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工改革10大概念股迎来机遇
个股点评:
中航飞机2014年年报点评:撞“大运”也无法支撑市梦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魏成钢 日期:2015-04-08
公司动态:
3月31日,公司发布2014年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1.98亿元,同比增长22.63%;实现营业利润3.53亿元,同比下降9.9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2亿元,同比增长0.30%;基本每股收益为0.13元。
主要观点:
轰炸机产品支撑军机业务较快增长
报告期公司实现20%+营收增幅的主力仍然来自于轰炸机产品。根据订货和交付计划,2015年公司轰炸机产品的生产交付将继续维持在较高水平。另一主要产品运输机/特种飞机产品中,运9批产交付速率持续提升是该系列产品当前的主要成长动力。而运8延续低速率生产交付的状态,在国内以海军航空兵为交付对象,在出口市场去年与老客户缅甸再次签订了两架运8F200W飞机的出口协议。特种飞机业务持续向纵横两个方向延伸、拓展产品线,以每年3~4个型号的节奏不断推出改进型号和新型号产品。在研的运20在报告期实现第三架试飞原型机总装下线。作为军方启动军机适航审定工作的试点项目之一,运20的研制工作较以往型号在技术鉴定、定型试飞等方面增添许多新内容与科目,完成定型与服役的时点市场还需等待。
纸面繁荣难掩民机业务的持续低迷
新签大额订单还未进入交付阶段,而运营故障频发的负面影响仍在持续发酵,MA60/600系列飞机的交付继续下滑。去年全年交付数仅为6架(终端口径统计,见附表1),其中3架的出口量更是跌至历史低点。今后数年的产量将取决于近年幸福航空、奥凯航空所签国内订单的履约情况。出口方面今年有喀麦隆、柬埔寨、坦桑尼亚3家用户订单待交付。气象局人影中心订购的2架人工增雨机初定于今年上半年交付,是MA60/600系列首个实现交付的系列化发展型号。海监机、医疗救护机等其他系列化型号的研制工作正按计划推进。
今年9月,MA60扩产条件建设项目将建成投产。届时,自1988年MA60系列民机项目启动以来公司的军民机制造才真正实现分线运营。面对年均个位数的交付量,扩产后项目的产能利用率将处于较低水平,同时失去了部分制造费用搭军品线便车的便利。而且,为支持海外市场的开拓工作,公司还需加大全球范围内营销和售后维修服务网络建设的投入。这些因素势必延长民机业务“交学费”的期限,进一步压制项目本就赢弱的盈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合资设立了中航飞机西安民机有限责任公司,作为新一代涡桨支线飞机MA700项目的运作主体。项目主要系统供应商和结构供应商已基本确定,并签下启动用户订单,今年将进入详细设计阶段。
出口转包与合作项目按预期推进
公司转包业务规模持续扩展,去年出口交付额再创历史新高。主要转包项目中,B737NG垂尾的生产速率从去年4月起跟随波音整机生产的步调由月产24架份提升至28架份。承担A320机翼合作项目IV阶段研制任务的西飞天津公司去年下半年起作为天津总装线唯一供应商,为其配套提供全部所需机翼,生产速率与总装线同步,达到4架份/月。随着庞巴迪C系列飞机今年年底投入批产交付,子公司沈飞民机承担的C系列前中机身、尾锥和8个舱门转包项目正逐步成为新的业务增长点。A350扰流板、B737内襟翼、B777复材壁板等其他6个新研项目亦按计划稳步推进。
国内重点民机项目的研制和公司配套合作工作在报告期内按预期持续推进。ARJ21-700支线飞机于去年年底取得民航局的型号合格证,中国商飞计划今明两年完成13架机的总装下线和12架机的交付工作。配合主制造商的排产计划,公司配套大部件生产任务截至目前完成交付批5架机工作包的交付,并与中国商飞签订了后续120~129架部件生产的订单。C919干线飞机开发项目进入全面试制阶段,首架原型机101架机机体结构主要大部段实现对接。公司按期交付了承研的101架机机头、中机身、中央翼等结构部件。“蛟龙”600(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进入工程研制阶段,首个大部件001架机中机身在公司西安分公司成功下架。根据各民机型号研发进度,公司国内航空合作的收获期在2018年之后。
投资建议:
未来六个月内,维持“减持”的投资评级
去年公司提出以“一把手工程”切实解决经济运行质量不高的瓶颈问题,提升公司管理效能和盈利能力。从报告期各项经营指标变化情况看,推行“降本增效”的相关措施取得的实际效果还相对有限。轰6K与运9等主力产品的生产交付形势依然良好可支撑今年主业的平稳成长,而由于特种飞机与航空转包业务的多个新研项目未上批量受到压制的主营业务毛利率今年将有所恢复。综合分析公司主业最新经营走势,调整此前的盈利预测:2015~2017年公司营收预计分别达到224.63、223.85和275.36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17、5.33和6.66亿元,基本每股收益分别为0.15、0.19和0.23元。在目前股价所对应的估值水平下,我们再次重申对公司“减持”的投资评级,短期估值风险极高。
