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纤维10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海源机械:三季度业绩大幅改善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中投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刘菁 日期:2016-11-01
公司发布三季报,公司第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2亿、1913万、1733万元,分别同比增长91.62%、308.33%、546.07%;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1.83亿、-45万、402万元,分别同比增长31.08%、96.65%、77.49%。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我们认为公司复合材料建筑模板将在建筑行业快速普及,同时车身轻量化是解决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重要方向之一,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身轻量化领域先行者,有望率先获益。预计公司2016-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2、4.64、6.6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35.4%、48.9%、42.1%;净利润分别为1666、3229、3982 万元,同比增长494%、94%、23%,给予“推荐”评级。
风险提示:1)碳纤维项目研发进度不及预期;2)新能源汽车轻量化产品市场推广不及预期;3)复合材料模板市场推广不及预期。
康得新:公司业绩高速增长,核心业务亮点纷呈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罗婷 日期:2017-03-02
公司于2月26日发布2016年年度业绩快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25亿元,较去年上升22.01%;实现利润总额23.16亿元,较去年上升38.23%;归属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为19.78亿元,较去年上升37.47%。
公司产品结构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
公司为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降低公司生产管理成本,综合考虑长期战略发展目标,转让了部分预涂膜业务,调整产品结构,逐步转向高端,使得亏损资产得到了剥离。同时,公司的产品结构不断优化,光学膜业务快速发展,中高端产品不断推出,加上产能利用率的提升,推动了业绩的快速增长。
光学项目扩大产能,发力高端高分子膜。
公司作为全球规模最大、唯一全产业链、全系列的光学膜领军企业、国际主流供应商,设有挤出、涂布、成型、模具、溅射、树脂、窗膜、大屏触控、柔性材料等多个事业部的全产业链平台,光学膜新材料产品种类丰富,覆盖显示类材料、装饰类材料、窗膜、隔热材料等多个领域。2015年,公司新募投光学膜二期项目,预计两年内将投入生产,六年后达到满产,将投放1.02亿平米年产能。
布局新能源汽车,打造碳纤维产业链。
公司积极布局碳纤维等新型材料,通过合资及参股的方式,与康得集团联手成功完成了新能源汽车碳纤维车体及部件产业生态链的布局,包括:位于慕尼黑的KDX欧洲复合材料研发中心、KDX雷丁汽车轻量化设计中心、以及德国GFG公司和SGL公司的大批量自动化生产技术支持、康得复合材料的工业4.0版智能化碳纤维车体及部件制造工厂。这一完整的生态链将为全球的整车企业提供从设计、研发、样件试制、检测、小批量生产到大规模供货的系统解决方案和全方位服务。目前,公司控股股东旗下中安信的碳纤维一期项目成功投产,总投资50亿元,现已拥有1700吨碳丝和5100吨原丝的生产线,公司参股的康得复合材料拥有全球唯一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碳纤维生态平台,打开碳纤维市场指日可待。
携手坤盛国际,开发智慧城市。
公司与坤盛国际融资租赁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认可基于康得新的核心技术的裸眼3D智慧贩售机、智慧广告机、智慧餐饮系统、娱乐系统、教育系统及健康管理系统在智慧城市等商用显示终端市场的巨大潜力,约定协议签署后一年内,坤盛国际通过向康得新指定的终端配套厂商采购基于康得新核心技术的、搭载康得新全套软硬件解决方案的设备,目标采购金额为人民币20亿元,预计今年公司相关业务将迎来高增长。
携手国际一线厂商,积极布局裸眼3D技术。
公司目前与海信、创维、TCL、长虹、康佳、海尔、京东方、华星光电等国际一线厂商合作,积极推动裸眼3D、V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公司与全球领先的影视内容制造及提供商Aries集团旗下的Epica公司合作共同推动在印度、中东地区裸眼3D产品对现有显示终端产品的全面替代。最近,公司与菲利普签订协议,未来双方将共享相关专利技术,推动裸眼3D产业快速发展。裸眼3D模组1亿片/年项目预计今年投产,全球首条裸眼3D第三代技术生产线放量在即。目前相关技术产品在手机、电视、摄影、博彩等终端应用领域得到迅速推广。全球裸眼3D市场规模预计每年将达千亿美元,公司作为全球唯一整套3D技术专利持有者和3D全产业链制造商,依靠技术先发优势将深度受益。随着产能的陆续释放,裸眼3D模组将成为公司业绩增长的强力支撑点。
