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7只概念股价值解析
卫宁健康:市值小,业务转型助业绩爆发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雪峰 日期:2017-11-01
公司公布2017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89亿元,同比增长18%;实现归母净利润1.34亿元,同比下降71%;实现扣非净利润1.29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69亿元,同比增长22%;实现归母净利润4450万元,同比增长25%;实现扣非净利润4328万元,同比增长31%。
毛利率同比下降,上年度投资收益基数致本期归母净利润大幅下降。
1)毛利率较上年同期下降近4个百分点。销售费用率下降1个百分点2)上年度同期子公司金仕达卫宁因引进战略股东中国人寿保险而确认的投资收益对净利润影响3.47亿元,从而导致年初至报告期末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大幅下降。3)资产减值损失较上年同期增加110%,主要系报告期内应收账款上升导致。4)第三季度实现其他收益2277万元,同比增加超过200%,营业外收入较上年同期减少79%,主要系报告期将软件产品即征即退款单独列示为“其他收益”。5)预收款项同比增长18%,系积极信号。
医疗信息化业务持续发展,互联网健康服务稳定推进。
三季度以来,根据中国采购招标网公开信息,公司中标多起千万级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人民医院信息化建设(1197万元)、昌江县中西医结合医院信息化建设(1254万元)、武汉市东西湖区人民医院信息化改造(983万元)等,有望对公司2018年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2017-2019年EPS分别为0.14元/股、0.18元/股、0.22元/股。
医疗信息化行业处于持续增长中,公司作为业内领先企业具有长足发展空间。同时,公司在商保领域的尝试有望带来更大发展空间。预计公司2017年-2019年EPS分别为0.14元/股、0.18元/股及0.22元/股(扣除2016年3.47亿元投资收益影响,预计公司2017年净利润增速24%),对应当前股价的PE为57倍、45倍及35倍,给予“买入”评级。
东华软件: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多行业整合打造智慧城市龙头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沈海兵 日期:2017-11-01
事件。
东华软件10月26日晚间发布三季度业绩公告称,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42.50%;营业收入为4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7.71%;基本每股收益为0.2868元,较上年同期增42.05%。
同时公司公告对外投资设立重庆、云南东华软件全资子公司,并以自筹资金出资人民币7,650万元对外投资中能博泰,持有中能博泰51%股权。
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利润保持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42.50%;
营业收入为42.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17.71%。其中,公司第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2.8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5.85%;营业收入为17.09亿元,较上年同期增20.00%。减持东方通股票的投资收益约3.4亿,剔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实现净利5.4亿,同比增长3.65%。
三季度利润同比上年基本持平。我们认为,公司全年业绩将保持稳定增长。
把握西南地区信息化建设产业风口,多行业整合打造智慧城市龙头公司对外投资设立重庆、云南东华软件全资子公司,利用公司在云计算,智慧城市和互联网领域的相关经验与西南地区开展全面的战略合作,新公司的成立能够有效的节约公司人力资源成本,提升项目高质量交付效率,不断扩大公司业务在中西部地区的市场份额,进一步推进全国智慧城市战略布局。同时收购中能博泰51%的股权,将巩固公司在能源行业、制造业领域的既有优势,更好地把握工业大数据浪潮带来的机会。我们认为,公司多行业交叉销售与行业整合能力将成为公司未来的重要的竞争优势。
跟随医改步伐,公司医疗大健康业务全国稳步推进。