中航动力:发动机整机龙头,有望受益于重大专项出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晓光 日期:2015-04-23
事件:
中航动力发布2014 年年报,公司2014 年实现营业收入267.64 亿元,同比增长3.7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36 亿元,同比增长14.57%。
投资要点:
公司业绩保持平稳增长。公司2014 年主营业务收入263.43 亿元,同比增长3.43%;其它业务收入4.22 亿元,同比增加27.33%。三大主营业务中,航空发动机及相关产品收入149.84 亿元,同比减少2.03%,主要是由于部分航空发动机衍生产品和备件收入出现短期波动;航空零部件出口转包收入26.35 亿元,同比增加0.96%;非航空产品及民用服务业收入87.24 亿元,同比增长15.32%。
引进外部投资设立精铸公司,开展发动机资产专业化整合。4 月14 日公司公告与子公司、中航资本子公司中航航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8 家单位共同投资发起设立中航精密铸造科技有限公司。精密铸造技术是制约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独立设立精铸公司有利于提升我国航空发动机精密铸造产品的技术能力,探索航空精密铸造产品制造技术发展自主创新模式,从而形成产业化发展优势,对于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的发展具有长远的意义,项目计算期内预计年实现利润总额4.25 亿元。
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重大专项首次列入政府工作报告。由于缺乏核心机延伸、下游客户体系独立,导致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并没有与欧美成熟发达市场一样通过核心机延伸拓展产业链。航空发动机产品仍然只是立足于航空领域,船用和工业用燃气轮机制造没有形成规模。重大专项的出台、体制改革到位,未来中国航空发动机将真正进入产业化运营的阶段。从需求端来看,我们预计未来20 年中国航空发动机及其衍生产品需求量将超过2000亿美金,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0%以上。国内需求的高速增长为公司提供未来业绩保障。
我国航空发动机整机制造唯一平台。随着中国航空发动机产业体制机制和定价体系改革的不断推进,我们看好公司作为龙头总装的未来发展前景,维持2015、2016 年EPS 分别为0.65 元和0.78 元,预测2017 年EPS 为0.94 元,维持增持评级。具体分析参考我们2014年5 月的《航空动力(600893)深度研究》以及2014 年8 月的《产业变革奠定市值扩大基础——国防军工改革深度研究报告之三:航空发动机产业变革》。
中航重机2014年报点评:三大主业全面好转趋势不变,财务费用上升略快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5-03-25
事件:
公司发布年报:2014年营收58.23亿元(YoY-8.82%),归母净利润1.56亿元(YoY2.07%),EPS0.20元。
点评:
公司三大业务全面好转趋势不变,财务费用增长略快。公司营收下滑是低毛利产品收缩,实际使公司业务结构更健康,产品综合毛利率由2013年17.65%大幅提升至21.96%。子公司中航特材受客户回款不及时影响外销下滑、金属材料业务受钢铁行业不景气影响收入下降,两项业务均为毛利率水平较低业务,分别为9.83%和7.00%;此外子公司宏远压缩部分非主营业务,以上共同使公司收入下滑的同时毛利率大幅提升。业绩同比增长略低主要原因是财务费用同比上升17.39%增长较快,以及公司加大民航外贸拓展导致研发支出增加。总体来看,公司核心的航空锻造、液压及新能源三大业务均处于收入和毛利率双升的上升通道,三大业务全面好转趋势不变,基本符合我们此前预期。
核心锻造业务收入及毛利率略升,未来望加快购建大型设备进程,看好板块业绩弹性。航空锻造业务营收30.48亿元,同比增加1.77%,毛利率增加2.21个百分点至23.65%,防务业务较快增长而子公司宏远缩减非主营业务是收入整体小幅增长而毛利率明显提升的主要原因。随锻造产品需求向大型化、整体化、精密化转变,公司现有锻造设备竞争力和适应性相对减弱,我们认为公司有望在14年新建成的2万吨等温锻基础上,进一步加快购建大型锻造设备进程(见公司年报P27,董事会关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讨论与分析)。随相关大型设备逐步购建并投产,公司锻造业务接单能力及盈利水平将大幅提升,为公司带来巨大业绩弹性。
