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服装10大概念股价值解析
个股点评:
深圳惠程:新材料终将成业绩增长点,市场开拓稳步推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商艾华 日期:2014-10-22
投资要点
事件:公司发布2014年三季报,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4,880.78万元,同比下降12.3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889.95万元,同比下降153.18%;产品毛利率31.84%,同比下降11.50个百分点。
主业电气产品市场竞争激烈,毛利率下降,电气产品受产业环境、市场竞争激烈的影响,“中压电缆分支箱”、“低压电缆分支箱”和“电缆附件及插头”三类主要产品销售价格同比下降,原材料及人工成本上升,公司营收同比略有下降,毛利率也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公司努力开拓新材料应用,市场推广费用增加导致销售费用增加。公司拓展新市场和新客户,导致销售费用上升,前三季度三费率35.28%,较去年同期上升7.22个百分点,近三年三费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由于新材料的下游产品应用开发,受市场对产品性能、价格接受程度影响,目前聚酰亚胺新材料业务虽已产业化,但受市场开拓进展缓慢影响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和销售,业绩不及预期,新材料毛利率出现相应下滑,我们认为与公司调整营销策略以及产品战略有关:先期降低利润水平,争取尽可能多的下游客户接受度的策略,在现阶段是公司较为可行的策略。
新材料终将成为业绩增长点,管理层带来新生机。功能性纤维成为纺织品未来发展趋势之一,聚酰亚胺纤维由于其颠覆性的功能,符合行业未来发展方向;PI 电池隔膜材料成为新材料另一重要应用,江西先材不断将电池隔膜产品提供给不同的客户进行试用,根据客户的反馈和意见对性能指标进行了改进和提升、对生产工艺进行了调整和优化。一旦电池隔膜产品定型,公司将成为名副其实新材料研发、生产、应用全产业龙头。我们对公司在2014年初全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充满信心,公司树立的“电气业务全面升级固化和聚酰亚胺材料业务的产业化”战略目标,在这只拥有“职业化、社会化、专业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经理人团队身上有望得到实现。
业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14-201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10元、0.02元、0.04元,坚定看好聚酰亚胺服用纤维市场前景,聚酰亚胺纳米纤维电池隔膜的高性能有望引爆市场需求,上调至“买入”评级。我们认为任何一个新材料应用于市场都面临前期大量的市场开拓费用及一定的时间周期。新与旧的替代不只是取代材料,还包括下游加工的工艺的同步升级及相关产品的系列研发,因此知易行难,创新创造比简单照搬复制风险更大。
风险提示:聚酰亚胺纤维及纳米纤维电池隔膜产业化进程慢于预期。
泰和新材:EPS逐季下降,预计年中氨纶行业产能加快投放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严蓓娜 日期:2015-04-29
EPS逐季下降
公司2014年全年EPS0.3元,14年四季度为0.05元/股,1Q15为0.04元。我们认为EPS逐步下降的原因是油价下滑的库存因素叠加竞争激烈导致毛利率逐步下降。
氨纶行业新产能将自2-3季度投产,行业利润可能进一步下跌
由于油价下降,151Q氨纶价格较去年年中下跌8%,但是氨纶和PTMEG、MDI的现货价差2014Q4-2015Q1变动不大。但由于行业的新产能将在今年的2-3季度逐步投产,竞争可能加剧,氨纶的利润率届时可能下滑,或进入行业整合阶段。
芳纶新应用不断,贡献估值
公司14年的芳纶毛利率为20%,同比提高1.79个百分点,收入增长11%。公司的芳纶下游应用开拓有所进展,我们认为从长期看芳纶将成为公司发展的增长点,但由于目前市场规模有限,对公司的短期估值贡献要超过利润增长贡献。
估值:目标价13.60元,“中性”评级
目标价13.60元基于采用PE估值法,参考氨纶和军工行业15年PE,我们给予公司15E33.2xPE。
中国化学2014年年报及2015年一季报点评:关注央企出海,低估值蓝筹仍具备投资价值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杨伟 日期:2015-04-20
事件:公司发布2014年年报及2015年一季报,2014年实现营业收入为692.56亿元,同比增长12.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1.66亿元,小幅下滑5.69%,扣非后净利润33.5亿元,同比增长2.01%,基本每股收益0.64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4.13%。利润分配方案为以总股本49.33亿股为基数,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1.05元(含税)现金股息。