全国医改在医药分离、分级诊疗、医保支付等方面都在积极建设持续推进,公司拥有全国最多的排名前100三甲医院客户基础,与全国超过27个省市近百家医院提供了基于DRG的医保支付、质量稽核、绩效评价、医师薪酬等方面的业务咨询和解决方案;在医疗大数据方面,公司与多家三甲医院在多个病种上展开合作;在医药分离大趋势下,与京东开展处方外配、在线诊疗等服务进展顺利;同时健康乐患者管理平台签约覆盖了北京市、辽宁省、内蒙古自治区、山东省、湖南省、海南省等近300家医院。
维持“增持”评级。
“智慧医疗+智慧城市”可持续增长双引擎,期待公司海外扩张落地,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EPS分别为0.53/0.55/0.62元/股,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DRGs推行不达预期;公司智慧城市订单量下降;与京东合作落地不及预期。
美年健康:三季报利润端同比增长127%,业绩持续高增长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孙笑悦,李敬雷 日期:2017-11-02
业绩简评美年健康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9.9亿,同比增长59%;实现归母净利润2.16亿,同比增长12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78亿,同比增长110%。
三季度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7亿,同比增长63%;实现归母净利润1.88亿,同比增长59%;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62亿,同比增长44%。实现经营活动现金流1.03亿。经营分析1.收入增长超预期,每季度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增速: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近30亿元,同比增长59%,其中三季度实现13.7亿收入,同比增长63%。
三季度在去年高基数的情况下仍实现了63%的高增长,并且今年以来每季度增速均高于去年同期增速。我们预计全年业绩增长仍将超出市场预期(单季度收入情况见图表1)。
收入高速增长的背后,是连锁化医疗服务行业的快速扩张逻辑支撑,今年以来公司的体检业务,量价齐升。
上半年我们走访了美年健康在全国的一线、二线、三线城市体检中心,整体出现量价齐升的良好经营局面。
我们认为公司业绩的高速增长,与公司开店节奏加快、单店经营的盈亏平衡点提前、区域规模效应、套餐升级情况、个检占比提高因素密切相关。
服务内容多元化:结合公司一年以来在附加业务的布局,包括高端体检(3650、美兆健康)、基因检测(美因健康科技)、远程医疗(大象医疗)、健康管理、健康保险等战略布局,为公司带来了内容的丰富和套餐价格的提升。
2.规模效应凸显,构筑公司未来的竞争壁垒之一:(2.1)毛利率持续提升(图表2)(2.2)费用率持续下降(图表3,图表4)(2.3)公司过去三年盈利情况也提速(图表5)3.我们预计慈铭已经表现出良好的整合效应,品牌战略实现从大众体检到高端体检市场的全面布局:慈铭剩余72%股权已于10月11日完成工商变更登记,前三季度慈铭已经表现出超预期的整合效应。
整合慈铭,两大龙头体检公司产生良好协同作用:两大品牌都是中国民营体检机构的优秀品牌,今后两大品牌强强联合,将产生良好的协同效应。公司致力于打造多品牌战略,实现从大众体检到高端体检市场的全面布局:美年健康先后收购了慈铭体检、美兆医疗,丰富了自身的品牌,进行了从大众体检到高端体检市场的全面布局(图表6)。大众品牌:美年健康、慈铭体检中端品牌:慈铭奥亚高端品牌:美兆医疗4.布局参股体检中心体系,撬动杠杆发展:公司近两年来充分调度社会资源,共同参与健康体检连锁行业发展,实现了初期使用较少的投入,实现后期杠杆发展的目标。9月我们发布86页公司深度报告:《美年健康:生态圈平台价值重估,大健康事业扬帆远航》,第三章节《充分利用资本和社会资源,美年健康实现跃进式布点》中阐述了美年健康自2015年上市以来的布局主要以自建+参股为主。上市以来,美年健康鲜有同业并购(慈铭除外),主要采用自建+参股的方式,这是因为:
(1)中国的专业健康体检行业时下已经发展成为寡头市场的格局
(2)目前的市场竞争格局,针对小连锁的并购意义并不大
(3)美年健康当前新开店的成熟期迅速缩短