液压板块稳定增长,高端智能装备开始贡献收入,未来看点在募投项目。液压板块收入11.29亿元,同比增长8.48%。工程、农业机械等领域产品受下游影响收入下降,收入稳定增长主要来自防务产品支撑。板块亮点在于子公司高新智能装备制造业务实现突破,贡献4434万元收入。液压板块未来看点在募投项目达产,短期因投资规模较大可能承受一定固定资产折旧压力,长期看高端液压产品将充分分享巨大进口替代市场。
新能源业务延续复苏趋势。新能源业务实现收入6.80亿元,同比增长20.55%,毛利率27.67%,毛利率增加5.09个百分点,营收、毛利率大幅提升的主要原因是投建的大安二期风电项目实现并网发电。此外,参股子公司中航惠腾同比减亏2612万,延续减亏趋势。我们认为公司新能源业务将继续受益风电回暖,未来减亏趋势将进一步延续。
推测公司有较强融资需求。根据公司2015年经营建设投资计划,预计需净新增融资12亿元。目前公司资产负债率约67%处于较高水平,2014全年利息支出2.82亿元,同比增长19%,接近净利润2倍。我们推测公司未来有较强的通过二级市场融资诉求。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公司三大主业全面好转,尤其受益锻造板块业绩的高弹性,公司将迎来高速增长。我们维持之前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15-16年EPS分别为0.50、0.75元,6个月目标价45元。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军品订单大幅波动,新能源业务继续亏损。
中航电子:业绩符合预期,未来将受益于研究所改制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鞠厚林 日期:2014-10-31
1.事件
公司披露三季报,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41.24亿元,同比减少1.35%;实现归属净利润3.74亿元,同比减少3.95%;实现扣非后归属净利润2.84亿元,同比减少8.84%;前三季度EPS0.2124元。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业绩小幅下降,基本符合预期
公司前三季度业绩小幅下降,收入同比降低1.35%,毛利率为10.55%,去年前三季度毛利率为10%,毛利率小幅提升,但是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9%、管理费用也同比增长6%。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我们认为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来自于两块:一是公司2013年采取债务融资的方式收购航电企业,增加了今年的财务费用,预计约8000万元;二是公司于2013年12月成立了商业创新中心,预计该中心今年的研发和运营费用为1.1亿元左右,这两部分将可能降低EPS0.11元左右。
公司今年6月公告托管航电系统公司,航电系统公司盈利能力和成长性较好,13年实现的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148.8亿元和13.59亿元。按千分之五的托管费率粗算,14年可为上市公司增加约8000万元托管费收入,这部分将增厚EPS0.05元左右。
如果不考虑上述费用,预计公司2014年利润将增长10%左右。
(二)未来将受益研究所改制,持续整合航电系统优质资产
公司是中航工业航电系统公司的主要上市平台,目前公司已公告托管航电系统公司,资产注入预期十分明确。预计未来随着国家关于研究所改制政策的落实,航电系统5家重要研究所的优质资产会尽快注入上市公司。由于待注入资产盈利能力强,如果注入,将对上市公司业绩有较大增厚。
3.投资建议
基于上述分析,预计公司14-15年EPS分别为0.32和0.41元。目前股价动态市盈率约90倍。估值不具有优势。公司将显著受益于研究所改制。由于公司资产注入预期明确且待注入资产盈利能力较强,我们中长期维持“推荐”评级。
航天电子:业绩稳定增长,长期关注科研院所改制机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5-01-29
前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预计全年业绩将稳定增长。公司201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42亿元(YoY 4.4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8945万元(YoY -2.70%)。公司以航天军用产品业务为主,包括测控通信、机电组件、集成电路与惯性导航四大业务,约占公司收入的90%。公司业务具有显著的季节性交付特点,2011-13年四季度单季收入分别占全年营收的39%,36%和43%。