和解决方案。概况如下:1)融达信息在基层医院信息化建设领域优势较为明显,该公司业务对象主要集中在农村、城镇社区等二级医院以下区域;2)业务范围主要是建设信息平台、绩效考核系统、HIS 系统等传统项目,特别是区域信息化平台项目建成较多,优势明显。随着软件的产品化并在各地复制,毛利率会随着项目的增加不断增加,软件平台后续的维护服务也是一个重要盈利点。该系统可以实现跨医疗机构的预约与转诊,基本病历资料、医生处方、检验结果的互认机制和信息共享;3)公司通过控股融达信息(51.1%股权),正式进入医疗卫生信息化领域。目前该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政府投入力度加强,政策支持力度较大。且融达信息的核心产品研发已经完成,公司参与制定国家即将出台标准“基层医疗机构信息系统的技术规范”,产品线代表国家水平。随着项目建设经验不断丰富,特别是在基层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方面拥有领先优势,可迅速打开市场空间。
医疗信息产业或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医疗信息化是整个医疗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点。1)政策支持力度增加。13 年底《国务院关于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夯实健康服务业发展基础,重点发展医疗信息化,即要通过医疗信息化实现资源共享。14 年8 月《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推进医疗机构远程医疗服务的意见》出台,医疗信息化中重要的一环“远程医疗”再获政策支持。医疗信息化是我国健康服务业的主要组成,是产业再升级的重要推力,近些年政策支持力度逐渐上升;2)医疗信息化发展前景较为广阔。目前各医院主要是将信息化系统作为提升管理与服务水平的工具,比如作为病例管理、数据分析、绩效、监管、保险费用核算的媒介。但随着医疗政策对基层医院的倾斜,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的加入,医疗信息系统在远程医疗、信息共享平台建设方面的作用将逐渐显现;3)医疗信息化市场情况。
根据IDC预测2013 年医疗信息化市场规模约为250 亿,2011-2016 年间复合增长率约为18.4%(但我们估计区域医疗信息化市场容量增速将超过40%)。
其中约40%为软件市场,主要是HIS 系统和CIS 系统,其余像信息共享、远程医疗、病历管理等只占到软件市场不到20%的份额。根据政府规划,预计2020 年前将累计投资1000 亿元建设全民电子健康系统工程(《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重点支持的是县级及其以下医院、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的医疗信息平台建设。
县级医院将是我国医疗体系未来发展的重心所在。1)就诊人数与区域人口不匹配。截至2011 年,我国县(市)级医院的就诊人数、入院人数分别占全国各类医疗机构就诊人数、入院人数的11%和28%。而县级医院的目标人群,即该行政区划及以下的居住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数据反应了我国县级医院的发展与其覆盖的人群不相匹配;2)“大病不出县”与“分级诊疗”逐渐推展。早在2012 年10 月,国务院于公布的《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就提出“使90%的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和部分疑难复杂疾病的诊治、康复能够在县域内基本解决”;此前,《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也曾提出,“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可见县级及以下医院将是我国医疗体系未来发展得重心所在。
县级医院软件建设或将迎来高峰期。1)基础设施建设正在积极进行。县级医院数量在2012 年已经达到10940 家,较2008 年增长了28.8%,其从业人员与床位数分别增长了49.9%、80.9%。与此同时,诊疗人次与入院人数上升了84.1%、162.5%。仅从增长数据上看,当前县级医院的机构数量、从业人员等硬件已经远远跟不上患者的增加速度。
如果还要算上未来从城市医院转诊或者选择回到县级医院进行治疗的患者,则其基础设施、人员配备等资源都是很紧张的。新医改开始后,国家发改委、卫生部启动了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计划在在2009-2011 年内安排投资360 亿元重点支持全国2176所县级医院建设,使每个县至少有1 所县级医院基本达到“二级甲等”水平;2)县级医院软件建设时期或将到来。假设医院基础工程建设的周期在2-2.5 年左右,则在2013-14年将迎来县级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竣工的高峰。部分县级医院即将开展软件建设,特别是医疗信息化领域的投入将加大。