(4)国内健康体检市场空间巨大,各地有实力的合作方众多。上个月公司收购7家参股公司,旅顺美年、南昌美年、重庆美天,均是2016年下半年以后成立的体检公司,从发展趋势来看,由于健康体检行业下半年为旺季,我们预计这三个体检中心今年都将实现盈利(图表7)。这也验证了美年健康2015年以后新开的体检中心,所需要的成熟周期已经越来越短。5.公司实际控制人9个月内10次增持公司股票,彰显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信心:美年健康董事长俞熔先生最近9个月内第10次增持公司股票,成本价在13元-17元之间均有分布,体现了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6.美年健康具备生态圈平台价值重估,健康事业扬帆远航:(6.1)产业链延伸逻辑开始兑现,大数据美年健康构建变现途径。数据本身存在价值;依靠优健康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内在需求;依托大数据打造健康管理与支付体系为一身的闭环商业模式。(6.2)孵化平台开始有所收获,美年健康验证大健康入口的导流能力:与安翰光电合作,推出“3650”套餐,是基于美年健康平台孵化的高端医疗设备典型案例,结果是投资方、供应商、上市公司的三方共赢。携手上游供应商,开启全方位合作。成立美因基因,缔造国人基因检测大平台,渠道价值为王。(6.3)打造多品牌战略,从大众体检到高端体检市场全面布局:公司收购慈铭、美兆品牌后,全面布局从大众体检、到中端市场、到高端市场,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健康消费需求。(6.4)试水商业健康保险,力图打造医疗服务闭环模式:作为健康体检业务的附加业务,打包销售给团体客户或个人客户;打造大健康产业的“闭环”。(6.5)布局下游医疗服务,国民健康产业的价值卡位:健康入口,向健康管理中心纵深发展;专科领域以口腔科为例,谋求合作可能。(6.6)探索服务集约化,参与检验与影像模式创新:检验集约化业务、与读片集约化业务。
盈利预测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将实现净利润4.86亿、7亿、10.4亿。(不含慈铭)若考虑慈铭并表因素,我们预计公司2017~2019年将实现净利润6.5亿、9亿、12.8亿。预计上市公司备考业绩2017-2019年分别为:6.4亿、9亿、12.5亿。投资建议目标价为24元,维持“买入”评级。
乐普医疗三季报点评:业绩高增势头延续,里程碑式布局三代胰岛素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李平祝 日期:2017-10-31
1.事件: 公司发布2017 年三季报。2017 年1-9 月公司实现营收32.90 亿元, 同比增长30.34%;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7.38 亿元,同比增长35.83%;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8 亿元,同比增长30.93%。实现EPS 0.415 元。其中,2017 年第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11.08 亿元, 同比增长30.54%;实现归母净利2.43 亿元,同比增长46.28%;实现扣非归母净利2.07 亿元,同比增长28.03%,实现EPS 0.136 元。 报告期内公司业绩保持高速增长,主要系医疗器械板块及药品板块销售规模扩大所致。其中,医疗器械板块中自产耗材、IVD 及外科产品均保持稳定增长;药品制剂业务保持高速增长。 财务方面,报告期内销售费用同比增长63.30%,剔除合并范围变化后增幅58.17%,主要系药品销售平台整合、销售团队配置布局、市场推广投入增加及两票制高开所致;财务费用同比增长86.76%,主要系融资成本提升及利息支出增加所致;非经常性损益同比增长281.85%,主要系子公司收到政府奖励资金所致;税金及附加同比增长61.11%,剔除口径变化因素后增幅33.87%,主要系销售扩大所致; 此外,公司发布公告:(1)拟使用自有资金5.4 亿元,通过项目里程碑节点、分次股权收购的方式,收购博鳌生物75%股权。(2)全资子公司维康通达拟使用自有资金1.02 亿元增资北京锵镜,获得其51%股权并实现控股。(3)拟使用自有资金5000 万元,参与设立深圳证鸿医疗健康创业投资基金。
2.我们的分析与判断 (一)器械板块保持稳定增长 报告期内器械板块在自产耗材、体外诊断和外科业务的带动下保持稳定增长。我们预计公司器械板块业绩增速接近20%,主要系(1) 自产耗材保持稳定增长。其中支架业务通过调整产品结构保持稳定增长,目前Nano 架占比约46%,预计全年占比提升至50%,此外,公司基层医院共建业务不断推进,其合作介入导管室中大部分器械耗材份额被公司掌握。(2)IVD 平台布局不断完备,保持较快增长。2017 年7 月公司已完成恩济和63.65%股权的收购,IVD 平台布局进一步完善,未来有望借助渠道优势保持高增长。(3)外科业务保持可持续快速发展。公司自收购宁波秉琨63.05%股权后,以吻合器为切入点进入 外科医疗器械领域。目前内部磨合期已基本结束,核心产品腔内切割吻合器销售业绩大幅提升,未来将通过学术推广和品牌建设等方式保持业绩可持续快速发展。 看好未来器械板块业绩提速。(1)NeoVas 有望2018 年获批,且Absorb 停售长期来看对公司构成利好,获批后有望带动业绩跨越式增长。