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机床8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三垒股份公司动态点评:业绩符合预期,产业并购基金加速外延发展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长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曲小溪 日期:2015-10-28
营收放缓净利增加,业绩符合预期: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288万元,同比下降17.47%,归母净利为1525万元,同比增加16.82%。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2亿元,同比下降20.42%,归母净利3982万元,同比下降13.67%,符合预期。公司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是受累国内经济下行,传统塑机的订单数量下滑。公司的预付款项较期初增加了115.07%,是由于公司机床投入增加。公司的营业税金及附加较去年同期增加了48.90%,是由于公司产品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携手九州证券成立产业并购基金,加快外延式发展步伐:公司今天发布公告表示,公司与九州证券有限公司拟共同发起设立三垒九州智能制造产业并购基金,以实现公司的产业链整合和产业扩张,推动公司健康快速发展。基金规模暂定为10亿元人民币,公司作为基金的有限合伙人,拟出资4.5亿元,认购基金份额的45%。基金拟投资高端装备制造、工业4.0、机器人、军工制造,以及符合甲方战略发展方向的股权投资、债权投资,以及经投资及决策委员会认可的其他投资。我们认为此次设立并购基金是公司外延式并购路上的坚实一步,可以依赖具有丰富经验的PE机构寻找到合适的并购标的,加速公司的外延式发展进程,即使并购不成也可以分享股权投资带来的收益。
风险提示:经济下行;高端数控机床等新产品的业绩贡献周期。
我们预测2015-2017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34元、0.46元和0.64元,对应为70倍、52倍和37倍。公司是国内波纹管设备龙头供应商,市场份额和毛利率稳定,布局3年的高端机床业务也进入了加速贡献业绩的阶段。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沈阳机床:数控机床龙头风范,千亿市值不是梦想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爱建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孙亮 日期:2015-05-28
数控机床行业龙头企业。公司于1993年5月由沈阳第一机床厂、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三机床厂和辽宁精密仪厂四家联合发起成立,隶属于沈阳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旗下。1996年7月,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经具备为国家重点项目提供成套技术装备的能力,同时也为国家重点行业的核心制造领域提供数控机床。
公司主营业务为数控机床、普通车床、普通钻床、普通镗床及其他。目前共有产品300多个品种,千余种规格,市场覆盖包括全国及其他80多个国家。其中,中高档数控机床已经批量进入汽车、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
我国数控机床前景广阔。我国数控机床起步于80年代。进入90年代后,我国数控机床及系统的生产能力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并且从2003年起,我国成为了世界最大的数控机床消费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进口国。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发达国家数控机床产量数控化率的平均水平在70%以上,产值数控化率在80-90%左右。而我国虽然机床行业的产量数控化率正在逐年提高,但是整体数控化率仍然较低,因此我国数控机床的发展尚有较大潜力。
作为龙头企业,公司产值常年排名世界前20位。所研发的i5数控系统也是中国机床的领先技术。公司目前掌握的核心技术已经实现了智能补偿、智能诊断、智能管理。而对于整个数控机床市场而言,目前公司所生产的数控机床类产品也已经占据市场份额的六成左右。
预计2015年数控机床将占营业收入的75%左右。而普通机床类业务占比可能继续萎缩,主要原因是工业4.0是未来发展的主旋律,公司普通机床的产销比重势必将有所下降。但是结合销售毛利率而言,对公司业绩不会有太大影响。