“区域信息化”是县级医院医疗信息化建设核心。按照全国“4631”整体规划,区域卫生信息化作为区县级的平台,是目前国家4 大平台建设中重点抓的方向。平台下又具体分为6 大业务体系,分别是医疗服务、医疗保障、公共卫生、药品保障、综合管理、计划生育。1)建设资金以国家投入为主。区域信息化是医院信息化的升级版,这也是目前国家资金重点投入的领域,而医院信息化则是靠医院自己投入;2)区域卫生信息化首先是解决医疗机构相互间的共享问题,避免医疗资源浪费、避免重复检查。在这个医院做过的东西,到另外的医院就不需要重新做一遍;3)提供政府检测支撑平台。该系统还要对其所覆盖的机构进行监测、评估以及考核,特别是现在的医改对各级政府的压力是很大的,需要这该平台来使医改的措施能够落到实处,所以对政府来说对这套平台的需求是比较强的;4)平台作用将逐渐扩大。目前整个区域卫生信息化还是处于相对比较初级的阶段,在一些具体应用上面还是比较浅的,今后随着应用的深入还要补充建设很多的系统,包括现在在市场上非常流行的移动医疗、可穿戴式设备,一些互联网医疗的应用,实际上真正落地都要在区县级的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上。
融达信息基层项目经验丰富,占据当前医疗信息化市场蓝海。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其主要优势如下:1)核心业务产品化,可复制性强。从软件整体的设计,包括在实施推广模式都是按照统一的指导思想来的,不会去为一个地区专门定制一套完全不一样的个性化产品,在可复制性的基础上再追求个性化。同时医院都布置好系统以后,需要我们持续地进行服务,每年都要交服务费;2)较早采用云计算模式支撑业务。
公司的先发优势较为明显, 产品相对于其它投标公司更为成熟;3)基层医疗信息系统项目经验丰富。公司是全国最早进入到基层卫生信息化领域的,目前已有八个地级市(湖南占四个)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中标,未来可继续向下拓展业务范围,如新农合管理、医院信息化、个人健康管理等,都可持续提供收入。
运盛实业转型将持续进行,专注医疗领域。1)地产业务剥离仍将继续。目前地产业务领域没有新开的楼盘,基本上是在处理上市公司原有开发的楼盘,在最后的收尾、清盘, 逐步地在卖出所有的房产物业,预计到今年底,明年应该完成整个地产的剥离,其剥离过程不是通过重大资产控制的方式来脱离,而是要从逐步地处理资产这个方向来剥离整个地产这一块;2)未来转型的领域仍是医疗。具体选择了三个方向,即医生、医院信息化系统、医院服务系统。本次选择医疗信息化,主要考虑到它是整个产业链中承上启下的关键点,未来的转型可围绕其逐步展开。
估值分析与投资策略。我们预测:2014 年、2015 年、2016 年的EPS 分别为0.11 元、0.13 元、0.15 元(暂不考虑拟收购融达信息业绩贡献),对应PE 分别为103X、87X、76X。我们认为:公司的战略转型进行已久,13 年大股东的层面已经参股了上海国际医学中心,本次通过自有资金增资和收购股权实现对融达信息的控股,公司业务将进入医疗信息领域。鉴于公司当前市值较小,其弹性较大值得重点关注,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1)收购进展或慢于预期;2)对IT 行业经验不足存在经营风险。
北大医药:肿瘤医疗服务全产业链布局完成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宏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凤华,岳苗 日期:2014-12-18
公司公告:
公司公告子公司肿瘤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和北大医疗产业基金拟共同发起基金,由该基金通过境外投资方式出资4123万美元,向新里程医院集团增资及购买新里程投资集团、恩颐资本、中国健康所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新里程医院集团股份,获得新里程医院集团65%股权。
事件点评:
肿瘤医疗服务全产业链闭环形成。正如我们在深度报告《北医航母 疾速前行》中的分析,公司通过肿瘤药物、肿瘤诊断(一体医疗) 及肿瘤医院三步来进行肿瘤医疗服务布局。此次收购正是将最核心的高端肿瘤医院资产收入囊中,堪称2014年收官之作,逐步兑现公司肿瘤医疗服务战略布局,打造“北大系”肿瘤医疗服务品牌。
定位高端肿瘤诊断,突出医疗服务质量。新里程肿瘤医院设置了近20个临床科室和研究中心,配备了全球先进的大型医疗设备,提供个性化的肿瘤早期查诊、综合治疗、远程医疗、国际会诊和24小时咨询、预约服务。根据新里程医院的服务体系看,其一开始就定位为国际化肿瘤诊疗服务平台,服务于高端肿瘤患者人群,为患者制定从早期诊断到临终关怀的一整套诊疗综合方案,通过各个环节跟踪反馈保证治疗的及时性。
充分利用股东资源,后续医疗服务转型仍可期待。公司此次收购的新里程医院原来即由北大肿瘤医院和新里程医院集团共同设立,所以公司充分利用了股东北大医学部的医院资源进行整合。而在此收购中,北大医疗产业基金和肿瘤医院管理公司也通过娴熟的资本运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司股东背景雄厚,医院资源体量巨大,公司的医疗服务业务空间不可小觑。
盈利预测与估值。假定一体医疗15年中期并表,预测公司14-16年净利润为8721万、1.77亿和3.04亿,EPS 为0.15、0.24和0.41元, 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