201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为155.09亿元,同比增长7.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亿元,同比下降21.75%。
观点:
受制于化工行业投资下降,公司业绩低于预期。在经济调结构的大背景下,2014年我国化工行业投资增速降至10.5%,为近十年以来最低,产能严重过剩与环保审批趋严将导致行业投资增速降至个位数,包括公司近几年着力发展的煤化工业务也因政策全面收紧,已获路条的近7000亿项目实际投资进展缓慢,公司作为行业绝对龙头,受到明显影响。公司14年新签合同额仅728.7亿,下滑14%,2105年1-3月新签合同额同比下滑17%;行业竞争加剧,销售毛利率9.38%,同比下降近4个百分点,销售净利率3.29%,同比下滑1.41个百分点。以上两因素导致业绩低于市场预期。
进入转型升级关键期,业绩有保障。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有三:1,推进精细化管理,2014年销售费用率控制在4.71%,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同时严控工程款清缴与项目风险,现金为王;2,加快海外市场开发,避免新签订单青黄不接;3,技术成果转化对业绩的贡献,福建20万吨己内酰胺项目已于2014年8月开车成功,当年实现营收6亿元,四川南充100万吨PTA项目将于2015年4月底中交,江苏启东新材料项目也已开始前期准备阶段,公司强大的研发与工程能力将使技术成果加快转化,使之成为新的利润增长点。公司2014年底待完成合同额1153亿,2015年计划收入717亿,新签合同802亿,中短期业绩无忧。
央企出海,受益一带一路。公司是我国化学工程行业承接海外业务的国家队,优势地区包括东南亚、西亚、北非、中亚、俄罗斯地区,在一带一路国家政策的带动之下,海外基础设施与项目建设将为公司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央企出海将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看点。
低估值蓝筹仍具备投资价值。公司目前账上现金充足,业绩将触底回升,资产结构良好,15倍估值在目前火热的市场行情下仍显低估,具备投资价值。
结论:公司受化工行业投资增速下降影响,2014年经营触底,2015年是公司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业绩将触底回升,未来重点在于央企出海,受益一带一路政策,三个实业项目陆续投产带动公司转型升级。此外,公司还有国企改革预期。预计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77元、0.88元、0.98元,分别对应PE为15倍、13倍、12倍,给予公司未来6个月目标价15.4元,对应2015年20倍PE,维持“强烈推荐”评级。
北京君正:智能硬件爆发之年,期待业绩反转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吴娜 日期:2015-04-15
报告摘要:
投资要点:1)ry]2015年是智能可穿戴设备爆发之年,站在风口之上,公司业绩有望迎来反转;2)BAT三巨头加速抢占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入口,公司凭优异的CPU芯片技术加快进入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市场;3)国家扶持和IC产业链向大陆转移,公司长期受益。
公司是A股稀缺的CPU芯片设计厂商,技术实力雄厚。公司成立于2005年,致力于研制自主创新CPU技术和产品,公司拥有全球领先的嵌入式CPU技术和低功耗技术,在国内消费和教育电子芯片市场占有率居前。公司产品在生物识别、教育电子、多媒体播放器、电子书、平板电脑等领域得到大量应用。
凭借低功耗、高性能、低成本的优势,公司率先进入智能可穿戴市场。与同类产品相比,公司基于MIPS架构开发的XBurstCPU内核在相同工艺下,具有显著的性能、成本和功耗优势,非常适合应用于智能可穿戴设备。公司于2012年底就开始积极布局可穿戴设备市场,是国际上较早进入可穿戴市场的主芯片厂商。目前产品已经得到果壳、映趣、Speedup等国内外众多厂商的采用。
智能可穿戴、物联网、智能硬件迎来快速发展期,为公司打开巨大成长空间。苹果公司的AppleWatch即将上市,智能可穿戴设备在2015年将迎来爆发式增长。随着BAT三巨头加速抢占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入口,物联网和智能硬件市场也将迎来快速发展期。公司的主芯片产品是智能硬件的核心元器件,未来市场成长空间巨大。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营收分别为1.40/2.37/4.00亿元,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1,600/3,000/5,600万元,对应EPS分别为0.15/0.29/0.54元,当前动态PE分别为344/183/98倍。公司为国内智能设备主芯片的龙头供应商,未来成长空间巨大。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1)新产品未能获得大额订单;2)MIPS架构遭遇生态系统问题。
