昊海生科:一纪正芳华 新谋展“新颜”

2019-10-30 07:52:27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刘礼文

  “蓄力一纪,可以远矣”。正绽放芳华的昊海生科踏上了科创板的新征程,公司董事长侯永泰坦言,不同于4年前赴香港上市时的“兴奋”和“光荣”,此番登陆科创板体会到的更多是“责任”与“自豪”。侯永泰透露:“此次募资项目一旦落成,将昭示着昊海生科向着‘全球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巨头’的发展目标,迈出了最为关键性的一步。”

  《春秋·说题辞》有言:在事为诗,未发为谋。

  在这个“风口论”盛行的时代里,站在风口“放风筝”无疑为一条捷径。但风口未至时,抢占先机,方为智谋。在资本市场中,也存在这样一群产业江湖中的智谋之士,如在“生物医药”跑道上“抢跑”的昊海生科。

  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昊海生科并非新面孔。早在2015年公司便在港交所上市,并被业界称为“玻尿酸第一股”。但对于这个标签,公司董事长侯永泰并不认可。在他看来,昊海生科做的是一门让老百姓“看得见”“跑得快”“长得美”的生意,其内涵远非“一家生产玻尿酸的公司”这么简单。

  回溯过往,自2007年起,以眼科粘弹剂为原点,昊海生科从一支名不见经传的三人创业团队和一个“朦胧”的创业想法,12年间通过不断自主创新和产业整合,现已发展成为囊括眼科、整形美容与创面护理、骨科和防粘连及止血四大领域的行业翘楚。前不久,公司还凭借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的营收业绩表现,一举夺得科创板生物医药领域“A+H”第一股的称谓。

  “蓄力一纪,可以远矣”。眼下,正绽放芳华的昊海生科踏上了科创板的新征程,这也承载了其冲刺“全球生物医用材料龙头企业”的雄心壮志。据侯永泰透露:“此次募资项目一旦落成,将昭示着昊海生科向着‘全球生物医用材料领域巨头’的发展目标,迈出了最为关键性的一步。”

  既要会做“面包”,还要能做“面粉”

  产业整合放大协同效应

  在昊海生科向上交所递交的招股书中,“本次发行价格”一栏赫然写着“89.23元/股”,对应的发行市盈率为42.20倍(扣非后)。

  “结合公司的发展情况,以及在港股市场上的表现来看,这一定价很合理。”与性格内敛的侯永泰不同,公司另一名创始人吴剑英则显得激情澎湃、滔滔不绝,身为公司总经理的他主管市场和产业布局。他分析认为,昊海生科长期以来稳定且高速的业绩增长,是其在港股市场上能保持股价平稳走势的重要因素。

  招股书显示,最近3年,昊海生科的营业收入从2016年的8.61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15.5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4.5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3.13%。

  在吴剑英看来,作为一家生物医用材料类公司,除了敬业的团队、高效的管理、敏锐的市场判断力等成功企业必备要素之外,富有创业精神、产业精神、冒险精神,则是对昊海生科团队最佳的“自我总结”。

  “说实话,当时创业只是为了解决生存问题。昊海生科能走到今天这一步,实乃‘意外’。”对于公司的诞生,吴剑英称之为“始于一个朦胧的想法”。据他透露,一开始,创始团队关注到,受老龄化影响,我国白内障患者数量呈现长期增长的趋势,而通过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是目前白内障治疗的唯一有效手段。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出身的创业者,吴剑英深谙,要想“打败”这种全球致盲率最高的眼科疾病,以最实惠的价格,让更多老年人重拾光明,唯有自主掌握技术“命门”。于是,在2007年,他和侯永泰从国企辞职下海,与另一名创始人——公司实控人蒋伟一拍即合,进军眼科医用材料领域。

  同年,三人通过向上海华源取得松江厂控股权,并收购上海建华、其胜生物,以医用几丁糖和医用透明质酸钠系列产品为纫,“撕开”了眼科粘弹剂业务的口子。

  “我们既要会做‘面包’,还要能做‘面粉’。”吴剑英认为,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由于国内市场在原材料上的空白,国外供应商长期“卡”着国内相关产业发展的“脖子”。因此,为把供应链上下游“握”在自己手中,公司团队开启了“南征北战”之路。