我们认为14年前三季度业绩小幅向下波动属正常情况,随四季度产品集中交付结算,预计公司全年业绩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按国家十二五“百箭百星”规划,2011-2015年共将进行100次火箭发射,按此规划2015年将为发射大年,受此带动公司2015业绩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无人机和智能炸弹有望逐步打开市场,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点。2013年公司无人机系统多项技术实现突破,并且凭借其先进的技术优势,市场开拓能力显著增强。13年公司成功中标警用无人机系统采购项目和海洋环境检测项目,并与新疆自治区政府签订了多个型号的无人机系统合同,使公司的无人机系统产品在警用市场、海洋应用和反恐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同时,公司小型集成化飞行控制系统(智能炸弹)是航天科技集团唯一总体单位,并且已经同多个客户进行商务洽谈并获得部分合同意向。我们预计2014年公司无人机系统及智能炸弹业务将开始为公司贡献收入,成为新的业绩增长点。
短期尚观察不到改革迹象,长期关注科研院所改制机遇。航天九院是航天科技集团第四大经济体和最大的专业院。2012年九院总收入达135亿元,净利润7.5亿元,为同期上市公司净利润的3倍以上。九院制定了打造国内一流航天电子产业群,成为世界一流的航天电子产品及其系统集成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的目标,力争在2022年实现总收入超600亿元。航天九院在2009年完成专业化重组,整合了航天时代电子公司和航天十院等相关企业和院所。截止2014年,九院下属除上市公司体外,尚有771所、13所、16所(7171厂)等研究所和7107、210、230厂等资产,其中771所已完成改制并成为骊山微电子公司,13所/230厂正积极推进企业改制,16所为所厂合一单位。我们短期内尚观察不到改革迹象,长期看随科研院所改制提速,公司未来有望成为航天九院整体上市平台,建议关注相关投资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公司业绩有望保持稳定增长,且控股股东资产证券化空间大,在改革背景下研究所改制进入上市公司的预期强烈。我们预计公司2014-16年EPS分别为0.25、0.29、0.33元。目前航天系下属A股上市公司2015年平均PE估值约为79倍,我们认为公司2015年合理PE估值应在60-65倍之间,取中值给予公司六个月目标价18元,对应2015年约62倍PE,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的大幅波动。改革进度低于预期。
中航光电:电动化加速,高压连接器需求爆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炎学,崔书田 日期:2015-04-02
维持增持评级。节能减排需求下,汽车能量来源由石油转为更高效清洁的电能,电动力取代汽车传统机械动力趋势加速。插电混动/纯电动汽车对于高压连接器的需求增长,公司市场空间加速提升。
维持2014-15 年EPS 0.73/1.03 元的预测,维持目标价40.8 元。
我们预测,2015 新能源客车倍增超3.5 万辆,2016 插电混动车型密集上市,公司新能源汽车高压连接器市场份额70%以上,受益显著。
据产业调研,比亚迪之外,长安、长城、吉利等主机厂都将推出新的插电混动车型。2014 年比亚迪秦的销量是E6 的4 倍以上。
2015 年主要看点在于新能源汽车连接器的高速增长、与泰科合作的持续深化以及与富士达、翔通等公司的协同发展。我们推测,公司外延整合的战略将持续推进。
催化剂:公司进入插电混动车型供应链;2016-20 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出台风险提示:新能源汽车业务推广不及预期
航天动力:中期下滑全年平稳,关注科研院所改制机遇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4-08-19
事件:
公司8月9日发布半年报,201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5.43亿元(YoY-7.37%),归母净利润1613.17万元(YoY-13.22%),EPS0.03元/股(YoY-24.02%)。
点评:
中期业绩下滑主要是受累下游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受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影响,公司产品所涉及的下游客户钢铁、煤炭、工程机械等行业持续低迷,公司相关产品增长趋缓甚至下滑,部分产品毛利率有所下滑,同期销售、管理费用有所增加,尤其是主要为钢厂配套的电机产品收入同比下滑31%,是构成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
