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微科技江必旺:小微球要展大身手

2021-06-23 07:54: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关子儒 记者 周健

  我们致力于把纳微科技打造成微球领域的‘隐形冠军’。”纳微科技董事长江必旺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传统的“组装模式”,而是注重在核心产品、关键节点上的研发,以“小而精”的高科技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30微米,半根头发丝的宽度,对于董事长江必旺和他身后的纳微科技来说,这就是他们的舞台。

  2007年,纳微科技在苏州工业园区成立。从单分散聚合物微球,到单分散多孔硅胶微球,再到磁性微球,企业十余年来始终专注于微球材料的研发与应用,为国内生物制药等微球下游产业降成本、提质增效贡献力量。

  2021年,纳微科技青春正盛,由头上已有几缕银丝的江必旺带领着走进科创板。他们将继续在这几十微米的微观世界里驰骋,用真材实料换得微球行业的新发展。

  科研做“加法” 锻造核心竞争力

  提起微球,多数人都很陌生,但是提到纳米技术,情形则截然不同。微球,业内也叫纳米粒。当颗粒小到一定程度,如1到100纳米的时候,这些微球的性质和功能就发生了变化。

  “高性能微球材料的制备与应用门槛较高,需结合化学、物理、生物、材料等交叉学科专业知识与前沿科技。”江必旺介绍,先进的微球技术可以对不同基质材料的微球粒径、孔径、面积、性能等进行精确控制。

  “比如胰岛素的生产需要用到微球材料,而当时相关企业生产只能用国外生产的微球,生产成本很高。”江必旺回忆,十多年前自己认识的一位糖尿病人需要注射胰岛素,可当时胰岛素生产成本高、价格高,很难长期负担相关费用。

  与小分子药物相比,胰岛素这样的生物制品类药物的分子结构更加复杂,对最终产品的质量要求更高,特别是药品纯度的标准十分严格。生物大分子药物制品通常需要使用像亲和、离子交换等一类层析介质进行分离和纯化,而微球正是应用于这一分离和纯化过程。

  凭借广大的消费市场,近十年成为中国生物制药发展的“黄金时期”。江必旺坦言,早期微球的生产和定价依赖于国际市场,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对国内微球的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需求,为纳微科技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

  “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坐得住搞研发,才能取得进步。”江必旺表示,微球的研发并非一蹴而就,这些技术需要十年左右的周期,以及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成本。目前,纳微科技突破了微球精确制造技术难题,可以满足目前生物制药对高性能层析介质的需求。

  纳微科技通过持续十余年的跨领域研发创新、技术进步与产品积累,建立了全面的微球精准制备技术研发、应用和产业化体系,自主研发了多项核心专有技术,是目前世界上少数几家可以同时规模化制备无机和有机高性能纳米微球材料的公司之一。

  2018年至2020年,纳微科技累计研发投入金额8877.15万元,占累计营业收入的比例为21.28%,研发投入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1.69%、22.66%和16.23%。截至2020年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14人,已有17项发明专利形成主营业务收入。

  “我们致力于把纳微科技打造成微球领域的‘隐形冠军’。”江必旺表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在于传统的“组装模式”,而是注重在核心产品、关键节点上的研发,以“小而精”的高科技产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应用做“乘法” 谋划产品新格局

  “微球是底层技术,未来的应用领域非常广,相较于此,受限的是我们自己的认知。”在江必旺看来,微球作为一项基础的材料,就像积木一样可以搭建出无限可能。他对微球技术未来的发展空间充满信心。

  在微球技术的多元应用方面,纳微科技已在LCD面板市场先行一步。目前企业主要产品为用于控制LCD面板盒厚的聚合物间隔物微球(间隔物塑胶球),同时可以提供包括以二氧化硅为基质的间隔物微球(间隔物硅球)、导电金球、标准颗粒、黑球等在内的其他光电应用微球材料。

  “面板市场过去一段时间是我们的重要收入来源。”江必旺介绍,一方面,在国内LCD面板市场上,纳微科技的微球产品弥补了国产的大量空白;另一方面,利用LCD面板方面的收入,企业才更有精力投入到生物制药相关的微球研发当中。

  “两条腿走路”支撑纳微科技近年来的业绩表现。2018年度、2019年度和2020年度,纳微科技营业收入分别为0.82亿元、1.3亿元和2.05亿元,复合增长率达到57.73%;净利润分别为1378.24万元、2140.86万元和7290.16万元,复合增长率达到147.93%。

  “我们已经开始进入血液透析等市场。”江必旺透露,企业还将致力于核酸药物的分离纯化,微球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仍在不断开拓。目前,公司已承担8项国家级和省级科研项目,以及14项苏州市级和苏州工业园区级科研项目。

  “此次IPO,我们要把资金投入到研发当中去。”江必旺仍将科研竞争力作为未来企业发展可能性的基石。据了解,纳微科技在IPO之前,吸引了高瓴资本、红杉中国基金、华兴资本、药明康德等众多知名机构,机构均看好其在医药行业上游对市场的影响力。

  面向未来,纳微科技希望在微球技术方面不断有新的突破,从而促进和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蓬勃发展,纳微科技的小微球会有更多的机遇“大展身手”。