我们认为公司随着国家的产业政策,以及需求量的增长都将为公司未来的业绩提供了一定的保障。我们预计公司2015和2016年公司的EPS分别为0.038元和0.057元。结合行业当前估值水平,我们给予沈阳机床“强烈推荐”评级。
华中数控:切入3C占天时,落子佛山据地利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兴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雷 日期:2015-05-25
事件:
1、华中数控与佛山市南海区联华资产经营管理公司拟成立合资公司:佛山华数机器人公司,其中华中数控持股51%。主要生产通用六轴和用于冲压、锻压、搬运的四轴机器人。
2、华中数控控股子公司上海登奇机电技术公司拟在佛山组建研发制造伺服电机的独资公司:佛山登奇机电技术公司。主要生产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配套的伺服电机。
主要观点:
1.落子佛山,加码广东市场
佛山市是广东三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制造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六成以上。佛山市的家电生产占据全国25%,家具生产占全国60%。
1)佛山市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巨大,预计未来三年佛山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将达到3万多台。预计在未来五年内,佛山市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自动化装备业的产值将达到3000多亿元。
华中数控掌握数控系统、伺服电机等核心技术,开发了多关节工业机器人、圆柱坐标工业机器人、直角坐标桁架工业机器人和教育实训机器人等系列产品,在家电行业、冲压、注塑、喷涂、机加、焊接、抛光、搬运等行业实现了批量配套。合资公司计划在佛山主要生产通用六轴和主要用于冲压、锻压、搬运的四轴机器人。 根据公司目标,佛山华数力争入驻投产一年后实现销售收入8400万元,投产后第三年销售收入达到3亿元。
2)佛山市正在大力发展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装备产业,而伺服电机是这些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佛山市正在使用的注塑机、铝挤出机的保有量超过5万台,其中设备老旧, 需要改造升级的占50%, 对伺服电机的需求量巨大。华中数控控股子公司上海登奇电机目前年销售有四分之一在佛山实现。设立佛山公司将进一步占据地利优势。
根据公司目标,登奇机电力争入驻投产一年后实现销售收入6500万元,持续快速增长,投产后第三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 通过落子佛山,公司不仅可以受益佛山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改造,还可以协同深圳子公司,辐射整个广东市场,为公司数控系统、伺服电机、机器人业务提供强大的增长动力。根据公司的目标,一年后两公司合计销售收入可达1.5亿元,三年达产销售收入可达5亿元(公司2014年收入5.86亿元)。
2.3C金属机壳渗透率快速提升,3C钻工中心市场爆发式增长
金属机壳凭借靓丽的外观和手感,以及具备支撑强度高、散热性好等诸多优势,受到市场热捧。在行业龙头苹果公司的引领下,金属机壳在智能手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国内手机品牌厂商也越来越多的在中高端手机上采用金属机壳,预计未来两三年国产手机品牌金属机壳渗透率将从目前的不到10%提升至50% 左右,笔记本电脑采用金属机壳的渗透率也有望快速提升。随着近年金属机壳市场的爆发,金属机壳厂商CNC 产能快速扩张,根据Fanuc 的预计,全球2015年CNC 产能同比将增长35%-64%,未来两三年仍处于投资高峰期。由于Fanuc 的CNC 机床产能基本上被苹果的机壳供应商垄断,本土手机品牌厂商如华为、小米、OPPO 等将主要采用本土CNC 机床,因此,具有区域配套优势、机制灵活的本土CNC 机床厂商以及上游核心零部件供应商将充分受益。
3. 公司优势与3C市场特征高度契合,充分受益本土手机厂商金属机壳浪潮
公司主营中高端数控系统,3C 钻攻中心数控系统在转速、加速度、精度及可靠性上较传统机床数控系统要求高的多。2014年公司8型数控系统在手机金属部件加工机床取得突破,加工效率甚至高于国外一线品牌。
在金属机壳加速渗透的浪潮中,华中数控可通过多种方式切入市场,如与广东本土机床厂合作,为他们提供数控系统、电机和机器人,也可以由公司提供整套加工中心,使用自己的数控系统、电机和机器人,机床则从外部采购。
公司在深圳设有华数机器人子公司,此次又在佛山分别设立机器人公司和电机公司,深圳和佛山均处于3C 产业集群的最前沿,公司已经派精兵强将主攻3C 市场,几十家客户试用并取得订单突破,下半年有望出现批量订单。
4. 军工装备网络安全性问题凸显,公司高档数控系统面临历史性机遇