环旭电子:随着SIP模组出货量提升、 出货量提升、 1Q有望是全年业绩低点 有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李超 日期:2015-04-30
2015年1季报:营收42.6亿元,同比增长22.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1.41亿元,同比下降10.5%(扣非净利润1.09亿、同比下降27.5%);每股收益0.13元。
投资要点:
环维电子出货滞后是1季度盈利表现不佳的主要因素。第1季度综合毛利率为11.0%(14年同期为12.85%),是15个季度以来的最低点。环维电子第1季度智能手表S1模组出货时间推迟,同时成本和费用增加较多(公司整体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同比增长38%、增加7900余万元)。
通信、电脑和汽车电子产品是2014增长的主要驱动力。通讯类产品营收61.5亿、增长17.2%,毛利率6.9%、同比提高2.22%。电脑类产品营收29.5亿、增长11.8%,毛利率15.1%、同比提高1.96%。汽车电子营收13.5亿、增长11.5%,毛利率15.9%、同比提高2.5%。
环维电子SIP产能建设完成,智能手表S1模组将是2015年最重要的增长点。新投资建设的环维电子4Q产能建设完成(3条产线,设计总产能3600万只/年),但未量产出货,全年亏损1.88亿元。随着智能手表S1模组上半年出货量的逐渐拉升,将成为2015年最重要的增长点。
专注SMT/SIP微小化封装、奠定智能时代核心竞争力。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一就是国际领先的微小化封装能力,以及日月光(ASE)在半导体领域的技术和客户协同优势。公司策略正从DMS (Design, Manufacturing, Services) 进化到D(MS)2,Miniaturized (微小化)和Solutions (解决方案)。可以预见,模组有望从WIFI扩展到触控等组件。
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短期估值中枢45元/股。预测15-17年营收250、340和452亿元,净利润11.5、16.0和22.4亿元,每股收益1.05、1.47和2.05元。维持“强烈推荐”评级,目标价45元,16年30倍PE。
风险提示:SIP模组业务不及预期、下游终端需求疲软、客户集中等
际华集团:“际华目的地项目”受益于国家大力发展体育产业,价值低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银万国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立平 日期:2014-09-04
事件:国务院总理李克强9 月2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时指出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明确指出“要完善财税、价格、规划、土地等政策,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场所设施”,“大力发展体育旅游、运动康复、健身培训等体育服务业”。
我们于7 月10 日发布了《际华集团(601718)跟踪报告》。公司响应国家“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号召,确立“强二进三”战略,计划10 年打造35 个体育旅游综合体“际华目的地项目”,与国际电动方程式锦标赛合作,打造际华高端体育品牌。国家体育产业“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要“以体育旅游为重点,促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公司央企背景,政治敏感度高,2011 年便确立 “强二进三”战略响应国家号召,在做强做大制造业的同时,积极进军体育旅游服务业,计划10 年内打造35 个体育旅游综合体“际华目的地项目”,该项目包括“奥特莱斯”和“室内极限运动”(包括室内冲浪、室内攀岩、风洞跳伞等项目)。公司将与国际汽联合作 “Formula E全球首届电动方程式锦标赛”,该赛事将于9 月13 日在北京举行,届时公司将把“际华、际华PARK、际华1912”的名字印在车手身上或头盔上,向国际推广际华高端体育品牌。
产业结构转型已进入实质操作阶段:继长春和重庆“际华目的地中心”项目之后,扬中项目也已启动。公司于7 月5 日公告率先在长春、重庆两地启动建设“际华目的地中心”项目后,于8 月19 日公告通过成立“扬中际华目的地中心项目”的议案。(1)长春和重庆项目:总投资29.4 亿元,预计投资回收期约6 年,IRR 约20%。其中,长春建设期10-12 个月,预计未来年收入5.5 亿元、利润总额2.6 亿元;重庆建设期10 个月,预计未来年收入5.2 亿元、利润总额3 亿元。(2)扬中项目:已购地500 亩,和政府洽谈过项目,正在构想摘牌。扬中项目是公司首次引入合作者“佳鼎投资管理”(持股10%),未来公司还将逐步引入合作者共同打造“际华目的地中心”项目。