下半年是净利润主要贡献期,全年业绩不至于下滑。从公司历史业绩看,下半年才是公司业绩的集中贡献期,如图1所示,过去三年(2011-2013)下半年贡献的利润分别占全年的70%、66%、75%,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占公司业绩比重较大的泵系统和化工装备等大型装备交付结算多集中在年底,虽然上半年业绩下滑较多,但下半年有望填补这一缺口,我们预计全年业绩将基本保持平稳。
泵及泵系统产品保持平稳增长将是业绩重要保证。泵及泵系统产品是公司核心产品,营收占比1/3以上,毛利率20.66%也是公司各类产品中第二高,贡献公司近一半利润。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4.42%,我们预计全年基本保持稳定态势,未来募投项目是主要看点。
化工装备未出现实质性下滑。化工装备营收同比减少7.89%,但毛利率增加近2个百分点,总体并未出现实质性下滑。同泵及泵系统产品类似,化工装备的交付也多集中在下半年,且公司在化工生物装备产品方面正在积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模式转变,预计化工装备全年将实现小幅增长,仍是公司业绩重要支撑。
电机产品虽然下滑较多但对全年业绩影响较小。由于钢铁行业的低迷,公司主要为钢厂配套的电机产品收入同比下滑较大,我们预计电机产品全年小幅下滑;就历年的全年业绩看,电机产品占比略超10%。因此我们认为电机产品的小幅下滑对公司业绩的影响不大。
受益汽车变速器国产化,未来期待液力传动产品达产放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测到2015年国内自动挡乘用车产量达到2000万辆,但目前配套自动变速器多为国外进口,或国外厂商在国内建厂生产。汽车液力变矩器是自动变速器关键零部件,是制约我国自动变速器技术发展的瓶颈之一,国产化是大势所趋。公司2013年起以募集资金10亿元投向“汽车液力变矩器建设项目”,项目建成后公司汽车液力变矩器纲领产量将提高到188万台,年营业收入200000万元、利润总额19977万元,预计2015年将全面达产,将为公司大幅贡献业绩。
大股东航天六院收入约为上市公司8倍,关注科研院所改制进展。相比其他军工集团,目前航天系资产证券化率低,资本运作的空间大。8月7日航天科技集团召开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宣布领导小组办公室及专家咨询组成员名单,研究讨论集团公司全面深化改革六大专项工作方案。我们认为这意味着航天科技集团的改革开始进入实质性实施阶段。公司是航天六院(航天推进技术研究院)下属唯一上市公司。航天六院是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生产、销售的核心企业,除公司外还下属6个研究所及生产厂、院校、医院等11个单位,2012年总收入突破100亿元,同期未上市资产营收规模约为上市公司的7倍,我们认为可重点关注科研院所改制带来的投资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我们预计公司全年业绩有望保持稳定,控股股东资产证券化空间大,在改革背景下研究所改制及注入的预期强烈,公司未来有望成为我国航天发动机的整体上市平台。我们预计2014-16年的EPS分别为0.12、0.12、0.16元,对应摊薄前的EPS0.24、0.24、0.32元;预计2014-16摊薄后的BVPS分别为3.49、3.57、3.68元,目前航天系下属除公司外的A股上市公司2014年平均市净率为3.7倍,考虑到公司的资产注入预期,我们认为公司2014年的合理PB应当在4.0-4.5倍之间,结合公司目前的股价,综合考虑后,我们给予公司六个月目标价15.0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
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导致业绩增速不达预期;科研院所改制进度或力度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成飞集成重大资产重组公告对行业影响:风险落地,迎来再次布局良机
类别:行业研究 机构: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宗星 日期:2014-12-17
事件
成飞集成公告,因重组方案未能在股东大会之前获主管部门批准,公司将终止此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主要观点:
垄断担忧终止此次重组。