国外品牌占据了我国高档机床控制系统95%以上的市场份额。数控机床作为生产加工企业的关键设备,面临工业病毒和网络攻击风险。此外,高档机床系统日志文件数量极多,其中包含了机床加工中极为丰富的信息,能够反映出该型机床生产的重要产品的各种技术信息。
当前,国家安全战略被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国家高度重视军工装备的网络安全性问题,国产高档数控系统正面临历史机遇,公司历史上与一些军工企业有深度合作,产品已经获得重点客户的认可,未来军工订单有望快速增长。
总结:3C金属机壳风头正劲,CNC钻攻中心市场正爆发式增长,公司凭借技术优势切入3C领域,落子深圳、重庆、佛山,占据“天时”、“地利”;军工装备网络安全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公司高档数控系统迎历史性机遇,军工订单有望快速增长。公司迎来业绩拐点,预计公司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22元、0.36元、0.46元,对应停牌前5月21日收盘价38.22元,动态市盈率分别为172倍、106倍、83倍,当前总市值62亿元,给予公司“推荐”的投资评级。
秦川机床:机床主业难言见底,静待机器人减速器突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平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余兵 日期:2015-08-28
投资要点
事项:
201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10亿元,同比减少33.5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59亿元;公司最新摊薄每股收益为-0.09元。
平安观点:
行业景气度加速下滑:机床工具行业2015年上半年继续呈现明显下滑趋势,金属切削机床行业新增订单同比下降8.7%,在手订单同比下降14.6%,金切机床产量同比下降14.8%,亏损企业占比为48.6%。由于新增订单和在手订单的同比仍然为负增长,金属切削机床行业利润同比仍然呈现负增长,且亏损面居高不下,大多数企业经营困难。
公司生产经营仍存下行趋势:公司传统主机产品市场需求下降、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收入和毛利减少,产品综合毛利率同比下滑1.13个百分点至13.03%;虽然公司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推出新产品、涉足新领域,但是大多数还处于试制、验证或小批量生产阶段,未能大批量推向市场,短期内难以形成有效的利润增长点。
期间费用控制较好:公司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68%,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分别同比下降12.44%和37.83%;由于行业景气度较低,预计下半年公司会继续加强成本核算、降本控费,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争取财务收支平衡。
三个1/3战略继续推进:公司2014年完成重大资产重组后形成三个1/3战略,第一个1/3是机床工具装备、智能制造岛(生产线),主要包括:汽车自动变速器制造工艺装备链、三航(航空、航天、航海)/两机(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制造工艺装备链、复杂型面(齿轮、螺纹/螺杆、叶轮/叶片)加工工艺装备链等三大制造工艺装备链;第二个1/3是以高端技术与工艺引领的关键零部件制造,包括特种齿轮箱、人字齿、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滚动功能部件、螺杆转子泵、精密齿轮、精密铸件、军工配套等,将成为企业扩大规模、增厚利润的新的增长点;第三个1/3是现代制造服务业,包括:数字化车间和系统集成,机床再制造及工厂服务,供应链整合及融资租赁。
机器人减速器项目逐步突破:公司2013年投资机器人减速器以来,项目整体进展不及预期,但也逐步取得进展,目前已具备月产300至500台的能力,随着对生产组织和加工工艺的调整,预计到九月份可具备每月1000台的生产能力。为彻底解决大批量生产、大批量装配的问题,公司也加快了5+1生产线的建设进程,在5+1生产线投入使用后,可达到年产6万台的生产能力。公司和博世力士乐中国的合作基于工业4.0的设想,在公司建设机器人减速器智能化示范工厂,有利于提升公司“5+1生产线”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加快推进公司机器人减速器项目的产业化进度。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预计,短期金属切削机床行业下行趋势仍将持续,预计2015~2017年公司净利润将处于盈亏平衡点附近;但是考虑到公司在磨齿机等部分传统机床产品的行业龙头地位,以及在工业机器人减速器等智能制造领域的拓展,加上公司目前估值仅有3.2倍市净率,首次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金属切削机床行业持续下行;工业机器人减速器项目进展不顺利。