(2)双腔起搏器今年为导入期, 明年起有望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截至8 月底已在27 个省份完成上市后临床试验病例植入,且已在河南、陕西等13 个省份中标,预计全年中标省份将进一步扩大。我们预计今年全年销售不超过3000 枚,未来将凭借价格和品质优势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2018-2020 年计划分销销售1 万、1.5 万和2 万台,市占率分别为12%、17%和20%,成为新的盈利增长点。(3)平台式布局渠道优势助力IVD 业务高速增长。公司器械业务已覆盖95%以上医院,IVD 有望借助渠道优势,在以POCT、血栓弹力图仪等重点产品的带动下,呈现高增长态势。(4)左心耳封堵器研发进展顺利。目前临床植入已完成,1 年随访工作接近尾声,处于数据整理阶段,产品有望2018 年获批,市场竞争格局良好。
悦心健康:收购三家民营医院,大健康转型稳步推进!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天风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刘章明,吴晓楠 日期:2017-07-07
收购三家民营医院资产重组。
方案概况:发行股份购买①分金亭医院 100%股权,标的资产价格6.39亿;
②同仁医院 100%股权,标的资产价格1.38亿;③建昌中医院100%股权,标的资产价格1.40亿。发行股份价格为6.25元/股,发行总数为1.47亿股。
本次交易完成后三家医院将成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公司实际控制人仍为李慈雄,暂不考虑募集配套资金,实际控制人控制的斯米克工业和太平洋数码两大股东持股比例合计由原来的54.15%下降为46.19%。
配套募资有效增强标的医院盈利能力。
公司向包括交易对方鑫曜节能在内的不超过 10名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股票方式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84亿,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1.70亿,募集资金将用于分金亭医院住院大楼建设、分金亭月子中心建设、分金亭医院设备升级、同仁医院技术改造。
三家医院具有各自的专业优势,在当地综合实力靠前。
①【分金亭医院】优越的地理位置,丰富的医疗资源,拥有妇幼医院、肿瘤医院两家医院,实现了医疗服务群体的广阔覆盖。
②【同仁医院】与南京医科大学战略合作,提升自身竞争实力。
③【建昌中医院】悠久的经营历史+区位优势显著+重视慢性病管理探索医养结合模式。
股东业绩承诺保证。
分金亭和同仁医院股东承诺业绩均为实现的扣非归母净利扣减该年度募集配套资金项目产生的收益后的最低金额,建昌中医院股东承诺业绩为扣非归母净利的最低金额。假设2018年开始并表,则2018-20年,公司新增利润分别为7250/9800/11050万,大幅改善公司利润水平。
大健康产业布局逐步完善,盈利能力将有望改善。
三家民营医院资产重组预计纳入上市公司,未来将形成三四线城市医疗网络。并入的几家民营医院均是所在市医疗资源较为突出的医院,具有一定的知名度,覆盖人群广泛,经营盈利稳定,若募集配套资金落实,将进一步增强几家医院的医疗优势,盈利或将进一步提升。
给予“增持”评级。若不考虑并表因素,我们预计2017-19年 EPS 分别为0.03/0.04/0.05元,当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222/164/131倍;假设2018年开始并表,我们预计2017-19年EPS 分别为0.03/0.11/0.14元,对应PE 分别为224/61/48倍。
风险提示:主业增长不达预期;大健康转型落地存在不确定性。
宜华健康:持续推进医院收购,积极打造医养结合大健康生态圈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申万宏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杜舟 日期:2017-10-31
2017年前三季度收入增长59.34%,归母净利润下降84.26%。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13.87亿元,增长59.34%,归母净利润1.52亿元,下降84.26%,扣非净利润1.51亿元,下降84.42%,EPS0.3398元,符合预期,主要由于2016年一季度剥离房地产业务获得一次性投资收益10.5亿元。三季度单季实现收入4.8亿元,增长40.3%,归母净利4932万元,增长48.7%,扣非净利润4810万元,增长26.71%。