公司公告,控股股东收到国防科工局就公司资产重组中涉军事项复函国务院国资委的抄送件,认为重组符合国防科技工业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要求,但将消除特定领域竞争,形成行业垄断,所以建议终止重组。我们认为,国防科工局对垄断的担忧,应该主要指成飞、沈飞在航空产品特别是军品方面的属同类业务,可能导致该领域出现垄断,不利于行业竞争。按照此前方案,成飞集成拟向中航工业、华融公司及洪都集团三家资产注入方定向发行股份,购买沈飞集团100%股权、成飞集团100%股权及洪都科技100%股权,标的资产预估值158亿元。假如重组得以通过,成飞集成主业将由原有的汽车工业向飞机与防务业务转变,成为中航工业的航空产品与唯一防务上市平台。
对行业影响主要在短期,长期逻辑并未被破坏。
我们认为此次事件对行业影响主要在短期,可能给军工类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带来负面预期。尤其对中航系上市公司影响可能最大。然而,我们认为,军工行业长期逻辑并没有被破坏:1)军工行业长期向好的根本在于,我国国际化战略带来的巨大需求与过去军事投入与建设等方面的相对滞后,带来行业的广阔空间;2)资产整合只是推动军工行业投资主线之一,军民融合、事业单位改制、定价采购体制变革也是目前与未来相当长时间里军工行业投资的主线;3)我们认为此次被否并不意味着军工资产证券化趋势的改变,其仅属个案;对以后的资产重组不会产生不良影响。4)习近平主席在出席全军装备工作会议时强调,要加快构建适应履行使命要求的装备体系,这表明中央在军工装备体制改革、资产重组方面的态度没有发生方向变化。综上,我们认为军工行业在未来几年仍然处在行业向上周期,能够保持较快增速。
市场已有所预期,军工迎来再次布局良机,继续关注其它平台型公司。
我们判断市场对此次被否已有一定预期。所以,可以继续关注其它相关公司。中航动控、航空动力、中航机电等极可能成为中航工业集团下发动机控制、整机、机电系统平台的公司仍值得继续关注。在成飞集成此次方案被否以后,洪都航空可能重新成为中航系防务资产平台,也值得继续关注。另外,其它几大军工集团旗下资产整合平台型公司也值得继续关注。
中航动控:军民品业务双轮驱动,关注重大专项及院所改制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徐志国,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5-03-31
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供应商,依托航控核心技术拓展非航民品。公司以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为核心业务,控制系统业务占公司收入60%以上。依托核心技术,公司逐步拓展国际转包、非航民品业务,2013年通过定向增发募集17亿元投向4个民品业务。未来公司业务将逐步形成军、民品双轮驱动格局。
受益于航空发动机产业快速发展,公司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将快速增长。我们预计未来20年我国航空发动机市场需求约2.8万亿,其中发动机采购需求1.5万亿,配套服务需求1.3万亿。短期军品需求快速放量,长期看民用领域需求更为广阔。我国当前正处于战机更新换代关键时期,新机型也处于快速研制中,带动我国航空发动机产业进入高速成长通道。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专业从事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研制、生产、销售及服务企业,将充分受益航空工业大发展,预计未来3-5年公司发动机控制系统业务将保持15-20%左右增速。
外贸转包加速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长远看国内市场亦值得期待。公司已与通用、罗罗、赛峰、霍尼韦尔、汉胜等国外航空工业巨头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在航空发动机燃油泵、滑油泵、辅助动力装置的研制中深入合作,不断提升产品国际核心竞争力。短期看受世界经济不景气影响,公司转包业务收入出现一定下滑,但由于该业务在公司收入和利润贡献中占比较小,对公司整体业绩影响较小。2014年公司继续积极推动航空精密制造能力建设,拓展零部件国际转包生产及整机研制配套市场,子公司西控科技与霍尼韦尔公司就民用航空燃油泵合作签订MOU,预计公司外贸转包业务将保持稳定增长。未来随着商飞、商发等相关企业重点项目的推进,公司在国内市场的开拓同样值得期待。
募投项目发力非航高端装备,打造业绩新增长点。募投项目中,公司投入且回报最大的为无级驱动产品项目和汽车自动变速执行机构项目。其中,无级驱动产品属高端装备制造领域重要部件,广泛应用于性能要求较高的装甲战车、重型坦克、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和专用车辆,国内相关产品几乎空白。汽车自动变速执行机构瞄准国产自动挡乘用车自动变速器领域,目前这一领域约80%为进口产品,20%来自外资控股合资企业。随我国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公司募投项目产品未来有望获取大量进口替代市场,成为公司业绩新增长点。