田中精机:专注数控自动化绕线设备,行业增长态势稳定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龙华,熊哲颖 日期:2015-05-08
电子元件专用设备行业增长态势稳定。电子线圈生产设备是重要的电子元件专用设备,其代表产品是数控自动化绕线设备。市场需求服务于消费电子、电脑、通讯及汽车电子等跨国及本土大型电子元件生产商为主。由于数控自动化绕线设备在此类大中型下游企业的应用普及率较高,该类企业对于数控自动化绕线设备的新增需求和更新换代需求也会持续,未来行业的发展将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公司数控自动化绕线设备已成为主流产品。公司整体系统设计能力较高,在数控自动化绕线标准机基础上,逐步实现了自动化流水线等非标准机业务的规模化,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势产品,能满足中高端客户的需求。2012年到2014年,公司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77亿元、1.52亿元、1.22亿元。2013年和2014年公司营业收入较上年均有所下降,主要系受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影响,下游电子元件行业经营压力较大,相关厂商压缩或延后了设备采购等资本开支,需求有所下滑所致。
下游电子元件制造业迎来较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中国电子元件“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中国电子元件行业销售收入总额将达到1.88万亿元,年均增长10%;电子元件总产量将超过2.8万亿只,年均增长5.7%,可满足中国70%的市场需求。
推进关键性组件的“国产化”成为行业发展要突破的瓶颈,根据该规划目标,至2015年末,主要应用领域的关键性组件都有中国企业能够量产,并逐渐替代进口的产品。
募投项目: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年产1000个标准套电子线圈自动化生产设备项目,总投资额18729万元,计划用募集资金投入用9622万元。项目达产后,产能较产量增幅为214.59%,预计年均销售收入2.34亿元,年均净利润6352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39.90%。
公司此次发行新股数量为不超过1668万股,发行后总股本不超过6668万股,募集金额约1.32亿元,发行价格为7.92元/股。摊薄计算公司2015-2017年EPS分别为0.51、0.67和0.88元,对应15年动态PE15.5倍。按照可比公司15年动态估值,我们给予公司2015年30-35x动态PE,合理价值区间应为15.30-17.53元/股。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对外贸易风险。
亚威股份:公司机床主业稳定增长,正式进军机器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国清,刘芷君,罗立波,真怡 日期:2014-08-25
公司中报业绩符合预期,全年有望稳定增长
根据公司公告,今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81亿元,同比增长15.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00万元,同比增长12.31%。根据上半年在手订单情况,预计全年业绩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金属成型机床主业定位高端,未来稳定增长
金属成形机床行业在机床行业整体景气度较低的情况下仍保持稳定增长,且正向高端化和数控化发展。公司在产品数控化方面处于市场领先地位,产品数控化率达到95%,在产品数控化需求下将更能顺应市场需求,未来有望实现稳定增长。
机器人业务有望推动公司未来高成长
公司与全球领先的机器人企业德国徕斯合作研制线性机器人、折弯机器人等专用经济型机器人,可以配合机床主业,形成标准的自动化加工单元,容易放量成长,明后两年业绩可能超预期。根据长期规划,公司最终将成为金属板材加工综合方案系统供应商。另外,公司将可能与徕斯合作,稳步推动系统集成业务。
业绩预测及评级
预计公司2014-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9.8亿,12.65亿,16.6亿;每股收益分别为0.56元,0.76元,1.03元;对应当前股价PE分别为35.1倍,25.8倍,19.1倍。我们认为公司长期增长空间较大,尤其是机器人业务,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
机床需求及机器人市场开拓存在的风险;内部管理或技术方面的风险;
日发精机:航空总装线再下一城,战略产业重大突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书伟,邹润芳 日期:2015-09-15