  此后,围绕白内障手术的核心耗材人工晶状体产品,昊海生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从上游原材料生产企业到专业化研发、生产和销售人工晶状体企业的收购整合,使公司眼科业务进一步拓展至人工晶状体及视光材料等领域。

  令公司上下倍感欣慰的是,在眼科领域,昊海生科已是我国第一大眼科粘弹剂生产商及国际人工晶状体知名生产商之一,子公司Contamac是全球最大的独立视光材料生产商之一。按销量计算,2017年公司旗下人工晶状体品牌占据中国人工晶状体30%的市场份额(含公司销售的非自有品牌人工晶状体)。

  而在产业布局的另一端,昊海生科团队亦展现出了“快人一步”的实力。2010年,赶在“颜值经济”快速席卷而来之际,三名创始成员选择向医疗美容这个颇具风险的行业挺进。

  “当时,消费者对医美的接受度并不如当下。但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因此我们意识到,随着消费升级时代来临,医美市场潜力无限。” 吴剑英坦言,彼时,抱着对医美行业的积极态度,管理层讨论后便立即启动了对相关板块的布局行动。

  时至今日,在昊海生科的医美业务版图上,上海利康瑞、其胜生物等医美领域的佼佼者一一在册。

  责任感和自豪感

  浇筑全球产业梦

  如果说,“敢想、敢做、敢拼”是渗入昊海生科团队骨子里的创业精神和冒险精神;那么,想要“逐步实现相关医药产品进口替代”的目标,则是饱含于昊海生科创业团队血液里的产业精神。

  谈及两次上市时的心情,侯永泰坦言,不同于4年前赴香港上市时的“兴奋”和“光荣”,此番登陆科创板体会到的更多是“责任”与“自豪”。

  在侯永泰看来,虽然昊海生科已成为我国最大的手术防粘连剂生产商,去年我国市场份额占比达到近50%。但想要被冠上“全球生物医用材料领域的领军企业”的称号,仍具有挑战。“科创板的到来,将助力昊海生科把‘蓝图’化为现实。”

  “我们本次募集资金中的绝大部分将用于‘上海昊海生科国际医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该项目的落成将有效解决公司产能不足的问题。”侯永泰透露,这一项目还承载着更重要的战略意义,它的出现还有望成为上海市“G60科创走廊”的一道亮丽风景。

  回头来看,侯永泰和团队作出的规划绝非空穴来风,各个细分市场的良好表现也成为公司腾飞之本。他介绍,目前公司眼科粘弹剂产品连续12年市场份额超过40%,稳居国内最大的眼科粘弹剂产品生产商地位,2018年市场份额更是超过46%;而作为国内第二大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生产商,公司2018年市场份额扩大至20.39%;另外,公司关节腔粘弹补充剂产品(含玻璃酸钠注射液及医用几丁糖)也连续5年蝉联中国市场份额第一。

  最为市场所关注的“颜值经济”板块亦可圈可点。上证报了解到,昊海生科的玻尿酸产品“海薇”、“姣兰”正逐渐成为国内玻尿酸皮肤填充剂产品的知名品牌,令其在医美产品方面的销售规模得到持续扩大。

  “我自始至终认为,创新一定要有基础。”就生物医用材料公司而言,“创新”是永远绕不开的两个字。侯永泰表示,由于生物医用材料研发具有周期长、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大、附加值和回报高、产品市场生命周期长等特点,因此,随着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也将持续增长。

  据悉,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昊海生科的研发费用分别达4725.54万元、7633.23万元、9536.97万元和5131.91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49%、5.64%、6.12%和6.53%。

  昊海生科向来“以人为本”,研发团队人数占员工总数比例达到17.34%。其中博士学历16人、硕士学历64人。

  “昊海生科目前主要在研的项目超过30项,我们200多人的研发团队为相关项目的成功落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对于研发团队的贡献,侯永泰言语中满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