公司是军需品集成供应商,大股东是六家试点改革的央企之一,目前拥有9000亩土地储备可变现补充资金,加快体育旅游产业建设响应国家号召,而 PB 仅为1 倍,PE 仅为10 倍,价值完全被低估,维持增持评级。我们维持14-16 年EPS 为0.27/0.30/0.33 元,中报业绩增长26%,预计未来每年净利润能保持两位数增长,对应PE 为12/11/10 倍,价值完全被低估。公司向“三个全球最大最强”不断迈进,是“军事创新改革+体育产业建设”相关标的,将打造体育旅游综合体作为未来工作重点,符合政策导向及社会发展潮流,维持增持评级。
京东方:显示器件业务欣欣向荣,期待智慧系统和智慧健康服务业务发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陈平,董瑞斌 日期:2015-04-24
事件:
公司公布2015年一季报。一季度营业收入115.83亿,同比增长43.1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9.78亿元,同比增长66.45%,扣非后净利润为8.81亿元,同比增长262.70%。一季度EPS为0.028元。
点评:
产品结构优化,公司客户群扩大。公司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市占率保持全球业内领先,大尺寸高端细分市场占有率持续增长。客户群不断扩大带动公司整体出货量和市占率稳定提升。
利润增幅较大,盈利能力增强。公司一季度扣非净利润增长262.7%,主要原因是随着公司面板业务逐步走上正轨,规模效应显现,盈利能力提升。一季度毛利率为24.89%,同比上升5.01个百分点,营业利润率9.48%,同比大幅上升5.40个百分点。产品结构化调整战略成功,提高了高附加值产品出货。
显示器件业务大放异彩,关注智慧系统和智慧健康服务业务。公司的显示器件业务走上正轨,结构优化提升盈利能力,继续投资扩产为未来成长带来产能准备(近日又公告了合肥的10.5代线、福州8.5代线的投资计划)。公司在全球液晶面板行业已有一定的地位,市场占有率也在稳定的提高。公司另外的智慧系统业务也在不断进步,去年成功推出了BOEAlta新概念显示终端,整机代工产品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智慧医疗和云服务顺利完成顶层和中长期战略规划并开始逐步落实。智慧系统和智慧医疗是公司为未来布局的重要业务,期待发力。
公司有智慧系统、智慧医疗方面的大战略,维持“买入”评级。公司已经在全球面板产业中占有一席之地,为国家在光电显示领域做了卓著的贡献。同时,公司在智慧系统、智慧医疗等未来前景广阔的领域开始战略布局,我们建议强烈关注。预计15/16/17年净利润分别为32.5/47.8/74.9亿元,EPS分别为0.09/0.14/0.21元,净利增长速度分别达26.9%/47.1%/56.7%,维持“买入”评级,6个月目标价7.0元(鉴于公司往智慧医疗、远程医疗等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的领域转型,我们给予公司16年50XPE)。
风险提示:面板行业景气度波动、智慧医疗进展低于预期等。
汉威电子:智慧水务再下一城,物联平台逐渐清晰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翔,刘洵 日期:2015-05-28
契合“中国制造2025”,物联网极具潜力.
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水平的大幅提升正是“中国制造2025”的重要目标。利用物联网对传统制造业升级创新,将能够进一步提升制造业的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实现物物相连是信息时代的大浪潮。公司从传感器产品制造企业,向物联网平台服务企业转型,能够显著提高附加值。公司规划契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重点和任务,积极发展服务型制造和生产性服务。
业绩保持快速增长,持续推进物联应用完善.
公司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7 亿元,同比增长92.75%。实现净利润1140 万元,同比增长40.72%。公司业务发展态势良好,在智慧燃气、化工冶金、石油炼化等业务上取得了良好的市场效果。继公司增资上海德煦智能科技之后。
公司合资设立了郑州汉威公用事业科技有限公司,并与青岛积成电子合资设立了郑州汉威智能仪表有限公司。在国家出台“水十条”的大背景下,进一步完善智慧水务物联应用,努力将智慧水务打造成公司明星业务。
员工持股计划渐落地,彰显未来信心.
推出第一期员工持股计划,计划分为A、B、C 三级,比例分别为6:2:1,C 份额具备9 倍杠杆。同时,该员工持股计划公司业绩条件设定为,以2014 年净利润为基数,2015-2017 年相对净利润增长率分别不低于30%、69%、119.7%。
公司实际控制人拟减持不超过570 万股对接员工持股计划。公司员工股持股计划实施正稳步推进,预计将形成良好激励效果。
风险提示.
行业增长低于预期;外延吸收效果低于预期。
物联网平台化价值空间巨大,维持“买入”评级.