公司发布公告,控股子公司日发航空装备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625研究所”)联合中标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汉中飞机分公司的总装脉动生产线系统项目,中标金额4,300万元。
中标陕飞航空总装线项目,航空装备产业市场拓展重大突破继2015年5月成功获得贵飞飞机数字化精加工台项目后,成功中标陕飞总装脉动生产线系统,标志着日发航空装备在飞机部装线和总装线领域均获得中航工业下属子公司的认可,该项目也是国内首条全自动脉动生产线项目,是意大利MCM公司的JFMX软件在国内飞机自动化装备线上的首次应用。项目的实施,对日发航空装备获取后续飞机自动化装备线项目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和市场效应,也对JFMX软件在国内的推广产生积极影响。
航空装配线千亿市场规模,订单突破打开长期成长空间公司战略转型航空装备产业主要是柔性装配线及蜂窝材料加工,从零部件到飞机装配线一体化解决方案,是站在航空军工产业升级高度的战略布局;2)航空装备产业(设备+自动化装配线)拥有千亿级市场规模,未来成长空间足够大。此次中标陕飞总装线意味着公司已持续成功打入航空军工市场领域,在国内航空装备产业大发展初期,公司的战略新产业未来将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2014年以来公司的航空产业已经连续获得成飞、贵航、沈飞、陕飞等中航系飞机制造企业的合作意向,我们认为这些合作意向正在逐步转化为有效订单。
引进JFMX系统聚焦智能化工厂,预计将在航空军工领域突破引进MCM的JFMX系统,航空柔性装配线是真正的工业4.0智能化。JFMX系统用于航天航空、汽车制造、兵器制造和农业机械等产业,得到法拉利、空客、西门子、阿尔斯通、罗罗等企业的长期认可。公司成立全资子公司引进专业团队会同MCM的研发团队共同开发柔性生产管理软件,实现JFMX与ERP、MES、CAPP和CNC之间数据无缝对接,提高工业自动化程度,实现数字化制造的目标。在国家“工业4.0”战略下,JFMX系统具有巨大的军民用市场潜力。
重申“买入-A”评级。今年传统的机床业务出现较大幅度下降,我们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15年-2017年EPS为0.26元、0.53元、0.75元,航空装备产业今年内连续取得重大市场突破,打开了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公司拥有工业4.0最核心的控制系统集成能力优势,重申“买入-A”评级。
风险提示:转型航空数字化装配线面临不确定性;对外投资面临市场、经营等不确定因素;航空产业有效订单的转化进程缓慢的风险。
合锻股份:分享金属成形机床市场的快速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上海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王伟力 日期:2014-11-05
公司简介
公司经营范围:生产、销售、安装、维护各类锻压机械、工程机械、机床配件、机器设备、仪器仪表、备品备件及零配件,锻压设备及零部件、液压件;汽车模具、汽车覆盖件及零部件。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锻压机械分会出具的《证明》[中床协锻机分会函(2011)005号、中床协锻机分会函(2013)002号、中床协锻机分会函(2014)001号],2010年、2011年、2012年发行人液压机产品销售量国内行业排名均为第2名。
本次募集资金用于大型高端数控液压机技术改造项目和大型数控机械压力机技术改造项目。项目的投产有利于落实公司的发展战略和经营目标,使公司整体装备水平处于国际先进或领先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产品结构调整,获得更大的市场发展空间。项目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本公司盈利能力和整体竞争力,确保本公司持续稳定发展。通过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的实施,公司的产能将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盈利预测
根据募投项目建设进度情况,我们预计2014-2016年归于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9.40百万元、40.63百万元和57.13百万元,同比增速分别为-22.91%、38.18%和40.61%,相应的基本每股收益为0.16元、0.23元和0.32元。
定价结论
综合考虑可比同行业公司的估值情况及公司自身的成长性,我们认为给予公司合理估值定价为6.40元-7.68元,对应2014年每股收益的40-48倍市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