预计16~18年EPS分别为0.55、0.74、0.99元,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核心业务亮点纷呈,分别在光学膜、裸眼3D技术、碳纤维汽车领域布局,新兴技术将成为公司的主要业绩增长点。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资源整合能力,作为新材料企业,公司总能发掘出新产品保持在行业内的领先优势,因此,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高速发展。2016~2018年EPS分别为0.55、0.74、0.99元,PE为32倍、24倍、18倍,维持增持评级。
和邦股份:上半年扣非净利润同比增长235%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信达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郭荆璞,李皓 日期:2015-07-31
盈利预测、估值及投资评级:我们预计公司2015~2017年营业收入分别达到39.18亿元、46.76亿元和49.17亿元,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2.26亿元、3.60亿元和4.36亿元,2015-2017年摊薄的EPS分别达到0.23元、0.33元、0.39元,对应2015年07月31日收盘价(23.05元/股)的动态PE分别为113倍、71倍和5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因素:纯碱行业持续低迷;双甘膦、草甘膦项目开工不顺利;天然气涨价幅度超预期;电子商务项目推进不顺利。
国投安信:主业转型完成,投行发展亮眼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东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高建 日期:2016-08-30
传统业务处置完毕,主业转型成效显著。自2015年公司通过重大资产出售处置纺织类板块起,其全资子公司安信证券开展的证券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近年来纺织行业低迷,公司积极把握资本市场机遇完成主业转型,有效提升了其盈利能力。
投行业务发展迅速,新三板领先地位依旧。报告期内,安信证券完成A股股权融资项目17个,同比增加11个,主承销金额258.63亿元,行业排名第7位,同比增长248.59%,其中IPO主承销金额行业排名第1;完成H股股票融资项目1个,同比减少2个,股权融资金额0.85亿港元,同比减少79.70%。安信证券新三板业务新增挂牌166家,行业排名第1;累计挂牌378家,排名第2;已挂牌及在审家数合计508家,排名第2。新三板定增业务完成主板股票发行67次,行业排名第3,募集资金14.47亿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保荐A股主板已过会待发行项目22个,在审IPO项目28个,数量均在行业前列。
经纪业务不断发展,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受市场波动及交易量萎缩等影响,报告期内安信证券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2.78亿元,同比下降59.08%。股基交易量3.2万亿元,同比下降56.85%,市场份额2.30%,排名较上年末上升1位,位列第12位。公司经纪业务传统通道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至58.4%,收入结构持续优化。公司不断丰富完善互联网证券服务,聚安一站通建成上线;新设机构业务组,重点推进股票质押融资、新三板定增和主经纪商业务;报告期内获批新设网点79家,分支机构布局进一步完善。
资管主动管理规模扩大,固收类产品业绩优良。报告期内安信证券实现资管业务收入2.22亿元,同比下降57.69%。主动管理规模466.51亿元,较上一报告期末增长18.56%。其中固收类产品收益全部为正,业绩优良。国投安信期货受托规模45.10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89倍;安信国际受托规模48.99亿港元,较上年末增长38.15%。
投资建议:受益于下半年资本市场稳步回升,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83/1.00/1.15元,首次覆盖予以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市场下行带来业绩与估值双重压力。
智慧能源:参股电动汽车制造,延伸产业链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郑丹丹 日期:2017-02-22
涉足整车制造,将与动力锂电业务产生协同效应
我们认为,公司参股设立电动汽车制造企业的意义主要有:1)延伸产业链至整车制造环节,增强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话语权与综合竞争力;2)借本次合资项目,增强对整车的理解,进而利好动力锂电业务在研发、设计、制造等方面的持续改进;3)对于子公司远东福斯特的18650锂电业务而言,借助与该合资公司整车制造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对冲锂电行业产能急剧扩张带来的竞争压力;4)将国外优质纯电动汽车创新技术引入国内,一定程度上有助增加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活力。
作为项目资产出资的电动车型最高车速与百公里加速指标优秀