关注科研院所改制进展,研究所资产注入值得期待。公司体外发动机板块下尚有中航工业集团下属国内唯一航空动力控制系统专业研究所(614所)。614所承担各类军、民用飞机、舰船、导弹以及燃气轮机发电等动力装置控制系统和其它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制和生产任务,资产质地优良,盈利能力强,2013年营业收入达到8.51亿元,净利润8817万元。在军工资产证券化和事业单位改制大背景下,我们认为公司未来有望成为614所改制注入平台,关注由此带来的投资机遇。
航空发动机重大专项补贴力度有望超预期,公司将从中极大受益。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航空发动机与燃气轮机列入,国家重视达到空前高度,意味我国超千亿的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专项有望出台。我们认为在我国经济转型和军备建设提速大背景下,两机专项投资规模有望超预期,达到2000甚至3000亿元。公司作为我国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唯一供应商,占据关键产业链环节,未来将有望极大受益于重大专项补贴。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受益航空发动机产业大发展,公司核心业务航空发动机控制系统快速增长,预计2014-16年EPS分别为0.22、0.28、0.33元。目前我国飞机及航空发动机板块上市公司平均PE估值水平约88倍。考虑公司未来募投项目达产、资产注入预期、两机专项补贴等看点,给予公司2015年90倍PE,对应6个月目标价25.20元,首次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军品订单大幅波动,宏观经济持续低迷导致转包业务不达预期,募投项目不及预期,政策的不确定性。
洪都航空:L15教练机发放"准生证"进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业绩将迎高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华君,陈显帆 日期:2015-01-13
投资要点:
洪都“猎鹰”教练机通过评审,进入批量生产交付阶段
1月9日,中航工业洪都公司官方网站发布消息,该公司研制的新型高级教练机“领先使用批次”首架机在空军试飞大队、军代表和厂方的评估后,通过“技术质量暨放飞评审”。据悉,这个评审相当于我国军机的“准生证”,该机的正式批量生产和大量交付部队可能随后就会开始。
预计2015年公司业绩高增长,2016年开始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我国战斗机从开始研制到部队正式列装一般需要经历设计、生产、首飞、鉴定试飞、试验、部队领先试用和技术鉴定评审到最终完成设计定型。关于“部队领先试用(使用)”:参考国内外战斗机研制过程,“部队领先试用”一般我们可以理解为进入小批量供货阶段,”完成设计定型“则代表进入大批量供货阶段。
我国第三代战斗机歼10于1998年01架首飞,1999年型号调整试飞,2003年开始续交付空军部队,开创了我国军机在设计定型前进行小批量生产并交付部队领先试用的先河。2005年底,歼十形成作战能力。
教练9(山鹰)和教练10(L15)均参照了歼10这种模式。洪都L15于06年01架首飞、11年03架完成鉴定试飞,13年国内版本教练10首飞,2015年初通过“技术质量暨放飞评审”并领先使用部队。由于L15已于12年底获得12架海外订单,并于2013年交付客户使用,我们判断洪都L15机型已经比较成熟和公司已具备批量生产能力,预计完成设计定型并大批量列装的时间将短于歼10和山鹰,预计2015年公司业绩高增长,2016年开始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预计利剑无人战机进度将大幅超市场预期,关注研制进展
利剑无人战机2012年底下线,2013年底首飞成功,远超国外同类机型进度。根据国外经验不排除首飞后1-2年内就获得军方订单(如捕食者等),我们预计利剑无人战机将大幅超市场预期。无人战机代表未来战斗机的发展方向,根据最新的美国空军发展路线图,未来无人战机比例将提高至90%,我们预计未来我国空军装备的半数以上来自无人机,因此公司的发展空间巨大。参考国外同类机型和国内三代机价格,预计利剑单价约在2-3亿元左右,预计未来10-15年我国无人战机需求1000架以上,利剑一旦立项列装公司市值将有巨大提升空间。
洪都航空是内生增长最强劲的整机企业、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我们判断公司未来10年将迎来持续的高增长,教练机、轻型多用途战斗机、无人战斗机将接力推动公司高增长。预计2014-2016年EPS为0.20、0.45、0.70元,对应动态PE为143、63、40倍,维持“推荐”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