持续看好公司在物联网平台化的领先布局,物联网产业的规模要比信息互联网大得多,国内物联网相关公司价值还远未得到充分发掘。未来将诞生比肩现有互联网巨头的物联网公司。公司具备良好物联网平台化发展潜质,有望成为重要物联网平台企业,具有巨大潜力,企业市值长期剑指500 亿,仍具4 倍空间。
我们预计公司15-17 年净利润115/162/216 百万元,EPS 0.78/1.11/1.47 元,同比分别增长100.3%、41.4%、33.0%。维持“买入”评级。
九安医疗年报及一季报点评:依托硬件优势加速转型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任宪功 日期:2015-05-29
公司14年全年实现扭亏.
2014 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4.25 亿元,增长4.39%,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019.75 万元,实现扭亏。2015 年一季度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 亿元,增长4.02%,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1686.79 万元。其中,2014 年公司转让iSmartalarm 公司60%股权,转让价格1200 万美元,对公司当年业绩影响为8193.81 万元。
iHealth 系列产品的实现快速增长.
2014 年iHealth 系列产品在欧美和国内均继续快速增长,收入比2013 年增长67%;国内自主品牌在线上和线下的竞争日益激烈,收入较2013 年下滑22.63%;ODM/OEM 产品收入较为稳定,比上一年略增长4.20%。
管理费用和研发费用增速较快.
2014 年公司管理费用1.20 亿元,增长66.55%,主要是源于募投项目运营费用和欧、美团队人员增加导致相应薪酬增加所致;研发支出 4104.74 万元(占2014年营业收入9.65%),增长25.85%,主要用于公司开发的基于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新产品。为快速占领移动医疗市场提供技术准备和技术支持,转型期间公司对硬件、应用软件和云端持续加大投入。
依托硬件优势,加速转型.
在移动医疗领域,公司目前的优势体现在硬件上,未来计划依托硬件优势遵循从下而上发展路径,通过可穿戴医疗设备收集到健康云端大数据,实现垂直产业链整合,未来的盈利模式是健康大数据的商业化。2014 年公司加大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投入,扩大iHealth 产品用户数量,不断积累健康数据。同时,公司亦开始布局健康、智能安防、天气等新领域。
盈利预测与评级:预计公司15-17 年eps 分别约为0.016、0.060、0.182 元。公司目前坚定走转型发展之路,以硬件优势为依托,积极探索移动医疗的新商业模式,考虑到未来移动医疗行业可能出现的爆发性增长,以及公司处于该领域较为领先的地位等因素,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新产品研发失败和消费者不认可的风险、公司转型失败的风险等。
永贵电器:梯次布局开始发力,业绩符合预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闵琳佳,杨绍辉,张君平 日期:2015-04-29
公司发布2015年一季报,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1.05亿元,同比增长63.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2,083万元,同比增长12.74%,符合预期。收入端公司产品梯次布局开始发力,报告期内铁路连接器收入相对稳定,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及通信连接器快速增长。由于收入结构发生变化,毛利率较低的通信连接器占比提升,拉低整体毛利率17.11个百分点至39.66%。预计随着铁路招标启动,以及通信连接器产品线优化,公司毛利率将逐步恢复。公司目前新产品、新业务已实现梯次成长,未来将接力引领公司业绩增长。我们预计2015-2017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47元、0.64元及0.86元,给予2015年86倍市盈率,目标价上调至40.22元,维持买入评级。
支撑评级的要点。
动车组连接器基数较高,保持稳定。去年1季度是动车组交付高峰,公司动车组连接器相应达到高点,受此影响报告期内公司传统铁路连接器产品基本稳定。
梯次布局发力,引领收入高增长。公司现已完成一纵一横框架,构建了成长基础。报告内新能源汽车及通信连接器爆发,引领收入快速增长。
毛利率暂时下滑,期间费用控制良好。目前通信连接器毛利率较低,其占比提升,影响1季度公司毛利率大幅下滑。但公司布局完善,期间费用占收入比例下降至15.77%。未来随着铁路招标启动,以及通信连接器产品线的整理,公司毛利率将逐步恢复。
一纵一横框架下,继续寻求外延扩张机会。公司在保持原有轨交连接器业务快速增长的同时,逐步在连接器市场及轨道交通领域,完成了一纵一横的框架布局。预计未来还将在框架下寻找外延扩张机会。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动车组国产化进程推迟。
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不及预期。
外延收购企业整合不及预期。
估值。
公司目前新产品、新业务已实现梯次布局,未来将接力引领公司业绩增长。我们预计15-17年公司每股收益分别为0.47、0.64及0.86元,给予2015年86倍市盈率,目标价由26.03元上调至40.22元,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