据公告,合作方底特律电动汽车拥有电动汽车核心技术和电动车整车开发和制造经验,作为项目资产出资的SP:01为其开发和经营的一款高性能电动汽车,其大功率电机可使最高车速达到249km/h,时速从0加速至60英里(96.56km)只需3.7秒。我们看好该新能源车型产业化前景。
维持“买入”评级
我们预计,2016~2018年公司将实现当前股本下EPS0.22元、0.29元、0.38元,对应36.0倍、27.3倍、21.1倍P/E;如2017年按3.45亿股上限增发,则17、18年将实现摊薄后EPS0.25元、0.325元,对应31.6倍、24.4倍P/E。
风险提示
该合资项目的推进或不达预期;公司主业经营或低预期;行业估值中枢或现波动。
中钢国际:海外业务占比大幅提升,受益于“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大格局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张龙 日期:2017-03-30
事项:公司发布2016年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94.44亿元,同比减少3.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亿元,同比增加8.65%,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为5.59亿元,同比增加4.53%。实现EPS0.79元。拟每10股派红0.5元(含税),并以资本公积金每10股转增8股。
业绩增速略低于预期、四季度增速显著,计提资产减值增幅较大:公司2016年营收同比略有下降,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2亿元,增速8.65%,略低于业绩预告数值,基本符合预期。子公司中钢设备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盈利5.57亿元,已完成重大资产重组的利润承诺,非经常性损益主要为政府补助(0.10亿)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CUDECO股票,-0.51亿元)。分季度来看,公司2016Q1-Q4分别实现营收同比增速-8.50%、-29.55%、-0.81%、32.54%,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速23.91%、-21.16%、14.00%、38.76%,Q4增速明显。公司2016年共计提资产减值5.57亿元,同比大增82.26%,其中主要为重庆钢铁及安徽首矿大昌公司的应收账款。
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财务费用增加无碍净利率水平稳步向上:报告期内,公司综合毛利率达到17.98%,同比提升3.9个pct,从业务结构来看工程总承包毛利率19.21%及服务收入毛利率48.22%都较2014、2015年有较大提升。从地区结构来看,国外收入毛利率20.18%基本与2015年持平,国内收入毛利率15.53%同比提升4.5个pct。报告期内公司期间费用率为5.16%,同比增加了0.78个pct,主要由于利息支出及对供应商现金折扣减少导致财务费用率增幅较大(+571.38%)。公司销售净利率达到5.49%,同比提升了0.62个pct。
海外收入占比大幅提升,经营性现金流呈现较大净流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海外收入49.69亿元,占比52.61%,较2015年大幅增加80.50%。
海外业务毛利贡献占比达到59.06%,同比增加66.83%,公司双五十战略已初现业务调整成果。报告期末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为-13.99亿元,较2015年出现了较大净流出,主要原因为公司国内外项目收、付款出现了跨期,后续随着合同的正常履约或将有所改善。公司在手货币资金仍有13.47亿元,我们认为完全可满足生产经营正常需要。
冶金工程“走出去”的先行者,海外多元化发展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产能合作大格局:公司是冶金工程领域最早走出去的中国企业,已在国际冶金工程领域形成重要影响力和竞争力,在全球16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分支机构,其中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伊朗、马来西亚、印尼、巴基斯坦等均为“一带一路”重点市场。公司在海外市场已形成“市场开发与商务—项目融资—专业技术支持—设备采购与项目管理—产品监造与施工管理—开车服务—交钥匙”项目全生命周期运作模式。公司公告目前已生效正在执行的重要合同总额478.90亿元,已签约未生效重要合同总额71.4亿元,合计550.3亿元,其中海外项目368亿元,占比66.88%。我们看好公司凭借强大的海外营销网络及项目承揽实施能力,受益于“一带一路”战略下国际产能合作大格局。
设计咨询施工资质齐备,开拓PPP项目奠定良好基础:公司具有冶金行业、建筑行业、生态建设及环境工程多项甲级工程设计资质、工程咨询资质。公司公告相继于2016及2017年完成了对湖南衡阳中钢衡重工程有限公司70%股权的收购及对湖南万力建设集团市政工程有限公司100%股权的收购,获得了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总承包一级、公路工程施工总承包二级资质、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压力容器安装一级、工业管道GC2)等重要资质,为公司在国内拓展PPP项目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的收入增速分别为19.8%、17.6%、15.3%,净利润增速分别为48.6%、26.8%、19.1%,对应EPS分别为1.09、1.38、1.65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个月目标价为27.40元,相当于2017年25倍的动态市盈率。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大幅波动风险,项目履约不达预期风险,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不达预期风险,海外工程项目承揽实施风险,回款风险等。