达孜赛勒康持续推进医院收购,收购亲和源剩余41.67%股权,坚定布局拓展养老板块。众安康上半年实现收入7.13亿元,净利润9421万元,预计全年有望为公司贡献超过1.2亿元净利润。达孜赛勒康上半年实现收入9210万元,净利润7266万元,预计全年完成业绩承诺(15235万元)基本无压力。在养老板块,公司上半年收购亲和源剩余41.67%股权,亲和源积极向一线城市布局拓展养老社区,上半年亏损818万元(全年承诺亏损不超过2000万元),积极实现减亏目标。截至目前,公司已直接/间接/托管医院超过15家,且7、8月份达孜完成收购昆山长海医院70%股权和江阴百意中医院(新三板挂牌公司)51%股权,分别承诺17年贡献归母净利润569万元、816万元,随着公司在江西、江浙医院和养老板块的不断扩张,预计17年公司几大核心子公司业务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
期间费用率下降3.35个百分点,经营现金流提升68.96%,毛利率环比略有提升。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毛利率34.77%,下降1.72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高,且爱奥乐毛利率下降较多;但环比略有0.45个百分点的提升。期间费用率19.79%,下降3.35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4.77%,增长0.04个百分点,管理费用率7.79%,下降2.23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减少中介费等,财务费用率7.23%,下降1.16个百分点,主要由于公司在逐步调整财务结构以减少压力;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4123元,提升68.96%,主要由于加大应收账款回收力度,同时收回部分工程保证金。
打造医养结合大健康生态圈,维持增持评级。公司致力于打造医养结合的健康产业生态圈,在医院投资、医疗后勤服务、医疗器械制造、养老服务等领域充分布局,大健康产业链已逐步形成,各业务版块之间协同效应不断增强。我们维持17-19年EPS预测分别为:0.60元、0.80元、1.06元,增长-64%、33%、33%,对应PE44倍、33倍、25倍,维持增持评级。
康美药业:上半年营收利润符合预期,致力于中药全产业链升级
类别:公司研究 机构:国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江维娜 日期:2017-09-11
2017上半年营收利润基本符合预期。
17上半年营收132.6亿元(+18.4%);归母净利润21.5亿元(+21.8%),业绩继续保持较快增长趋势,基本符合预期。分产品来看:中药饮片收入27.0亿元(+35.8%)、中药材贸易38.1亿元(+24.7%)、药品流通44.5亿元(+29.6%)、医疗器械8.0亿元(+30.7%)、保健食品5.8亿元(+15.1%)。
智慧药房仍是公司业绩高速成长最大动力。
公司自2015年6月起在深广京云渝等地快速推进智慧药房模式,并有望继续在广东、广西、青海等地推广。2016年底,公司智慧药房药店日处方量最高达1.4万张。17H1中药饮片27亿元,我们估算17年智慧药房对中药饮片的增量贡献将达10亿元(150-200元/处方*15000日处方*365日)、17年中药饮片总体规模将超过60亿元。
中药配方颗粒试点获广东省批准。
6月19日,广东发布了《广东省中药配方颗粒试点生产申报指南》,仅仅10天,公司拿到试点批复,速度之快超市场预期。目前公司已经拥有产能6000吨,仅次于中国中药,凭借公司在中药饮片的渠道优势,有望迅速抢占广东市场。相较于境外市场,中药配方颗粒占中药饮片比例仅5%,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由于中药饮片的集中度低,公司市场份额仅2-3%,中药配方颗粒更大程度是对劣质饮片的替代,未来将成为公司业绩的另一个增长点。
大股东增持彰显信心。
上半年康美实业和公司副董事长许冬瑾女士累计增持公司共计9572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93%),增持金额约10.5亿元,增持后康美实业、许冬瑾女士合计直接持有公司股份17.4亿股,占公司总股本35.1%。大股东大额增持彰显公司高管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投资建议:中药龙头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推动中医药全产业链升级,构建互联网医疗体系、智慧药房等一系列创新商业模式创造新增长点。预计17-19年净利润42.6/52.3/62.3亿元,同比增速27.6%/22.6%/19.3%,EPS为0.86/1.06/1.26元,对应股价PE为25/20/17X,17年PEG为0.9,维持买入评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