金发科技:参设粤科保险,金融布局再下一城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马群星 日期:2016-12-30
事件:
公司26日公告拟与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粤科科技保险有限公司。粤科保险注册资本10亿元,公司拟投资1.1亿元,持股比例约为11%。
投资要点:
参与设立粤科保险,金融业务逐步完善
本次参与发起设立粤科保险,时值国家大力推进金融改革、金融行业创新的良好发展机遇,粤科保险的成立是公司在投资花城人寿保险后,在金融保险领域新的投资。目前公司在金融领域已拥有“小额贷款+供应链金融+银行+保险”的全面布局,完善的金融体系有利于盘活公司可用资源,延伸市场价值链,形成新的利润增长点,推动公司业务发展,保证公司发展战略规划的实现。同时,还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公司对外投资结构,增强公司整体抗风险能力,促进公司良性长远发展。
主营业务稳健增长,新产品拓展不断推进
2016年下游汽车及家电行业运营状况明显改善,带动公司改性塑料销量增长。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4.71亿元,同比增长8.54%,营业收入稳健增长;综合毛利率小幅上升,同比上升1.66pct至17.89%。我们认为未来汽车及家电行业将保持乐观增长势头,公司改性塑料产销将得以维持。此外,年内公司完全生物降解材料、热塑复合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再生塑料等产品研发进展显著,且部分产品上半年销售收入实现100%以上增长,未来随着市场推广的持续进行,有望成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盈利预测
预计公司2016-2018年EPS分别为0.34、0.37、0.41,对应最新股价PE分别为23、21、19倍,维持“推荐”评级。
宁波华翔:业绩高速增长,未来前景可期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研究员:彭勇 日期:2017-03-03
支撑评级的要点
业绩高速增长,利润率大幅提升。2016年实现营收123.8亿元,同比增长2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亿元,同比增长296.5%;每股收益1.20元。2016年公司净利润率约为5.1%,同比提升3.5个百分点,但仍存在较大提升空间。随着德国华翔进一步扭亏,宁波劳伦斯并表,以及募投热成型等项目陆续投产,公司业绩有望继续高速增长。
新业务布局完善,未来前景可期。公司收购宁波劳伦斯,募投热成型、碳纤维、自然纤维等未来发展方向,新业务布局完善,未来前景可期。宁波劳伦斯主要产品为真木汽车内饰件及铝制汽车内饰件,主要供应美国特斯拉、英国捷豹路虎等中高档汽车,有望提升公司的资产质量、收入规模和利润水平,并加强公司的产品及全球市场布局。公司拟募投热成型零部件等项目已有意向订单,且单车价值量及利润率均较高,募投项目陆续投产,有望逐步贡献业绩,并推动公司利润高速增长。
评级面临的主要风险
1)汽车行业增速放缓;2)新业务如碳纤维等发展低于预期。
估值
考虑到宁波劳伦斯并表及增发等因素影响,我们调整了公司盈利预测,预计2017-2018年考虑增发摊薄后的每股收益分别为1.47元和1.91元,合理目标价31.00元,维持买入评级。
大元股份:华丽转型,服装+互联网金融双主业明确,海外服装企业收购预期增强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王立平 日期:2015-07-01
投资要点:
环球星光实际控制人收购美国服装企业BigStrike,并正在洽谈其他3个美国项目:
1)公司公告,6月5日环球星光实际控制人罗永斌100%控股的Arlington与Glamour就收购BigStrike100%的权益已达成协议。BigStrike的主营业务为服装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与环球星光业务相似,15年总销售额预计为8500万美元。此外,环球星光现正在洽谈其他3个美国的收购项目,3个项目15年总销售额预计为3.5亿美元以上。
2)环球星光系公司14年10月做定增的收购标的,共募集28.1亿,资金用途包括收购环球星光95%股权、建设环球星光品牌推广与美国物流基地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
环球星光经营状况良好,且有业绩承诺,公司收购有助于显著增厚业绩:1)环球星光主要销售面对美国市场,业务主要分为三块,以ONEWORLD、BandofGypsies、WEAVERSGIRL等自有品牌为主的时尚部门,为UnderArmour等高端运动服饰品牌设计代工的APS、以进出口为主的贸易部门StarGroup。环球星光14年1-8月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净利润1.15亿。2)环球星光实际控制人与公司实际控制人共同承诺,自交割日起未来3年,环球星光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6220/8460/11870万美元(对应人民币分别为3.8/5.2/7.3亿),三年合计净利润约16亿元人民币,年均复合增速38%。公司将拥有稳定的盈利业务,且可充分利用环球星光的研发设计与供应链管理能力。
公司3月公告将合资设立互联网金融公司:公司在15年3月公告,将与商赢控股(与公司实际控制人相同)、易同科技(董事长为公司董事)及3位自然人(其中2位为公司董事)共同发起设立上海商赢乐点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1800万,公司以货币方式出资360万,占20%股份,未来待项目成型与条件成熟后再择机加大投资。
利用与借鉴控股股东近年来的金融实操经验,公司将致力于打造以典当、小额贷款、融资租赁和供应链金融等业务为核心,“一站式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金融服务平台。
公司转型步伐彻底,服装+互联网金融的双主业方向明确,未来服装业绩预计将保持较快增长,且不断有收购预期,维持增持评级。另外,此次证监会立案调查系针对12年年报关联交易的披露问题,预计不会影响到后续的增发进程。按增发后股本摊薄算,维持公司15-17年EPS分别为0.81/1.11/1.55元,对应PE分别为38/28/20倍,维持增持评级。
博云新材:2014年业绩扭亏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施毅,钟奇,刘博 日期:2015-02-28
事件:公司公布2014年业绩快报。2014年营业收入3.8亿元,同比上涨3.7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2万元,同比上涨114%。对应EPS为0.015元。
1.利润增厚原因分析。1)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金额减少致使资产减值损失减少;2)本期归还银行借款致使银行借款余额减少,相应利息支出减少;3)本公司全资子公司长沙鑫航机轮刹车有限公司将收到的政府补助1917.57万元计入了本期营业外收入。而如果扣除政府补贴,公司盈利能力在2014年继续欠佳。
2.2015年预计将成业绩反转年份。上半年子公司长沙鑫航全力落实军品各型号的批量生产任务,已完成部分军品任务的交付;公司2014半年报披露,C919大飞机的机轮研发工作在积极推进。
3.汽车领域市场:发展国内主机配套。为实现国内配套市场销量快速增长,公司提出以下三个发展方针:拓展在民族品牌整车厂的主机配套市场份额;实现在中档合资整车厂的主机配套迅速增长;为开发在高档乘用车的主机配套做好准备。公司的主要目标客户包括以下汽车品牌。
4.高性能模具材料:特种刀具进口替代市场广阔。据博云新材调查显示,我国每年高端道具进口额约300亿元人民币,主要原因是我国刀具制造水平落后。由于中国具有很大的刀具市场容量,国外刀具公司要在中国发展,首选是与国内优质的刀具材料厂家进行合作。而博云新材的硬质合金产品(刀具材料)得到了欧美发达国家知名公司的认可,公司的超细晶硬质合金产品具有技术、原材料、成本优势。
5.拟增发全资收购伟徽新材。根据2014年5月公告显示,为完善公司产业布局、增强公司资本实力、优化资本结构,公司拟以8.38元/股的价格面向大博云投资、高创投和自然人郭伟、游念东非公开发行公司股票7500万股,本次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收购伟徽新材100%股权和补充流动资金。
本次公开发行公司股票7500万股,募集资金总额为6.285亿元。其中,大博云投资以现金认购5286.3962万股,高创投以所持的伟徽新材股权认购208.8305万股,郭伟以所持的伟徽新材股权认购1963.0072万股,游念东以所持的伟徽新材股权认购41.7661万股。本次增发完成后,公司原控股股东粉冶中心持公司股票比例由18.71%下降为13.27%,仍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本次公开发行并不导致公司控制权发生变化。
6.进一步打造碳产业链。伟徽新材专注于稀有金属碳化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为碳化钽、碳化铬、碳化钒、碳化钛等一元碳化物,以及钨钛固溶体、钽铌固溶体、钨钛钽固溶体等多元复式碳化物。
伟徽新材所生产的超细和超粗稀有金属碳化物在颗粒平均粒度、均匀性和纯度等方面的技术优势明显,产品性能和指标参数领先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水平。收购伟徽新材,有助于公司进一步完善产业布局及延伸产业链,实现公司在高性能模具行业从零部件供应商向产品方案解决商的转变,进而扩大公司规模,提高盈利能力;同时,伟徽新材也可以借助上市公司平台和中南大学的研究平台,增强在原有细分行业的实力和技术优势,促进伟徽新材的快速发展。
7.盈利预测及估值。IPO项目通过4年时间消化,汽车刹车片及模具材料逐渐盈利,C919提前一年试飞超市场预期,预计该业务在2015年逐渐成为公司核心盈利部分。假设此次定增在2015年顺利发行,公司股本扩至4.7亿股,预计2015-17年EPS分别0.20、0.34和0.40元。同行业涉及军工题材公司估值均较高,考虑到公司收购伟徽新材后盈利能力将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公司是拥有强大“产学平台”+军工题材,应当享有高估值,因为公司大飞机订单将于2015年后逐渐开始量产,同时借鉴当前高端冶金行业长期平均估值在90倍水平,给予2015年EPS75倍估值,目标价15元,对应动态PE分别为75、44和38倍市盈率,增持评级。
8.不确定性分析。军工产品的不透明、C919开发延期及经济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